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811阅读:9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械行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游乐器材技术领域,更明确地说涉及一种机械行走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已有的机械行走装置多种多样。三国时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即是其中一种,但其具体结构现在已不得而知。专利号为ZL892137096、名称为《仿生运动装置》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另一种机械行走装置。它以汽油机驱动,模仿老虎行走方式,外形也模仿老虎,结构十分复杂。因其结构复杂,生产成本和售价较高,难以推广普及;因其构件太多,可靠性差,维修工作量也大;因其耗油较高,运行成本也高;另外,因其操作、使用不够简单,不宜在儿童和老年人掌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操作方便、老少皆宜,易于推广应用;可靠性高,维修简单;仅以人力驱动,健身、娱乐性强的机械行走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安装连接在机架前部的转向机构、安装在转向机构下端的前腿以及安装连接在机架后端的后腿。机架由前支撑、固定在前支撑上端的鞍座、以销轴枢接在前支撑上部的后支撑、以销轴枢接在前支撑中下部的前拉杆、分别以销轴枢接在后支撑中下部和前拉杆下端的后拉杆以及固定在后拉杆下端的脚踏板所组成。前拉杆的前端为叉形,叉形前端带有滑块。转向机构由操纵杆、固定在操纵杆中间的转向杆、以轴承套装在转向杆外面的转向套、固定在转向套后面的滑槽架、固定在转向套下端后面的连接凸缘、固定在连接凸缘上的弹簧挂钩所组成。前拉杆的滑块套装在滑槽架的滑槽中,前支撑的下端以销轴与连接凸缘连接。前腿由固定在转向杆下端的前横梁、固定在前横梁两端的右前腿和左前腿、以轮轴安装在右前腿和左前腿下端的脚轮所组成。后腿由焊接在后支撑下端的后横梁、固定在后横梁两端的右后腿和左后腿、以轮轴安装在右后腿和左后腿下端的脚轮以及固定在后横梁中部的弹簧挂钩所组成。连接凸缘上的弹簧挂钩和后横梁中部的弹簧挂钩之间安装着弹簧。前述脚轮均为只能向前旋转的单向轮,是一种棘爪棘轮结构。
固定在后横梁中部的弹簧挂钩由固定在后横梁中部的带有内螺纹的螺母和后部带有外螺纹以安装在螺母中的挂钩所组成。
当人坐在鞍座上,用手握住操纵杆,双脚搁在脚踏板上,在人体重量的作用下,由前支撑、后支撑、前拉杆、后拉杆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机架向下变形,同时弹簧被拉长。由于后脚轮不能倒退,前脚轮便向前转动,人体下落至较低的位置。当脚踩脚踏板欲站起时,重量在脚踏板上,由于前脚轮不能倒退,后脚轮就向前转动,弹簧收缩,人体回到较高的位置。如此反复动作,前、后脚轮交替周而复始向前连续前进。骑在上面的人像骑马一样,一起一伏,向前行进,实现了手臂、脚、腿、胸部、背部和脑的综合性全身锻炼,在享受到骑马般乐趣的同时,达到健身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就是这样完成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操作方便,可作成适合儿童、青少年、中老年等不同年龄段的各种产品。它既适合个人购买,也适合公共场合使用。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兴起,本实用新型市场前景广阔。还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制成马、牛、羊、虎、鹿、狗等各种动物或其它形象的外形,更富趣味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后横梁中部长度可调的弹簧挂钩的示意图。
图3为棘爪棘轮结构的脚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机械行走装置,如图1所示。它包括机架、安装连接在机架前部的转向机构、安装在转向机构下端的前腿以及安装连接在机架后端的后腿。机架由前支撑1、固定在前支撑1上端的鞍座20、以销轴35枢接在前支撑1上部的后支撑2、以销轴36枢接在前支撑1中下部的前拉杆3、分别以销轴34和7枢接在后支撑2中下部和前拉杆3下端的后拉杆4以及固定在后拉杆4下端的脚踏板38所组成。前拉杆3的前端为叉形,叉形前端带有滑块27。转向机构由操纵杆6、固定在操纵杆6中间的转向杆21、以轴承23和29套装在转向杆21外面的转向套5、固定在转向套5后面的滑槽架26、固定在转向套5下端后面的连接凸缘25、固定在连接凸缘25上的弹簧挂钩31所组成。前拉杆3的滑块27套装在滑槽架26的滑槽中,前支撑1的下端以销轴37与连接凸缘25连接。前腿由固定在转向杆21下端的前横梁8、固定在前横梁8两端的右前腿9和左前腿10、以轮轴40安装在右前腿9和左前腿10下端的脚轮11和12所组成。后腿焊接在后支撑2下端的后横梁14、固定在后横梁14两端的右后腿15和左后腿16、以轮轴40安装在右后腿15和左后腿16 下端的脚轮17和18以及固定在后横梁14中部的弹簧挂钩33所组成。连接凸缘25上的弹簧挂钩31和后横梁14中部的弹簧挂钩33之间安装着弹簧32。前述脚轮11、12、17、18均为只能向前旋转的单向轮。
