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粘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4690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布粘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粘接剂附着于布而粘接布和布的布粘接装置。
背景技术
布粘接装置不是用针和缝线来缝制布,而是用粘接剂来粘接布和布。布粘接装置 包括按压并移送布的移送机构和排出粘接剂的喷嘴。喷嘴将粘接剂附着于移送中的布和布 之间。移送机构通过按压并移送布和布而粘接布和布。由于所粘接的布没使用缝线,因此 在布表面上不产生凹凸。布粘接装置能通过沿布边缘附着粘接剂而粘接布边缘。例如,布粘接装置能进行 将折叠后的布边缘粘接的工序(以下称为“折布边粘接工序”)。布粘接装也能进行将两片 布的边缘对齐而粘接布边缘和布边缘的工序(以下称为“两布边部粘接工序”)。若不准确 地引导布边缘,布粘接部分的宽度就会不均勻。因此,当进行折布边粘接工序和两布边部粘 接工序时,操作员必须准确地引导布边缘而进行粘接作业。日本公开特许公报1999年第 114252号(专利文件1)披露了一种在一般的缝纫机中用于引导布的附件。布粘接装置与缝纫机不相同,包括将粘接剂附着于布的喷嘴。由于喷嘴位于要粘 接的布和布之间,因此限制布的位置。因此,即便使用与专利文件1所披露的附件一样结构 的,布粘接装置也难于准确地弓I导布边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将布边缘粘接时,准确地引导布边缘,从而能提高 布粘接质量的布粘接装置。技术方案1的布粘接装置包括将布按压并移送的移送机构,以及具有与由该移送 机构移送的所述布的移送方向交叉,并将粘接剂向所述布排出的排出口的喷嘴,所述布粘 接装置包括在比所述移送机构靠近所述移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支承所述喷嘴的支承部,以 及将所述布的布边缘向由所述移送机构进行移送的移送方向引导的第一引导构件,所述第 一引导构件配置于所述喷嘴和所述支承部中至少一个。布粘接装置能通过配置于喷嘴和支承部中至少一个的第一引导构件,引导布边缘 的移送。因此,布粘接装置能在喷嘴附近准确地移送布边缘,以一定宽度将粘接剂附着于布 边缘。布粘接装置能将一定宽度的布边缘粘接。技术方案2的布粘接装置包括配置于比所述喷嘴靠近所述移送方向上游侧的位 置,且将所述布的至少所述布边缘向由所述移送机构进行移送的移送方向引导的第二引导 构件。因此,布粘接装置能从喷嘴的移送方向上游侧向喷嘴顺畅地移送布边缘。由于布边 缘在喷嘴附近不容易弯曲等,因此不容易产生皱纹。在技术方案3的布粘接装置中,所述第二引导构件包括沿所述喷嘴的伸长方向延 伸,并将位于所述喷嘴下方的部分的所述布向所述移送方向引导的下引导部、与该下引导 部相连,且从所述喷嘴的具有所述排出口的一侧的端部侧向上方延伸,并将覆盖所述喷嘴端部的部分的所述布向所述移送方向引导的端引导部,以及与该端引导部相连,且从所述 喷嘴上端高度的上方向所述喷嘴的另一端部侧延伸,并将位于所述喷嘴上方的所述布边缘 向所述移送方向引导的上引导部。根据所述第二引导构件 ,一片布在喷嘴的端部侧下部附近向上方弯曲,在喷嘴的 端部侧上部附近向喷嘴的另一端部侧弯曲。在将一片布的布边缘折叠的状态下,第二引导 构件能将由移送机构进行的布边缘的移送进行引导。因此,布粘接装置能准确地引导进行 折布边粘接工序时的布边缘的移送,从而减少操作员的工作负担。在技术方案4的布粘接装置中,所述喷嘴具有前端排出口,该前端排出口朝向所 述喷嘴的端部侧方向和相对于该端部侧方向倾斜的方向中至少任一个方向。所述布粘接装置也能可靠地对折叠后的布内侧的弯曲部分排出粘接剂。因此,布 粘接装置能准确地引导布边缘的移送,且也在难以附着粘接剂的布的弯曲部分可靠地粘 接。在技术方案5的布粘接装置中,所述第二引导构件包括下布引导部,该下布引 导部在要粘接的两片所述布当中,对粘接时位于另一片布的下方的布即下布的移送进行引 导;以及上布引导部,该上布引导部在所述两片布当中,对粘接时位于所述下布的上方的布 即上布的移送进行引导,所述下布引导部和所述上布引导部分别具有下限制部,该下限制 部限制所述布向下方移动;上限制部,该上限制部限制所述布向上方移动;以及横限制部, 该横限制部限制所述布向与所述移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中至少一个方向移动。下布引导部和上布引导部分别通过下限制部、上限制部、横限制部来引导布的移 送。因此,当进行两布边部粘接工序时,布粘接装置能准确地将粘接的两片布的各移送进行 引导。布粘接装置能使两布边部粘接工序中的操作员的工作负担减少,且能提高布的粘接 质量。在技术方案6的布粘接装置中,所述下布引导部的所述下限制部的高度位于所述 喷嘴下端的高度以下,所述上布引导部的所述下限制部的高度位于所述喷嘴上端的高度以上。所述布粘接装置能以两片布从上下方向夹持喷嘴的形态将两片布向喷嘴移动。因 此,移送中的布从喷嘴的侧面(移送方向跟前侧的一面)受到阻力的可能性较低。