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熔纺和冷却许多合成丝线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898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熔纺和冷却许多合成丝线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I前序部分的用于熔纺和冷却许多合成丝线的方法以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0前序部分的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同类方法以及同类装置例如由WO 2005/052224A1公开。
在合成丝线的制造中,通常需要制造大量合成丝线。为了尤其是在过程开始和过程中断期间进行操作,丝线以组的形式通过多个在纺丝设备中并立设置的纺丝站被挤出和冷却。通过纺丝站产生的丝线共同由配置给该纺丝站的卷绕装置卷绕成卷筒。根据卷绕装置的特点,可在一个纺丝站中同时生产8至32个丝线。纺丝站并立运行并且共同建立在一个车间中。为了能够在纺丝站中冷却刚挤出的丝线,为每个纺丝站输入单独的冷却空气流, 该冷却空气流被输入给有关的冷却装置以冷却丝线。
如由WO 2005/052224A1已知,输入给纺丝站的冷却空气流由一个共同的冷却空气流源供应。该冷却空气流源为此连接到主管路上,所述主管路沿纺丝站延伸,使得配置给纺丝站的冷却装置通过相应的供应管路与主管路连接。因此,由主管路供应的冷却空气流可被输入给各个纺丝站。在纺丝站内,根据冷却装置的结构冷却流作为横向定向的空气流或作为径向定向的空气流被输入给单丝簇。但也存在这样的可能,即通过多个冷却筒或吹气塞分配冷却装置中的冷却空气流并且为纺丝站中的每个丝线供应一个冷却空气分流。
在已知的方法和已知的装置中,在每个纺丝站中产生相同的冷却空气流,其强度主要由相应的过程和丝线类型来预定。
为了在制造合成丝线时实现高的过程速度,已提供这样的冷却装置,在其中,在冷却空气流和丝线之间产生尽可能小的相对速度。因此这种冷却装置通常需要较大的流量, 其可通过提高冷却空气流源的功率来产生。但现在已表明,纺丝站中增大的流量不适合于所有运行状态。尤其是初纺和丝线生头在冷却空气流流量较大时尤为困难。发明内容
现在,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同类的用于挤出和冷却许多丝线的方法和装置, 其中,所有纺丝站可共同以由冷却空气流源供应的相对大的冷却空气流流量来运行。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熔纺和冷却许多合成丝线的方法和装置,其中,并立运行的纺丝站可在冷却空气流需求不同时由一个共同的冷却空气流源供应。
按本发明,所述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I的特征的方法及具有权利要求10的特征的装置得以解决。
本发明有利的扩展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和特征组合定义。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在纺丝站中可根据当前的运行情况直接调节输入的冷却空气流流量,且无需改变由冷却空气流源产生的主流。至少一个纺丝站上改变的流量对相邻纺丝站的相邻冷却空气流产生不利的影响的担忧并未被确定。已表明,在一个纺丝站中相对于传统运行被改变的调节的冷却空气流流量的运行时间相对短并且因此不会在所有纺丝站的整体系统中引起注意。此外,改变的运行状态通常仅同时出现在整个设备的几个纺丝站中,因此纺丝站中本来的生产过程基本上不受此影响。
就这点而言,相邻纺丝站的冷却空气流流量可彼此独立地被调节的方法方案被证明是有益的。由此可进行个别调节或者在纺丝站中设置不同地构成的冷却装置。