前腿呈∏形。前腿的横梁8与转向杆21的下端相连,横梁8的两端分别与左前腿10,右前腿9相连,左前腿10的下端连接左前脚轮12,右前腿9的下端连接右前脚轮11。转向杆21的外面有转向套5。转向杆21的下端安装下轴承23,转向套5的下端就压在下轴承23上。转向套5的上端安装上轴承29。转向套5的外侧固定有呈]形的滑槽架26,滑槽架26与转向套5的外侧组成滑动槽。前拉杆3的上端呈叉形,与滑块27连接,滑块27可在滑动槽内滑动。转向套5的下端固定有连接凸缘25,连接凸缘25与前支撑1的下端通过销轴37连接。前支撑1的上端与呈Y形的后支撑2的上端通过销轴35连接,后支撑2的下端与呈∏形的后腿的横梁14相连。后腿横梁14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左后腿16和右后腿15,左后腿16的下端连接左后脚轮18,右后腿15的下端连接右后脚轮17。前拉杆3的上端呈叉形,通过销轴36与前支撑1连接。前拉杆3的下端呈Λ形,通过销轴7与后拉杆4的下端连接。后拉杆4的上端与呈H形的后支撑2通过销轴34连接。后拉杆4的下端固定有踏脚板38。弹簧32的前端与转向套5下端的弹簧挂钩31相连,弹簧32的后端与后腿横梁14上的弹簧挂钩33相连。鞍座20固定在前支撑1的上端,因前支撑1,后支撑2,前拉杆3,后拉杆4都是销轴连接,组成一个四边形,所以能在左前脚轮12,右前脚轮11,左后脚轮18,右后脚轮17及弹簧32和人体重量的作用下,一收一缩,一起一伏地前进。
图2所示,固定在后横梁14中部的弹簧挂钩33由固定在后横梁14中部的带有内螺纹的螺母13和后部带有外螺纹以安装在螺母13中的挂钩22所组成。
图3所示,单向旋转的脚轮11、12、17、18是一种棘爪棘轮结构,其轮毂24安装在轮轴40上,带有棘爪28,轮箍30带有棘轮39。
实施例1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维修简单,操作方便。可广泛应用于健身、游乐等场所中。
权利要求1.一种机械行走装置,它包括机架、安装连接在机架前部的转向机构、安装在转向机构下端的前腿以及安装连接在机架后端的后腿,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机架由前支撑、固定在前支撑上端的鞍座、以销轴枢接在前支撑上部的后支撑、以销轴枢接在前支撑中下部的前拉杆、分别以销轴枢接在后支撑中下部和前拉杆下端的后拉杆以及固定在后拉杆下端的脚踏板所组成,前拉杆的前端为叉形,叉形前端带有滑块,转向机构由操纵杆、固定在操纵杆中间的转向杆、以轴承套装在转向杆外面的转向套、固定在转向套后面的滑槽架、固定在转向套下端后面的连接凸缘、固定在连接凸缘上的弹簧挂钩所组成,前拉杆的滑块套装在滑槽架的滑槽中,前支撑的下端以销轴与连接凸缘连接,前腿由固定在转向杆下端的前横梁、固定在前横梁两端的右前腿和左前腿、以轮轴安装在右前腿和左前腿下端的脚轮所组成,后腿焊接在后支撑下端的后横梁、固定在后横梁两端的右后腿和左后腿、以轮轴安装在右后腿和左后腿下端的脚轮以及固定在后横梁中部的弹簧挂钩所组成,连接凸缘上的弹簧挂钩和后横梁中部的弹簧挂钩之间安装着弹簧,前述脚轮均为只能向前旋转的单向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固定在后横梁中部的弹簧挂钩由固定在后横梁中部的带有内螺纹的螺母和后部带有外螺纹以安装在螺母中的挂钩所组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单向旋转的脚轮是一种棘爪棘轮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机械行走装置,属于健身游乐器材。它包括机架、转向机构、前腿及后腿。机架由前支撑、鞍座、销轴、后支撑、前拉杆、后拉杆以及脚踏板组成。前拉杆的前端为叉形,前端带有滑块。转向机构由操纵杆、转向杆、轴承、转向套、滑槽架、连接凸缘、弹簧挂钩组成。前拉杆的滑块套装在滑槽架的滑槽中,前支撑的下端以销轴与连接凸缘连接。前腿由前横梁、右前腿和左前腿、轮轴、脚轮组成。后腿由轮轴、后横梁、右后腿和左后腿、脚轮及弹簧挂钩组成。连接凸缘和后横梁的弹簧挂钩间安装着弹簧。脚轮均为只能向前旋转的单向轮。它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维修简单,操作方便。可广泛应用于健身、游乐等场所中。
文档编号A63G19/14GK2683213SQ20042003956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5日
发明者李艾 申请人:李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