布粘接 装置能一边顺畅地移送两片布,一边执行两布边部粘接工序。在技术方案7的布粘接装置中,所述下布引导部引导的所述下布的上表面与所述 上布引导部引导的所述上布的下表面之间的上下方向距离等于所述喷嘴的上下方向宽度。所述布粘接装置能将两片布分别从第二引导构件向喷嘴平行地移送。因此,布粘 接装置能将对两片布产生的阻力、弯曲等的可能性抑制成最低限度,从而可靠地将粘接剂 附着于两片布之间。技术方案8的布粘接装置包括将所述第二引导构件的位置向与所述移送方向交 叉的方向移动的第二调整机构。因此,操作员能自由地设定两片布的粘接宽度。技术方案9的布粘接装置包括转换机构,该转换机构将所述第二引导构件的位置 转换为使用位置和避让位置,所述使用位置位于比所述喷嘴靠近所述移送方向上游侧的位 置,所述避让位置是从所述布的移送路径离开的位置。操作员当不使用第二引导构件时,将第二引导构件的位置转换为避让位置即可。避让位置的第二引导构 件不会妨碍操作员的工作。因此,操作员能容易地工作。技术方案10的布粘接装置包括将所述第一引导构件的位置向与所述移送方向交 叉的方向移动的第一调整机构。因此,操作员能将附着于布的粘接剂的宽度调整为期望的 宽度,并能以一定宽度将粘接剂附着于布。


图1是从左前上方观察布粘接装置1的立体图。图2是支承部30和喷嘴35的主视图。图3是支承部30和喷嘴35的俯视图。图4是支承部30和喷嘴35的右侧视图。图5是支承部30和喷嘴35的仰视图。图6是图5中的沿I-I线向视方向剖视图。图7是避让位置状态下的折布边用引导构件50的俯视图。图8是使用位置状态下的折布边用引导构件50和喷嘴35的俯视图。图9是使用位置状态下的折布边用引导构件50的主视图。图10是表示使用位置状态下的折布边用引导构件50和喷嘴35的位置关系的放 大主视图。图11是避让位置状态下的两布边部用引导构件150的俯视图。图12是使用位置状态下的两布边部用引导构件150的俯视图。图13是使用位置状态下的两布边部用引导构件150和喷嘴135的放大主视图。图14是变形例1的两布边部用引导构件250和喷嘴135的放大主视图。图15是变形例2的支承部330和喷嘴335的主视图。图16是变形例3的喷嘴235的剖视图。图17是变形例4的喷嘴360的剖视图。图18是变形例5的喷嘴370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布粘接装置1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对布粘接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中,图1中的右斜下 方、左斜上方、右斜上方、左斜下方分别定义为布粘接装置1的前方、后方、右方、左方。如图1所示,布粘接装置1包括基座部2、支柱部3和机臂部4。基座部2以左右 方向为长边方向,大致呈长方体状。基座部2固定于台板(未图示)。支柱部3从基座部2 右端向铅垂上方延伸。机臂部4与支柱部3的上端连接,并从支柱部3左侧面向左方突出。基座部2在其内部包括未图示的下移送滚轮和下移送马达等。下移送滚轮位于上 移送滚轮17下方,驱动皮带20。下移送马达驱动下移送滚轮旋转。基座部2作为支承支柱 部3的基础起作用。支柱部3支承机臂部4。机臂部4从后方依次包括梁部6、贮存室21 和泵壳体26。机臂部4在其内部包括各种马达等。下面对梁部6、贮存室21、泵壳体26进行说明。梁部6包括主体部7、弹簧支承部 8和柱部9。主体部7是大致呈杆状的构件,并从机臂部4的左侧后端部向左方沿水平方向延伸。弹簧支承部8呈板状,并从主体部7的左端部向前方沿水平方向延伸。柱部9相对 于水平面以大约45度的角度从主体部7向前斜下方延伸。柱部9的下端部与基座部2离 开。 弹簧支承部8在其前方侧的前端部具有孔。弹簧支承部8通过将轴部12的上端 部分插入孔内而能上下移动地支承轴部12。轴部12插通于弹簧11。柱部9在其下端部分 的左侧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柱部9通过该轴而支承滚轮保持部13的后端部14。滚 轮保持部13能以该轴部为摆动中心使前端部15沿上下方向摆动。主体部7在弹簧支承部 8的右侧包括气缸18。气缸18用于使后述支承部30的位置变动。滚轮保持部13的前端部15能旋转地支承上移送滚轮17。上移送滚轮17呈圆柱 状,位于喷嘴35后方附近。喷嘴35从支承部30的下端部向右方突出。滚轮保持部13在 其中央部分的稍许前方侧上表面具有轴支承部16。轴支承部16对插通于弹簧11的轴部 12的下端进行支承。弹簧11介于弹簧支承部8与轴部12的下部之间。弹簧11通过对轴 部12向下方施力,对滚轮保持部13向下方施力。下面对贮存室21进行说明。贮存室21以上下方向为长边方向,大致呈长方体状。 贮存室21从机臂部4左侧的泵壳体26后方部分向上方延伸。贮存室21包括贮存室主体 22、盖部23和盖轴支承部24。贮存室主体22呈上部开口的有底筒状。盖部23覆盖贮存 室主体22的上部开口。盖轴支承部24将盖部23的一端部支承于贮存室主体22。贮存室 21将粘接剂贮存于贮存室主体22内部。贮存室21将所贮存的粘接剂向泵壳体26内的齿 轮泵(未图示)和喷嘴35供给。下面对泵壳体26进行说明。泵壳体26包括第一泵壳体27和第二泵壳体28。第 一泵壳体27大致呈立方体状,用四个螺钉与机臂部4的左侧面连接。