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子纱连续式离心脱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628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筒子纱连续式离心脱水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材料运用离心力处理的设备,特别是一种离心脱水机。
目前,纱线在染色后脱水是烘干前的重要措施,现有的脱水设备是采用筒子纱离心脱水机,该机由电机经传动装置驱动一公用底板,公用底板上固设一组均匀布置的筒管,筒纱可套置在筒管上,公用底板在电机驱动下旋转,布设在公用底板周边的含水筒纱,在其旋转离心力作用下,将水自筒纱甩出,达到脱水的功效,但是上述传统的筒子纱离心脱水机尚存在下列问题。
1.脱水后筒纱含水率高其主要原因是a.公用底板旋转,其尺寸较大,且其旋转质量受结构限制不可能均匀分布于旋转中心,因此不可能取用较高的公用底板转速以产生较大的脱水离心力,脱水效果受限;b.固定位置设布在公用底板周边的筒纱,筒纱外周侧作用较大的脱水离心力,脱水量较多,相对其内周侧脱水量较小,脱水不均匀效果差;2.间歇操作,生产效率低操作时,公用底板在电机驱动下的旋转过程中,筒纱一直处于运动状态,当筒纱脱水已达到规定标准后,必须使公用底板停止运动,才能取下已脱水的筒纱,再装上需脱水的筒纱,脱水操作呈间歇性,筒纱的取放过程成为脱水机运行中的无效工作过程,因而其生产效率随之降低;
3.筒纱易变形由于筒纱固设在公用底板周边,随其旋转,作用在筒纱外侧的离心力大,内侧离心力小,相对筒纱的轴心,筒纱上作用有不对称的偏于外侧的力,从而易使非刚性的筒纱产生偏斜外侧的变形,变形后的筒纱在下续的退绕工序中将结操作带来费工、费时的麻烦;4.易破坏筒管由于管纱上作用的离心力将传递于筒管上,当公用底板为了保持应有的脱水率取用较高转速时,筒管在较大离心力作用下易损坏;5.经济效益差综合含水率高、间歇操作和筒纱变形等因素,致使下道工序烘干能耗大增、脱水机运行效率低下,从而其整体经济效益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筒子纱连续式离心脱水机,它能减小脱水后筒纱含水率,并使脱水机能不间断地连续作业,且筒纱不易变形,可提高筒纱处理的工作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脱水机上设一自转机构,自转机构包括有电机、传动带、基座,心轴和制动器,自转机构的基座至少为6个,各基座沿公用底板的圆周均匀布设,基座中穿设可容置纱筒的心轴,心轴上设传动轮,制动器位于相应心轴的一端,各心轴的传动轮和传动带的连接形成一接触弧段和一非接触弧段。
制动器的支座固设于底座,制动器的制动片斜置开口的宽边迎对心轴公转切入的方向;自转机构的各心轴一端设一压纱机构,其转架固设于心轴,转架上对称铰接二压纱爪,压纱爪端部设一离心块。
本实用新型除了公转装置使筒纱脱水外,其自转机构的设置,不仅能使纱筒绕其自身轴线作高速旋转,产生较大的离心力,获得良好的脱水效果,而且其脱水也比较均匀,消除了传统脱水机只有公转装置,脱水效果差和脱水不均匀的缺陷,自转机构上设置制动器,在心轴公转至非接触弧段时,制动器能自动对心轴进行制动,从而克服其高速旋转的惯性而停止自转,此时,在公转转速不大的条件下,可顺利地在非接触弧段的间隔时间内,对心轴上的纱筒进行取下和替换操作,实现连续的脱水作业,克服了传统脱水机需停车进行纱筒替换操作的缺陷,提高脱水机的生产效率,其较低公转速和高自转转速的配置,克服了传统脱水机筒纱易变形和易破坏筒管的缺陷,综合上述特点,本实用新型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筒子纱连续式离心脱水机的示意图。
图2是
图1中自转机构传动带和传动轮的布置示意图。
图3是
图1中制动器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参照
图1、2,筒子纱连续式离心脱水机,其底座上设一公转装置1,公转装置1的电机11经传动装置12驱动可容置纱筒的公用底板13旋转,公用底板13在旋转中使其上的筒纱脱水,本实用新型在传统脱水机公转装置1中再加设一自转机构2,自转机构2包含有一电动机21,固设在底座上,电动机21的轴伸上固设一传动轮210;
