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肝炎的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966652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肝炎的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特别是一种以昆虫和植物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生产该药物的方法。
慢性肝炎与乙肝病毒感染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病。我国是肝炎病的高发区之一,每年中急性肝炎发病者约120万人,慢性肝炎患者约1200万人,乙肝病毒携带者1.2亿人,而且每年以10%的感染率在递增,每年因肝病死亡者约达30万人。因此,治疗肝炎和清除乙肝病毒的新药开发工作就显得特别迫切和重要。
慢性肝炎是肝炎病毒长期侵害肝组织而致的免疫功能失调且多为低下的病理表现疾病。现代免疫学研究证明,乙型肝炎病人的肝组织损伤并不是HBV在肝细胞内复制增殖的结果,而是由于免疫功能紊乱导致一系列异常活动引起的。乙肝病毒的感染与长期携带多以免疫功能低下为发病基础,属于中医学“虚损、血瘀证”的范畴。当前,慢性肝炎和乙肝病毒清除的治疗现状,临床多采用常规保肝降酶的对症治疗和免疫学治疗方法。但是在临床治疗中,这两种治疗方法往往难以达到兼得的效果,所以每一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实际效果都不甚理想。故此,研究开发一种既能调节免疫功能,又能有保肝降酶作用的药物,以提高慢性肝炎与清除乙肝病毒的治愈率,是具有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中国是食用、药用蚂蚁的故乡,蚂蚁的药用最早始于汉朝,当时采用蚂蚁磨粉炼蜜丸制成金刚丸,用于治疗筋骨软弱。明朝李明珍著《本草纲目》对蚂蚁的习性、毒性、味性进行了详细的考证记录,并将蚂蚁命名为“玄驹”;《本草纲目》上记载,蚂蚁“性甘平,益气力,泽颜色……亦无毒矣。”现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如墨西哥、菲律宾、日本、美国、阿根廷等,均以蚂蚁食品为高级补品。近年来,蚂蚁的滋补和抗衰老作用,逐渐受到我国医药研究工作者的重视,并把蚂蚁收载入《抗衰老中药学》中。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蚂蚁是一种广谱的免疫增强剂,又是一种安全的免疫抑制剂,具有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能抑制真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临床应用蚂蚁制剂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已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近年的研究发现,蚂蚁的活性成分能明显增加受试动物的胸腺和脾脏指数,对实验性免疫肝损伤有明显的保肝、降酶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既能调节免疫功能,又具有保肝降酶作用,治愈率高的治疗肝炎药物。
提供该药物的生产方法,是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
为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依照“治肝先实脾、滋水涵木”的中医学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就,筛选出一种新的治疗肝炎药物。该药物由下列组分制成(重量份数)蚂蚁20份 丹参20份 黄芪10份 黄精10份本发明以蚂蚁为君药,配以丹参、黄芪、黄精制成药剂,具有滋养肝肾、健脾益气、活血通络的功效,用于治疗气阴两虚、肝肾亏损、脉络瘀阻型慢性肝炎。
其中蚂蚁具有补肾健脾、滋阴壮阳、荣肝通络的功效;黄精性甘平、归脾、肺、肾经,有滋阴补脾益气的功效;丹参味苦、微寒、归心、肝经、祛瘀止痛、活血通络,重在养血活血;黄芪性甘温、归肺、脾经、补气固表,促脾气生化与转输精微,调脾气运化多补气血。
现代药理学的研究证实,蚂蚁含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素,如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其有效成分能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清除病毒,修复肝细胞,降低转氨酶活性,有抗炎、保肝作用;黄芪含有蔗糖、葡萄糖醛酸及数种氨基酸,具有抗衰老作用,可以调节免疫平衡,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强T细胞功能,抑制自身抗体引起的免疫性疾病,提高免疫功能,对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所致的肝炎病人可增强其细胞免疫,改善肝功能,防止肝糖元减少;丹参能明显地改善人体各重要脏器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红细胞聚集,提高血液流速,增强毛细血管的开放,抑制、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性反应,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和调理素活性,避免肝脏损伤,从而起到保肝和促进肝细胞再生作用,抑制肝内纤维增生,防止肝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黄精有增强免疫功能,抑制脂质过氧化,改善血液流变学参数,有明显的对抗肝细胞损伤和增加血清蛋白的作用,还具有抗脂肪肝和抑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保肝功能及抗菌、抗病毒作用。