第一泵壳体27的左 侧呈凹部。第一泵壳体27在该凹部具有齿轮泵(未图示)。第二泵壳体28用四个螺钉与 第一泵壳体27的左侧连接,并覆盖齿轮泵。第一泵壳体27和第二泵壳体28形成泵室。齿 轮泵高精度地将适量的粘接剂向喷嘴35加压供给。第二泵壳体28在其下部左侧具有轴,通过该轴,第二泵壳体28能摆动地对支承部 30进行支承。支承部30从第二泵壳体28的下部向左方延伸,在其左端向下方弯曲。支承 部30的下端部从基座部2的上表面略微离开。支承部30在其上端包括驱动传递部31。驱 动传递部31与气缸18的可动部19的前端部连接。支承部30通过可动部19在前后移动 而在前后方向摆动。第一实施方式的布粘接装置1中,喷嘴35从支承部30的下端部向右 侧突出。但是喷嘴35的突出方向能通过安装不同形状的支承部等的方法而改变。喷嘴35 外形呈杆状。支承部30包括第一引导构件40。第一引导构件40位于喷嘴35的上部。第一引 导构件40通过与布的布边缘接触而将移送机构即上移送滚轮17对布边缘的移送在喷嘴35 的上部引导。另外,布粘接装置1在基座部2的上表面上包括折布边用引导构件50。折布 边用引导构件50将布、布边缘的移送在比喷嘴35靠近移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引导。参照图2至图4,对第一引导构件40进行说明。第一引导构件40是金属制成的板 状构件,具有基部41和接触部42。基部41从支承部30下部的正面侧向右侧延伸。接触 部42从基部41的右端部向背面侧延伸。接触部42的右侧面与由移送机构移送的布的移 送方向平行,并且相对于水平面呈垂直地平滑的平面。因此,位于喷嘴35上方的布边缘一边与接触部42的右侧面接触,一边沿移送方向笔直地移动。如图4所示,支承部30在其正面侧中央部分的稍许下侧具有螺钉孔32。如图2所 示,第一引导构件40的基部41具有用于插通螺钉的长孔43。螺钉44穿过长孔43而拧 紧 于支承部30的螺钉孔32内。长孔43沿左右方向较长。因此,操作员能通过拧松螺钉44 而在长孔43的范围内使第一引导构件40左右移动。并且,操作员能通过拧紧螺钉44而将 第一引导构件40固定于期望的位置。布粘接装置1能通过沿布边缘附着粘接剂而粘接布边缘。布粘接装置1能进行折 布边粘接工序。当进行折布边粘接工序时,操作员能通过调整第一引导构件40的左右方向 的位置而调整折叠并粘接的布边缘部分的宽度。布粘接装置1也能进行两布边部粘接工 序。当进行两布边部粘接工序时,操作员能通过调整第一引导构件40的左右方向位置而对 与下布粘接的上布的布边缘部分的宽度进行调整。参照图5至图10,对布粘接装置1的喷嘴35和折布边用引导构件50的结构进行 说明。如图5所示,喷嘴35在其右端部的底边侧具有用于排出粘接剂的排出部36。排出 部36沿杆状喷嘴35的伸长方向即左右方向延伸。如图6所示,排出部36具有下部排出口 37、前端排出口 38和槽39,该下部排出口 37由多个小孔形成,所述前端排出口 38由小孔形 成。下部排出口 37以从插通喷嘴35内部的粘接剂的供给路34朝着铅垂下方的形态设置。 四个下部排出口 37沿左右方向配置为间隔相等。一个前端排出口 38以从供给路34朝着 右端侧斜下方的形态设置。布粘接装置1当进行折布边粘接工序时,较为理想的是,也向折 叠后的布内侧的弯曲部分排出粘接剂。喷嘴35通过具有前端排出口 38也能向弯曲部分可 靠地排出粘接剂。由四个下部排出口 37和一个前端排出口 38形成的五个排出口 37、38的直径以越 是右端侧的排出口则直径越大的形态形成。当进行粘接工序时,供给路34内的粘接剂流 动,并从多个排出口 37、38流出。因此,若使五个排出口 37、38的直径都成为相同,则粘接 剂的流出量越是在右端侧则越少。由于本实施方式的排出口 37、38以越是右端侧的排出口 则直径越大的形态设置,因此能从各排出口 37、38均勻地排出粘接剂。并且,喷嘴35在五 个排出口 37、38的表面侧具有凹状的槽39。槽39能将从五个排出口 37、38所流出的粘接 剂均勻地附着于布上。下面对折布边用引导构件50进行说明。如图7至9所示,折布边用引导构件50 包括基础部51、辅助部53、转动部57、连接部59和引导部63。基础部51呈矩形板状,并与 辅助部53和转动部57连接。基础部51用两个螺钉52固定于基座部2 (参照图8)。因此, 基础部51支承整个折布边用引导构件50。辅助部53呈板状,并与基础部51的左后端部的 上表面连接。辅助部53在其左端部具有向上方弯曲的弯曲部54。弯曲部54的左侧面呈向 铅垂上方延伸的平滑的平面。辅助部53具有从其右端部附近到中心的稍许左侧开口的长 孔55。两个螺钉56穿过长孔55而拧紧于基础部51。操作员能通过拧松螺钉56而使辅助 部53左右移动。操作员能通过拧紧螺钉56而使辅助部53固定于期望的位置。转动部57是俯视呈逆L字状的板状构件,并与基础部51的右后端部的上表面连 接成能转动。转动部57在能调整位置的状态下,支承连接部59。转动部57在支承连接部 59的部分具有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未图示)。转动部57通过以介于其与基础部51之间的连接轴58为中心摆动而转换折布边用弓丨导构件50的位置。操作员能将折布边用引导构 件50的位置转换为使用位置(图8所示的位置)和避让位置(图7所示的位置)。