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温控循环节能型桐油热处理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0126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智能温控循环节能型桐油热处理生产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木制品油处理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智能温控循环节能型桐油热处理生产线。



背景技术:

利用桐油蒸煮可以使得桐油更充分浸透到木材中,从而使得木材不易裂开,一致性更好,但是实际发现,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木材开裂,其重要原因是当木材进入高温油液中,突然出现的高温,导致木材开裂,反而加快了木材的裂开,因此,需要改造现有工艺生产线,在生产线上设置一种桐油熬煮的前处理装置,将木材的开裂进一步降低,防止其进入油液的时候开裂。

其次,受到现有技术的限制,熬煮完成后在竹木制品表面附着的油只有部分能够回收,大部分被当成废油处理掉,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同时回收中油缺乏处理,导致杂质较多。

再次,由于油处理车间温度较高,导致输送机构的输送链条上润滑油干燥速度较快,而使用带油泵的润滑系统,其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较高;输送机构长期在高温高负载下极易损坏,现有技术维修不方便;现有技术的输送机构定位不方便,需要工人额外绑定;因此 需要开发一种,成本低廉、维护简单、定位方便,输送效果好的自润滑的输送机构。

最后,利用桐油蒸煮可以使得桐油更充分浸透到木材中,从而使得木材不易裂开,一致性更好,但是实际发现,现有技术的桐油热处理生产线存在能耗较高,各个工位分隔独立,油温控制不容易,步骤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温控循环节能型桐油热处理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述生产线包括输送带,所述生产线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输送竹木制品并依次经过前处理工位、油煮工位、后处理工位、所述后处理工位上还设有回收工位。

油煮工位,其上设有用于油煮竹木制品的桐油池和第一加热器。

前处理工位,包括分设于输送带上下两侧的喷头、敞口式桐油回收槽,桐油罐,桐油罐通过进油管和油泵与喷头相连。

后处理工位,包括供所述输送带穿过并连续设置的集油室、热风室、冷风室;所述集油室、热风室、冷风室的底部设有集油管,所述集油管连接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上部还设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连接过滤池;所述集油室、热风室、冷风室的顶部分别设有由上往下吹的热风机、低温风机、冷风机;回收工位,包括与所述过滤池相连的回收油泵。

所述输送带包括平行镜像设置的两个链条和驱动链条的链轮,所述链条之间设有放置竹木制品的置物架。

所述生产线上设有油温循环控制系统,所述油温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回收油泵相连,所述回收油泵通过回油管连通所述桐油罐,所述桐油罐内设有与控制器相连的油温传感器,还包括与桐油回收槽相连的抽油泵,所述抽油泵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桐油池相连;还包括所述桐油罐外设置的恒温水槽,所述恒温水槽底部设有第二加热器,所述恒温水槽内设有水温传感器,所述水温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加热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所述生产线上设有循环节能供热系统,所述循环节能供热系统包括所述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为燃烧炉,所述燃烧炉的尾气管连接保温套,所述保温套设置于所述集油管外部,所述保温套通过管路连接换热器并将尾气排放到余热中,所述换热器还设有空气进气管和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分开成前风管和后风管并分别与所述热风机和微热风机的进气管道相连;

所述第一加热器上还设有热水套,所述热水套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与所述恒温水槽相连,所述进水管上设有与控制器相连的进水阀,所述出水管上设有与控制器相连的水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桐油回收槽上设有桐油高度传感器,所述桐油高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过滤池上设有回油高度传感器,所述回油高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桐油池上设有油煮温度传感器,所述油煮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一加热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风管上设有比例阀;所述集油室的底部还设有用于吸风机,所述吸风机将集油室的热风通过曝气管输送往过滤池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述链条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内链板、外链板、滚子,上述内链板上间隔设有贯穿内链板一侧的连接轴,上述连接轴一端伸出并枢接有转动件,上述转动件上设有连接环;

上述外链板上间隔设有可拆卸的储油箱,上述储油箱的底部设有缓释层,上述储油箱靠近外链板的连接部位设有供油从缓释层漏出的微型缓释孔;