在许多应用情况下已表明,冷却空气流的两种调节之间的调整已经能够在丝线制造的整个过程中实现高的生产安全性。通常,在运行状态中冷却空气流被调节到运行量上, 其提供增大的用于冷却丝线的流量。为了在断线或在过程开始之后使丝线可靠生头或初纺,冷却空气流流量被调节到停机量上,其例如维持最小冷却空气流。
但原则上冷却空气流的停机量也可大于冷却空气流的运行量,以便这样改善某些生头过程,使得冷却空气流可用于气动输送松弛的丝线端部。
冷却空气流流量的调节优选由节流阀实施,所述节流阀集成到纺丝站的供应管路中。在此只能对由冷却空气流源提供的最大冷却空气流节流。
与此相反,另一方法方案允许获得与冷却空气流源相比更大的冷却空气流流量。 在此情况下,冷却空气流流量的调节在纺丝站中通过辅助鼓风机实施。
根据调节装置的结构,可手动或自动实施过程改变所需的控制。在自动控制中,节流阀通过连接到控制装置的控制回路中的电调节致动器来操作。在此已证明这样的方案尤为有益,在其中,丝线监控单元也连接到控制装置的控制回路中,以致可直接利用断线时产生的信号使冷却空气流适配已改变的运行情况。
当通过辅助鼓风机调节冷却空气流时,则可简单地将鼓风机马达纳入纺丝站的控制算法中。
通过改变由冷却空气流源产生的用于供应冷却空气流的冷却空气主流的流量来对该主流进行调节,可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冷却空气流改变的灵活性以及调节范围。因此,可通过上级控制将冷却空气的主供应例如调节到恒定的压力水平上,以便在纺丝站上分别获得预定的冷却空气流流量来冷却丝线。
按本发明的方法可特别有利地用于下述情况,在其中,冷却空气流至少在纺丝站之一中被导入压力室中,并且冷却空气流通过该压力室被分配给多个包围丝线的透气的冷却筒以冷却丝线。在此情况下,冷却空气流在纺丝站中以各分流的形式被分配给多个丝线, 从而能避免较大的压力损失。
此外,丝线在设置于冷却筒下游的冷却管中冷却的特别优点在于由此可实现更高的、尤其是用于制造所谓的POY丝线的纺丝速度。
按本发明的装置为了实施该方法至少在纺丝站的供应管路之一中具有用于调节冷却空气流流量的调节装置。由此可在纺丝站中个别适配冷却空气流,可根据纺丝站的相应运行状态来选择这些适配。
通常用于制造合成丝线的整个纺丝设备中的纺丝站的构造相同,因此在纺丝站中产生的丝线分别借助构造相同的冷却装置冷却。就这点而言,优选使用按本发明的装置的扩展方案,在其中,设置多个调节装置,它们分配给各个纺丝站的供应管路并且可彼此独立地被调节。
为了调节由纺丝站的供应管路输入的冷却空气流,这样设计调节装置,使得可在多个切换位置之间进行选择,以便调节冷却空气流流量。例如可调节出用于冷却丝线所需的冷却空气流流量以及在过程开始时所希望的用于丝线生头的冷却空气流流量。
在简单的设计中,调节装置可由节流阀构成,其设置在供应管路中并且可通过操作人员手动操作或可通过调节致动器操作。
但调节装置也可有利地由辅助鼓风机构成,其通过鼓风机马达来驱动并且在供应管路中导致冷却空气流的增大。当仅有几个纺丝站需要与冷却空气流源相比增大的冷却空气量时,这种调节装置尤为有利。
通过按本发明的装置的一种有利的扩展方案,在其中,为调节致动器和/或鼓风机马达配置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控制装置耦联,并且所述控制装置与配置给有关纺丝站的丝线监控单元连接,冷却空气流的调节可自动进行。在确定纺丝站中断线后,丝线通常被立即切断并被吸入废料站中。在此阶段,已经通过如下方式调节出减少的冷却空气流,即在进行信号处理之后控制装置通过相配的控制器控制调节致动器或鼓风机马达,以使调节装置进入改变的切换位置中。
如果纺丝站中冷却空气流调节之间的波动较大,则可通过按本发明装置的一种扩展方案调节主流,以避免较大的体积流量波动,在该扩展方案中,连接到冷却空气流源上的主管路与旁通管路和旁通阀连接,为主管路配置压力传感器,并且该压力传感器和旁通阀通过设备控制装置彼此耦联。因此可通过设备控制装置维持主管路中预定义的气压界限范围。