使用位 置是指引导部63相对于喷嘴3 5位于移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避让位置是指引导部63从 布的移送路径离开的位置。如图8所示,转动部57转动到使用位置,则转动部57的所述突 出部与基础部51的正面侧的端部接触。其结果是,折布边用引导构件50的使用位置会稳 定。操作员通过将转动部57转动到基础部51与转动部57的所述突出部接触为止,从而能 容易且可靠地将折布边用引导构件50的位置转换为使用位置。连接部59是板状构件,并在转动部57侧的端部具有长孔60。两个螺钉61穿过长 孔60而拧紧于转动部57。当折布边用引导构件50位于使用位置时,操作员能通过拧松螺 钉61而调整引导部63的左右方向的位置。操作员通能过拧紧螺钉61而将引导部63固定 于期望的位置。连接部59在另一端部(在图7至图9中的左端部)具有向上方弯曲的弯曲部62。 弯曲部62与引导部63接合。引导部63由金属板形成,并呈宽度从与弯曲部62接合的端 部朝着另一端部扩大的形状。如图9所示,引导部63具有下引导部64、端引导部65、上引 导部66和弯曲引导部67。下引导部64是沿喷嘴35的伸长方向即左右方向延伸较长的板 状构件,其板面与水平面相平行。端引导部65从下引导部64的右端部(喷嘴35的具有排 出部36—侧的端部侧的部分)向上方延伸。连接部59的弯曲部62与端引导部65的右侧 面连接。上引导部66从端引导部65的上端部向左方(喷嘴35的另一端部侧)延伸。弯 曲引导部67从上引导部66的左端向下方延伸,之后,向右方弯曲,再向下方弯曲,在下引导 部64的稍许上方向左方弯曲。如图7、图8所示,上引导部66具有引导辅助片68。弓丨导辅 助片68从上引导部66向后方延伸,当折布边用引导构件50位于使用位置时,引导辅助片 68位于喷嘴35的上方。引导辅助片68通过限制布边缘向上方移动而更加准确地弓I导布边 缘。参照图10,对折布边用引导构件50与喷嘴35的位置关系、布的移动状况进行说 明。如图10所示,引导部63的下引导部64上表面位于喷嘴35下端的稍许下方。折布边 用引导构件50以使下引导部64上表面的高度和喷嘴35下端的高度的差异与布70的厚度 大致一致的形态形成。端引导部65的左端面位于喷嘴35右端的稍许右方。上引导部66 下表面位于喷嘴35上表面的稍许上方。当进行折布边粘接工序时,操作员将布70折叠而配置于折布边用引导构件50。布 边缘配置于弯曲引导部67和上引导部66所包围的位置。布70从布边缘向右方延伸,向下 方弯曲,在端引导部65与弯曲引导部67之间向下方延伸。接着,布70向左方弯曲,沿下引 导部64上表面向左方延伸。移送机构(上移送滚轮17)驱动,从而布70在弯曲的状态下, 向喷嘴35移动。端引导部65和弯曲引导部67通过限制布边缘向左方移动以及在上下方向移动而 对位于喷嘴35上方的布边缘进行引导。端引导部65限制布70向弯曲部分(覆盖喷嘴35 右端部的部分)的外侧(右侧)移动。下引导部64限制位于喷嘴35下方的布70向下方 移动。因此,通过折布边用引导构件50,布粘接装置1在比喷嘴35靠近布70的移送方向上 游侧的位置,能将折叠状态的布70准确地向喷嘴35移送。并且,弯曲引导部67能从内侧 接触布70的弯曲部分而引导布70的移送。辅助部53的弯曲部54左侧面能从外侧接触布70的弯曲部分而引导布70的移送。其结果是,折布边用引导构件50能可靠地引导布70的移送,从而能提高利用折布边粘接工序进行粘接的粘接质量。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布粘接装置1能通过设于支承部30的第一引导构 件40而引导布边缘的移送。因此,布粘接装置1能一边在喷嘴35附近准确地移送布边缘, 一边以一定宽度将粘接剂附着于布边缘,从而能粘接一定宽度的布边缘。折布边粘接工序 50在比喷嘴35靠近移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能在将布70折叠的状态下对布70进行引导。 因此,布粘接装置1能从喷嘴35的移送方向上游侧到喷嘴35附近顺畅地移送布70。由于 布70顺畅地移动到喷嘴35,因此布70受到喷嘴35的阻力而弯曲等的可能性降低。从而能 提高利用折布边粘接工序进行粘接的粘接质量。折布边用引导构件50的上引导部66和弯曲引导部67能将位于喷嘴35上方的布 70与水平面平行地引导。因此,布70不会从喷嘴35正面受到阻力。同样,由于端引导部 65将布70的弯曲部分笔直地引导到喷嘴35的前端部,因此布70不会从喷嘴35受到阻力。 由于下引导部64将位于喷嘴35下方的布70与水平面平行地引导,因此布70不会从喷嘴 35受到阻力。因此,布粘接装置1虽然需要将具有厚度的喷嘴35配置于布70的弯曲部分, 但是能防止从喷嘴35向布70赋予阻力,能顺畅地进行布70的粘接作业。由于布粘接装置1的喷嘴35具有前端排出口 38,因此也能可靠地向折叠后的布 70内侧的弯曲部分排出粘接剂。因此,布粘接装置1能一边将折叠的布70准确地引导,一 边将难于附着粘接剂的布70弯曲部分内侧也可靠地粘接。折布边用引导构件50包括长孔60和螺钉61,该长孔60使引导部63沿与布70的 移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左右方向)移动。