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290551阅读:来源:国知局
内套筒200的特定周向位置被定向时才能插入内套筒200)。因此,内套筒200的切除部282和更窄的内花键226、228有利于更好的可重复性以及更少的在组装期间由不正确插入的尖钉400所引起的浪费。
[0033]因为夹子440的挂钩452、454径向向外突出超过尖钉400的外花键460、462、464、466、468、470、472的外轮廓(图14),所以挂钩452、454的大小被设置成当尖钉400的本体段402进入通道208时接触内套筒200的上端210。当挂钩452、454的下表面458接触内套筒200的上端210时,夹子440的腿446、448径向向内屈曲(或弯曲)进入第二凹室438,这是由于下表面458相对于纵向轴线Y是斜的。以这种方式,夹子440因为挂钩452、454穿过内套筒200的上端210而被基本上弹簧加载。当挂钩452、454遇到内套筒200的上孔隙216时,夹子440被允许吧嗒一声向外打开,由此释放和其弹簧加载状态有关的势能,每个挂钩452、454都进入相应的一个上孔隙216中。
[0034]挂钩452、454由此将尖钉400保持在内套筒200内的第一固定位置(图27),尖钉400和内套筒200共同形成了第一组装单元700 (图25-28)。尤其是,在第一组装单元700上,尖钉400的尖部段406的远端端部495被设置在通道208的颈部280内,但是没有延伸超过隔板248的下表面286 (图40)。因此,第一组装单元700可在尖钉400被保持在内套筒200内的第一固定位置(图27)的状态下被存储或运输(S卩,尖钉400和内套筒200可被结合地存储或运输)。
[0035]现在具体参照图29-32,通过将帽600的突耳622与外套筒500的狭槽516对准并且此后将帽600插入到外套筒500中(图29)使得突耳622进入狭槽516并且帽600的伸出表面624接触外套筒500的顶部表面502或与顶部表面502紧密地间隔开来形成第二组装单元800。帽600上的每个引导排列(图32)(即,第一平坦表面632,第二平坦表面634和倾斜表面636)由此与外套筒500的对应的平坦的台518和倾斜的台522配合。更确切地说,每个引导排列与相应的一对平坦的台518和倾斜的台522配合,使得:引导排列的第二平坦表面634被安置在平坦的台518上或者与平坦的台518紧密地间隔开;引导排列的第一平坦表面632被安置在倾斜的台522的第一台阶534上或与第一台阶534紧密地间隔开;并且引导排列的倾斜表面636被安置在倾斜的台522的第一斜坡536上或与第一斜坡536紧密间隔开。因此,帽600的每个突耳622 (已经穿过其在外套筒500上的相应的狭槽516并且被设置在外套筒500的上唇缘512之上)被纵向定位在其在外套筒500的相应倾斜的台522的基部526下面并且周向上与之相邻。而且,在突耳622已经被插入狭槽516之后,每个棘爪530被设置在帽600的相对的褶痕630的相应一个中,由此接触帽600的侧壁606或者与该侧壁606紧密间隔开。
[0036]在帽600插入到外套筒500之后,帽600此后被手动地相对于外套筒500旋转(在从上面观察帽时沿逆时针方向,或者换句话说,在如图31所示地从下面观察外套筒500时沿顺时针方向R)。当帽600旋转时,每个突耳622从邻近的外套筒500的倾斜的台522的基部526的下面经过,以进入外套筒500的通路542,并且每个突耳622此后穿过对应的第一脊544的第一侧548,由此被纵向定位在邻近的基部526的下面并且周向上在对应的第一脊544和其相关的第二脊546之间。
[0037]与每个突耳622从邻近的倾斜的台522的基部526下面经过同时地,帽600的每个引导排列的倾斜表面636接触相应的倾斜的台522的第一斜坡536,由此向上驱动帽600(即,将引导排列的第一平坦表面632和第二平坦表面634分别从第一台阶534和平坦的台518上抬起或使其进一步远离第一台阶534和平坦的台518,如图32所示)。在突耳622穿过第一脊544之后,突耳622遇到第二脊546的第一侧548,并且用户感觉到了继续旋转的阻力,此时旋转将停止使得每个突耳622保持在周向上位于其对应的脊544、546之间并且纵向上位于其对应的基部526下面,每个引导排列的第一平坦表面632被安置在对应的倾斜的台522的第二台阶538上或与第二台阶538紧密间隔开(外套筒500的引导线564与帽的引导线644对准以给用户提供可见指示:每个突耳622被正确地定位在其对应的脊544、546之间)。在这样的位置中,帽600的旋转(沿任一方向)被阻止,这部分是由于突耳622被定位在脊544、546之间(S卩,突耳622的旋转被脊544、546阻挡)。而且,帽600相对于外套筒500的纵向移动也被阻止,这部分是由于突耳622被定位在倾斜的台522的基部526的下面(图31和32)。
