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2756201发布日期:2020-10-31 09:53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是一种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牙痛是指牙齿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而言,为口腔疾患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见于西医学的龋齿、牙髓炎、根尖周围炎和牙本质过敏等。遇冷、热、酸、甜等刺激时牙痛发作或加重,属中医的“牙宣”、“骨槽风”范畴。中医认为牙痛是由于外感风邪、胃火炽盛、肾虚火旺、虫蚀牙齿等原因所致,其中,由虫蚀牙齿造成的牙痛,多由毒气与湿热相搏而生,中医认为毒嗜甘甜,膏粱厚味,加之口腔卫生不良,以致胃俯积热,上冲口齿,湿气乘之,湿热相搏不散,困结口齿,郁久成腐,遂致牙体被虫蚀成洞。

目前,西医学对牙痛的治疗手段很多,虽然短期疗效良好,但是复发率较高,并且治疗手段痛苦,费用昂贵,让牙痛患者难以接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西医治疗牙痛存在治愈后复发率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地丁草10份至15份,牛耳大黄20份至25份,山豆根10份至15份,日本小檗30份至35份,灰苋菜20份至25份,翼首草10份至15份,蓝玉簪龙胆35份至40份,荠菜20份至25份,石膏100份,露蕊乌头2份至5份,青蒿10份至15份,莸15份至20份,块茎糙苏5份至10份,甘草10份至15份,鹤虱10份至15份,花椒5份至8份,高山芹20份至25份,狼毒大戟2份至5份,南瓜子45份至50份,珠芽蓼10份至15份,莛子藨20份至25份。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按下述方法得到:第一步,将所需量的地丁草、牛耳大黄,山豆根、日本小檗、灰苋菜、翼首草、蓝玉簪龙胆、荠菜、露蕊乌头、青蒿、莸、块茎糙苏、甘草、鹤虱、花椒、高山芹、狼毒大戟、南瓜子、珠芽蓼和莛子藨按比例混合,加水煎煮提取并过滤后,分别得到一次滤液和一次药渣;第二步,将一次药渣加水煎煮提取并过滤后,得到二次滤液,合并一次滤液和二次滤液,得到混合滤液;第三步,将混合滤液煮沸后,用小火浓缩,得到浓缩液;第四步,将所需量的石膏浸泡在浓缩液中,再把石膏取出依次经过烘干,粉碎后得到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

上述第一步中,加入中药材总重量的35倍至40倍的水煎煮1.5h至2.0h。

上述第二步中,加入中药材总重量的25倍至30倍的水煎煮0.5h至1h。

上述第三步中,混合滤液浓缩至中药材总重量的15倍至20倍。

上述第四步中,浸泡时间为5min至10min。

上述第四步中,将石膏浸泡在浓缩液中,再把石膏取出烘干,该步重复3次至5次。

上述第一步中,中药材在提取前,用清水浸泡1h后,再用清水冲洗3遍,去除残留杂质。

上述第四步中,石膏在使用前粉碎成颗粒。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按下述方法进行:第一步,将所需量的地丁草、牛耳大黄,山豆根、日本小檗、灰苋菜、翼首草、蓝玉簪龙胆、荠菜、露蕊乌头、青蒿、莸、块茎糙苏、甘草、鹤虱、花椒、高山芹、狼毒大戟、南瓜子、珠芽蓼和莛子藨按比例混合,加水煎煮提取并过滤后,分别得到一次滤液和一次药渣;第二步,将一次药渣加水煎煮提取并过滤后,得到二次滤液,合并一次滤液和二次滤液,得到混合滤液;第三步,将混合滤液煮沸后,用小火浓缩,得到浓缩液;第四步,将所需量的石膏浸泡在浓缩液中,再把石膏取出依次经过烘干,粉碎后得到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之二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第一步中,加入中药材总重量的35倍至40倍的水煎煮1.5h至2.0h。