本发明所采用的蚂蚁可以是任何一种可供食、药用的蚂蚁蚁种。然而本发明研究发现,在我国北方各省均有分布,其中盛产于山西省吕梁山地区的棕褐沙林蚁(Formica Sinae Emery)在治疗肝炎方面效果更佳。
首都医学院生化教研室对棕褐沙林蚁的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棕褐沙林蚁的总脂肪含量为77%,蚂蚁干粉和10%干粉水提液中蛋白质含量分别为52.8%和12.15%,并且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其具体组成见下表。
表1棕褐沙林蚁中氨基酸种类和含量(mg/100g)
<p>表2棕褐沙林蚁中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
由上表可知,棕褐沙林蚁中均含有18种氨基酸,包括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棕褐沙林蚁富含Cu、Fe、P、Se、Zn、Mn等元素,其中Se、Fe、Cu含量高于广西拟黑多刺蚁,Zn、Mn、Se的含量是目前已发现高含量微量元素食物的2-3倍。众多研究证明,Mn是乌苷酸环化酶的激活剂,能加速CGMP的生成,促进淋巴细胞的分裂,又是抗体正常产生的条件,Se是胸腺膜细胞成分之一,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能直接促进细胞免疫功能。
本发明的上述组方可以被制成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剂型使用,例如口服液。
本发明生产口服液的生产方法是将蚂蚁粉碎成粗粉,加入相当于药量6-10倍的水,浸渍24小时,再用相当于第一次水量一半量的水浸渍0.5小时,合并两次浸出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5℃)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药液的含醇量达到70%,静置沉淀24小时,取上清液,过滤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5℃)的浓缩液;再取丹参、黄芪、黄精三味中药,加入相当于药量6-10倍的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5℃)的清膏,放冷,加乙醇使药液的含醇量达到70%,静置沉淀24小时,取上清液,过滤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5℃)的浓缩液;合并两种浓缩液,按1∶5-8的比例加水稀释,在0-4℃条件下冷藏48小时,过滤,制成口服液产品。产品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PH值4-5,相对密度1.01-1.03,气微香,味微涩,微酸甜。
上述的生产方法中,由于蚂蚁的主要生理活性成分多种氨基酸(包括结合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在常温下即可以用水浸出,所以本发明确定采用水浸法工艺提取蚂蚁中的活性成分,而不与其余三味中药共同煎煮。
在蚂蚁的水浸法提取工艺中,采用两次提取法,在蚂蚁粗粉中第一次分别加入6、8、10倍的水量,第二次再加入第一次一半的水量浸渍,选择不同的浸渍时间,考察两次提取后第三次提取液中的氨基酸含量,试验结果显示,在选择了第一次浸渍时间24小时以上,第二次浸渍时间0.5小时的条件下,第三次提取液中的氨基酸检测为阴性,证明此条件可以浸提完全。如果第一次浸渍时间小于24小时,第三次提取液中的氨基酸检测是阳性。
在丹参、黄芪、黄精三味中药的提取工艺中,三药均为根和根茎类中药,因此采用经典的加水煎煮法。分别选择不同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和加水量条件,以煎出液中总固体物重量为考核指标进行筛选,结果显示浸泡时间对固体物收率无显著影响,其它当选择每次加入6-8倍量水煎煮,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的工艺条件时,固体物的收率最高。
本发明在将以上四种成分分别提取出有效成分并浓缩为清膏后,还分别在清膏中加入乙醇进行醇沉工艺,其目的是除去提取液中的蛋白质、粘液质、鞣质、果胶、树胶、淀粉等大分子化合物,使最终产品有较好的澄清度,改善制剂的外观质量。
对蚂蚁清膏和丹参等三味中药清膏的醇沉工艺分别进行考察,证明当含醇量为70%时,醇沉24小时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如果含醇量太小,醇沉不完全,药液的澄清度不符合要求,而且沉淀物不紧密,在倾倒上清液时容易混浊甚至倒出来。当含醇量大于70%时,虽然可以缩短醇沉时间,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要求的效果,但是同时会使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损失过大,影响药效。所以最终选择含醇量70%,澄清度既好,又不损失药液中的有效成分。
本发明还可以制成药剂学上所说的其他各种剂型的产品,例如可以将经提取后的清膏用喷雾干燥器干燥制粒,包装制成颗粒冲剂。
也可以将上述干燥颗粒装入胶囊中,制成胶囊剂。