但对于冷却空气流源由主鼓风机构成的情况,作为替换方案也存在这样的可能, 即鼓风机驱动装置和设置在主管路中的压力传感器共同通过鼓风机控制装置彼此耦联。因此可在确定的界限范围内调节由主鼓风机产生的冷却空气流量。
设置在纺丝站中的用于冷却丝线的冷却装置优选通过压力室构成,供应管路连接到该压力室上并且压力室为每个喷丝头分别具有一个透气的冷却筒。由此每个由喷丝头挤出的、通常由许多单丝构成的丝线可被均匀冷却。压力室中的冷却空气流被分为多个分流, 每个分流朝一个丝线定向。
在制造所谓的POY丝线时,在冷却管中冷却丝线被证明尤为有益,在其中,冷却空气的额外加速用于提高纺丝速度。为此,在压力室的下侧上为每个冷却筒配置一个冷却管。


现在借助按本发明的装置的几种实施例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按本发明的方法和按本发明的装置。附图如下
图I为实施本发明方法的本发明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2为根据图I的实施例的处于用于调节冷却空气流的不同调节位置中的调节装置的不意图3至5为实施本发明方法的本发明装置的多种实施例的示意图6为按本发明装置的实施例之一的纺丝站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I示出按本发明的用于实施按本发明方法的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为清楚起见仅示出两个用于制造两组丝线且每组含五个丝线的纺丝站。通常, 多个这种纺丝站并立设置,以制造许多合成丝线。因此,每个纺丝站的丝线数量也是示例性的。通常,在一个纺丝站中,至少8个直至最多32个丝线并行被挤出和冷却。
在图I所示实施例中,纺丝站I. I和I. 2并立设置。纺丝站I. I和I. 2构造相同。 因此,每个纺丝站I. I和I. 2各具有一个纺丝箱体2和一个设置在纺丝箱体2下方的冷却装置6。纺丝箱体2在其上侧上具有纺丝泵3,其经由熔体输入件4与在此未示出的熔体源连接。纺丝泵3构造为多重泵并且通过驱动轴5驱动。
纺丝泵3通过设置在被加热的纺丝箱体中的分配系统与多个喷丝头连接,这些喷丝头保持在纺丝箱体2的下侧上(在此未示出)。
设置在纺丝箱体2下方的冷却装置6在该实施例中包括一个压力室8和多个连接在压力室8下侧上的冷却管7。每个冷却管7在此分别配置给一个在此未示出的喷丝头,以便分别冷却一个丝线的单丝簇。在每个冷却管7上,丝线27被设在冷却管7下方的导丝器 34引导。
为了向纺丝站I. I和I. 2的冷却装置6供应冷却空气流,为纺丝站I. I和I. 2各配置一个供应管路9. I和9. 2。供应管路9. I和9. 2分别通入相应纺丝站I. I和I. 2的冷却装置6的压力室8中。供应管路9. I和9. 2以相反的端部连接在主管路10上。主管路 10与冷却空气流源11连接,通过该冷却空气流源在主管路10中产生冷却空气主流。
为每个供应管路9. I和9. 2各配置一个调节装置12. I和12. 2,以便能够调节通过供应管路9. I和9. 2分别向纺丝站I. I和I. 2输入的冷却空气流的流量。在该实施例中, 调节装置12. I和12. 2分别由节流阀13相同地构成。节流阀13在此可通过手轮14调整。
与冷却空气流源11连接的主管路10沿在此未示出的纺丝站延伸。因此,每个纺丝站至少有一个供应管路连接到主管路10上。
在冷却空气流源11的区域中,主管路10具有设有旁通阀16的旁通管路15。旁通管路15通入环境中,以致冷却空气的分流可通过旁通阀16直接排出主管路10。旁通阀16 在所述实施例中由可手动调节的节流阀构成,以便可根据需要调节分流以控制主管路10 中的主流。
在图I所示实施例中,在纺丝站I. I和I. 2中分别并行挤出多个由被输入的聚合物熔体构成的丝线并且随后将其冷却。在丝线冷却后,丝线被导丝盘系统拉出、拉伸并且接着被卷绕成卷筒。为此,为每个纺丝站I. I和I. 2各配置在此未示出的一个导丝盘系统和一个卷绕装置。在每个纺丝站I. I和I. 2中可以连续由聚合物熔体产生一组丝线。在该运行状态中,为了冷却纺丝站I. I或I. 2中的丝线,需要由供应管路9. I和9. 2输入预定义的冷却空气流流量。与此相应,调节装置12. I和12. 2分别被调节到第一切换位置中,以便调节出所需的流量。