[0038]尤其是,当帽600在突耳622被插入通过狭槽516之后被旋转时,每个棘爪530通过径向向外弯曲而穿过其在帽600上的相应的褶痕630,从而与在相对的齿626组之间的帽600的侧壁606接触地沿着相关的缺口 628滑动。因此,在穿过其对应的褶痕630之后,每个棘爪530就基本上是弹簧加载的。当棘爪530继续沿着它们相应的缺口 628朝着齿626滑动时,每个棘爪都遇到了(例如,接触但不穿过)其相应组的第一齿626 (图31)。
[0039]以这种布置被连接在一起,帽600和外套筒500共同地限定了第二组装单元800(图29-32)。第二组装单元800此后在帽600被保持在外套筒500内的状态下可被存储或运输(B卩,帽600和外套筒500可被结合地存储或运输)。
[0040]具体参照图33-35,在第一组装单元700 (S卩,结合的内套筒200和尖钉400)和第二组装单元800 (S卩,结合的外套筒500和帽600)被如上所述地彼此单独地形成之后,第二组装单元800此后通过将外套筒500的舌部554与内套筒200的凹槽262对准并且将内套筒200 (和尖钉400)插入外套筒500 (和帽600)而被连接到第一组装单元700,舌部554和凹槽262成配合关系(图33)。
[0041]因为帽600与内套筒200在转移装置100的组装期间的不正确的对准会导致对凸轮608、612 (或其它特征)的损坏,并且会阻止转移装置100的正确组装,所以依赖外套筒500以相对于尖钉400正确地定向帽600。确切地说,舌部554和凹槽262起到键槽特征的作用,该特征在转移装置100的组装期间对准尖钉400和帽600,使帽600的凸轮608、612能与尖钉400的随动件428、430自对准,从而有利于更好的可重复性和更少的由凸轮608、612与随动件428、430的不正确配合引起的损坏的凸轮608、612所导致的浪费。
[0042]当舌部554进入凹槽262时,外套筒500的下唇缘514在边缘258处接触内套筒200的凸缘250,并且下唇缘514的呈斜面的表面558沿着凸缘250的边缘258朝下滑动以径向向外地膨胀(或屈曲)外套筒500。在穿过凸缘250的边缘258之后,外套筒500夹紧在凸缘250上使得下唇缘514的内面556在内套筒200继续被插入外套筒500时在凸缘250的边缘上施加压力。当外套筒500的下唇缘514遇到凸缘中的凹口 260时,外套筒500被允许部分地收缩(或者部分地放松屈曲),由此释放由下唇缘514施加在凸缘250上的压力的一部分并且将下唇缘514固定在凹口 260内。在这个位置中,下唇缘514的内面556被设置在凹口 260内被接近凹口 260的下边界261的平坦部分,并且下唇缘514的呈斜面的表面558被设置在凹口 260内并靠着凹口 260的下边界261的倾斜部分(图35)。外套筒500由此通过由外套筒500的下唇缘514在凹口 260内施加在内套筒200的凸缘250上的压力被保持在内套筒200上,该压力(或夹紧力)来自于外套筒500的膨胀。
[0043]以这种方式,凸缘250 (例如,凸缘250的径向向外突出;凹口 260的径向深度;凹口 260的下边界261的平坦部分的长度相对于凹口 260的下边界261的倾斜部分的长度;和凹口 260的下边界261的倾斜部分的角度)被最优化以使外套筒500能在凸缘250上施加足够的夹紧力来在转移装置100在小瓶上的运输/安置期间保持下唇缘514位于凹口 260内,还在小瓶的加盖期间允许第二组装单元800朝下在内套筒200的下段204上的纵向移动,如下面更具体地描述的。
[0044]当下唇缘514被安置在凹口 260时,帽600的凸轮608、612大体上与尖钉400的随动件428、430配合(S卩,帽600的凸轮表面616、618与尖钉400的随动件表面442、444纵向间隔开使得凸轮表面616、618和随动件表面442、444以间隔关系配合地彼此面对)(图35)。第一组装单元700和第二组装单元800因此被连接在一起以结合地形成图33-35所示的转移装置100的组装构造。转移装置100可被存储或运输以接着被附接到(S卩,安置或盖在)小瓶上,如下面更具体地公开的。