经药效学研究结果显示,本发明制剂对于多种试验性动物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1、对卡介苗引起试验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影响本发明制剂有明显降低ALT和AST活性的作用,减轻试验小鼠的肝、脾肿大程序,并对肝组织的肝细胞增生,脂肪变性、坏死,汇管区增生,小胆管及纤维组织增生及炎性细胞的浸润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2、对四氯化碳引起试验大白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本发明制剂有明显的降酶作用,并对肝组织的脂肪变性、肝细胞水肿、肝细胞坏死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3、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试验大白鼠慢性肝损伤的影响本发明制剂可使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含量明显增加,ALT、AST的活性降低。病理学检查,本发明制剂的脂肪变性,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均较轻微。
4、对D-Gal(D-半乳糖胺盐酸盐)所致大白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本发明制剂降转氨酶、胆红素作用明显,肝系数也有逆转的趋势。病理学检查,肝细胞坏死、肿胀、汇管区炎性细胞的侵润减少。
药效学研究还发现,本发明制剂也能促进肝细胞的再生,使小鼠肝脏新生肝细胞数明显增多,肝再生度和肝系数都有一定的提高。本发明制剂还具有促进肝脏排泄作用,降低小鼠BSP滞留值的作用。
对于免疫学方面的研究结果证实,本发明制剂有下列作用1、明显促进小鼠脾脏、胸腺的增重;2、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作用;3、促进小鼠血中碳粒异物的清除速率;4、促进小鼠溶血素的生成;5、增强ConA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的转化作用;6、对于小鼠DTH(迟发性超敏反应)模型影响方面,本发明制剂对DNFB性DTH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对Cy所致小鼠过高的DTH反应恢复至正常;对Cy所致小鼠低下的DTH提高并恢复;可抑制小鼠PFC(脾淋巴细胞溶血空斑)的形成。
上述免疫学研究表明,本发明制剂具有明显提高小鼠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功能。
在本发明制剂的急性毒性试验中,限于给药浓度和容积所限,难以测出小鼠的最小致死量,但是以112g/kg的剂量(相当于成年人用量的747倍)给小鼠灌胃给药后,连续观察7日,未见毒性反应。
长期毒性试验结果也表明,本发明制剂以大于成人用剂量80倍,40倍给大白鼠连续灌胃180天,大鼠体重增长,外周血象,血液生化肝脾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0.05,经组织学检查,高剂量组大白鼠心、肝、脾、肺、肾、睾丸等十种脏器组织与对照组比较,P>0.05,说明本发明制剂长期服用无明显毒性,可以保证人体应用的安全性。
为进一步验证本发明制剂的治疗效果,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太原市传染病医院和山西省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三家医院共同对本发明制剂的治疗效果进行了临床验证,对其防治肝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了科学评价。为此,三家医院选择110例病例作为观察组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并选择了在性别分布、年龄分布、病程分布、临床症状分布、临床体征分布、中医证型分布、西医病种分布相关生化检测指标异常者分布状况等八个方面与观察组均具有可比性的30例病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服用本发明制剂,每次口服10ml,每日服三次,对照组服用乙肝宁冲剂。观察期12周,期间停止使用其他治疗药物。
验证结果对比证实,本发明制剂对于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受试者的临床症状、体证、实验室指标改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药“乙肝宁冲剂”,其中临床症状改善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的症状有恶心、乏力、纳差,腹胀、胁痛、腰酸腿软,手足心热、口干口苦等,体征改善情况比较有显著差异的有黄疸、肝脾大、肝区压痛、蜘蛛痣、舌红等,实验室指标复常率有显著性差异的有AIT、BIL。中医证型的验证结果证实本发明制剂对迁、慢性乙型肝炎的气阴两虚证、肝阴亏损证的症状改善有显著的疗效,对湿邪困脾证的改善不明显。本发明制剂治疗后HBV-M中HBsAg的阴转率为17.27%,下降率为48.18%,HBeAg的阴转率为44.82%,抗HBe阳转率为39.34%,而对照组分别为3.33%、33.33%、30%和40%,两组药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本发明制剂在临床验证期内未发现任何副反应,因此证明该制剂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临床验证的最终统计结果列于下表中,由下表可见,两组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P<0.01。<
以下是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应用实施例。