布粘接装置1包括长孔43和螺钉44,该长孔44 使第一引导构件40沿与布70的移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因此,操作员能适当地调整布 70粘接部分的宽度,并以一定宽度将粘接剂附着于布70。通过以连接轴58为中心使转动 部57转动,操作员能将折布边用引导构件50的位置转换为使用位置和避让位置。因此,当 不进行折布边粘接工序时,操作员只要将折布边用引导构件50的位置转换为避让位置,折 布边用引导构件50就不会妨碍操作员的作业。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上移送滚轮17相当于本发明的移送机构。折布边用弓丨导 构件50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引导构件。第一引导构件40的长孔43和螺钉44相当于本发 明的第一调整机构。折布边用引导构件50的长孔60和螺钉61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调整 机构。连接轴58相当于本发明的转换机构。参照图11至图13,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布粘接装置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布粘 接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布粘接装置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包括两布边部用引导构件150来 代替折布边用引导构件50,喷嘴135的形状不相同而已。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说明中, 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喷嘴135仅 具有朝下方的排出口,并不具有朝右端侧的排出口。下面对两布边部用引导构件150进行说明。如图11、图12所示,两布边部用引导 构件150包括基础部151、转动部157、下布引导部160和上布引导部170。基础部151呈矩 形板状,并用两个螺钉152固定于基座部2 (参照图1)。转动部157是俯视呈逆L字状的板 状构件,并与基础部151上表面连接成能转动。转动部157在能调整位置的状态下,支承下 布引导部160。转动部157在支承下布引导部160的部分具有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未图示)。转动部157能通过以连接轴158为中心摆动而将两布边部用引导构件150的位置转 换为使用位置(图12所示的位置)和避让位置(图11所示的位置)。转动部157转动到 使用位置,则转动部157的所述突出部(未图示)与基础部151正面侧的端部接触。因此, 操作员能容易且可靠地将两布边部用引导构件150的位置转换为使用位置。下布引导部 160是板状构件,并具有基部161和引导板165。基部161大致呈矩形 板状,并形成为其左侧(在图12中)的宽度变窄。基部161在其右下部(在图12中)具 有长孔162。两个螺钉163穿过长孔162而拧紧于转动部157。操作员能通过拧松螺钉163 而使下布引导部160和后述的上布引导部170移动。操作员能通过拧紧螺钉163而使下布 引导部160固定于期望的位置。如图13所示,基部161的左端部164比基部161的右端部厚。左端部164在其下 部固定引导板165的右端上部。引导板165由金属板形成,俯视呈向左侧渐渐扩大其宽度 的形状(参照图11、图12)。如图13所示,引导板165具有下限制部166、横限制部167和 上限制部168。下限制部166是沿喷嘴135的伸长方向即左右方向延伸较长的板状构件,并 与水平面相平行。横限制部167从下限制部166的右端部向上方延伸。上限制部168从横 限制部167的上端部向左方延伸。为了容易地使布插入到引导板165中,上限制部168的 左端向上方稍许弯曲。如图11、图12所示,上布引导部170是板状构件,并在基部161侧的端部具有长孔 171。两个螺钉172穿过长孔171而拧紧于基部161。因此,操作员能可调整位置地将上布 引导部170固定于下布引导部160。如图13所示,上布引导部170具有下限制部176、横限制部177和上限制部178。 下限制部176是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板状构件。横限制部177从下限制部176的左端部向上 方延伸。上限制部178从横限制部177的上端部向右方延伸。上限制部178的右端向上方
