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成型的可吸收组织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3876发布日期:2019-04-13 00:40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成型的可吸收组织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一体成型的可吸收的组织夹。



背景技术:

组织夹,又称血管夹、结扎夹、止血夹,用于外科手术(主要是微创腹腔镜手术)中夹闭血管和管道组织。如用于胆囊炎、结石性胆囊炎、胆囊息肉患者胆囊切除术中夹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起到止血、结扎闭合作用。早期的血管或组织结扎的常用方法是针线吻合,但针线吻合存在血管内膜损伤较大、吻合操作复杂、耗时过长等不可避免的缺陷,因此从血管夹问世以来逐渐有取代针线吻合的趋势。最初的血管夹以金属材质为主,如钛夹、银夹、不锈钢夹等,此类血管夹虽然价格低廉、使用方便,但往往容易出现松动、游移、过早脱落等现象,且留置体内会干扰影响术后的光学影像诊断;随着1999年泰利福公司推出威克夹,成为组织结扎的一种新的选择方式,威克夹的结构成为了目前市面上最常用的组织夹结构。如US7326223公开了带整体切割导轨的结扎夹(LIGATING CLIP WITH INTEGRAL CUTTING GUIDE),具体公开了止血夹为V分叉两臂结构,由安全扣锁、弹性合页、弓型钉腿(夹体)、一体化防滑齿和隆突五部分组成。

如今,研发人员开发出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制备的可吸收的组织夹,如聚乳酸(PDLLA) 组成的组织夹,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高强度和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然而,聚乳酸等可吸收的材料,尽管可以通过熔融塑造,但其力学性能是不如POM等材料结构的性能,也就是说,对于可吸收的高分子材料来说,采用威克夹的结构生产的组织夹达不到临床需求,甚至不能正常夹闭。比如,原止血夹隆突结构尺寸仅为1mm直径,隆突与连接处面积也小于0.5mm2,采用可吸收材料后隆突结构的抗剪切力只有不到2N,在与施夹器配合夹闭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断裂或弯折,不能满足临床应用。其次,组织夹在使用时拿起不够方便,在手术时的施夹过程容易发生偏移的问题。

综上,现有技术仍缺乏一种能适应可吸收材料构型、能够满足临床需求的组织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吸收材料一体成型制备的组织夹,增大隆突结构,并微调隆突位置,并在隆突上增加卡扣,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能满足临床医学的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体成型的可吸收组织夹,由可吸收的高分子材料塑造而成,包括通过弹性合页连接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均为弧形结构并且弧度相互吻合,所述第一夹臂的自由端设置为钩部,所述第二夹臂的自由端设置为与所述钩部相配合的钩槽,所述第一夹臂自由端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隆突,所述钩槽的两端、以第二夹臂的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圆柱形的第二隆突,所述第一隆突设置在所述钩部与所述第一夹臂弧形结构的连接处,所述第一隆突结构贯穿第一夹壁,所述第一隆突的表面沿径向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卡扣,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厚度为0.2-5mm,宽度为0.2-5mm,所述第一隆突的直径为0.5-3mm,所述第一隆突与所述第一夹壁重合部分沿第一隆突侧壁方向的截面面积为 0.5-2.5mm2

本实用新型的可吸收组织夹是用左旋聚乳酸材料通过微塑工艺一体成型制备而成,首先,材料的力能是弱于现有的微克夹,因此,必须要做出尺寸上的调整才能满足临床医学应用,在进行结构改进后,隆突结构的抗剪切力可以超过15N,完全可以满足临床夹闭使用。其次,组织夹的连接处为应力集中点,也就是容易发生破裂的地方,设置了卡扣,一方面可以增强整体装置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方便组织夹在实际使用时,克服施夹过程发生偏移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隆突的直径为1.5-2.5mm,所述第一隆突与所述第一夹壁重合部分沿第一隆突侧壁方向的截面面积为1.0-2.0mm2,优选值为1.5mm2。隆突结构处为组织夹的一处应力薄弱点,为保障可吸收组织夹夹闭过程中隆突结构的不发生偏移,隆突结构与组织夹夹体的连接处必须足够大。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合页设置有合页空隙,所述合页空隙呈中间宽两边窄的状态,最宽处宽度应为所述第一夹臂宽度的1/6-2/5。合页处为组织夹另一应力薄弱点,合页空隙的存在保障组织夹夹闭过程中合页处不会发生断裂,空隙过大会导致两边结构力学强度减弱从而不能维持夹闭时必要的抗张力。所述弹性合页包括上合页和下合页,所述上合页与所述第一夹臂连接,所述下合页与所述第二夹臂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下合页最薄处为夹体宽度的1/8-1/3,优选值为1/4。