在过程开始时或断线之后,需要使丝线在导丝盘系统和卷绕装置中生头。生头过程在减小的生产速度下实施,因此冷却装置中按生产速度调节的冷却空气流妨碍和干扰该生头过程。同样,过程开始时的初纺也有特殊需要,以便各个刚挤出的丝线能够穿过冷却管。就这点而言,需要调节冷却装置的冷却空气流,以得到改变的流量。例如可通过调节装置12. I将供应管路9. I中的冷却空气流调节到运行量或停机量上。冷却空气流的运行量用于冷却丝线,并且在过程中断或过程开始时调节出停机量,其优选小于冷却空气流的运行量。由此可优化丝线的重新生头,从而可实现短的中断时间。
图2示例性示出供应管路9. I中调节装置12. I的不同的切换位置。这些切换位置在此通过节流阀13在供应管路9. I中的不同位置来实现。在图2. I中,节流阀13处于最大打开的状态中,因此被输入的冷却空气流流量可无阻碍地通过节流阀13。
在图2. 2中示出节流阀13的一个改变的切换位置,在此在供应管路中由节流阀13 释放减小的开口横截面。由此调节出减少的冷却空气流流量。该位置例如可用于在纺丝站上调节出冷却空气流的停机量。
在图2. 3中示出节流阀13的关闭位置,由此供应管路9. I中的冷却空气流被中断并且因此不再向纺丝站I. I输入冷却空气流。该位置优选可在纺丝站上的维修工作期间被调节出。
为了实现节流阀13的各个节流位置的高度的可再现性,可通过传感器、例如角度传感器来监控节流阀13的位置。
在图I所示实施例中,可在纺丝站I. I和I. 2上个别调节冷却空气流,并且在此无需改变主管路10中的由冷却空气流源11产生的主流。在图I所示实施例中,冷却空气流的调节可由个别操作人员手动来实施。但原则上这种调节也可自动进行并且集成在机器 的控制设计中。因此图I所示实施例可通过附加的致动器和控制器如根据图3的实施例那样来改进。
图3所示实施例的结构与根据图I的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因此引用上述说明并且在此仅说明不同之处。
为了自动调节冷却空气流,为调节装置12. I和12. 2各配置一个调节致动器17,其与控制器18耦联。调节装置12. I和12. 2的控制器18与中央控制装置19连接。
每个纺丝站I. I和I. 2具有操作面板20. I和20. 2,其与控制装置19连接。操作人员可通过操作面板20. I和20. 2输入控制命令,以便开始初纺或维修。因此,冷却装置6 通常构造成高度可调的并且可通过在此未示出的调整装置与纺丝箱体分离。因此供应管路 9. I和9. 2优选构造成柔性的。
现在,为了在调节装置12. I和12. 2上分别保持纺丝站I. I和I. 2上预定义的冷却空气流流量,可分别通过操作面板20. I和20. 2输入希望的切换位置,从而通过控制装置 19来控制相应的控制器18和调节致动器17,以便控制调节装置12. I或12. 2。
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为主流设置上级调节。对此,为旁通阀16配置阀致动器21 和阀控制装置22,它们与控制装置19耦联。为主管路10配置压力传感器28,该压力传感器与控制装置19连接。因此可在控制装置19中持续监控由压力传感器28输入的压力信号并且根据实际值一规定值比较在旁通阀16上实施相应的阀控制。由此可实现所有连接上的纺丝站I. I和I. 2的均匀的供应。
为了能够将丝线从纺丝站中直至卷绕期间的事件都集成到控制设计中,图4示出另一种实施例,其结构基本上与根据图3的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因此在此引用上述说明并且仅说明主要区别。
