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素在制备治疗消渴症药物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1057447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全麻素在制备治疗消渴症药物中的应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麻素在制备治疗消渴症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全麻素由0.3份~99.7重量份的工业大麻火麻仁提取物和99.7份~0.3重量份的工业大麻火麻素混匀制成。实验证明全麻素能明显降低消渴症动物的血糖值,改善糖耐量的异常,改善脂质代谢异常,并对正常动物口服葡萄糖后的血糖升高也具有抑制作用,对正常动物血糖无明显影响。对100例II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临床观察,全麻素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作用,且总有效率达到了95%。全麻素用药安全,降糖疗效肯定。
【专利说明】
全麻素在制备治疗消渴症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工业大麻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以工业大麻为主要原料 制备得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消渴症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大麻的种植历史悠久,古代大麻主要用于制作加工绳索、渔网、服装和造纸原料, 以及油脂、食品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发现大麻中含有一种毒性成分(四氢大麻 酚)可使人致幻成瘾,欧美许多国家曾在相当长时期内禁种大麻。由于大麻的经济利用价值 高,到20世纪80年代,一些欧洲国家研究培育出了低毒大麻品种并获得推广种植。1990年欧 共体率先紧急修订农业政策,废除了禁种大麻的禁令,开始恢复大麻的生产和研究。随后美 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解除了大麻种植的禁令,全球大麻种植面积和纤维产量有了迅速 增长,欧美国家对工业大麻的开发利用再次掀起,国际市场对生态大麻的需求也在迅速增 长。根据大麻的经济属性,为充分利用其为人类服务,1988年联合国明确规定不具备提取毒 性成分(四氢大麻酚THC)价值或直接作为毒品吸食的,专供工业用途的原料大麻,工业大麻 (其生长期大麻花叶中的四氢大麻酚含量小于0.3%),可以合法进行规模化种植与工业化 开发利用。
[0003] 工业大麻是独具特色、比较优势突出的生物资源。工业大麻与传统有毒大麻具有 本质差别,工业大麻是一类无毒化的工业原料产品,具有极高的经济利用价值。到2003年末 世界各国先后一共选育出25个工业大麻品种,而且欧盟的法、德、英等七国也都成为工业大 麻主要种植生产国,以工业大麻纤维和麻籽及其花、叶、根、茎为原料进行系列产品研发与 产业化综合开发,已在工业大麻初级加工主产品麻皮纤维、杆芯纤维、麻籽油脂和籽柏蛋 白、药用标准化提取物实现产业化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深加工利用,派生出来的产品 已达到二万五千种以上,包含了人类的衣、食、住、行、用各大类产品。工业大麻产业的研究、 开发和生产主要集中在欧洲、加拿大、美国等技术发达国家。工业大麻产业的发展,首先是 从选育无毒或低毒化的工业大麻新品种开始的,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规模化的种植和高技 术产业化的综合开发利用,形成了一个"新兴绿色产业群"和新型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点。
[0004] 火麻仁为大麻干燥成熟果实,古代通常将火麻仁入药,食疗亦有记载。国家卫生部 已将火麻仁纳入"既是药品又是食品"一一"药食两用"名单。火麻仁的药性及药理为:甘, 平。归脾、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润燥,滑肠,通淋,活血。治肠燥便秘,消渴,热淋,风痹,痢 疾。月经不调,疥疮,癣癞。在医书中有详细疗效记载,如《本经》:"补中益气。";《唐本草》: "主五劳。";《肘后方》:"治大渴,日食数斗,小便赤涩者:麻子一升,水三升,煮三、四沸,取汁 饮之。";《日华子本草》:"补虚劳,长肌肉,下乳,止消渴,催生。治横逆产。";《本草拾遗》:"下 气,利小便,去风痹皮顽,炒令香捣碎,小便浸取汁服;妇人倒产吞二七枚。";《食疗本草》: "取汁煮粥,去五脏风、润肺。治关节不通、发落,通血脉。"。
[0005] 大麻的花叶均供药用。麻叶的药性及药理为:辛;有毒。归肺;膀胱;大肠经。功能主 治:止痛,定喘,驱蛔。主治气喘,跌扑疼痛,蛔虫病。麻花的药性及药理为:苦;辛;性温;有 毒。功能主治:祛风;活血;生发。主风病肢体麻木;遍身瘙痒;妇女经闭。