一传动带22,可为平皮带或其他类似传动件,传动带22一端套设在电动机21的传动轮210,其另端则套设在传动轮240;一组基座23,其数量至少为6个,可根据需要选择设置,各基座23是沿公用底板13的圆周均匀布设,基座中设支承轴承,轴承上可装设心轴24;一组心轴24,其数量和基座23对应,心轴24的上端可容置纱筒,并能带动纱筒作高速旋转,藉旋转的离心力产生脱水效应,心轴24的中部设传动轮240,传动轮240的数量和心轴24对应,均匀分布在公用底板13上;参照图2,传动轮210、240和传动带22构成脱水机自转机构2特有的传动方式,传动带22和传动轮240的一部分接触,形成传动轮240(或心轴24)中心圆形轨迹的相应接触弧段,和接触弧段对应的中心圆形轨迹则为非接触弧段,从图2可清楚看出,在接触弧段,电机21藉传动轮210经传动带22带动和其接触的传动轮240作高速旋转,从而使心轴24顶端置放的筒纱产生良好的脱水效应,在非接触弧段,各传动轮240和传动带分离,给替换纱筒操作提供了良好工作条件;一制动器25如图3、4包括有支座451、支架452、弹簧座453、顶柱454、制动片455、枢轴456、弹簧457、制动器25固设在底座上,其二制动片455的中心恰位于心轴24中心圆形轨迹,并可夹持心轴24的下端部,二制动片455一端铰接于枢轴456,另一端由弹簧457顶推顶柱454的作用,使二制动片455呈对称倾斜状态,二制动片455的铰接端为斜置开口的宽边,该宽边恰可迎对心轴24公转切入的方向(如图4箭头所示)。
一压纱机构26,分别装设在每一心轴24上,包括有转架261、铰接点262、压纱爪263和离心块264,其中转架261固定于心轴24并随其旋转。
运行时,公转装置1的公用底板以较低的速度旋转,通常其转速是每分钟小于1转,具有小部分的脱水功能;而自转机构2的电机21经传动带22,在接触弧段范围内,驱动各心轴24作高速旋转,其转速则可高达每分钟6000转,使心轴24上置设的筒纱获得极佳的脱水效应,而由公用底板13公转带入非接触弧段的各心轴24,即时失去动力,但仍以惯性旋转,当心轴24轴端自制动器45的制动片455斜置开口的宽边,推移顶柱454,压缩弹簧457、二制动片455绕枢轴456转动呈平行状态供心轴24继续旋转通过,此时,在制动片455的作用下使心轴24受制而停止自转,方便操作者取下脱水后筒纱,换上需脱水的筒纱;在心轴24高速旋转时,其上端压纱机构26也旋转,在离心块264的离心力作用下,离心块264外甩,压纱爪263绕铰点262转动并使爪边紧贴向筒纱的外缘,可防止外层纱线飞散或偏差挤压变形,二压纱爪263对称设置,使其具有均衡的离心压纱补偿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筒子纱连续式离心脱水机,其底座上设一公转装置,公转装置上设一公用底板,公用底板由电机经传动机构驱动,其特征在于a、在脱水机上设一自转机构,自转机构包括有电机、传动带、基座、心轴和制动器;b、自转机构的基座至少为6个,各基座沿公用底板的圆周均匀布设,基座中穿设可容置纱筒的心轴,心轴上设传动轮;c、制动器位于相应心轴的一端;d、各心轴的传动轮和传动带的连接形成一接触弧段和一非接触弧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脱水机,其特征是制动器的支座固设于底座,制动器的制动片斜置开口的宽边迎对心轴公转切入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脱水机,其特征是自转机构的各心轴一端设一压纱机构,其转架固设于心轴,转架上对称铰接二压纱爪,压纱爪端部设一离心块。
专利摘要筒子纱连续式离心脱水机,由一公转装置和一自转机构组成,自转机构包括有电机、传动带、基座、心轴和制动器,自转机构的基座至少为6个,各基座沿公用底板的圆周均匀布设,基座中穿设可容置纱筒的心轴,心轴上设传动轮,制动器位于相应心轴的一端,各心轴传动轮和传动带的连接形成一接触弧段和一非接触弧段,心轴可作高速自转,使其上置设的筒纱获得极佳脱水效果,其非接触弧段配置制动器,便于纱筒替换作业。
文档编号D06B15/00GK2450236SQ0025933
公开日2001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28日
发明者黄立群, 许建钢, 张天海, 霍文马 申请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〇四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