作为优选,所述上合页最薄处为夹体宽度的1/3-3/4,优选值为5/12。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内壁面沿夹臂中心线两侧均设置了依次错开的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为锥形齿条。

作为优选,所述锥形齿条沿夹壁径向方向长0.1-3mm,垂直径向方向宽为0.1-1mm,高为0.01-1mm。

作为优选,所述锥形齿条沿夹壁径向方向长0.5-1mm;所垂直径向方向宽为0.3-0.7mm,高为0.05-0.3mm。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长度为5-20mm。可根据使用范围可以有不同规格,如5mm,7mm,10mm,12mm,15mm,20mm。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隆突直径为1-4mm,高度为1-2mm,所述第二夹臂与第二隆突连接处面积为0.5-2.0mm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1)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加卡扣,增大隆突结构,并微调隆突位置,使得组织夹的应力集中处得到有效保护,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使得可吸收高分子材料制备的组织夹能够较好地应用于临床;

(2)本实用新型使用可吸收材料,能够减少后期的医疗成本和降低患者的痛苦;

(3)本实用新型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能够有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本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本装置另一个角度的三维示意图;

附图标记:第一夹臂1、第二夹臂2、弹性合页3、第一隆突4、锥形齿条5、钩部6、钩槽7、第二隆突8、合页空隙9、上合页最薄处10、下合页最薄处11、卡扣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一体成型的可吸收组织夹,如图1和图2所示,由可吸收的高分子材料塑造而成,包括通过弹性合页3连接的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所述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均为弧形结构并且弧度相互吻合,所述第一夹臂1的自由端设置为钩部6,所述第二夹臂2的自由端设置为与所述钩部相配合的钩槽7,所述第一夹臂1自由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圆柱形第一隆突4,所述钩槽7的两端、以第二夹臂2的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圆柱形的第二隆突8,所述第一隆突4设置在所述钩部6与所述第一夹臂1弧形结构的连接处,第一隆突4贯穿第一夹壁1,隆突结构处为组织夹的一处应力薄弱点,为保障可吸收组织夹夹闭过程中隆突结构的不发生偏移,隆突结构与组织夹夹体的连接处必须足够大。所述弹性合页3设置有合页空隙9,所述合页空隙9呈中间宽两边窄的状态,最宽处宽度应为所述第一夹臂1宽度的 1/6-2/5。所述弹性合页3包括上合页和下合页,所述上合页与所述第一夹臂1连接,所述下合页与所述第二夹臂2连接。弹性合页3处为组织夹另一应力薄弱点,合页空隙9的存在保障组织夹夹闭过程中合页处不会发生断裂,空隙过大会导致两边结构力学强度减弱从而不能维持夹闭时必要的抗张力。所述第一夹壁1和第二夹臂2设置有依次错开的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为锥形齿条5,所述第一隆突4的表面沿径向方向设置有2个卡扣12,所述卡扣12的边缘与所述第一夹臂1的边缘平齐,两个卡扣5以第一夹臂1的轴线为对称设置,使用时不会发生偏移。

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长度为5-20mm。可根据使用范围可以有不同规格,如5mm, 7mm,10mm,12mm,15mm,20mm;所述第一夹臂1和第二夹臂2的厚度为0.2-5mm,宽度为 0.2-5mm,所述第一隆突4的直径为0.5-3mm,所述第一隆突4与所述第一夹壁1重合部分沿第一隆突4侧壁方向的截面面积为0.5-2.5mm2;第一隆突4结构处为组织夹的一处应力薄弱点,为保障可吸收组织夹夹闭过程中隆突结构的不发生偏移,隆突结构与组织夹夹体的连接处必须足够大。所述第二隆突直径为1-4mm,高度为1-2mm,所述第二夹臂与第二隆突连接处面积为0.5-2.0mm2。所述下合页最薄处11为夹体宽度的1/8-1/3,优选值为1/4,所述上合页最薄处10为夹体宽度的1/3-3/4,优选值为5/12。所述锥形齿条5沿夹壁径向方向长0.1-3mm,垂直径向方向宽为0.1-1mm,高为0.01-1mm。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隆突4的直径为1mm,所述第一隆突4与所述第一夹壁1 重合部分沿第一隆突4侧壁方向的截面面积为1.0mm2;所述锥形齿条沿夹壁径向方向长 0.5mm;垂直径向方向宽为0.3mm,高为0.05mm。使用此种尺寸,组织夹的力学性能最好。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