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示意性示出配置给纺丝站I. I和I. 2的导丝盘系统25. I和 25. 2以及卷绕装置26. I和26. 2。导丝盘系统25. I和25. 2通常直接设置在纺丝站I. I和I.2的冷却装置6下方,以从冷却装置6中拉出丝线簇。在导丝盘系统25. I和25. 2下游设置卷绕装置26. I和26. 2,在卷绕装置中丝线并行相邻地分别卷绕成卷筒。在导丝盘系统25. I和卷绕装置26. I之间设置丝线监控单元24. 1,例如用于检测断线。丝线监控单元 24. I与调节控制单元23. I连接,该调节控制单元配置给纺丝站I. I并且与操作面板20. I 耦联。调节控制单元23. I也与调节致动器17的控制器18连接,以便控制供应管路9. I中的调节装置12. I。
与纺丝站I. I相似,纺丝站I. 2也配有调节控制单元23. 2,其与操作面板20. 2、丝线监控单元24. 2和调节装置12. 2连接。通过与丝线监控单元的额外关联,纺丝站中的冷却空气流的调节可这样自动化进行,使得在识别断线时在有关调节装置12. I或12. 2上直接改变地调节冷却空气流流量。在消除过程干扰及在重新生头之后,可通过操作面板20. I 或20. 2借助调节控制单元23. I或23. 2使调节装置12. I或12. 2复位。
在根据图4的实施例中,为了在主管路10中产生主流,冷却空气流源11构造为主鼓风机29并且通过鼓风机驱动装置30驱动。在此情况下,可以按下述方式进行主流的上级调节为鼓风机驱动装置30配置鼓风机控制装置31,其与压力传感器28连接。压力传感器28设置在主管路10中并且监控在主管路中由冷却空气流的馈入而引起的过压。由此可以与纺丝站I. I和I. 2中的条件无关地在主管路10中产生尽可能恒定的气流。
如开头所述,在这种实施例中运行多个优选成列地并立设置的纺丝站。在此很常见的是,并非所有纺丝站构造都相同,因此例如使用不同的冷却装置来冷却丝线。但为了能够在某些纺丝站上个别调节冷却空气流,在图5中 示出另一种实施例。在图5所示实施例中显示前三个纺丝站,其中,纺丝站I. I和I. 2与上述实施例构造相同。而纺丝站I. 3则具有冷却装置6,在该冷却装置中未使用冷却管来冷却丝线。纺丝站I. I和I. 2与根据图4的实施例的纺丝站I. I和I. 2构造相同,其中仅调节装置12. I和12. 2在此情况下由辅助鼓风机32构成。各辅助鼓风机32通过鼓风机马达33运行,借助控制器18来控制鼓风机马达。控制器18与调节控制单元23. I或23. 2连接,所述调节控制单元与操作面板20. I或20.2和丝线监控单元24. I或24. 2耦联。
与此相反,纺丝站I. 3通过供应管路9. 3与主管路10连接,供应管路9. 3没有调节装置。在此,输入给纺丝站I. 3的冷却空气流仅由主管路中的主流的调节以及供应管路9.3与主管路10之间的横截面比值决定。由冷却空气流源11产生的冷却空气流流量在纺丝站I. I和I. 2中作为基础供应被接收。为获得增大的用于冷却丝线的冷却空气流流量, 使用套筒式鼓风机32。
但在此原则上要指出,这种辅助鼓风机也可用于根据图3和4的实施例中,以便例如通过辅助鼓风机产生压力升高,其可通过节流阀调节。在此重要的是,可在纺丝站中为不同的运行状态例如初纺、断线、丝线生头等分别相应地调节输入给冷却装置的冷却空气流。
在图6中示出纺丝站的一种实施例,其例如可有利地用于根据图I至5的实施例中。纺丝站的该实施例具有纺丝箱体2,其具有多个喷丝头39,这些喷丝头经由分配管路系统40与纺丝泵3连接。纺丝箱体2构造成可加热的,以便加热引导熔体的构件。
在纺丝箱体2的下侧上设置压力室8,其通过升降装置41保持并且可在其高度上相对于纺丝箱体2进行调整。压力室8在所述实施例中具有通过透气的隔板42彼此分开的上室36和下室37。供应管路9. I连接到压力室8的下室37上,以致流入下室37中的冷却空气流被分配给上室36。在上室36中,与喷丝头39同轴地设置冷却筒35,冷却筒具有透气的壁。冷却筒35分别包围由喷丝头产生的单丝簇,其通常合并成丝线。因此,通过冷却筒35进入上室36中的冷却空气流被分配并且以分流的形式被输入给挤出的单丝束。
在冷却筒35的延长部中分别设置管接头38和冷却管7,以便实施单丝的冷却。管接头38穿过下室37,冷却管7保持在管接头的下侧上。冷却管7在其丝线行进方向中具有横截面紧缩部,以致经由冷却筒35导入的分流获得额外的加速,从而达到尽可能高的纺丝速度。
