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自动恒定引纱张力的粗纱系列吊锭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是棉纺,麻纺,绢纺,毛纺,化纤纺的原料系列细纱机部件。
背景技术:
在纺织过程中要经过粗纱工序再到细纱工序,在粗纱工序中纺出的粗纱缠绕在粗纱管上,然后将粗纱管装到吊锭上,再将粗纱牵引到细纱机进行下一步加工。随着细纱机的运转,粗纱不断地从粗纱管上牵引经过细纱机捻细。为了使牵引的速度均勻,目前在吊锭上一直采用了二十年以前的技术,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由经纬纺织和上海二纺及纺织部装备司联合在江阴市塑料纺织配件厂试制,在八八年通过部级签定并制定了部颁标准,但是该技术一直延续到现在仍在使用。该技术,主要结构为阻尼盖和钢球碗结构,将它们之间的摩擦力调节到设计的阻尼值上,在运转过程中不能自动调整引纱张力。但是吊锭摩擦力受重力影响的,当粗纱重力大,则摩擦力大引纱张力也大;如果摩擦力不变,引纱张力还受引纱力臂变化的影响,粗纱管满纱时引纱力臂最大,这时引纱张力趋向减小。两者中影响较大的因素为重力。当粗纱管上绕满粗纱时,吊锭承受的重力最大,摩擦力最大,牵引粗纱时, 容易发生意外伸长并出硬头,增加了挡车工的操作强度,并影响纺纱质量;当缠绕在粗纱管上的粗纱逐渐减少时,摩擦力也减小,在同等的牵引力牵引下,纱条容易下坠,此时粗纱管停止转动。随着引纱动作的进行,当消耗完下坠的长度后纱管突然转动(此时的引纱张力最大)造成意外小微节牵伸,形成细纱的长细节纱疵。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自动调节引纱张力为恒定值,消除断头和下坠现象的粗纱系列吊锭。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方案一自动恒定引纱张力的的粗纱系列吊锭,具有吊锭主体和吊锭帽,在吊锭帽的轴线方向固定有吊锭螺杆,吊锭螺杆头部处于吊锭帽外侧,吊锭螺杆尾部处于吊锭帽内侧,吊锭帽内具有吊锭内套,吊锭内套和吊锭主体通过销钉固定连接,在吊锭螺杆尾部轴线方向套装有带肩部的重量弹簧外套,在重量弹簧外套与吊锭螺杆之间套装有重量弹簧,在重量弹簧外套的肩部套装有钢球保持架,在钢球保持架上装有多个转动接触的钢球,在钢球保持架上方套装有与钢球活动接触的钢球碗,钢球碗的下部即为吊锭内套,在钢球碗的上方套装有与钢球碗滑动接触的阻尼盖,在阻尼盖顶部外侧和吊锭帽顶部内侧之间套装有阻尼弹簧,阻尼弹簧上方套装有吊锭帽。方案二为了增大调控引纱张力的力度,在方案一基础上增加强力调档装置,即在阻尼弹簧上方与吊锭帽之间,在吊锭螺杆上套装固定有下卡片,在下卡片上套装有支撑弹簧,在支撑弹簧上端套装有分档调节件,在分档调节件上连接有分档插杆,分档插杆上方套装有分档块,分档块通过上卡片与吊锭螺杆固定,分档插杆插入分档块上的相应纺纱原料的分档槽中,分档块上方套装有吊锭帽。所述分档块具有圆柱面侧壁,在侧壁上开有均勻分布的多个不同深度的档槽,分为两组,每组分别分布在180°圆周内,每个分档槽深度依次相差1. 0——2. 0mm,两组中相同深度的档槽相隔180°相互对应。重量弹簧控制粗纱重量值为^g—300g,阻尼弹簧控制粗纱张力值为1. 5—— 8g。阻尼盖用聚甲醛制成。上述自动恒定引纱张力粗纱吊锭工作原理当粗纱管上缠满粗纱(满纱)时,吊锭承受力量最大,重力通过吊锭主体,吊锭内套,钢球碗,钢球保持架传递到重量弹簧外套,重量弹簧外套受重力作用下移,进而压缩了其内部的重量弹簧,此时阻尼弹簧伸长,阻尼力降低;反之,当粗纱接近空管时,粗纱对重力弹簧的压力减轻,重力弹簧伸长,阻尼弹簧受压, 阻尼力增加,在阻尼力和重力的彼此不断消长中引纱张力保持恒定。因为弹簧控制的力值有一定的范围,如适应棉纺引纱张力的弹簧,就不能适应大范围控制引纱张力的毛纺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应在原有的弹簧控制力值外加一个固定的张力调档装置,先预调一个固定控制力,然后再用弹簧力控制剩余的力值,最终达到恒定的引纱张力。本实用新型能适用于所有纺纱的引纱张力情况,如棉纺,麻纺,绢纺,化纤纺,毛纺等情况具有随着纺纱时粗纱重量的不断变化,能自动恒定引纱张力,防止了在拉纱过程中出现断头和下坠的问题;同时具备结构简单,只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作局部改进,成本增加很少,便于推广的有益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恒定引纱张力的粗纱系列吊锭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的名称为1-吊锭螺杆2-吊锭帽3-阻尼弹簧4-重量弹簧外套5-重量弹簧6_阻尼盖 7-钢球碗8-钢球9-钢球保持架10-吊锭内套11-销钉12-支撑圈13-吊锭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适用于低引纱张力的情况。