稍许弯曲。参照图13,对两布边部用引导构件150与喷嘴135的位置关系、布的移动进行说 明。下布引导部160的下限制部166的高度位于喷嘴135下端的高度以下。因此,下布引 导部160引导的下布180当经过喷嘴135附近时,不会与喷嘴135的正面接触而受到阻力。 下布引导部160的下限制部166位于喷嘴135下端的下方,两者的高度相差下布180的厚 度。因此,下布180上表面从下布引导部160向喷嘴135下端水平移动,不会在移动中弯曲。上布引导部170的下限制部176高度位于喷嘴135上端的高度以上。因此,上布 引导部170引导的上布182当经过喷嘴135附近时,不会与喷嘴135的正面接触而受到阻 力。上布引导部170的下限制部176上表面即上布182下表面的高度位于与喷嘴135上端 大致相同的高度。因此,上布182从上布引导部170向喷嘴135上端水平移动,不会在移动 中弯曲。下布引导部160的横限制部167通过限制下布180向右方移动,引导下布180的 移送。上布引导部170的横限制部177通过限制上布182向左方移动,引导上布182的移 送。因此,当粘接下布180的右侧边缘部和上布182的左侧边缘部时,两布边部用引导构件 150能在两片布180、182在移送中不产生位置偏离的状态下,引导两片布180、182。较为理 想的是,操作员将第一引导构件40的右侧面和横限制部177的左右方向位置进行对齐。如上所述,通过设置于支承部30的第一引导构件40,第二实施方式的布粘接装置能引导上布182的布边缘的移送。因此,布粘接装置能在喷嘴135附近不产生布边缘的位 置偏离的状态下,粘接一定宽度的布边缘。在布边缘的位置对齐的状态下,两布边部用引导 构件150能在比喷嘴135靠近移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引导两片布180、182的移送。因此, 利用两布边部粘接工序进行粘接的粘接质量会提高。两 布边部用引导构件150能以下布180和上布182从上下方向夹持喷嘴135的形 态使两片布180、182移动到喷嘴135。因此,移送中的布180、182与喷嘴135的正面接触而 受到阻力的可能性较低。下布180上表面与上布182下表面之间的上下方向的距离等于喷 嘴135上下方向的宽度。因此,下布180和上布182从比喷嘴135靠近移送方向上游侧的 位置到喷嘴135附近与水平面平行地移动。因此,布粘接装置能将对布180、182产生的阻 力、弯曲、褶皱的可能性抑制成最低限度,将粘接剂附着于两片布180、182之间。操作员能将下布引导部160和上布引导部170向与布180、182的移送方向交叉的 方向(左右方向)移动。因此,操作员能调整布180、182的粘接部分的宽度,以一定宽度将 粘接剂附着于下布180。通过以连接轴158为中心使转动部157转动,操作员能将两布边 部用引导构件150的位置转换为使用位置和避让位置。因此,当不进行两布边部粘接工序 时,操作员将两布边部用引导构件150的位置转换为避让位置。因此,两布边部用引导构件 150不会妨碍操作员的工作。在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两布边部用引导构件150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引导构 件。两布边部用引导构件150的长孔162、171和螺钉163、172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调整机 构。连接轴158相当于本发明的转换机构。下面,对所述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下述的变形例中,对与所述实施方式 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编号并省略其说明。参照图14,对所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即变形例1进行说明。变形例1的两布 边部用引导构件250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两布边部用引导构件150的不同之处在于下布256 和上布257的配置方向。变形例1的两布边部用引导构件250中,下布引导部260和上布 引导部270的左右方向的位置能彼此不影响、分别独立地调整。如图14所示,两布边部用引导构件250包括基础部251、下布引导部260和上布 引导部270。基础部251固定于基座部2。下布引导部260具有长孔(未图示)。下布引 导部260通过将两个螺钉263穿过所述长孔而固定于基础部251。下布引导部260能在所 述长孔的范围内沿左右方向(图14中的箭头方向)调整位置。上布引导部270与下布引 导部260 —样地具有长孔(未图示)。上布引导部270用两个螺钉273固定于基础部251。 下布引导部260和上布引导部270能彼此不影响、分别独立地移动。因此,操作员能更加容 易地设定布边缘的位置。下布引导部260包括下限制部266、横限制部267和上限制部268。因此,下布引 导部260限制下布256向右方移动而引导下布256的移送。上布引导部270包括下限制部 276、横限制部277和上限制部278。上布引导部270限制上布257向右方移动而引导上布 257的移送。因此,操作员能通过使用两布边部用引导构件250,在将两片布256、257的右 端位置设定后的状态下,进行两布边部粘接工序。另外,喷嘴135的朝向是与在图13中所 示的喷嘴135的朝向相反的。因此,较为理想的是,操作员将第一引导构件40的左侧面与 横限制部277的左右方向的位置进行对齐。