上述第二步中,加入中药材总重量的25倍至30倍的水煎煮0.5h至1h。

上述第三步中,混合滤液浓缩至中药材总重量的15倍至20倍。

上述第四步中,浸泡时间为5min至10min。

上述第四步中,将石膏浸泡在浓缩液中,再把石膏取出烘干,该步重复3次至5次。

上述第一步中,中药材在提取前,用清水浸泡1h后,再用清水冲洗3遍,去除残留杂质。

上述第四步中,石膏在使用前粉碎成颗粒。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三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和预防由牙齿细菌、牙虫造成的牙痛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将石膏浸泡在经过煎煮、浓缩后的20味中药材的提取液中烘干得到,制备方法简单,本发明由于各药材相辅相成,发挥协同作用,使得本发明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杀菌,祛寒止痛,漱齿杀虫的功效,在治疗由牙齿细菌、牙虫造成的牙痛疗效显著,不易复发,也可用于预防牙齿细菌、牙虫的滋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发明中所提到各种化学试剂和化学用品如无特殊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公知公用的化学试剂和化学用品;本发明中的百分数如没有特殊说明,均为质量百分数;本发明中的溶液若没有特殊说明,均为溶剂为水的水溶液,例如,盐酸溶液即为盐酸水溶液;本发明中的常温、室温一般指15℃到25℃的温度,一般定义为25℃。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该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地丁草10份至15份,牛耳大黄20份至25份,山豆根10份至15份,日本小檗30份至35份,灰苋菜20份至25份,翼首草10份至15份,蓝玉簪龙胆35份至40份,荠菜20份至25份,石膏100份,露蕊乌头2份至5份,青蒿10份至15份,莸15份至20份,块茎糙苏5份至10份,甘草10份至15份,鹤虱10份至15份,花椒5份至8份,高山芹20份至25份,狼毒大戟2份至5份,南瓜子45份至50份,珠芽蓼10份至15份,莛子藨20份至25份。

上述翼首草别名为帮子毒乌,上述蓝玉簪龙胆别名为丛生龙胆。

实施例2:该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地丁草10份或15份,牛耳大黄20份或25份,山豆根10份或15份,日本小檗30份或35份,灰苋菜20份或25份,翼首草10份或15份,蓝玉簪龙胆35份或40份,荠菜20份或25份,石膏100份,露蕊乌头2份或5份,青蒿10份或15份,莸15份或20份,块茎糙苏5份或10份,甘草10份或15份,鹤虱10份或15份,花椒5份或8份,高山芹20份或25份,狼毒大戟2份或5份,南瓜子45份或50份,珠芽蓼10份或15份,莛子藨20份或25份。

实施例3:该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按下述方法得到:第一步,将所需量的地丁草、牛耳大黄,山豆根、日本小檗、灰苋菜、翼首草、蓝玉簪龙胆、荠菜、露蕊乌头、青蒿、莸、块茎糙苏、甘草、鹤虱、花椒、高山芹、狼毒大戟、南瓜子、珠芽蓼和莛子藨按比例混合,加水煎煮提取并过滤后,分别得到一次滤液和一次药渣;第二步,将一次药渣加水煎煮提取并过滤后,得到二次滤液,合并一次滤液和二次滤液,得到混合滤液;第三步,将混合滤液煮沸后,用小火浓缩,得到浓缩液;第四步,将所需量的石膏浸泡在浓缩液中,再把石膏取出依次经过烘干,粉碎后得到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4: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第一步中,加入中药材总重量的35倍至40倍的水煎煮1.5h至2.0h。

实施例5: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第二步中,加入中药材总重量的25倍至30倍的水煎煮0.5h至1h。

实施例6: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第三步中,混合滤液浓缩至中药材总重量的15倍至20倍。

实施例7: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第四步中,浸泡时间为5min至10min。

实施例8: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第四步中,将石膏浸泡在浓缩液中,再把石膏取出烘干,该步重复3次至5次。

