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功能化混纺纤维材料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347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功能化混纺纤维材料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功能化混纺纤维材料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天然彩色兔绒和雪狐绒是由蛋白质组成,含多种氨基酸,对人体起到温馨呵护作用,天然彩色兔绒和雪狐绒密度小,比重轻,保暖性好,吸湿性强,富有弹性,滑爽而且光泽度好,不含化学物质,具有天然保健作用,保护皮肤滑嫩细腻。其织物不易掉毛,不起球,不缩水,可机洗,不易变形,使制品更美观,穿着更舒适,更显高贵典雅气质。其服饰不掉绒,不褪色,色泽自然,华美细薄,软舒轻柔,质感光滑。天然彩色细绒棉,其纤维抱合性好,其织物丝光好,染色效果好,断裂强度,断裂伸长,断裂功都较高。同时,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多功能纱线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因此,当前急需一种集优良纺织材料于一身的功能性混纺纱的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兼具多种新型纤维材料的优点,克服单一原料纤维的不足的半精纺混纺纱,以及该新型功能化混纺纤维材料的
生产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新型功能化混纺纤维材料由如下构成一种新型功能化混纺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混纺纤维材料由天然彩色兔绒、雪狐绒,天然彩色细绒棉,蚕丝、罗布麻纤维、导电碳纤维复丝、功能性化学纤维混纺而成,所述天然彩色兔绒的平均直径为10. 18-14. 62 μ m,纤维平均长度为40. 5-50. 3mm,所述雪狐绒的平均直径为16. 30-18. 15 μ m,纤维平均长度为43.61-55. 24mm,所述天然彩色细绒棉的平均纤度为 1. 45-1. 68dtex,纤维平均长度为32_36mm,所述蚕丝包括柞蚕丝和桑蚕丝,所述罗布麻纤维平均纤度为0. 33-0. 36tex,所述导电碳纤维复丝中单丝纤度平均值为0. 99-1. 08dtex,平均长度为40. 96-51. 22mm,该复丝中单丝的根数为105-156根,所述功能性化学纤维包括 调温纤维、光敏纤维、抗菌纤维,所述调温纤维为六角星形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5-钠磺基间苯二甲酸酯共聚纤维,该纤维材料含有相变调温微胶囊,该相变微胶囊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取,以聚脲型树脂为囊壁,该微胶囊所含的相变材料为聚乙二醇、硬脂酸甲酯、C2tl C21的直链烷烃、石蜡油的混合物,上述四种相变材料的质量比为(0.65-0.86) (1.12-1.56)( 0.93-1.33) (1.02-1. 68),相变材料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5-钠磺基间苯二甲酸酯共聚物原料的质量比为(6.5-7.5) (88. 2-96. 5),所述相变调温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256-342 纳米,所述光敏纤维皮部分为聚特戊内酯、芯部分原料为聚对苯甲酸乙氧的皮芯纤维,其中聚特戊内酯材料中含有红外敏感材料为纳米级二氧化钒,该纳米级二氧化钒的平均粒径为320-352纳米且其最大颗粒与最小颗粒的粒径比< 1. 12,该纳米级二氧化钒与其所在的皮芯型纤维的总质量的比例为(3.6-7.6) (80-89),所述抗菌纤维为镀银聚酯纤维和含有纳米氯化锌颗粒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纤维,该镀银聚酯纤维含有15. 3-19. 6%。的纳米级银源粉末,其纤维平均纤度为0. 96-1. 33tex,该含有纳米氯化锌颗粒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纤维中纳米氯化锌颗粒的质量占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材料质量的19. 