一种护理用氧气筒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5789发布日期:2018-06-12 19:05阅读:6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理用氧气筒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护理用氧气筒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氧气筒是医院、急救站、疗养院、家庭护理、战地救护、个人保健及各种缺氧环境补充用氧较理想的供氧设备,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在转运患者途中,患者因为病情需要往往会使用医用氧气筒,然而由于医用氧气筒笨重,而且为圆柱形,氧气筒随着路途的颠簸容易滚来滚去,非常容易撞伤患者身体,为了保障患者安全,往往会由一个医护人员用手来固定氧气筒,浪费了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理用氧气固定装置,具备固定氧气筒的优点,解决了氧气筒随着路途的颠簸容易滚来滚去,非常容易撞伤患者身体,为了保障患者安全,往往会由一个医护人员用手来固定氧气筒,浪费了人力资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护理用氧气筒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板的左侧且位于通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内部啮合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螺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穿过通孔并延伸至通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T形杆,所述T形杆的右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内部开设有T形孔,所述T形杆与T形孔活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拉板,所述拉板正表面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所述固定板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第一活动板远离拉板一端的背面与支撑板正表面的右侧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远离拉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二活动板正表面的右侧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三活动板,所述第三活动板远离第二活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紧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两个夹紧板之间设置有氧气筒。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设置有海绵层。

优选的,所述夹紧板靠近氧气筒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夹紧板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氧气筒的底部设置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滚轮架,所述滚轮架的底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板、固定板、螺纹套、螺杆、拉板、第一活动板、支撑板、第二活动板、第三活动板和夹紧板,达到了对氧气筒固定的效果,从而不需要医护人员用手来固定氧气筒,保证了患者的安全,节约了人力资源。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海绵层,能够让使用者稳固的推动护理用氧气筒固定装置,避免了使用者的手在把手的表面脱落,通过设置橡胶垫,能够避免夹紧板与氧气筒的硬性接触,通过设置减震垫,能够避免氧气筒的底部与底板的表面出现硬性接触,保证了底板的完整性,通过设置滚轮,能够让护理用氧气筒固定装置便于移动,使护理用氧气筒固定装置移动的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固定板、3通孔、4螺纹套、5螺杆、6固定杆、7转杆、8T形杆、9转轴、10T形孔、11拉板、12第一活动板、13支撑板、14第二活动板、15第三活动板、16夹紧板、17氧气筒、18把手、19海绵层、20橡胶垫、21减震垫、22滚轮架、23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护理用氧气筒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滚轮架22,滚轮架22的底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滚轮23,通过设置滚轮23,能够让护理用氧气筒固定装置便于移动,使护理用氧气筒固定装置移动的更加顺畅,底板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固定板2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把手18,把手18的表面设置有海绵层19,通过设置海绵层19,能够让使用者稳固的推动护理用氧气筒固定装置,避免了使用者的手在把手18的表面脱落,固定板2的内部开设有通孔3,固定板2的左侧且位于通孔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套4,螺纹套4的内部啮合有螺杆5,螺杆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固定杆6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转杆7,螺杆5远离固定杆6的一端穿过通孔3并延伸至通孔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T形杆8,T形杆8的右侧设置有转轴9,转轴9的内部开设有T形孔10,T形杆8与T形孔10活动连接,转轴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拉板11,拉板11正表面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12,固定板2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3,第一活动板12远离拉板11一端的背面与支撑板13正表面的右侧通过销轴活动连接,第一活动板12远离拉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板14,第二活动板14正表面的右侧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三活动板15,第三活动板15远离第二活动板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紧板16,夹紧板16靠近氧气筒17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垫20,橡胶垫20与夹紧板16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橡胶垫20,能够避免夹紧板16与氧气筒17的硬性接触,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两个夹紧板16之间设置有氧气筒17,氧气筒17的底部设置有减震垫21,减震垫21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减震垫21,能够避免氧气筒17的底部与底板1的表面出现硬性接触,保证了底板1的完整性,通过设置底板1、固定板2、螺纹套4、螺杆5、拉板11、第一活动板12、支撑板13、第二活动板14、第三活动板15和夹紧板16,达到了对氧气筒17固定的效果,从而不需要医护人员用手来固定氧气筒17,保证了患者的安全,节约了人力资源。

使用时,操作员转动转杆7,转杆7转动通过固定杆6和螺杆5转动,螺杆5转动带动转轴9和拉板11左右移动,拉板11左右移动通过第一活动板12带动第二活动板14和第三活动板15上下移动,第三活动板15上下移动带动夹紧板16上下移动,夹紧板16上下移动对氧气筒17进行夹紧。

综上所述:该护理用氧气筒固定装置,通过底板1、固定板2、螺纹套4、螺杆5、固定杆6、转杆7、转轴9、拉板11、第一活动板12、支撑板13、第二活动板14、第三活动板15和夹紧板16的配合,解决了氧气筒17随着路途的颠簸容易滚来滚去,非常容易撞伤患者身体,为了保障患者安全,往往会由一个医护人员用手来固定氧气筒17,浪费人力资源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