实施例9: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第一步中,中药材在提取前,用清水浸泡1h后,再用清水冲洗3遍,去除残留杂质。

实施例10: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第四步中,石膏在使用前粉碎成颗粒。

实施例11:该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地丁草10份,牛耳大黄20份,山豆根10份,日本小檗30份,灰苋菜20份,翼首草10份,蓝玉簪龙胆35份,荠菜20份,石膏100份,露蕊乌头2份,青蒿10份,莸15份,块茎糙苏5份,甘草10份,鹤虱10份,花椒5份,高山芹20份,狼毒大戟2份,南瓜子45份,珠芽蓼10份,莛子藨20份,按下述方法得到:第一步,将所需量的地丁草、牛耳大黄,山豆根、日本小檗、灰苋菜、翼首草、蓝玉簪龙胆、荠菜、露蕊乌头、青蒿、莸、块茎糙苏、甘草、鹤虱、花椒、高山芹、狼毒大戟、南瓜子、珠芽蓼和莛子藨按比例混合,加水煎煮提取并过滤后,分别得到一次滤液和一次药渣,其中,加入中药材总重量的35倍的水煎煮1.5h,中药材在提取前,用清水浸泡1h后,再用清水冲洗3遍,去除残留杂质;第二步,将一次药渣加水煎煮提取并过滤后,得到二次滤液,合并一次滤液和二次滤液,得到混合滤液,其中,加入中药材总重量的25倍的水煎煮0.5h;第三步,将混合滤液煮沸后,用小火浓缩,得到浓缩液,其中,混合滤液浓缩至中药材总重量的15倍;第四步,将所需量的石膏浸泡在浓缩液中,再把石膏取出依次经过烘干,粉碎后得到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浸泡时间为5min,将石膏浸泡在浓缩液中,再把石膏取出烘干,该步重复3次,石膏在使用前粉碎成颗粒。

实施例12:该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地丁草15份,牛耳大黄25份,山豆根15份,日本小檗35份,灰苋菜25份,翼首草15份,蓝玉簪龙胆40份,荠菜25份,石膏100份,露蕊乌头5份,青蒿15份,莸20份,块茎糙苏10份,甘草15份,鹤虱15份,花椒8份,高山芹25份,狼毒大戟5份,南瓜子50份,珠芽蓼15份,莛子藨25份,按下述方法得到:第一步,将所需量的地丁草、牛耳大黄,山豆根、日本小檗、灰苋菜、翼首草、蓝玉簪龙胆、荠菜、露蕊乌头、青蒿、莸、块茎糙苏、甘草、鹤虱、花椒、高山芹、狼毒大戟、南瓜子、珠芽蓼和莛子藨按比例混合,加水煎煮提取并过滤后,分别得到一次滤液和一次药渣,其中,加入中药材总重量的40倍的水煎煮2.0h,中药材在提取前,用清水浸泡1h后,再用清水冲洗3遍,去除残留杂质;第二步,将一次药渣加水煎煮提取并过滤后,得到二次滤液,合并一次滤液和二次滤液,得到混合滤液,其中,加入中药材总重量的30倍的水煎煮1h;第三步,将混合滤液煮沸后,用小火浓缩,得到浓缩液,其中,混合滤液浓缩至中药材总重量的20倍;第四步,将所需量的石膏浸泡在浓缩液中,再把石膏取出依次经过烘干,粉碎后得到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浸泡时间为10min,将石膏浸泡在浓缩液中,再把石膏取出烘干,该步重复5次,石膏在使用前粉碎成颗粒。