为了能够借助输入给纺丝站的冷却空气流均匀冷却许多丝线,需要大的流量,其可处于4(Tl20m3/h的范围中。
在图6所示实施例中,升降装置41的控制——例如为了在维护周期中分离冷却装置6和纺丝箱体2——也可有利地与中央控制装置19或调节控制单元23. I或23. 2组合, 从而可根据升降装置41的控制来调节冷却空气流流量。
图6所示的纺丝站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原则上,构造在按本发明的装置中的纺丝站和通过按本发明的方法运行的纺丝站也可包括没有冷却管的冷却装置。有利的是, 冷却装置可这样运行,即它们借助吹气壁将冷却空气流横向地引导到丝线簇上。尤为有利的是,也可使用这样的冷却装置,在其中各个丝线通过吹气塞冷却。在此重要的是,在纺丝站中在断线或在丝线生头时可改变优选减小地调节冷却空气流流量,并且在此无需干预冷却空气流源的整个供应系统。
附图标记列表
I. I, I. 2, I. 3纺丝站
2纺丝箱体
3纺丝泵
4熔体输入件
5驱动轴
6冷却装置
7冷却管
8压力室
9. I, 9. 2,9. 3供应管路
10主管路
11冷却空气流源
12. I, 12. 2,12. 3 调节装置
13节流阀
14手轮
15旁通管路
16旁通阀
17调节致动器
18控制器
19控制装置
20. I, 20. 2 操作面板
21阀致动器
22阀控制装置
23. I, 23. 2调节控制单元
24. I, 24. 2丝线监控单元
25. I, 25. 2导丝盘系统
26. I, 26. 2卷绕装置
27丝线
28压力传感器
29主鼓风机
30鼓风机驱动装置
31鼓风机控制装置
32辅助鼓风机
33鼓风机马达
34导丝器
35冷却筒
36上室
37下室
38管接头
39喷丝头
40分配管路系统
41升降装置
42隔板
权利要求
1.用于熔纺和冷却许多合成丝线的方法,其中,丝线以组的形式在多个并立运行的纺丝站中挤出和冷却,为纺丝站分别输入用于冷却有关丝线的冷却空气流,并且各纺丝站的冷却空气流由一个共同的冷却空气流源供应,其特征在于,当纺丝站之一中的运行状态改变时,有关纺丝站的冷却空气流流量与冷却空气流源无关地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纺丝站的冷却空气流流量彼此独立地进行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纺丝站的冷却空气流流量在冷却空气流的停机量和冷却空气流的运行量之间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I至4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空气流流量通过与纺丝站连接的供应管路中的节流阀和/或辅助鼓风机来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阀手动操作或通过电调节致动器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4和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致动器和/或辅助鼓风机的鼓风机马达通过控制装置来控制,并且纺丝站的丝线通过丝线监控装置来监控,该丝线监控装置的信号在断线时传送给控制装置。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由冷却空气流源产生的用于向纺丝站供应冷却空气流的冷却空气主流的流量来对该冷却空气主流进行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I至7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空气流至少在纺丝站之一中导入压力室中并且冷却空气流通过该压力室分配给多个包围丝线的透气的冷却筒以冷却丝线。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空气流通过冷却筒分配给多个包围丝线的冷却管。