6-21. 5%。,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平均粒径为95-121纳米且其中最大颗粒与最小颗粒的粒径之比< 1. 30, 该混纺纱中各成分的重量比为天然彩色兔绒/雪狐绒/天然彩色细绒棉/蚕丝/罗布麻纤维/导电碳纤维复丝/功能性化学纤维=(65. 5-70. 6)/(55. 0-60. 9)/(43. 6-51. 7)/ (20. 8-23. 7)/(18. 4-23. 6)/(5. 1-10. 5)/(67. 5-83. 9),桑蚕丝 / 昨蚕丝=(60. 1-67. 3)/ (45. 9-56. 6),功能性化学纤维中调温纤维/光敏纤维/抗菌纤维=(26. 0-34. 2) / (44. 8-50. 6)/(41. 2-46. 9)。上述混纺纤维材料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和毛、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分纱、络筒、拼线、倍捻工序。在以上工序中,其特征在于络筒车速为650-750米/分(750),在和毛工序中天然彩色兔绒开松次数为1-2次,在末次开松时加入和毛油0. 8-1. 2%、抗静电剂
0.5-0. 8%,回潮控制在18-21%,焖毛12-24小时;雪狐绒的开松次数为2_3次,在末次开松时加入和毛油0. 7-1. 1%、抗静电剂0. 6-0. 9%,回潮控制在17-20%,焖毛12-24小时。由于本发明以多种优质纤维为原料,同时采用特定的生产工序进行混纺加工,所以,本发明的半精纺产品兼具多种的优点,克服单一原料纤维品质差的缺陷。同时,本发明的混纺纱产品,可以不经染色,就能具有原料纤维的优良本色、不易褪色,减少了制造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用该混纺纱织成的布料,不起毛起球,缩水率好,不易变形,不褪色,色泽自然,华美细薄,吸湿、保暖性好;还有防暑调温,抗静电,防紫外线功能。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第一实施例一种新型功能化混纺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混纺纤维材料由天然彩色兔绒、雪狐绒,天然彩色细绒棉,蚕丝、罗布麻纤维、导电碳纤维复丝、功能性化学纤维混纺而成,所述天然彩色兔绒的平均直径为10. 18 μ m,纤维平均长度为40. 5mm,所述雪狐绒的平均直径为16. 30 μ m,纤维平均长度为43. 61mm,所述天然彩色细绒棉的平均纤度为
1.45dtex,纤维平均长度为32mm,所述蚕丝包括柞蚕丝和桑蚕丝,所述罗布麻纤维平均纤度为0. 33tex,所述导电碳纤维复丝中单丝纤度平均值为0. 99dtex,平均长度为40. 96mm, 该复丝中单丝的根数为105根,所述功能性化学纤维包括调温纤维、光敏纤维、抗菌纤维, 所述调温纤维为六角星形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5-钠磺基间苯二甲酸酯共聚纤维,该纤维材料含有相变调温微胶囊,该相变微胶囊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取,以聚脲型树脂为囊壁,该微胶囊所含的相变材料为聚乙二醇、硬脂酸甲酯、C20 C21的直链烷烃、石蜡油的混合物,上述四种相变材料的质量比为0.65 1.12 0. 93 1. 02,相变材料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5-钠磺基间苯二甲酸酯共聚物原料的质量比为6. 5 88. 2,所述相变调温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256纳米,所述光敏纤维皮部分为聚特戊内酯、芯部分原料为聚对苯甲酸乙氧的皮芯纤维,其中聚特戊内酯材料中含有红外敏感材料为纳米级二氧化钒,该纳米级二氧化钒的平均粒径为320纳米且其最大颗粒与最小颗粒的粒径比< 1. 12,该纳米级二氧化钒与其所在的皮芯型纤维的总质量的比例为3. 6 80,所述抗菌纤维为镀银聚酯纤维和含有纳米氯化锌颗粒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纤维,该镀银聚酯纤维含有15. 3%。的纳米级银源粉末,其纤维平均纤度为0. 