实施例13:该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地丁草12份,牛耳大黄22份,山豆根12份,日本小檗32份,灰苋菜22份,翼首草12份,蓝玉簪龙胆38份,荠菜22份,石膏100份,露蕊乌头3份,青蒿12份,莸18份,块茎糙苏8份,甘草12份,鹤虱12份,花椒6份,高山芹22份,狼毒大戟3,南瓜子48份,珠芽蓼12份,莛子藨22份,按下述方法得到:第一步,将所需量的地丁草、牛耳大黄,山豆根、日本小檗、灰苋菜、翼首草、蓝玉簪龙胆、荠菜、露蕊乌头、青蒿、莸、块茎糙苏、甘草、鹤虱、花椒、高山芹、狼毒大戟、南瓜子、珠芽蓼和莛子藨按比例混合,加水煎煮提取并过滤后,分别得到一次滤液和一次药渣,其中,加入中药材总重量的37倍的水煎煮1.8h,中药材在提取前,用清水浸泡1h后,再用清水冲洗3遍,去除残留杂质;第二步,将一次药渣加水煎煮提取并过滤后,得到二次滤液,合并一次滤液和二次滤液,得到混合滤液,其中,加入中药材总重量的28倍的水煎煮0.8h;第三步,将混合滤液煮沸后,用小火浓缩,得到浓缩液,其中,混合滤液浓缩至中药材总重量的18倍;第四步,将所需量的石膏浸泡在浓缩液中,再把石膏取出依次经过烘干,粉碎后得到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浸泡时间为8min,将石膏浸泡在浓缩液中,再把石膏取出烘干,该步重复4次,石膏在使用前粉碎成颗粒。

各中药材的性味归经和功能主治如下:

地丁草:性寒,味苦,小毒,入心、脾二经;功能主治:消炎解毒,黄疸肝炎,高热烦躁,痈疮肿毒;用于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消痈散结。

牛耳大黄:性寒,味苦,入心、肠二经;功能主治:消热解毒,活血消肿,疔疮肿毒;用于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便杀虫。

山豆根:性寒,味苦,入心、肺、大肠三经;功能主治:消热解毒,咽痛龈肿,牙痛痔疾;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的功效。

日本小檗:性寒、味苦,入心、肺、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痈疽肿毒,用于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抗菌消炎。

灰苋菜:性平,味甘,入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漱齿杀牙虫;能清热利湿,止痒,解毒。

翼首草:苦,寒;功能主治:解毒抗菌,治痈疮疔毒,流感麻疹;用于清热解毒,祛风湿,止痛。

蓝玉簪龙胆:性温,味苦;入心、肝、脾三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高热神昏,肝炎黄疸,咽喉肿痛,目赤淋浊;用于咽喉肿痛。

荠菜:性平,味甘,入肝、肺二经;功能主治:消风退热,风热牙痛;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

石膏:性寒,味辛、甘,入肝、肺、胃三经;功能主治:清热降火,除烦止渴,头痛咽肿;用于肺热、高热、烦渴、咳喘、胃火亢盛、牙齿痛等肺和胃的热证。

露蕊乌头:性温,味辛,有大毒,入肺、脾、肾三经;功能主治:驱风镇痛,梅毒麻风,驱虫杀蛆;用于治疗中风不语、寒湿痹病等症。

青蒿:性寒,味苦,入肺、肝二经;功能主治: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杀虫医疥;用于消热解暑,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

莸:性温,味苦,小毒;入心、肝二经;功能主治:解毒医疮,散瘀通经,祛寒止痛,肿毒痈疮;用于清暑解表,利湿解毒。

块茎糙苏:性温,味微苦,有小毒,入肝、脾二经;功能主治:解毒驱梅,解水草毒,驱胃肠寄生虫,用于解毒消肿。

甘草:性平,味甘,入十二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健脾补虚,入肺止咳,胃肠溃疡;用于清热解毒,祛痰止咳。

鹤虱:性平,味苦,入大肠经;功能主治:驱虫治痛;用于杀虫消积。

花椒:性温,味麻,有小毒,入肺、胃、肾三经;功能主治:湿中行气,逐寒止痛,驱吐腹泻;用于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高山芹:性寒,味辛,有小毒,入脾、肾二经;功能主治:理气健胃,驱虫逐水,鞘膜积液,解水草毒。