[0045]现在参照图36,转移装置100被构造成有利于将液体转移进和/或转移出围封结构(例如,密封的小瓶900)。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小瓶900是中空的并且包括本体902、从本体902向上延伸的环状颈部904和从颈部904向外延伸的环形边沿906。颈部904具有外部表面908,并且边沿906具有外围边缘910和侧表面912。本体902限定了包含物质(例如,冻干的治疗药物)的容积,并且颈部904限定了小瓶900的顶部空间。安置在边沿906上且延伸进入颈部904的是瓶塞914,瓶塞914密封了小瓶900,瓶塞914具有覆盖边沿906(但没有覆盖外围边缘910 )的凸缘部分916,和覆盖颈部904的顶部空间的中心部分918 (在凸缘部分916内)。尤其是,中心部分918被构造成当破坏瓶塞914的密封时被刺破以将物质引入容积或从容积抽取物质(例如,通过注射器将稀释剂引入小瓶900以与存储在容积中的药物混合,并且从小瓶900抽取该混合物以进行该混合物的自己施用)。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小瓶900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围封结构,该围封结构可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被构造以包含任何合适的物质,该围封结构有利于使转移装置100能如本文描述地起作用。
[0046]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密封的小瓶900可被提供给用户,其中转移装置100被永久地连接到(或盖在)小瓶900上,由此使用户能通过简单地激活转移装置100并将注射器附接到被激活的转移装置100上(如下面描述的)来执行重构操作。换句话说,小瓶900要被盖上转移装置100,盖上转移装置100的方式不会破坏小瓶900的密封(例如,以在包含在小瓶900中的物质的整个贮藏寿命期间维持无菌的方式),但该方式还能在用户期望执行重构操作时破坏小瓶900的密封。因此,小瓶900和转移装置100被构造成作为单个的、结合组件(即,一套)被提供给用户,其中转移装置100被永久地(或不可移除地)连接到小瓶900并且在已经执行重构操作且得到的混合物已经被从小瓶900抽走后可与小瓶900 —起丢弃(即,转移装置100被构造成用于一次性使用)。
[0047]再参照图35和图36和37,为了将组装的转移装置100盖在小瓶900上(图35),组装的转移装置100先通过将小瓶900的边沿906插入到内套筒200的下段204内被安置在小瓶900的瓶塞914上。但是,在将转移装置100安置在小瓶900上之前,帽600的凸轮608、612优选地在润滑剂中被蘸了蘸,使得凸轮608、612的尖端610、614 (以及凸轮表面616、618的至少一部分)涂敷有润滑剂。通过在凸轮608、612上施涂润滑剂,通过最小化在凸轮表面616、618和随动件表面442、444之间的摩擦来促进转移装置100的更光滑的激活,如下面更具体地描述的。
[0048]在小瓶900的边沿906被插入内套筒200的下段204内时,内套筒200的齿252接触小瓶900的边沿906的外围边缘910,并且齿252的呈斜面的内边缘278沿着外围边缘910向下滑动以径向向外地驱动齿252,由此屈曲(或弯曲)齿252的连接部254并且张紧(或扩展)在齿252之间的腹板256,使得下段204的直径膨胀以接收边沿906。在管状下段204处于其膨胀状态之后(S卩,在呈斜面的内边缘278已经向下滑动超过边沿906的外围边缘910之后),每个齿252的内突起276开始在齿252沿着侧表面912向下纵向滑动时施加压力到边沿906的侧表面912。
[0049]在已经滑动经过边沿906的侧表面912之后,由内突起276施加在边沿906的侧表面912上的压力被释放,这使得连接部254不再弯曲并且腹板256基本上从张紧状态恢复,由此收缩下段204并且朝着小瓶900的颈部906的外部表面908径向向内地驱动内突起276,内套筒200的下段204基本上贴合小瓶900的边沿906的形状,使得边沿906占据了下段204的内凹部274。以这种方式,内套筒200的隔板248 (图27)被安置在瓶塞914顶部,叉部288 (图27)接触(或或多或少地压缩)瓶塞914并且围绕瓶塞914的中心部分918。在这个位置中,当转移装置100已经被安置在小瓶900上时,小瓶900还没有被盖上转移装置100 (S卩,转移装置100仍可从小瓶900移除并且还没有被永久地固定在小瓶900上)。
[0050]尤其是,在转移装置100被安置在小瓶900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