参照 图15,对变形例2进行说明。变形例2的第一引导构件340不是固定于支承 部330而是固定于喷嘴335的基端部附近。第一引导构件340具有与第一引导构件40的 长孔43相当的长孔343。第一引导构件340通过将螺钉344穿过长孔343而固定于喷嘴 335。在图15中,第一引导构件340虽然用螺钉344固定,但是固定方法也可以是其他方法。 例如,也可以是在喷嘴335上形成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槽部,并且第一引导构件340具有用于 嵌合于该槽部的钩部。参照图16,对变形例3进行说明。变形例3的喷嘴235包括四个下部排出口 37, 以及在右端部具有朝向斜下方的前端排出口 38。并且,喷嘴235在其右端部包括与供给路 34平行的前端排出口 241、朝向斜上方的前端排出口 242。喷嘴的前端排出口的方向、数目 并不局限于喷嘴235所示的,也可以适当地设定。参照图17,对变形例4进行说明。变形例4的喷嘴360具有与粘接剂的供给路364 连通的槽361。槽361以向喷嘴360的右端部侧(在图17中的左侧)渐渐地扩大其宽度 (在图17中,相对于纸面的正面背面方向)的形态形成。如变形例4那样,喷嘴360即使 是从槽361排出粘接剂的,通过扩大右端部的槽宽,喷嘴360也能均勻地排出粘接剂。喷嘴 360的供给路364与右端部贯穿。当使用喷嘴360时,操作员将螺钉365安装于供给路364 的右端部。当不使用喷嘴360而洗涤时,操作员只要拆下螺钉365,就能容易地洗涤供给路 364内侧。参照图18,对变形例5进行说明。变形例5的喷嘴370仅具有从供给路374向下 方延伸的多个排出口 371。在多个排出口 371当中,右端部侧的三个排出口的直径略微大 于其他排出口的直径。通过使右端部侧排出口的直径比其他排出口的直径大,喷嘴370能 均勻地排出粘接剂。排出口 371的直径无需采用越是右端部侧的排出口则直径越逐渐扩大 的结构。排出口 371的直径只要采用右端部侧的排出口的直径比其他排出口的直径大的结 构即可。喷嘴370的供给路374是贯穿的,螺钉375、376分别堵塞供给路374两端的开口。 通过拆下螺钉375、376,并且将钻头等贯穿供给路374,操作员能容易地去除附着于供给路 374内部的粘接剂的残留。所述实施方式还可以做出其他变更。例如,在两布边部用引导构件150中(参照 图13),下布引导部160的下限制部166也可以位于从喷嘴135下端向下比下布180的厚度 还大的位置。上布引导部170的下限制部176上表面也可以位于喷嘴135上端的上方。在 这种情况下,由于下布180和上布182也不接触喷嘴135的正面,因此下布180和上布182 很顺利地移动。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喷嘴135呈圆柱状的杆状,但也可以呈方柱状等的 其他形状。折布边用弓I导构件50无需只能安装于布粘接装置1,也可以还能安装于其他布粘 接装置。折布边用弓I导构件50是安装于布粘接装置的弓I导构件,该布粘接装置包括按压并 移送布的移送机构,以及以与由该移送机构移送的所述布的移送方向交叉的形态伸长而向 所述布排出粘接剂的喷嘴,所述折布边用引导构件50包括沿所述喷嘴的伸长方向延伸, 并将位于所述喷嘴下方的部分的所述布向所述移送方向引导的下引导部;与所述下引导部 相连,且从所述喷嘴的具有所述排出口的一侧的端部侧向上方延伸,并将覆盖所述喷嘴端 部的部分的所述布向所述移送方向引导的端引导部;以及与所述端引导部相连,且从所述 喷嘴上端高度的上方向所述喷嘴的另一端部侧延伸,并将位于所述喷嘴上方的所述布边缘向所述移送方向引导的上引导部。折布边用引导构件50能应用于多个种类的布粘接装置, 从而具有通用性。 两布边部用引导构件150无需只能安装于所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布粘接装置。两 布边部用引导构件150是安装于布粘接装置的引导构件,该布粘接装置包括按压并移送布 的移送机构,以及以与由该移送机构移送的所述布的移送方向交叉的形态配置而向所述布 排出粘接剂的喷嘴,所述两布边部用引导构件150包括在要粘接的两片所述布当中,对粘 接时位于另一片布的下方的布即下布的移送进行引导的下布引导部,以及在所述两片布当 中,对粘接时位于所述下布的上方的布即上布的移送进行引导的上布引导部,所述下布引 导部和所述上布引导部分别具有限制所述布向下方移动的下限制部,限制所述布向上方 移动的上限制部,以及限制所述布向与所述移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中至少一个方向移动的横 限制部,所述下布引导部的所述下限制部的高度位于所述喷嘴下端的高度以下,所述上布 引导部的所述下限制部的 高度位于所述喷嘴上端的高度以上。