96tex,该含有纳米氯化锌颗粒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纤维中纳米氯化锌颗粒的质量占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材料质量的19. 6%。,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平均粒径为95纳米且其中最大颗粒与最小颗粒的粒径之比< 1. 30,该混纺纱中各成分的重量比为 天然彩色兔绒/雪狐绒/天然彩色细绒棉/蚕丝/罗布麻纤维/导电碳纤维复丝/功能性化学=65. 5/55. 0/43. 6/20. 8/18. 4/5. 1/67. 5,桑蚕丝 / 柞蚕丝=60. 1/45. 9,功能性化学纤维中调温纤维/光敏纤维/抗菌纤维=26. 0/44. 8/41. 2。第二实施例一种新型功能化混纺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混纺纤维材料由天然彩色兔绒、雪狐绒,天然彩色细绒棉,蚕丝、罗布麻纤维、导电碳纤维复丝、功能性化学纤维混纺而成,所述天然彩色兔绒的平均直径为14. 62 μ m,纤维平均长度为50. 3mm,所述雪狐绒的平均直径为18. 15μπι,纤维平均长度为55. 24mm,所述天然彩色细绒棉的平均纤度为 1. 68dtex,纤维平均长度为36mm,所述蚕丝包括柞蚕丝和桑蚕丝,所述罗布麻纤维平均纤度为0. 36tex,所述导电碳纤维复丝中单丝纤度平均值为1. 08dtex,平均长度为51. 22mm, 该复丝中单丝的根数为156根,所述功能性化学纤维包括调温纤维、光敏纤维、抗菌纤维, 所述调温纤维为六角星形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5-钠磺基间苯二甲酸酯共聚纤维,该纤维材料含有相变调温微胶囊,该相变微胶囊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取,以聚脲型树脂为囊壁,该微胶囊所含的相变材料为聚乙二醇、硬脂酸甲酯、Q0 C21的直链烷烃、石蜡油的混合物,上述四种相变材料的质量比为0.86 1.56 1.33 1. 68,相变材料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5-钠磺基间苯二甲酸酯共聚物原料的质量比为7. 5 96. 5,所述相变调温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342纳米,所述光敏纤维皮部分为聚特戊内酯、芯部分原料为聚对苯甲酸乙氧的皮芯纤维,其中聚特戊内酯材料中含有红外敏感材料为纳米级二氧化钒,该纳米级二氧化钒的平均粒径为352纳米且其最大颗粒与最小颗粒的粒径比< 1. 12,该纳米级二氧化钒与其所在的皮芯型纤维的总质量的比例为7. 6 89,所述抗菌纤维为镀银聚酯纤维和含有纳米氯化锌颗粒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纤维,该镀银聚酯纤维含有19. 6%。的纳米级银源粉末,其纤维平均纤度为1. 33tex,该含有纳米氯化锌颗粒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纤维中纳米氯化锌颗粒的质量占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材料质量的21. 5%。,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21纳米且其中最大颗粒与最小颗粒的粒径之比< 1.30,该混纺纱中各成分的重量比为天然彩色兔绒/雪狐绒/天然彩色细绒棉/蚕丝/罗布麻纤维/导电碳纤维复丝/功能性化学纤维=70. 6/0. 9/51. 7/23. 7/23. 6/10. 5/83. 9,桑蚕丝 / 柞蚕丝=67. 3/56. 6,功能性化学纤维中调温纤维/光敏纤维/抗菌纤维=34. 2/50. 6/46. 9。第三实施例一种新型功能化混纺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混纺纤维材料由天然彩色兔绒、雪狐绒,天然彩色细绒棉,蚕丝、罗布麻纤维、导电碳纤维复丝、功能性化学纤维混纺而成,所述天然彩色兔绒的平均直径为13. 2 μ m,纤维平均长度为46. 3mm,所述雪狐绒的平均直径为17. 2 μ m,纤维平均长度为50. 3mm,所述天然彩色细绒棉的平均纤度为 1. 55dtex,纤维平均长度为34mm,所述蚕丝包括柞蚕丝和桑蚕丝,所述罗布麻纤维平均纤度为0. 35tex,所述导电碳纤维复丝中单丝纤度平均值为1. Odtex,平均长度为4. 