两个平行的连接环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设有挂轴,上述挂轴底部至少设有一个置物架,上述置物架包括网面,上述网面上设有多个拉杆,上述拉杆与手柄相连,上述手柄顶部设有供上述挂轴穿过的通孔;

上述拉杆的腰部设有弹簧和压板,上述压板一端与上述拉杆铰接,上述压板底部设有与产品形状匹配的定位夹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述储油箱的顶部还螺纹连接有可拆卸的顶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述转动件为轴承或者可以转动的转动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述缓释孔设于上述储油箱的一端,个数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述外链板和上述储油箱之间还设有连接凸块,上述连接凸块设于上述外链板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

1、通过设置前处理工位,使得竹木制品先通过低温预处理,大大降低了裂开的现象。

2、通过高温桐油池油煮,使得木材内部充分浸润桐油。

3、通过热风、低温、冷风的阶梯式降低温度,有效提高了竹制品表面处理的质量,进一步降低了裂开的现象。

4、集油管带有沉淀池和过滤池,回收的油品质量大大提高,回收的油,直接回流到桐油池中。

5、充分利用废油油温,实现废油整体循环利用,降低整体能耗。整个油热处理系统的温度控制自动化程度高。油温控制精确。工人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更高。

6、加热器的尾气余热利用来对回油进行保温,使得回油温度适当。尾气通过换热后再进入热风机中,降低了热风机的整体能耗。通过集油室的清洁热风冲入过滤池中的油中,加快微小颗粒的杂质吸附聚集,提高过滤的效果。

7、通过设置热水套,第一热水器统一送热,第二加热器只是作为一个辅助供热部件,可以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恒温水槽的使用比例,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带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输送竹木制品并依次经过前处理工位、油煮工位、后处理工位、所述后处理工位上还设有回收工位;

前处理工位,包括分设于输送带上下两侧的喷头101和敞口式桐油回收槽105,桐油罐103通过进油管和油泵102与喷头101相连;

油煮工位,其上设有用于油煮竹木制品的桐油池9和第一加热器91;

后处理工位,包括供所述输送带穿过并连续设置的集油室111、热风室112、冷风室113;集油室111、热风室112、冷风室113的底部设有集油管114,集油管114连接沉淀池115,沉淀池115的上部还设有出油口116,出油口连接过滤池117;集油室111、热风室112、冷风室113的顶部分别设有由上往下吹的热风机118、低温风机119、冷风机120。

回收工位,包括与所述过滤池相连的回收油泵121。

输送带包括平行镜像设置的两个链条和驱动链条的链轮,链条之间设有放置竹木制品的置物架。

所述生产线上设有油温循环控制系统,所述油温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13、所述控制器13与所述回收油泵121相连,所述回收油泵121通过回油管连通所述桐油罐103,所述桐油罐103内设有与控制器13相连的油温传感器131;还包括与桐油回收槽105相连的抽油泵132,所述抽油泵132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桐油池9相连;还包括所述桐油罐103外设置的恒温水槽104,所述恒温水槽104底部设有第二加热器133,所述恒温水槽104内设有水温传感器134,所述水温传感器134和所述第二加热器133均与所述控制器13相连。

所述生产线上设有循环节能供热系统,所述循环节能供热系统包括与所述第一加热器91相连的尾气管141,所述第一加热器91为燃烧炉或烧煤炉,所述燃烧炉的尾气管141连接保温套142,所述保温套142设置于所述集油管114外部,所述保温套142通过管路连接换热器143并将尾气排放到余热中,所述换热器还设有空气进气管144和加热管145,所述加热管分开成前风管146和后风管147并分别与所述热风机118和微热风机119的进气管道相连。

所述第一加热器91上还设有热水套92,所述热水套92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与所述恒温水槽104相连,所述进水管上设有与控制器13相连的进水阀94,所述出水管上设有与控制器13相连的水泵93。通过设置热水套92,第一热水器91统一送热,第二加热器只是作为一个辅助供热部件,可以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

所述桐油回收槽105上设有桐油高度传感器135,所述桐油高度传感器135与所述控制器13相连。通过桐油高度传感器135检测桐油高度数据并发送给控制器13,当桐油在桐油回收槽105达到特定高度时候,抽油泵132将油通过管道输送到桐油池9;