[0006] 消渴症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病名,是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 特征的综合症状。若做化验检查其主要特征为高血糖及尿糖。主要在肺、胃、肾,基本病机为 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消渴日久,病情失控,则阴损及阳,热灼津亏血瘀,而致气阴两伤,阴阳 倶虚,络脉瘀阻,经脉失养,气血逆乱,脏腑器官受损而出现疖、痈、眩晕、胸痹、耳聋、目盲、 肢体麻疼、下肢坏疽、肾衰水肿、中风昏迷等兼症。
[0007] 消渴症并不能特指糖尿病。但对消渴症的现代治疗多采用了目前糖尿病的治疗药 物,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
[0008] 口服降糖药物包括:(1)磺脲类药物;(2)双胍类药物;(3)膳食葡萄糖调节剂;(4) α_葡萄糖苷酶抑制剂;(5)醛糖还原酶抑制剂;(6)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7)其他药 物。
[0009] 但使用降糖药物和胰岛素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胰岛素的不良反应有:(1)过 敏反应,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在注射部位会出现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2)低血糖反应; (3)胰岛素抵抗;(4)注射部位呈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5)眼屈光失调。
[0010] 磺脲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偶见低血糖,可有腹泻、恶心、呕吐、头痛、胃痛或不适,皮 疹较少见,少见而严重的有黄疸、肝功能损害、粒细胞减少(表现为咽痛、发热、感染)、血小 板减少(表现为出血、紫癜)等。
[0011]双胍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胃肠道反应,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 泻、胃痛、口中金属味等。有时患者有乏力、疲倦、体重减轻、头晕和皮疹等。
[0012] 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的不良反应包括:(1)贫血;(2)心血管系统反应;(3) 神经精神系统反应;(4)低血糖反应;(5)胃肠道反应等。
[0013] 目前治疗消渴症常用的中成药主要有以下几种:(1)消渴丸;(2)降糖舒;(3)玉泉 丸;(4)降糖甲片;(5)甘露消渴胶囊;(6)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7)石斛夜光丸;(8)明目 地黄丸;(9)参芪降糖片;(10)渴乐宁胶囊;(11)消渴灵片;(12)金芪降糖片;(13)糖脉康颗 粒;(14)十八味诃子利尿丸。尽管如此,但这些中药制剂的疗效仍不能令人满意。
[0014] 大麻二酚(CBD)是从大麻花叶中萃取的一种无毒的可用于药品、化妆品、保健食品 的一种高附加值的酚类物质。目前,以色列、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已用其做原料并开发出 多种特效药品和化妆品。CBD是大麻中的非成瘾性成分,能阻碍THC对人体神经系统影响,并 具有抗痉挛、抗风湿性关节炎、抗焦虑等药理活性。亦有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报道,但单独 使用大麻二酚(CBD)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0015]因此,人们对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的治疗消渴症的药物仍存在强烈需求。

【发明内容】

[001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工业大麻为主要原料制备的药物组合物一全麻素 在制药中的应用。
[0017] 实际上,本发明涉及全麻素在制备治疗消渴症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全麻素由 0.3份~99.7重量份的工业大麻火麻仁提取物和99.7份~0.3重量份的工业大麻火麻素混 匀制成。
[0018] 所述的全麻素的原料组成优选为工业大麻火麻仁提取物40份和工业大麻火麻素 60份。
[0019] 其中,所述的工业大麻火麻仁提取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0020] (1)取成熟的工业大麻火麻仁,经烘干、除杂,粉碎后备用;