吊锭螺杆1通过上端螺母与细纱机固定,吊锭螺杆1通过螺杆中部的螺母与吊锭帽2固定,在吊锭螺杆1尾部套装重量弹簧外套4,在重量弹簧外套4与吊锭螺杆1之间套装重量弹簧5,在重量弹簧外套4的肩部套装钢球保持架9,在钢球保持架9上装有多个钢球8,在钢球保持架9上方套装钢球碗7,在钢球碗7上方套装与其滑动接触的阻尼盖6,在阻尼盖6顶部外侧和吊锭帽2顶部内侧之间套装有阻尼弹簧3,钢球碗7下端部的吊锭内套10与吊锭主体13通过销钉11固定连接,吊锭主体13 外侧设有支撑圈12。阻尼盖6由聚甲醛制成,吊锭帽2由ABS塑料制成。[0021]对于棉纺粗纱重量弹簧控制值达到4Kg 300g,阻尼弹簧控制值达到1. 5g 6g。实施例2本实施例适用于所有纺纱原料的引纱张力毛纺的情况。在应用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下述结构在阻尼弹簧3的上方与吊锭帽2之间,在吊锭螺杆1上套装固定有下卡片,在下卡片上套装有支撑分档调节件的支撑弹簧,在支撑弹簧上端套装有分档调节件,在分档调节件上连接有分档插杆,在分档插杆上方套装有分挡块,分档块通过上卡片与吊锭螺杆1固定,分档插杆插入分档块上相应纺纱原料的分档槽中,分档块上套装吊锭帽2。操作时,只要旋转分档调节件,将分档插杆插入毛纺的档槽中,即能预调一个适应毛纺的控制力,最终达到引纱张力恒定的目的。对于毛纺粗纱重量张力控制值达到^g——300g,阻尼张力控制值达到2. 5——Sg。
权利要求1.自动恒定引纱张力的粗纱系列吊锭,具有吊锭主体(13)和吊锭帽O),在吊锭帽的轴线方向固定有吊锭螺杆(1),吊锭螺杆(1)头部处于吊锭帽( 外侧,吊锭螺杆(1)尾部处于吊锭帽O)内侧,吊锭帽O)内具有吊锭内套(10),吊锭内套(10)和吊锭主体(13) 通过销钉(11)连接,其特征为在吊锭螺杆(1)尾部轴线方向套装有带肩部的重量弹簧外套 G),在重量弹簧外套(4)与吊锭螺杆(1)之间套装有重量弹簧(5),在重量弹簧外套(4) 的肩部套装有钢球保持架(9),在钢球保持架(9)上装有多个转动接触的钢球(8),在钢球保持架(9)上方装有与钢球(8)活动接触的钢球碗(7),钢球碗(7)的下部即为吊锭内套 (10),在钢球碗(7)上方套有与钢球碗(7)滑动接触的阻尼盖(6),在阻尼盖(6)顶部外侧和吊锭帽( 顶部内侧之间套装有阻尼弹簧(3),阻尼弹簧C3)上方套装有吊锭帽O)。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恒定引纱张力的粗纱系列吊锭,其特征为在阻尼弹簧 (3)上方与吊锭帽( 之间,在吊锭螺杆(1)上套装固定有下卡片,在下卡片上套装有支撑弹簧,在支撑弹簧上端套装有分档调节件,在分档调节件上连接有分档插杆,分档插杆上方套装有分档块,分档块通过上卡片与吊锭螺杆(1)固定,分档插杆插入相应纺纱原料的分档槽中,分档块上方套装有吊锭帽O)。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恒定引纱张力的粗纱系列吊锭,其特征为分档块具有圆柱面侧壁,在侧壁上开有均勻分布的多个不同深度的档槽,分为两组,每组分别分布在 180°圆周内,每个档槽深度依次相差1.0——2. 0mm,两组中相同深度的档槽相隔180°相互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恒定引纱张力的粗纱系列吊锭,其特征为重量弹簧控制粗纱重量值为8kg——300g。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恒定引纱张力的粗纱系列吊锭,其特征为阻尼弹簧控制粗纱张力值为1. 5——Sg。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恒定引纱张力的粗纱系列吊锭,其特征为阻尼盖由聚甲醛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自动恒定引纱张力的粗纱系列吊锭,涉及纱纺细纱机部件领域,目前使用的吊锭引纱张力不能恒定,在粗纱管满纱时,容易产生意外伸长并出硬头,当粗纱接近空管时,纱条容易下坠,造成意外小微节牵伸,形成长细节纱疵,为此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包括在吊锭帽内装有重量弹簧和阻尼弹簧调节引纱张力,在较广的引线张力范围时则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再加一个张力调档装置,先预调一个固定控制力,然后再用弹簧控制剩余的力值。本实用新型具有使所有常用的原料系列粗纱引纱张力恒定的特点,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只有细微增加,便于推广的有益效果。
文档编号D01H13/10GK202116733SQ20112017599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7日
发明者徐国平, 王平祖 申请人:无锡市求实纺织专件有限公司, 江阴市通力机械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