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本色纱线编织具有色织提花针织物表面效应的方法

文档序号:1698849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本色纱线编织具有色织提花针织物表面效应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花针织物的编织及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提花组织是纬编针织物中常见的花色组织之一,它是将 纱线垫放在按花型要求所选择的某些织针上进行成圈而形成 的一种组织。为了特出织物表面的花色效应,均采用有色纱线
来编织,又称色织提花组织;
本色纱线成为有色纱线,有二种方法, 一是把本色纱线 先经松式络筒机络筒,在筒子染纱机中染色,再经络筒成为满 足针织要求的有色纱线。这种方法,工艺过程长,纱线损耗大, 成本高,纱线的编织性能会有所降低。另一种是先经纤维染色, 再由纺纱厂纺成有色纱线。这种色纺纱价格高,纱线实物质量 不及本色纱线。对于化学纤维来讲,还可直接纺成有色丝。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本色纱线编织具有 色织提花针织物表面效应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实用和成本较 低。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 用本色纱线编织具有色织提花针织物表面效应的方法,用不同 性能的本色纱线垫放在按花型要求所选择的相应织针上进行 成圈形成织物;织物形成后再进行织物染色,不同性能的本色 纱线就达到不同色泽的表面效应,就形成了所要求的提花组 织。
织物形成后再用活性染料进行织物染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据花型用不同类别(性能)的 本色纱线编织,编织后织物再染色,由于不同类别的本色纱线 的上色率不一致,这样不同类别的本色纱线就呈现不同的色 彩,从而就达到了提花组织不同色泽的表面效应。且方法简单 和成本较低。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 一种用本色纱线编织具有色织提花针织物表面 效应的方法,用不同性能(或说不同类别)的本色纱线垫放在 按花型要求所选择的相应织针上进行成圈形成织物;织物形成 后再进行织物染色,不同性能的本色纱线就达到不同色泽的表 面效应,就形成了所要求的提花组织。
织物形成后再用活性染料进行织物染色。
本例工作原理是用不同种类性能的本色纱线,替代不
同颜色的有色纱线,同样垫放在按花型要求所选择的某些织针 上进行成圈形成织物,利用不同种类纱线有不同的上色性能,通过织物染色来达到不同色泽的表面效应。最简便的是,可用
棉纱与再生纤维素纤维纱线[如木代尔(Modal )、天丝 (Tencel)、丽赛(Richcel)及竹浆纤维(Bamboo)等],按 二色提花组织的方法进行编织,因二者均属纤维素纤维,可用 同一种染料(活性染料)进行织物染色。由于再生纤维素纤维 上色率高于棉纤维,最终呈现深、浅二色的提花组织表面效应, 且色光调和。因这是用生产素色织物的生产方式来达到色织提 花织物的效果,所以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
同样,如用再生纤维素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与棉混 纺、棉纱三种本色纱线,按三色提花组织的方法编织织物,经 活性染料染色,便可达到同色调,深、中、浅三个层次色泽的 三色提花针织物的表面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用本色纱线编织具有色织提花针织物表面效应的方法,其特征是用不同性能的本色纱线垫放在按花型要求所选择的相应织针上进行成图形成织物;织物形成后再进行织物染色,不同性能的本色纱线就达到不同色泽的表面效应,就形成了所要求的提花组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本色纱线编织具有色织提花 针织物表面效应的方法,其特征是织物形成后再用活性染料 进行织物染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本色纱线编织具有色织提花针织物表面效应的方法,用不同性能的本色纱线垫放在按花型要求所选择的相应织针上进行成圈形成织物;织物形成后再进行织物染色,不同性能的本色纱线就达到不同色泽的表面效应,就形成了所要求的提花组织。根据花型用不同类别(性能)的本色纱线编织,编织后织物再染色,由于不同类别的本色纱线的上色率不一致,这样不同类别的本色纱线就呈现不同的色彩,从而就达到了提花组织不同色泽的表面效应。且方法简单和成本较低。
文档编号D04B1/10GK101314885SQ20071002314
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31日
发明者吴鸿烈 申请人:江苏Ab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