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奶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703063阅读:来源:国知局
11的下端口处,所述第一密封部212的内圈与所述盒体基体211的内表面平齐,且所述第一密封部212的下端口侧壁的内侧和外侧都设有第一斜度2122,使得所述第一密封部212的下端口侧壁从上往下逐步变薄;所述盒体基体211的上部设有第一螺纹2111用于与一奶嘴配合连接,所述盒体基体211的下部设有第二螺纹2112与所述盒体连接部22的上部设有的第三螺纹223配合连接,所述盒体连接部22的下部设有第四螺纹222与所述奶瓶I配合连接;所述盒底30套合在所述奶瓶I的瓶口上且所述盒底30的外圈环带上设有漏洞327,其中所述盒底30包括盒底基底31和与所述盒底基体31 —体成型的第二密封部32,所述盒底基体31包括外圈部311和内圈部312,所述外圈部311和所述内圈部312通过多个支架313连接,所述第二密封部32包住所述外圈部311、所述支架313的上表面和所述内圈部312的外侧,所述漏洞327由所述第二密封部32的两侧形成,且形成所述漏洞327的所述第二密封部32的两侧都设有第二斜度328,使得所述漏洞327从上往下逐步变小;所述盒体21与所述盒体连接部22活动连接,且所述盒体基体211上具有第一操作部2113,通过对所述第一操作部2113的操作能够使所述盒体21相对于所述盒底30纵向相对运动形成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在所述第一工作位时,所述第一密封部212的下端口侧壁插入所述漏洞327内,且所述第一斜度2122和所述第二斜度328使得所述第一密封部212的下端口侧壁向下插入所述漏洞327时,随着所述第一密封部212纵向向下运动,所述第一密封部212与形成所述漏洞327的所述第二密封部32的两侧接触逐步变紧,所述盒体21的下端口被所述盒底基体31的内圈部312上表面堵住,所述盒体21与所述盒底30共同形成与所述奶瓶I的内腔密封隔绝的奶粉放置腔;在所述第二工作位时,所述盒体21的下端口通过所述漏洞327与所述奶瓶I的内腔连通,所述奶粉盒2与所述奶瓶I之间通过所述漏洞327形成与外界密封隔绝的奶粉通道供冲泡奶粉,且通过该奶粉通道形成与外界密封隔绝的由所述奶瓶I的内腔通往奶嘴的奶水通道。
[0032]本实用新型的冲奶装置,在冲奶过程中,通过纵向运动机制形成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第一工作位时,奶粉盒中的奶粉和奶瓶中的水处于隔离状态,当需要冲泡时,切换到第二工作位,奶粉和水可以通过奶粉出口结合,以进行冲泡,第一工作位切换至第二工作位,由于形成的奶粉通道和奶水通道均与外界密封隔绝,所以冲泡时和喝奶时无需拆装任何一个部件,步骤极其简化,尤其适用于夜间或者紧急情况下的奶粉冲泡。使用实用新型的冲奶装置,在备好奶粉和水后,方便携带和保温,当小孩哭闹急需喂食奶粉时,仅需一个动作使盒体和盒体连接部相对运动,来让奶粉出口打开,摇晃便完成冲泡,整个过程不需拆装任何部件,可以快速完成冲奶。
[003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冲奶装置的基本原理是:将盒底套合在奶瓶瓶口处,利用盒体连接部连接奶瓶和盒体,盒体可相对盒体连接部纵向相对运动,通过该纵向相对运动既能够配合盒底上的漏洞实现奶粉盒与奶瓶的连通和隔绝的两个工作位,而且在两个工作位时,奶粉盒、奶瓶与外界密封隔绝从而避免漏水、漏奶或使奶粉结块等。
[0034]为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阐述,下文提供一非限制性的优选具体实施例。
[0035]如图1所示,冲奶装置包括奶瓶I和奶粉盒2,奶粉盒2包括盒体组件20和盒底30,盒体组件20包括盒体21和盒体连接部22。
[0036]如图2和图3所示,盒体21包括盒体基体211和与盒体基体211 —体成型的第一密封部212,第一密封部212套合在盒体基体211的下端口处,第一密封部212的内圈与盒体基体211的内表面平齐,这也避免在一体成型第一密封部212时出现脱模困难的问题。盒体基体211的上部设有第一螺纹2111,用于与奶嘴配合连接,盒体基体211的下部设有第二螺纹2112,用于与盒体连接部22配合连接,盒体基体211上具有第一操作部2113供冲奶时操作使用。盒体基体211的下部的外表面设有第一环形凸台2114,第一密封部212也设有第二环形凸台2121包住第一环形凸台2114。在盒体基体211的侧壁与第一密封部212接触位置处设有多个孔2115,多个孔2115可以使得一体成型第一密封部212时,第一密封部212的内侧部和外侧部能够通过孔连接,从而能更加稳固地与盒体基体211连接成一体,避免多次操作后第一密封部212从盒体基体212上脱落。