实施例1精选1000g干燥的棕褐沙林蚁,用粉碎机粉碎成粗粉,放入提取器中,加入6L的水,常温下浸渍24小时,将浸出液滤入浓缩器中,再向提取器中加入3L的水,常温下浸渍0.5小时,浸出液也滤入浓缩器中,采用减压蒸缩法将浸出液浓缩,直至成为相对密度为1.30-1.35(55℃)的清膏,将清膏取出放入醇沉器中放冷,加入乙醇溶解完全,使溶液的含醇量达到70%,之后静置沉淀24小时,将沉淀后清波滤入蒸馏器中浓缩,并回收蒸出的乙醇,直至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5℃)的蚂蚁浓缩液,约得到50mL。
取丹参1000g、黄芪500g、黄精500g放入提取器中,加入6L的水,按经典煎煮法煎煮2小时,煎液滤入浓缩器中,残渣再加入6L水煎煮1.5小时,煎液也滤入浓缩器中,采用减压蒸馏法将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5℃)的清膏,取出放入醇沉器中放冷,加入乙醇溶解完全,使溶液含醇量达到70%,之后静置沉淀24小时,将沉淀后清液滤入蒸馏器中浓缩,并回收蒸出的乙醇,直至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5℃)的中药浓缩液,约得到100mL。
将50mL蚂蚁提取液与100mL中药提取液合并,加水稀释至10L,加入15g山梨酸钾,作为防腐剂,搅拌均匀,在0-4℃条件下冷藏48小时,过滤,滤液灌封、灭菌后得到口服液产品。
实施例2合并实施例1中的蚂蚁提取液清膏和中药提取液清膏,放入喷雾干燥塔中,经喷雾干燥制成颗粒,包装制成颗粒冲剂。
实施例3将实施例2中颗粒装入胶囊中,制成胶囊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的药剂蚂蚁20份、丹参20份、黄芪10份、黄精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肝炎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蚂蚁是棕褐沙林蚁(Formica Sinae Emery)。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肝炎药物,其特征是所制成的药剂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肝炎药物,其特征是所述的药剂剂型是口服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肝炎的药物,其特征是所述的药剂剂型是颗粒冲剂或胶囊剂。
6.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肝炎药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gt;、蚂蚁粉碎成粗粉,加水浸渍两次,第一次浸渍24小时,第二次浸渍0.5小时,将浸出液浓缩为清膏,加乙醇静置沉淀24小时,取上清液浓缩;b&gt;、丹参、黄芪、黄精三味中药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煎液浓缩为清膏,加乙醇静置沉淀24小时,取上清液浓缩;c&gt;、合并两种浓缩液,按1∶5-8的比例加水稀释制成口服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肝炎药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加水浸渍所需的水量,第一次为药量的6-10倍,第二次为第一次的一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肝炎药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加水煎煮每次所需的水量为药量的6-10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肝炎药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浓缩是将液体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5℃)。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肝炎药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乙醇沉淀中加入乙醇的量是使溶液的含醇量达到70%。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肝炎药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浓缩液加水稀释后还需在0-4℃条件下冷却48小时并过滤后制成口服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肝炎的药物以及其制剂的生产方法。本发明以蚂蚁为君药,辅以丹参、黄芪、黄精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其有效成分,制成口服液。本发明制剂具有扶正祛邪、滋阴补肾、益气养肝、活血通络的功效,药效学研究证实,对多种实验性肝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并且降酶作用显著,亦能促进肝细胞再生,降低小鼠BSP滞留量,同时还具有较明显的免疫功能增强作用。临床验证治疗肝炎病总有效率达81.82%。
文档编号A61P1/00GK1247755SQ9910816
公开日2000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10日
发明者卫明 申请人:山西省交口县东方医药科技开发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