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多层板的预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7998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多层板的预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多层板的预叠装置,属于多层板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当初多层板以间隙法、增层法、镀通法三种制造方法被公开。由于间隙孔法在制造上甚费工时,且高密度化受限,因此并未实用化。增层法因制造方法相当复杂,加上虽具高密度化的优点,但因对高密度化需求并不如来得迫切,一直默默无闻;尔近则因高密度电路板的需求日殷,再度成为各家厂商研发的重点。至于与双面板同样制程的PTH法,仍是多层板的主流制造法。多层板是家具加工企业常用材料之一,是一种人造板。一组单板通常按相邻层木纹方向互相垂直组坯胶合而成的板材,多层板通常其表板和内层板对称地配置在中心层或板芯的两侧。用涂胶后的单板按木纹方向纵横交错配成的板坯,在加热或不加热的条件下压制而成。层数一般为奇数,少数也有偶数。纵横方向的物理、机械性质差异较小。常用的有三合板、五合板等多层板。多层板能提高木材利用率,是节约木材的一个主要途径。亦可供飞机、船舶、火车、汽车、建筑和包装板箱等作用材。

现有技术公开申请号为CN201420556977.7的一种用于多层板的预叠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包括承载板和至少三条支撑杆,至少三条支撑杆均与承载板垂直固定连接,支撑杆包括底杆和顶杆,底杆沿着其延伸方向开设有滑孔,顶杆滑动安装于滑孔中,滑孔内设置有顶持顶杆的减振介质;滑槽,滑槽设置于承载板;两个预叠机,两个预叠机均滑动安装于滑槽,且两个预叠机分别位于第一滑动区和第二滑动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多层板的预叠装置,能够将多张半固化片预叠在一起,多张半固化片通过两个预叠机即可进行铆合,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该预叠装置还设置有减振结构,能够进一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从而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但是,现有设备体积重量较大,移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多层板的预叠装置,以解决现有设备体积重量较大,移动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多层板的预叠装置,其结构包括移动滚轮、主机体、工作台、进料传送带、进料口、控制按钮、控制面板、压力表、工作状态显示灯、显示屏、加工主箱体、底座,所述移动滚轮和底座连接,所述的底座的上部和主机体连接,所述主机体的上部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进料传送带,所述进料传送带的后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控制按钮的右边设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和控制面板连接,所述压力表的下方设有工作状态显示灯,所述工作状态显示灯的右边设有显示屏,所述控制面板的后部和加工主箱体连接,所述移动滚轮包括滚轮连接轴、滚轮、连接架、连接板、第一固定螺丝口、第二固定螺丝口,所述滚轮和滚轮连接轴连接,所述滚轮连接轴和连接架连接,所述连接架和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一固定螺丝口,所述第一固定螺丝口的右边设有第二固定螺丝口。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的上方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左部设有控制按钮。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和控制面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工主箱体的下部和底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工主箱体和主机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为PVC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的直径为8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有移动滚轮,可以在设备移动时极大的降低工作难度和强度,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灵活性,可以及时的调整设备的位置。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多层板的预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移动滚轮-1、主机体-2、工作台-3、进料传送带-4、进料口-5、控制按钮-6、控制面板-7、压力表-8、工作状态显示灯-9、显示屏-10、加工主箱体-11、底座-12、滚轮连接轴-101、滚轮-102、连接架-103、连接板-104、第一固定螺丝口-105、第二固定螺丝口-10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多层板的预叠装置的方案:其结构包括移动滚轮1、主机体2、工作台3、进料传送带4、进料口5、控制按钮6、控制面板7、压力表8、工作状态显示灯9、显示屏10、加工主箱体11、底座12,所述移动滚轮1和底座12连接,所述的底座12的上部和主机体2连接,所述主机体2的上部设有工作台3,所述工作台3上设有进料传送带4,所述进料传送带4的后部设有进料口5,所述控制按钮6的右边设有压力表8,所述压力表8和控制面板7连接,所述压力表8的下方设有工作状态显示灯9,所述工作状态显示灯9的右边设有显示屏10,所述控制面板7的后部和加工主箱体11连接,所述移动滚轮1包括滚轮连接轴101、滚轮102、连接架103、连接板104、第一固定螺丝口105、第二固定螺丝口106,所述滚轮102和滚轮连接轴101连接,所述滚轮连接轴101和连接架103连接,所述连接架103和连接板104连接,所述连接板104上设有第一固定螺丝口105,所述第一固定螺丝口105的右边设有第二固定螺丝口106,所述进料口5的上方设有控制面板7,所述控制面板7的左部设有控制按钮6,所述显示屏10和控制面板7连接,所述加工主箱体11的下部和底座12连接,所述加工主箱体11和主机体2连接,所述滚轮102为PVC材质,所述滚轮的直径为80mm。

本专利所说的移动滚轮它包括轮子的外圈、与外圈相连接的辐条和中心轴。透过滚动,轮子可以大大的减少与接触面的磨擦系数。如果配上轴,即成为车的最主要构成部份。轮子在交通运输中非常有用,是人类的重要发明之一。

使用时,首先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稳固连接,却确认无误之后将设备放置在合适的位置,连接电源,按下电源按钮,调节工作参数,之后即可开始正常工作,通过设有移动滚轮,可以在设备移动时极大的降低工作难度和强度,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滚轮-1、主机体-2、工作台-3、进料传送带-4、进料口-5、控制按钮-6、控制面板-7、压力表-8、工作状态显示灯-9、显示屏-10、加工主箱体-11、底座-12、滚轮连接轴-101、滚轮-102、连接架-103、连接板-104、第一固定螺丝口-105、第二固定螺丝口-106,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设备体积重量较大,移动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设有移动滚轮,可以在设备移动时极大的降低工作难度和强度,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灵活性,可以及时的调整设备的位置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移动滚轮1包括滚轮连接轴101、滚轮102、连接架103、连接板104、第一固定螺丝口105、第二固定螺丝口106,所述滚轮102和滚轮连接轴101连接,所述滚轮连接轴101和连接架103连接,所述连接架103和连接板104连接,所述连接板104上设有第一固定螺丝口105,所述第一固定螺丝口105的右边设有第二固定螺丝口106。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