[0037]如图4和图5所示,盒体连接部22的外表面为第二操作部221,其上部设有第三螺纹223与盒体基体的第二螺纹2112配合连接,下部设有第四螺纹222与奶瓶I配合连接。在第四螺纹222的上端设有第一止挡部224,用于止挡盒底30的上表面,在第三螺纹223的下端设有第二止挡部225,用于定位盒体21在第二工作位的位置,其中第一止挡部224与第二止挡部225在纵向上有一段距离,该段距离即为盒体21从第一工作位转换为第二工作位的纵向移动距离。此外,在第一止挡部224与第二止挡部225之间的内壁226上设有斜度,使得盒体连接部22的内径从第一止挡部224处至第二止挡部225处逐步变小,且使得盒体21在第一工作位切换至第二工作位时,第一密封部212在与第二止挡部225接触之前,第一密封部212的外侧壁先与内壁226接触以实现提前密封。
[0038]如图6和图7所示,盒底30包括盒底基体31和与盒底基体31 —体成型的第二密封部32,盒底基体31包括外圈部311和内圈部312,外圈部311和内圈部312通过多个支架313连接。第二密封部32设有外圈部321包住盒底基体31的外圈部311,内圈部322包住盒底基体31的内圈部312的外侧,支架部323包住支架313的上表面。在盒底基体31的内圈部312与第二密封部32接触的位置处设有多个孔315,使得一体成型第二密封部32时,第二密封部32的内圈部322在孔内成型孔柱324,内圈部322的上侧部和下侧部通过孔柱324连接,从而使第二密封部32能更加稳固地与盒底基体31连接成一体,避免多次操作后第二密封部32的内圈部322从盒底基体31上脱落。在盒底30的外圈环带上设有漏洞327,漏洞327由第二密封部32的两侧形成。
[0039]如图8和图9所示,分别为冲奶装置处于两个工作位时的状态图。如图8,在第一工作位时,盒体21的第一密封部212的下端口侧壁插入盒底30的漏洞327中,将漏洞327堵住,即盒体21的下端口被盒底30的内圈部312堵住,盒体21与盒底30共同形成与奶瓶I的内腔隔绝密封的奶粉放置腔。结合图3和图7所示,第一密封部212的下端口侧壁的内侧和外侧都设有第一斜度2122,使得第一密封部212的下端口侧壁从上往下逐步变薄,且形成漏洞327的第二密封部32的两侧也设有第二斜度328,使得漏洞327从上往下逐步变小,这样使得第一密封部212插入漏洞327中时,一方面更容易使第一密封部212插入漏洞327,另一方面可以使第一密封部212与形成漏洞327的第二密封部32的两侧接触随着盒体21纵向向下运动时越来越紧并可产生过盈配合,从而使得该接触位置的密封效果更好,更好地防止奶瓶中的水汽进入奶粉放置腔,而防止出现奶粉结块等问题。在其他非限制性的优选实施例中,结合图5和图7,在第二密封部32的外圈部321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凹陷环325,上表面设有第三凹陷环326,而在奶瓶I的瓶口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凸出环111,在盒体连接部22的第一止挡部224处设有第三凸出环2241,其中第二凹陷环325和第二凸出环111相互配合,从而加强第二密封部32与奶瓶I的瓶口之间的密封,即盒底30与奶瓶I之间的密封效果更佳;第三凹陷环326与第三凸出环2241相互配合,从而加强第二密封部32与盒体连接部22之间的密封,即盒底30与盒体连接部22之间的密封效果更佳。如图9,在第二工作位时,盒体21的下端口通过漏洞327与奶瓶I的内腔相互连通,即盒体21与奶瓶I通过漏洞327形成与外界隔绝密封的奶粉通道供冲泡奶粉,并且通过该奶粉通道形成与外界隔绝密封的由奶瓶I的内腔通往奶嘴的奶水通道。此时第一密封部212与盒体连接部22的第二止挡部225接触,且第一密封部212与盒体连接部22的内壁226接触,两重密封更加增强了奶粉通道与奶水通道与外界隔绝密封效果。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结合图3和图5,在第一密封部212的第二环形凸台2121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凹陷环2123,而在盒体连接部22的第二止挡部225处设有第一凸出环2251,其中第一凹陷环2123与第一凸出环2251相互配合,再多一重密封更进一步增强了奶粉通道和奶水通道与外界隔绝密封效果,防止水或奶水从该连接处漏出。
[0040]在第一工作位切换至第二工作位时,第一密封部212的外侧面首先与盒体连接部22的内壁226接触,已实现提前密封,当第一密封部212接触第二止挡部225时,实现第二重密封;而在第二止挡部225上设置第一凸出环2251,且在第一密封部212的对应位置设置第一凹陷环2123,这样第一密封部212与第二止挡部225之间的密封不只是各自的表面密封,而又增加的第一凸出环2251和第一凹陷环2123之间的侧面密封,从而形成第三重密封。三重密封的作用在于,当第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