[0021] (2)在20~85°C条件下,用乙醇对粉碎火麻仁料进行提取,乙醇浓度为95%~ 100% (V/V),料液比为 1:5~1:20;
[0022] (3)滤出浸提液,减压浓缩后即为工业大麻火麻仁提取物。
[0023]在用乙醇对工业大麻火麻仁进行提取时,可采用以下多种方式进行:如室温下浸 提,每批物料浸提2次,每次7~10天;在60~85 °C条件下,加热提取2次,每次1~3小时;超声 波辅助提取,超声波频率30~60kHz,功率100~1000W,提取时间30~60min,浸提温度25~ 50°C ;亦可采用微波辅助提取等其它现有技术。
[0024]所述的工业大麻火麻素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0025] (1)取工业大麻的花、叶、麻糠或三者的混合物,经烘干、除杂、粉碎至10~60目;
[0026] (2)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将上述粉碎好的工业大麻原料投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 取装置中,控制萃取温度40~50°C,萃取时间30~90min,萃取压力25~35Mpa,二氧化碳流 量40kg/h,分离釜出口收集萃取物;
[0027] (3)萃取物用0 · 2~10倍体积的95 %~100 % (V/V)的乙醇洗脱,洗脱次数为1~3 次;
[0028] (4)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粉碎后即得工业大麻火麻素。
[0029]所述的工业大麻的花、叶、麻糠三者混合物的优选配比为1:3:2。
[0030] 普通的麻叶、麻花均具有毒性(含有四氢大麻酚THC-毒品大麻的至幻物质)。为排 除原料药的毒性,本发明优选采用云南生长的工业大麻品种一一"云麻1号"的花、叶、麻糠 和火麻仁作为原料。按我国相关法律文件规定,"云麻1号"只能在云南境内种植,并且其花、 叶、麻糠只能在云南境内加工。
[0031]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一全麻素可进一步制成不同的药物制剂,包括口服剂和针 剂,其中口服剂包括胶囊剂、口服液、片剂、滴丸、颗粒剂等,针剂包括注射液剂型及注射用 冻干粉针剂型等。在制备口服制剂时可选用的辅型剂可以是淀粉、糊精或环糊精、蔗糖、硬 脂酸盐等常规充填剂。冻干粉针剂可以通过无菌喷雾干燥、低温真空干燥、冷冻干燥等方法 制备。各制剂的后期制备工艺及设备均属制药领域的常规技术,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故在 此不予详述。
[0032]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一一全麻素具有明确的治疗消渴症的作用。为便于理解全麻 素在治疗消渴症方面的药用价值,发明人使用上述方法制得的全麻素及相应的药物剂型, 采用了不同的动物模型,全面观察了全麻素对消渴症状态下、正常生理状态下的血糖、糖耐 量以及血脂代谢的影响。实验证明全麻素有明确的治疗消渴症的效果,可明显降低消渴症 动物的血糖值,改善糖耐量的异常,改善脂质代谢异常;对正常动物口服葡萄糖后的血糖升 高也具有抑制作用,动物实验疗效肯定。全麻素对正常动物血糖无明显影响,说明其诱发低 血糖的可能性较小,用药相对安全。对100例II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临床观察,全麻 素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作用,且总有效率达到了 95%。故本发明所述的全麻素具有明确的 治疗消渴症作用,效果优于大麻二酚。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 案的限定。
[0034] 实施例1
[0035]采用云南生长的工业大麻品种--"云麻1号"的花、叶、麻糠和火麻仁作为原料。 取成熟的工业大麻火麻仁,经烘干、除杂,粉碎后备用;用乙醇对粉碎火麻仁料进行提取(在 60~85 °C条件下,加热提取2次,每次1~3小时),乙醇浓度为95 %~100 % (V/V),料液比为 1:5~1:20;滤出浸提液,减压浓缩后即为工业大麻火麻仁提取物。
[0036] 取工业大麻的花、叶、麻糠1:3:2质量比的混合物,经烘干、除杂、粉碎至10~60目;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将上述粉碎好的工业大麻原料投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中,控 制萃取温度40~50°C,萃取时间30~90min,萃取压力25~35Mpa,二氧化碳流量40kg/h,分 离釜出口收集萃取物;萃取物用〇. 2~10倍体积的95 %~100% (V/V)的乙醇洗脱,洗脱次数 为1~3次;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粉碎后获得工业大麻火麻素。
[0037]取工业大麻火麻仁提取物40份,工业大麻火麻素60份,混匀,得所需的全麻素 B。 [0038] 实施例2
