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内酰胺在制备抗血栓药物方面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74422发布日期:2019-11-29 21:48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白术内酰胺在制备抗血栓药物方面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白术内酰胺在制备抗血栓药物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持续升高,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数已居各类疾病死亡率的首位。血栓性疾病在心血管疾病中比例很高,其中血小板功能异常导致的血栓形成和栓塞并发症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血栓性疾病是由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两种病理过程引起的一类疾病,前者是指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在血管中形成栓子,造成血管部分或完全堵塞;后者则是指血栓自形成部位脱落,随血液循环部分或全部堵塞某些血管。血栓性疾病有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其中血小板活化异常是血栓形成的重要病理学基础。抗血栓药物是防治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其中中药及其制剂对于抗血栓有着独到的疗效,且副作用小,因而从中药及其制剂中发现具有抗血栓活性的天然化合物一直是抗血栓药物研究领域的热点。宋其玲等发现,部分藜芦生物碱具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具体与藜芦生物碱的化学结构有关,药效存在明显的构效关系(藜芦生物碱抗血栓作用及构效关系研究,中药材,第37卷第11期2014年11月)。万彦军等发现,芒柄花素磺酸钠高、中剂量组均能抑制大鼠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延长小鼠出血时间(bt)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具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具有抑制adp、凝血酶诱导血小板聚集,降低内源凝血途径的功能有关(芒柄花素磺酸钠抗血栓作用及机制研究,中国新药杂志2016年第25卷第12期)。万晓晨等发现,蓬子菜中香叶木苷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明显抑制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且中剂量组与阿司匹林组作用相当,表明香叶木苷具有抗凝血和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蓬子菜中香叶木苷抗血栓形成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医药信息,2014年11月第31卷第6期)。白术内酰胺(atractylenolactam)是一种酰胺类天然化合物,化学结构如下。白术内酰胺的抗血栓作用目前还没有被公开过。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白术内酰胺在制备抗血栓药物方面的应用。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白术内酰胺在制备抗血栓药物方面的应用。一种抗血栓药物,活性成分为白术内酰胺。进一步地,抗血栓药物还含有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制成药学上可以接受的剂型。更进一步地,所述辅料包括液体、固体或半固体辅料。更进一步地,所述剂型包括片剂、胶囊、注射剂。有益效果: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持续升高,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数已居各类疾病死亡率的首位。血栓性疾病在心血管疾病中比例很高,其中血小板功能异常导致的血栓形成和栓塞并发症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抗血栓药物是防治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其中中药对于抗血小板和抗血栓有着独到的疗效,且副作用小。本发明实施例表明,白术内酰胺低、高剂量均能明显延长小鼠ct和bt,抑制fecl3诱导大鼠血栓形成,白术内酰胺具有明显的抗凝血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可以用于制备抗血栓药物。附图说明图1为各组小鼠ct(单位:s);图2为各组小鼠bt(单位:s);图3为各组大鼠血栓质量(单位:mg)。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具体介绍本发明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白术内酰胺对凝血时间的影响取昆明种健康小鼠,体重18~22g,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阳性药组、白术内酰胺低剂量给药组、白术内酰胺高剂量给药组,每组6只。阳性药组灌胃给予50mg/kg/d阿司匹林,白术内酰胺低、高剂量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20mg/kg/d、50mg/kg/d白术内酰胺,对照组灌胃等体积溶媒0.5%cmc-na溶液,连续给药7d。最后一次给药1h后,采用玻片法测定凝血时间(ct)。具体方法为:小鼠眼球采血,于载玻片两端各滴1滴血,血滴直径约5mm,立即用秒表计时,每隔10s用清洁大头针自血液边缘向里轻轻挑动1次,并观察有无血丝挑起。从采血开始至挑起血丝时间即为ct,ct最长观察15min,超过15min不凝固的按30min计算,另一滴血复试。计算各组ct,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one-wayanova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如表1和图1所示,与对照组相比,阳性药组、白术内酰胺低剂量给药组、白术内酰胺高剂量给药组小鼠的ct得到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白术内酰胺低、高剂量给药组对ct的延长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表1各组小鼠ct组别ct(单位:s)对照组56.7±8.2阳性药组88.3±7.5白术内酰胺低剂量给药组76.7±8.2白术内酰胺高剂量给药组98.3±7.5实施例2:白术内酰胺对出血时间的影响取昆明种健康小鼠,体重18~22g,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阳性药组、白术内酰胺低剂量给药组、白术内酰胺高剂量给药组,每组6只。阳性药组灌胃给予50mg/kg/d阿司匹林,白术内酰胺低、高剂量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20mg/kg/d、50mg/kg/d白术内酰胺,对照组灌胃等体积溶媒0.5%cmc-na溶液,连续给药7d。最后一次给药1h后,采用断尾法测定小鼠出血时间(bt)。具体方法为:将小鼠固定,以毫米尺测量鼠尾长度并标记,然后用手术剪将小鼠尾尖4mm处横断,待血液自行溢出开始计时,每隔10s用滤纸吸去血滴一次,直至血流自然停止(滤纸吸时无血)为止,即为bt。bt最长观察30min,超过30min仍出血的按30min计算。计算各组bt,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one-wayanova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如表2和图2所示,与对照组相比,阳性药组、白术内酰胺低剂量给药组、白术内酰胺高剂量给药组小鼠的bt得到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白术内酰胺低、高剂量给药组对bt的延长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表2各组小鼠bt实施例3:白术内酰胺对血栓生成量的影响取清洁级雄性sd大鼠,体重260-280g,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阳性药组、白术内酰胺低剂量给药组、白术内酰胺高剂量给药组,每组6只。白术内酰胺低、高剂量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20mg/kg/d、50mg/kg/d白术内酰胺,对照组灌胃等体积溶媒0.5%cmc-na溶液,连续给药7d,阳性药组于第6、7d分别于背部皮下注射2000u/kg/d肝素钠。最后一次给药2h后,用3%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腹部正中切口打开腹腔,分离腹主动脉段。然后用完全浸透50%fecl3溶液的滤纸条(1.0cm×2.0cm)环抱于分离出的腹主动脉段上,50min后沿滤纸环边缘精确截取1.0cm长血管段,吸干血管中的残留血液,精密称定质量,将除去血栓后的血管再次精密称定质量,前后两者相减即为该1.0cm长血管段内血栓的质量。计算各组血栓质量,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one-wayanova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如表3和图3所示,与对照组相比,阳性药组、白术内酰胺低剂量给药组、白术内酰胺高剂量给药组大鼠的血栓质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白术内酰胺低、高剂量给药组对血栓的降低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表3各组大鼠血栓质量组别血栓质量(单位:mg)对照组9.5±1.2阳性药组2.3±0.5白术内酰胺低剂量给药组5.6±0.7白术内酰胺高剂量给药组3.1±0.8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持续升高,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数已居各类疾病死亡率的首位。血栓性疾病在心血管疾病中比例很高,其中血小板功能异常导致的血栓形成和栓塞并发症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抗血栓药物是防治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其中中药对于抗血小板和抗血栓有着独到的疗效,且副作用小。本发明实施例表明,白术内酰胺低、高剂量均能明显延长小鼠ct和bt,抑制fecl3诱导大鼠血栓形成,白术内酰胺具有明显的抗凝血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可以用于制备抗血栓药物。上述实施例的作用在于具体介绍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不应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于该具体实施例。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