所述过滤池117上设有回油高度传感器136,所述回油高度传感器136与所述控制器13相连。当桐油在过滤池117达到特定高度时候,回收油泵121将油输送到桐油罐103。

所述桐油池9上设有油煮温度传感器137,所述油煮温度传感器137与所述控制器13相连,所述控制器13还与所述第一加热器91相连。控制器13检测并实时监控油煮温度,并决定是否启动第一加热器91或者调节第一加热器91的火力。

所述后风管147上设有比例阀148。

所述集油室的底部还设有用于吸风机149,所述吸风机149将集油室111的热风通过曝气管140输送往过滤池中。在油中增加气泡,小颗粒在气泡的吸附作用下,会加快成团,从而进一步提高油的过滤效果。

链条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内链板1、外链板2、套筒3、滚子31,内链板1上间隔设有贯穿内链板一侧的连接轴11,连接轴11一端伸出并枢接有转动件12,转动件12上设有连接环13;连接环13上可以设置螺栓并与其它部件或挂轴相连。

外链板2上间隔设有可拆卸的储油箱4,储油箱4的底部设有缓释层41,储油箱4靠近外链板的连接部位设有供油从缓释层41漏出的微型缓释孔42。储油箱4可拆卸的与外链板2相连,方便拆卸维修和注油。

两个平行的连接环13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设有挂轴5,挂轴5底部至少设有一个置物架,置物架包括网面6,网面6上设有多个拉杆7,拉杆7与手柄8相连,手柄8顶部设有供挂轴穿过的通孔;

拉杆7的腰部设有弹簧71和压板72,压板72一端与拉杆7铰接,压板72底部设有与产品形状匹配的定位夹具73。

储油箱4的顶部还螺纹连接有可拆卸的顶盖43。方便注油。

转动件12为轴承或者可以转动的转动筒。

缓释孔42设于储油箱4的一端,个数为两个。

外链板和储油箱之间还设有连接凸块44,连接凸块44设于外链板的顶部。连接凸块和外链板之间为通过螺栓紧固或者连接凸块与外链板连成一体,或一体成型。

具体实施时,

整个生产线的具体过程包括:

前处理,淋油或喷油,喷头将低温桐油喷到竹木制品上。

油煮,输送带带着放置在置物架中的竹木制品,将竹木制品和置物架一起浸没到桐油池9中的桐油中,对竹木制品进行高温油煮。

后处理, 输送带带着放置在置物架中的竹木制品依次经过集油室111、热风室112、冷风室113,油被热风机118、微热风机119、冷风机120吹落并汇集到集油管114中,再经过沉淀和过滤,完成油的回收。

回收,回收油泵121通过回油管将油输送回所述桐油池9。

通过在生产线上设置循环节能供热系统,通过将加热器91中产生的高温尾气,首先通过设置于所述集油管114外部的所述保温套142,使得回收的热油温度降低速度大大减缓。其次利用热交换器,进一步将尾气的余热利用。因为热风机和微热风机均需要从外部吸气,通过热交换器将其吸进去的空气中混入热风提高初始温度,可以大大降低热风机和微热风机的能耗,热风机中吸进的空气全部是经过热交换器加热的热风,而微热风机吸进去的外部冷空气并掺杂有通过比例阀控制的小部分热风,满足微热风机的低温要求。再次,所述集油室的底部还设有用于吸风机149,所述吸风机将集油室111的热风通过曝气管140输送往过滤池中。在油中增加气泡,小颗粒在气泡的吸附作用下,会加快成团,通过先气泡 再过滤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油的过滤效果。

通过设置油温循环控制系统,充分利用废油油温,实现废油整体循环利用,降低整体能耗,整个油热处理系统的温度控制自动化程度高,油温控制精确工人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更高,油温控制精确,有利于产品的质量稳定和提高桐油处理的一致性。

通过设置特殊输送带和链条,链条组成环形链条,环形链条的外链板靠外侧设有储油箱,同时内链板的一侧设有与之垂直的连接轴,链条运动,储油箱缓释漏油到链条上,同时随着链条上升,平移,下降,并在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将油流到其他的不带储油箱的外链板和内链板上,储油箱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同时,连接轴驱动并带动挂轴和置物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