狼毒大戟:性平,味苦,有大毒;入心、肺二经;功能主治:下气杀虫,痰饮停留,骨膜发炎,结核顽疮;有破积杀虫,除湿止痒之功效。

南瓜子:性平,味甘,入脾、大肠、小肠三经;功能主治:驱虫抗癌,营养不良;用于驱虫。

珠芽蓼:性平,味涩,茎叶有小毒,入脾、胃、大肠经;功能主治:久痢滑泻,行血去瘀,杀虫消肿,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的功效。

莛子藨:性寒,味酸、涩,入肝、肾二经;功能主治:清热消炎,解毒;具有理气活血,健脾胃,消肿镇痛,生肌的功效。

上述中药材中的地丁草、日本小檗和莛子藨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起到消炎的功效;中药材中的山豆根、日本小檗、灰苋菜、蓝玉簪龙胆、甘草和珠芽蓼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起到清热、解毒的功效;中药材中的翼首草和日本小檗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起到杀菌的功效;中药材中莸和花椒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起到祛寒止痛的功效;中药材中的灰苋菜、露蕊乌头、青蒿、块茎糙苏、鹤虱、高山芹、狼毒大戟、南瓜子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起到漱齿杀虫的功效。

本发明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的中药材,能够相辅相成,共同发挥治疗效果,使得本发明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杀菌,祛寒止痛,漱齿杀虫的功效。

临床应用:

采用本发明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对50例由牙齿细菌、牙虫造成的牙痛患者进行治疗。

疗效评判标准:有效:牙痛症状消失,无复发;无效:牙痛症状未消失,复发。

治疗方法:将本发明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粉末敷于牙齿疼痛患处,敷用5min至10min后吐掉,用清水漱口,每天敷用1至2次,待牙齿不疼,再敷用1天至2天后,到牙科将被虫蛀的牙齿补上,再用金属牙套固定。

临床结果:本发明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用于50例由牙齿细菌、牙虫造成的牙痛患者的治疗,其中,有效47例,无效3例,因此,本发明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由牙齿细菌、牙虫造成的牙痛患者的治疗效果的有效率为94%,并且无复发。

以下为本发明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在临床应用中的具体案例:

以下牙痛患者症状均为由牙齿细菌、牙虫造成的牙痛,在牙齿遇冷、热、酸、甜等刺激时牙痛发作或加重。

案例1:游某,男,32岁,牙痛症状较轻,偶见牙痛,经过本发明实施例11得到的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治疗1周后,每天敷用1次,牙痛症状消失,未复发。

案例2:董某,女,45岁,牙痛症状严重,经常痛不能寐,隔三差五就疼痛难忍,经过本发明实施例12得到的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治疗3周后,每天敷用2次,牙痛症状消失,未复发。

案例3:石某,男,28岁,牙痛症状较轻,偶见牙痛,但遇冷、酸刺激时牙痛发作,经过本发明实施例11得到的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治疗2周后,每天敷用1次,牙痛症状消失,未复发。

案例4:李某,男,61岁,牙痛症状严重,牙龈肿痛,遇冷热刺激加重,经过本发明实施例12得到的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治疗4周后,每天敷用2次,牙痛症状消失,未复发。

案例5:王某,女,16岁,牙痛症状较轻,牙齿有黑斑,牙垢,遇酸发作,经过本发明实施例13得到的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治疗2周后,每天敷用1次,牙痛症状消失,未复发。

综上所述,本发明将石膏浸泡在经过煎煮、浓缩后的20味中药材的提取液中烘干得到,制备方法简单,本发明由于各药材相辅相成,发挥协同作用,使得本发明除菌杀牙虫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杀菌,祛寒止痛,漱齿杀虫的功效,在治疗由牙齿细菌、牙虫造成的牙痛疗效显著,不易复发,也可用于预防牙齿细菌、牙虫的滋生。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