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锭细纱机紧密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443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环锭细纱机紧密纺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中细纱机的配套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环锭细纱机紧密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紧密纺”装置都为进口产品,成本高,价格昂贵,用户难以接受。如绪森公司改造一锭为1200元人民币,以420锭计算,仅改造所花费用就需50万人民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用、简单的环锭细纱机紧密纺装置,从根本上消除产生毛羽的根源,消灭加捻三角区,使纺纱产品档次再上一个新台阶。
环锭细纱机紧密纺装置,包括输出胶辊1,前皮辊2,传动罩3、同步带4,吸管5,张力棒6,多孔胶圈7,风机8和主传动部件9,前皮辊2与输出胶辊1通过同步带4连接,其外部设置密封的传动罩3,在前罗拉前方增设一套集聚装置,该装置由吸管5,多孔胶圈7,张力棒6和输出胶辊1组成,对应每个纺纱位的吸管5上部开一斜槽,表面设有耐磨的涂层,多孔胶圈7设置在吸管5外面,吸管5内部处于负压状态,张力棒6设在前罗拉和多孔胶圈7之间,输出胶辊1设置在多孔胶圈7上并磨擦传动,吸管5两端的闷头与罗拉座连接;一个风机8连接24锭,各风机都是由一套主传动部件9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加捻点紧靠皮辊啮合点;输出皮辊采用同步带传动,结构简单,保证传动精确,无滑移;输出皮辊传动罩完全密封,不会粘缠飞花,免清洁,免护理;输出皮辊采用自重加压;适用老机改造或新机配套,改动零件最少;每24锭用一个风机8,分段抽风,风机采用集体传动,使各段的风压、风量均匀一致;提高成纱强力,减少了毛羽和飞花。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主传动部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不改变原环锭细纱机牵伸部件的工艺配置,在前罗拉前方增设一套集聚装置,削除了前罗拉至加捻点之间的加捻三角区。集聚区使纤维平行伸直并尽可能相互靠紧,这样便提高了成纱强力,减少了毛羽和飞花。
集聚装置由吸管5,多孔胶圈7,张力棒6和输出胶辊1组成,吸管5内部处于负压状态,对应每个纺纱位的吸管5上部开一斜槽,表面设有耐磨的涂层,多孔胶圈7套在吸管5外面,受输出胶辊1的磨擦传动,张力棒6设在前罗拉和多孔胶圈7之间,输出胶辊1设置在多孔胶圈7上并磨擦传动,吸管5两端的闷头与罗拉座连接;输出胶辊1的直径大于前皮辊2直径,形成自重加压,输出胶辊1与前皮辊2由同步带4传动,结构简洁,传动罩3完全密封,免清洁,可减速轻纺纱厂的工作量。
当须条离开前罗拉钳口时,受空气负压作用被吸附在多孔胶圈7的斜槽部位,并向前移动到输出钳口,斜槽区域内的纤维在负压作用下互相集聚在一起,并绕其自身轴线回转从而使纤维尾端紧贴于纱条上。
每24锭用一个风机8,分段抽风,各风机都是由一套主传动部件9带动,使各段的风压、风量均匀一致。
权利要求1.环锭细纱机紧密纺装置,包括输出胶辊(1),前皮辊(2),传动罩(3)、同步带(4),吸管(5),张力棒(6),多孔胶圈(7),风机(8)和主传动部件(9),其特征是前皮辊(2)与输出胶辊(1)通过同步带(4)连接,其外部设置密封的传动罩(3),在前罗拉前方增设一套集聚装置,该装置由吸管(5),多孔胶圈(7),张力棒(6)和输出胶辊(1)组成,对应每个纺纱位的吸管(5)上部开一斜槽,表面设有耐磨的涂层,多孔胶圈(7)设置在吸管(5)外面,吸管(5)内部处于负压状态,张力棒(6)设在前罗拉和多孔胶圈(7)之间,输出胶辊(1)设置在多孔胶圈(7)上并磨擦传动,吸管(5)两端的闷头与罗拉座连接;一个风机(8)连接24锭,各风机都是由一套主传动部件(9)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锭细纱机紧密纺装置,它的前皮辊(2)与输出胶辊(1)通过同步带(4)连接,其外部设置密封的传动罩(3),在前罗拉前方增设一套集聚装置,该装置由吸管(5),多孔胶圈(7),张力棒(6)和输出胶辊(1)组成,对应每个纺纱位的吸管(5)上部开一斜槽,表面设有耐磨的涂层,多孔胶圈(7)设置在吸管(5)外面,吸管(5)内部处于负压状态,张力棒(6)设在前罗拉和多孔胶圈(7)之间,输出胶辊(1)设置在多孔胶圈(7)上并摩擦传动,吸管(5)两端的闷头与罗拉座连接;一个风机(8)连接24锭,各风机都是由一套主传动部件(9)连接。该装置可提高成纱强力,减少毛羽和飞花。
文档编号D01H5/26GK2747236SQ200420091940
公开日2005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11日
发明者赵俊萍, 黄衍钧, 朱秋范 申请人:山西经纬合力机械制造公司总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