[0039] 重复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点:在用乙醇对工业大麻火麻仁进行提取时,室温下浸 提,每批物料浸提2次,每次7~10天。取工业大麻的花、叶、麻糠1:1:1质量比的混合物作为 工业大麻火麻素的提取原料。
[0040]取工业大麻火麻仁提取物0.3份,工业大麻火麻素99.7份,混匀,得所需的全麻素 A〇
[0041 ] 实施例3
[0042]重复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点:在用乙醇对工业大麻火麻仁进行提取时,采用超声 波辅助提取,超声波频率30~60kHz,功率100~1000W,提取时间30~60min,浸提温度25~ 50°C。取工业大麻的花、叶、麻糠3:2:1质量比的混合物作为工业大麻火麻素的提取原料。 [0043]取工业大麻火麻仁提取物99.7份,工业大麻火麻素0.3份,混匀,得所需的全麻素 C〇
[0044] 实施例4
[0045]取实施例1所得药物100克(过80目筛),加入60克微晶纤维素,过80目筛三遍,混合 均匀,喷入95%乙醇溶液,制软材,过40目筛制粒,60°C干燥半小时,分装于3#胶囊中,错塑 复合包装,制得全麻素胶囊剂。
[0046] 实施例5
[0047]取实施例2所得药物,加入物料量5~20 %的干淀粉及1~5 %的硬脂酸镁等,经混 合,制粒,干燥,压片,制得全麻素片剂。
[0048] 实施例6
[0049] 取实施例3所得药物,加入蔗糖水及常规量的防腐剂,稳定剂等辅料。过滤、灭菌, 分装入10mL瓶中,制成全麻素口服液。
[0050] 实施例7
[0051]取实施例1所得药物,加入注射用水溶解,加入2.0%。活性炭,搅拌,过滤,继以用 0.45μηι、0.22μηι微孔滤膜分级过滤,补充注射用水,分装于西林瓶中,冷冻干燥,回充高纯度 氮气,加塞,压盖,包装,制得全麻素注射液。
[0052 ]应用实施例1全麻素对四氧嘧啶诱发小鼠高血糖的治疗作用 [0053]为观察全麻素对四氧嘧啶诱发的高血糖小鼠血糖值的影响,选取体重18~22g健 康昆明种雄性小鼠,腹腔注射四氧嘧啶(200mg/kg)造成化学性糖尿病小鼠模型,分别用全 麻素 A、B、C号和大麻二酚以20mg/kg的剂量灌胃,每天1次,连续21天,于第7天、第14天、第21 天取血,以空腹血糖值为指标研究全麻素的降糖作用。结果见下表:
[0054] 表1全麻素给药后7天、14天、21天各组动物的空腹血糖值(:i±S)
[0055]
[0056]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0 · 001;与大麻二酚组比较 #P<0 · 05,##P<0 · 01。
[0057]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药后7天、14天和21天,模型对照样与正常对照样具有显著差 异性(P<0.001),提示建模成功。药后7天、14天和21天,A、B、C号全麻素均与模型对照组比 血糖值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〇.05~0.001);与大麻二酚组比较,药后 7天、14天和21天B号全麻素、药后14和21天后的A号全麻素、药后21天C号全麻素降糖效果均 优于大麻二酚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〇. 05~0.01)。结论:全麻素对四氧嘧啶 诱发高血糖小鼠有明显的降糖作用,降糖效果优于大麻二酚。
[0058] 应用实施例2全麻素对链脲佐菌素诱发小鼠高血糖的治疗作用
[0059] 观察全麻素对链脲佐菌素诱发的高血糖小鼠血糖值的影响。随机选出10只小鼠为 正常对照组,并尾静脉注射柠檬酸溶液0.1ml/10g,其它小鼠均按照同体积尾静脉注射2% 的链脲佐菌素溶液,72小时后测空腹血糖值,选择血糖值高于11. lmmol/L的小鼠,分5组,即 模型组、大麻二酚组、全麻素 A、B、C组(20mg/kg),按0.2ml/10g灌胃给药,分别在给药第7天、 第14天、第21天眶后取血,测定血糖值。结果见下表:
[0060] 表2全麻素对链脲佐菌素诱发高血糖小鼠的空腹血糖值影响(hs)
[0061]
[0062]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0 · 001;与大麻二酚组比较 #P<0 · 05,##P<0 · 01。
[0063]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药后7天、14天和21天,模型对照样与正常对照样具有显著差 异性(P<0.001),提示建模成功。药后7天、14天和21天,A、B、C号全麻素均与模型对照组比 血糖值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〇.01~0.001);与大麻二酚组比较,药后 7天、14天和21天B号全麻素、药后14和21天后的A号全麻素、药后21天C号全麻素降糖效果均 优于大麻二酚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〇.05~0.01)。结论:全麻素对链脲佐菌 素诱发小鼠高血糖有明显的降糖作用,降糖效果优于大麻二酚。