68mm,该复丝中单丝的根数为132根,所述功能性化学纤维包括调温纤维、光敏纤维、抗菌纤维,所述调温纤维为六角星形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5-钠磺基间苯二甲酸酯共聚纤维,该纤维材料含有相变调温微胶囊,该相变微胶囊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取,以聚脲型树脂为囊壁,该微胶囊所含的相变材料为聚乙二醇、硬脂酸甲酯、C2tl C21的直链烷烃、石蜡油的混合物,上述四种相变材料的质量比为0.75 1.32 1. 12 1. 34,相变材料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5-钠磺基间苯二甲酸酯共聚物原料的质量比为7.1 91. 2,所述相变调温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 312纳米,所述光敏纤维皮部分为聚特戊内酯、芯部分原料为聚对苯甲酸乙氧的皮芯纤维, 其中聚特戊内酯材料中含有红外敏感材料为纳米级二氧化钒,该纳米级二氧化钒的平均粒径为320-352纳米且其最大颗粒与最小颗粒的粒径比< 1. 12,该纳米级二氧化钒与其所在的皮芯型纤维的总质量的比例为5. 2 83,所述抗菌纤维为镀银聚酯纤维和含有纳米氯化锌颗粒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纤维,该镀银聚酯纤维含有17. 2%。的纳米级银源粉末,其纤维平均纤度为1. 15tex,该含有纳米氯化锌颗粒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纤维中纳米氯化锌颗粒的质量占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材料质量的20. 2%。,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平均粒径为 95-121纳米且其中最大颗粒与最小颗粒的粒径之比< 1. 30,该混纺纱中各成分的重量比为天然彩色兔绒/雪狐绒/天然彩色细绒棉/蚕丝/罗布麻纤维/导电碳纤维复丝/功能性化学纤维=66. 5/57. 1/46. 9/21. 2/21. 7/7. 6/75. 4,桑蚕丝 / 柞蚕丝=63. 2/(52. 9 功能性化学纤维中调温纤维/光敏纤维/抗菌纤维=30. 2/47. 9/43. 1。本实施例混纺纤维材料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和毛、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分纱、络筒、拼线、倍捻工序,其中(1)和毛天然彩色兔绒开松1次,在末次开松时加入和毛油1%、抗静电剂0. 7%,回潮控制在20%,焖毛15小时;雪狐绒的开松次数为2次,在末次开松时加入和毛油0. 8%、抗静电剂0. 8%,回潮控制在19%,焖毛22小时。(2)梳棉采用低速、快转移,减少纤维损伤,出条速度控制在45HZ。(3)并条在利用纤维牵伸控制的基础上,采用3并,优化纤维混合及条干成形;罗拉间区隔距一并 llX17mm,二并 10X16mm,三并 9X15mm。(4)粗纱以恰当的捻度和后区牵伸,控制纤维的运动,减少纱线的毛羽;罗拉隔距 23X32mm。粗纱捻度:40T (40-44)。牵伸倍数7. 7。(5)细纱控制纤维运动,减少粗、细节产生,选择适宜的牵伸倍数,减少毛羽,提高纱线质量。罗拉直径25mm,前区牵伸倍数28,后区牵伸倍数30。(6)分纱按标准纱、轻纱、重纱分开。(7)络筒采用小张力、无捻接头,络筒车速750米/分。在保证纤维质量的前提下,车速的提高从而可以提高产量,为车间带来更好的效益。(8)拼线控制张力,保证筒纱成形大小一致,不出现单纱。(9)倍捻捻向S捻。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功能化混纺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混纺纤维材料由天然彩色兔绒、雪狐绒,天然彩色细绒棉、蚕丝、罗布麻纤维、导电碳纤维复丝、功能性化学纤维混纺而成,所述天然彩色兔绒的平均直径为10. 18-14. 62 μ m,纤维平均长度为40. 5-50. 3mm,所述雪狐绒的平均直径为16. 30-18. 15 μ m,纤维平均长度为43. 61-55. 24mm,所述天然彩色细绒棉的平均纤度为1.45-1.68dtex,纤维平均长度为32_36mm,所述蚕丝包括柞蚕丝和桑蚕丝,所述罗布麻纤维平均纤度为0. 33-0. 36tex,所述导电碳纤维复丝中单丝纤度平均值为 0. 99-1. 08dtex,平均长度为40. 