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573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影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桌用具。
目前市场上的盛液体的透明容器,大都只有一种盛物体(液体)的功能。名称为“人工产生幻影的方法及幻影酒杯”的专利申请(CN921033354),公开了一种幻影酒杯。但该杯只要所盛透明液体淹没酒杯底部凸起的弧形旋转体就能看到杯底设置的造型物的镜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盛透明液体的容器,该容器在不盛有透明液体或盛满透明液体时都看不到所设造型物的镜像,当只盛有小部分透明液体时才显现造型物的镜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的显影容器由透明材料如玻璃或塑料制成,容器腔体的下部为一倒圆台或多棱台腔,圆台或多棱台腔的侧壁纵剖线与垂线间呈45-75°倾斜角,优选的倾斜角为55-70°,圆台或多棱台腔的侧壁镀以反光的金属镀层,如铬、银、金、铝等,形成镜面,容器底内设置有造型物。
上述的显影容器的腔体可以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为一圆柱、圆台、多棱柱或多棱台腔,下部为一倒圆台或倒多棱台腔,上下两部分相连接。
上述的显影容器其腔体下部倒圆台腔的侧壁镜面的纵剖线可以凹弧形,如此在侧壁镜面上看到的是其底内造型物的放大镜像。
上述的显影容器,其底内可以有一圆柱形或圆台形空腔,底内的造型物,可以是悬挂在此空腔中,手持空腔时,由于手的微小抖动,使造型物在底内空腔中游转,当容器盛有透明液体时,可以在容器腔体下部倒圆台腔的侧壁镜面上看到游动的造型物。
本实用新型的显影容器未盛液体时,由于下部倒圆台腔的侧壁的镜面是向外倾斜的,因此容器底部内的造型物,无法在镜面上形成镜影,但当容器内盛有的透明液体淹没镜面时,由于透明液体与空气间的界面形成一个反射面,容器底内的造型物通过该界面形成的反射面将影像反射到淹没的侧壁镜面上,因而在下部倒圆台腔的侧壁镜面上能看到造型物的镜像。其光路如图1所示。


图1是本实用新型显影容器显影的光路示意图,I为液面,II为镜面;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显影杯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其中1为杯体,2为侧壁镜面,3为环形造型物,4为透明液体,5为杯脚;图3是显影杯未盛液体时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显影杯盛有液体时的俯视示意图。
实施例1 显影高脚酒杯玻璃显影高脚酒杯如图2所示。该杯由杯体1和杯脚5两部分组成。杯体1的杯腔由两个倒圆台组成,上部倒圆台上口内径80mm,台高26mm,下口内径73mm,与下部倒圆台的上口相连接,下部倒圆台的下底直径为47mm,台高8mm,下部倒圆台的侧壁与垂线之间的倾角约62°,其侧壁略带凹弧,并镀以铬,形成镜面2,相当于一面凹面镜。杯体1底部有一呈圆台形的空腔,上圆直径18mm,下圆直径21mm,高12mm,与杯体同轴心。空腔内悬挂一环形无色透明塑料薄片3,塑料薄片3上彩印环形龙图。环形塑料薄片3内有一平衡杆,平衡杆中心有一小环,平衡杆的小环与杯底空腔上顶的小环相连扣,使环形塑料薄片3悬挂在杯底空腔中。杯脚5高50mm,杯体1与杯脚5用粘接剂粘接,形成杯体底部空腔。杯体底部空腔的上顶和下底经磨砂处理,使之不透明。如此当酒杯未注入透明液体时,看不到塑料薄片3上的彩印龙图,当注入透明液体淹没镜面2时,镜面内呈现游动放大的龙图。
实施例2 显影碗用透明塑料制成,口径为180mm的碗,碗的腔体下部为一倒九棱台腔,台高15mm,下部倒九棱台腔的侧壁与垂线成45°倾斜角,侧壁镀铝,形成镜面。碗底下部有一空腔,空腔内固定一透明的九棱柱形塑料薄片,与九棱台镜面所对应,塑料薄片的每一侧面彩印一龙图。碗的底脚高10mm,用粘接剂与碗体相粘接。当盛入的透面液体淹没镜面,在镜面上可看到彩色龙影。
权利要求1.一种用透明材料制成的显影容器,容器腔体的下部为一倒圆台或多棱台腔,其特征是,倒圆台或多棱台腔的侧壁纵剖线与垂线间呈45-75°倾斜角,倒圆台或多棱台腔的侧壁镀以反光的金属镀层,形成镜面,容器底内设置有造型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容器,其特征是容器腔体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为一圆柱、圆台、多棱柱或多棱台腔,下部为一倒圆台或倒多棱台腔,上下两部分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容器,其特征是倒圆台或多棱台腔的侧壁纵剖线与垂线间的倾斜角优选的是55-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容器,其特征是倒圆台或多棱台腔的侧壁纵剖线呈凹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容器,其特征是容器底内有一圆柱、圆台形、多棱柱形或多棱台形空腔,容器底内的造型物悬挂在此空腔中。
专利摘要一种显影容器,容器腔体的下部为一倒圆台腔,倒圆台腔的侧壁纵剖线与垂线间呈45—70°倾斜角,倒圆台腔的侧壁镀以反光的金属镀层,形成镜面,容器底内设置有造型物。当该容器未注入透明液体时,镜面内无造型物的镜影,当注入透明液体淹没镜面时,镜面内显现造型物的镜影。
文档编号A47G19/00GK2365998SQ9724742
公开日2000年3月1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7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7日
发明者郑辉 申请人:郑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