[0064] 应用实施例3全麻素对II型糖尿病小鼠的治疗作用
[0065] 观察全麻素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构建 II型糖尿病动物模型,随机选取10只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给予普通饲料,其余小鼠尾静脉快 速注射STZ(30mg/kg),辅以高热量饲料喂养,自由饮水,5周后眶后采血进行葡萄糖耐量试 验,挑选空腹血糖超过11. lmmol/1且糖耐量异常小鼠作为II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并分为模 型对照组、大麻二酚组、全麻素 A、B、C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6周,同时设立正常对照 组。于给药6周后进行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含量、糖耐量、血清总胆固醇(CH0)、甘油三酯 (TG)、高(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检测,计算糖耐量曲线下面积及胰岛素敏感指数,并 称重肝、肾,计算脏器系数。结果见下表:
[0066] 表3全麻素对II型糖尿病小鼠药后6周体重及糖耐量的影响(ks)
[0067]
[0068]
[0069]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0.01 WP <0.001;与大麻二酚组比较兮<0.05,#兮<0.01,##兮<0.001。
[0070] 表4全麻素对II型糖尿病小鼠药后6周空腹血糖值、空腹胰岛素含量及胰岛素敏感 指数/的影响(i±s)
[0071]
[0072]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Ρ<0· 05,,<0· 01,*,<0· 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ΛΡ <0 · 05,^P<0 · 001;与大麻二酚组比较 #Ρ<0 · 05,##Ρ<0 · 01。
[0073] 表5全麻素对II型糖尿病小鼠药后6周血清CH0、TG含量的影响(i±s)
[0074]
[0075]
[0076]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0.01;与 大麻二酚组比较兮<〇.〇5。
[0077] 表6全麻素对II型糖尿病小鼠药后6周血清LDL、HDL含量的影响:(hs)
[0078]
[0079]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ΛΡ<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0.01。
[0080] 表7全麻素对II型糖尿病小鼠药后6周肝、肾系数的影响(
[0081]
[0082]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ΔΡ<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0.05;与大麻二酚组比 较叩<0.05。
[0083]上述实验结果表明:给药后第6周,全麻素 A、B、C组的糖耐量曲线下面积、血清CHO、 TG、LDL值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HDL值、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肝脏系数明 显降低,肾脏系数无明显变化。与大麻二酚组比较,全麻素 A、B、C组的糖耐量曲线下面积、全 麻素 B组血清CHO、肝脏系数明显低于大麻二酚组,全麻素 B组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高于大麻 二酚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全麻素对II型糖尿病小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 用,治疗效果优于大麻二酚。
[0084]应用实施例4全麻素灌胃给药对正常小鼠血糖值及糖耐量的影响 [0085]观察全麻素灌胃给药对正常小鼠血糖值及葡萄糖耐量的影响。60只小鼠,随机分 为5组:空白对照组、大麻二酚组、全麻素 A、B、C组,连续灌胃给药7天后,以不同时间点的血 糖值为观测指标,采用稳捷基础型血糖仪及OneTouch试纸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和给药lh后 的血糖值,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研究药物对正常小鼠血糖值及葡萄糖耐量的影响。结果见 下表:
[0086] 表8全麻素对正常小鼠给药lh后血糖值的影响(.x±s}
[0087]
[0088] 表9全麻素对正常小鼠口服葡萄糖糖耐量的影响(hs)
[0089]