96-51. 22mm,该碳纤维复丝中单丝的根数为105-156根, 所述功能性化学纤维包括调温纤维、光敏纤维、抗菌纤维,所述调温纤维为六角星形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5-钠磺基间苯二甲酸酯共聚纤维,该纤维材料含有相变调温微胶囊, 该相变微胶囊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取,以聚脲型树脂为囊壁,该微胶囊所含的相变材料为聚乙二醇、硬脂酸甲酯、C20 C21的直链烷烃、石蜡油的混合物,上述四种相变材料的质量比为(0.65-0. 86) (1. 12-1. 56) (0. 93-1. 33) (1. 02-1. 68),相变材料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5-钠磺基间苯二甲酸酯共聚物原料的质量比为(6.5-7.5) (88.2-96.5), 所述相变调温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256-342纳米,所述光敏纤维皮部分为聚特戊内酯、 芯部分原料为聚对苯甲酸乙氧的皮芯纤维,其中聚特戊内酯材料中含有红外敏感材料为纳米级二氧化钒,该纳米级二氧化钒的平均粒径为320-352纳米且其最大颗粒与最小颗粒的粒径比< 1. 12,该纳米级二氧化钒与其所在的皮芯型纤维的总质量的比例为 (3.6-7.6) (80-89),所述抗菌纤维为镀银聚酯纤维和含有纳米氯化锌颗粒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纤维,该镀银聚酯纤维含有15. 3-19. 6%。的纳米级银源粉末,其纤维平均纤度为 0. 96-1. 33tex,该含有纳米氯化锌颗粒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纤维中纳米氯化锌颗粒的质量占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材料质量的19. 6-21. 5%。,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平均粒径为95-121 纳米且其中最大颗粒与最小颗粒的粒径之比< 1.30,该混纺纱中各成分的重量比为天然彩色兔绒/雪狐绒/天然彩色细绒棉/蚕丝/罗布麻纤维/导电碳纤维复丝/功能性化学纤维=(65. 5-70. 6) / (55. 0-60. 9) / (43. 6-51. 7) / (20. 8-23. 7) / (18. 4-23. 6) / (5. 1-10. 5) / (67. 5-83. 9),桑蚕丝/柞蚕丝=(60. 1-67. 3) / (45. 9-56. 6),功能性化学纤维中调温纤维/ 光敏纤维 / 抗菌纤维=(26. 0-34. 2)/(44. 8-50. 6)/(41. 2-46. 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功能化混纺纤维材料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和毛、梳棉、 并条、粗纱、细纱、分纱、络筒、拼线、倍捻工序,其中,和毛工序中天然彩色兔绒开松次数为 1-2次,在末次开松时加入和毛油0. 8-1. 2%、抗静电剂0. 5-0. 8 %,回潮控制在18-21 %,焖毛12- 小时;雪狐绒的开松次数为2-3次,在末次开松时加入和毛油0. 7-1. 1%、抗静电剂0. 6-0. 9%,回潮控制在17-20%,焖毛12-24小时。
全文摘要
一种新型功能化混纺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混纺纤维材料由天然彩色兔绒、雪狐绒,天然彩色细绒棉,蚕丝、罗布麻纤维、导电碳纤维复丝、功能性化学纤维混纺而成,该混纺纱产品,可以不经染色,就能具有原料纤维的优良本色、不易褪色,减少了制造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用该混纺纱织成的布料,不起毛起球,缩水率好,不易变形,不褪色,色泽自然,华美细薄,吸湿、保暖性好;还有防暑调温,抗静电,防紫外线功能。
文档编号D06M11/83GK102260944SQ20111020398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8日
发明者孙胜军, 崔亮, 王东, 郭伟, 魏巍, 黄峰 申请人:徐州沃尔格羊绒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