两布边部用引导构件150能 应用于多个种类的布粘接装置,从而具有通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布粘接装置,包括移送机构,该移送机构将布按压并移送;以及喷嘴,该喷嘴具有与由所述移送机构移送的所述布的移送方向交叉,并将粘接剂向所 述布排出的排出口, 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承部,该支承部在比所述移送机构靠近所述移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支承所述喷嘴;以及第一引导构件,该第一引导构件将所述布的布边缘向由所述移送机构进行移送的移送 方向引导,所述第一引导构件配置于所述喷嘴和所述支承部中至少一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引导构件,该第二引导构件 配置于比所述喷嘴靠近所述移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并将所述布的至少所述布边缘向由所 述移送机构进行移送的移送方向引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引导构件包括下引导部,该下引导部沿所述喷嘴的伸长方向延伸,并将位于所述喷嘴下方的部分的 所述布向所述移送方向引导;端引导部,该端引导部与所述下引导部相连,且从所述喷嘴的具有所述排出口的一侧 的端部侧向上方延伸,并将覆盖所述喷嘴端部的部分的所述布向所述移送方向引导;以及上引导部,该上引导部与所述端引导部相连,且从所述喷嘴上端高度的上方向所述喷 嘴的另一端部侧延伸,并将位于所述喷嘴上方的所述布边缘向所述移送方向引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具有前端排出口,该前端排出口朝向所述喷嘴的端部侧方向和相对于该端部 侧方向倾斜的方向中至少任一个方向。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引导构件包括下布引导部,该下布引导部在要粘接的两片所述布当中,对粘接时位于另一片布的下 方的布即下布的移送进行引导;以及上布引导部,该上布引导部在所述两片布当中,对粘接时位于所述下布的上方的布即 上布的移送进行引导,所述下布引导部和所述上布引导部分别具有 下限制部,该下限制部限制所述布向下方移动; 上限制部,该上限制部限制所述布向上方移动;以及横限制部,该横限制部限制所述布向与所述移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中至少一个方向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布引导部的所述下限制部的高度位于所述喷嘴下端的高度以下,所述上布引导 部的所述下限制部的高度位于所述喷嘴上端的高度以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布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布引导部引导的所述下布的上表面与所述上布引导部引导的所述上布的下表 面之间的上下方向的距离等于所述喷嘴的上下方向的宽度。
8.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布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调整机构,该 第二调整机构将所述第二引导构件的位置向与所述移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
9.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布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换机构,该转换 机构将所述第二引导构件的位置转换为使用位置和避让位置,所述使用位置位于比所述喷 嘴靠近所述移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所述避让位置是从所述布的移送路径离开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布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调整机构, 该第一调整机构将所述第一引导构件的位置向与所述移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粘接剂附着于布而粘接布和布的布粘接装置。布粘接装置包括移送机构、喷嘴和支承部。移送机构按压并移送布。喷嘴具有排出口,该排出口与由移送机构移送的布的移送方向交叉,并将粘接剂涂抹于布上。支承部在比移送机构靠近移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支承喷嘴。喷嘴和支承部中至少一个具有第一引导构件。由于第一引导构件将布的布边缘向由移送机构进行移送的移送方向引导,因此布粘接装置能准确地粘接布边缘。
文档编号D06M17/00GK102094336SQ20101059051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9日
发明者山浦宏贵, 岩越弘恭, 根本祥光, 梅田和俊, 皆川裕一朗, 盐谷哲司, 西村和人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