[0090]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0.001;与大麻二酚组比较#P < 0.0 5。
[0091]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各给药组同正常组比较,给药后lh血糖值变化不明显,经统计 学处理,差异没有显著性。大麻二酚组同正常组比较,糖耐量曲线下面积值降低明显,经统 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〇.001);全麻素 A、B、C组同正常组比较,糖耐量曲线下面积 值均降低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〇.001),全麻素 A、B组同大麻二酚组比 较,耐量曲线下面积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〇.05)。结论:全麻素对正常小鼠的血糖无明显 降低作用;对口服葡萄糖后引起的血糖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效果优于大麻二酚。
[0092] 应用实施例5全麻素治疗消渴症的临床观察
[0093] 1、实验对象:按WHO糖尿病暂行诊断标准确诊的II型糖尿病患者,共100例。其中男 50例,女50例;病程在1年以内者20例,1-5年者50例,5年以上者30例;年龄<40岁18例,40- 60岁60例,60以上22例,平均年龄52岁。
[0094] 2、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采用B号全麻素制作的胶囊剂(B号全麻素100克,制成 1000粒),每日三次,每次6粒,以一个月为1个疗程,连服1-3个疗程。
[0095] 3、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缓解: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血糖<8.3mmol/L,症状 消失,体重向标准方向发展;显效:空腹血糖<7 · 2mmo 1 /L,餐后血糖< 10 · 8mmo 1 /L,症状明 显减轻,体重向标准方向发展;有效:空腹血糖<8.3mmol/L,餐后血糖<ll.lmmol/L,症状 有所减轻,体重向标准方向发展;无效:各指标达不到上述要求。
[0096] 4、实验结果总结:
[0097]
[0098] 5、实验小结:本发明提供的全麻素具有降血糖作用,且总有效率达到了95%。
【主权项】
1. 全麻素在制备治疗消渴症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全麻素由ο. 3份~99.7重量份的 工业大麻火麻仁提取物和99.7份~0.3重量份的工业大麻火麻素混匀制成。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麻素的原料组成优选为工业大麻 火麻仁提取物40份和工业大麻火麻素60份。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业大麻火麻仁提取物通过以下方 法制备而成: (1) 取成熟的工业大麻火麻仁,经烘干、除杂,粉碎后备用; (2) 在20~85°C条件下,用乙醇对粉碎火麻仁料进行提取,乙醇浓度为95 %~100% (V/ V),料液比为1:5~1:20; (3) 滤出浸提液,减压浓缩后即为工业大麻火麻仁提取物。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业大麻火麻素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而成: (1) 取工业大麻的花、叶、麻糠或三者的混合物,经烘干、除杂、粉碎至10~60目; (2)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将上述粉碎好的工业大麻原料投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 置中,控制萃取温度40~50°C,萃取时间30~90min,萃取压力25~35Mpa,二氧化碳流量 40kg/h,分离釜出口收集萃取物; (3) 萃取物用0.2~10倍体积的95 %~100 % (V/V)的乙醇洗脱,洗脱次数为1~3次; (4) 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粉碎后即得工业大麻火麻素。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业大麻的花、叶、麻糠三者混合物 的优选配比为1:3:2。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业大麻的品种优选为"云麻1号"。
【文档编号】A61P3/10GK105935374SQ201610414476
【公开日】2016年9月14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4日
【发明人】陈天睿, 胡瀞月
【申请人】云南瑞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