10.用于实施根据权利要求I至9之一的方法的装置,其包括多个纺丝站(I.I、I. 2)和多个配置给纺丝站(I. 1、1.2)的供应管路(9. 1、9. 2),所述纺丝站分别具有一个设有多个喷丝头(39)的纺丝箱体(2)和一个冷却装置(6),各供应管路连接到一个主管路(10)上,并且各纺丝站(I. 1、1. 2)的冷却装置(6)并联地与中央冷却空气流源(11)连接,其特征在于, 为至少其中一个供应管路(9. 1,9. 2)配置用于调节冷却空气流流量的调节装置(12. I)。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多个调节装置(12.1,12. 2),所述调节装置分配给供应管路(9. 1,9.2)并且能彼此独立地被调节。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12.I)或所述多个调节装置(12. 1、12. 2)分别具有用于调节冷却空气流流量的多个切换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之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12.I)由节流阀(13)构成,所述节流阀能手动操作或能通过调节致动器(17)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之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12.I)由辅助鼓风机(32)构成,所述辅助鼓风机通过鼓风机马达(33)驱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调节致动器(17)和/或鼓风机马达(33)配置控制器(18),所述控制器与控制装置(19、23. I)耦联,并且所述控制装置(19)与配置给有关纺丝站(I. O的丝线监控单元(24. I)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5之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到冷却空气流源(11)上的主管路(10)与旁通管路(15)和旁通阀(16)连接,为主管路(10)配置压力传感器(28)并且该压力传感器(28)和旁通阀(16)通过控制装置(19)彼此耦联。
17.根据权利要求10至15之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空气流源(11)由具有可控制的鼓风机驱动装置(30)的主鼓风机(29)构成,所述主鼓风机(29)连接到主管路(10) 上,为主管路(10 )配置压力传感器(28 )并且压力传感器(28 )和鼓风机驱动装置(30 )通过鼓风机控制装置(31)彼此耦联。
18.根据权利要求10至17之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其中一个纺丝站(I.1,1.2) 的冷却装置(6)具有压力室(8),该压力室为每个喷丝头(39)分别具有一个透气的冷却筒(35)。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力室(8)的下侧上连接有多个冷却管(7 ),所述冷却管在冷却筒(35 )的延长部中与冷却筒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熔纺和冷却许多合成丝线的方法和装置,丝线以组的形式在多个并立运行的纺丝站中被挤出和冷却。为此,为纺丝站分别输入用于冷却有关丝线的冷却空气流,所述冷却空气流由一个共同的冷却空气流源供应。为了尤其是在运行干扰时能够改变冷却空气流,按本发明,至少一个有关纺丝站的冷却空气流流量与冷却空气流源无关地被改变。为此,配置给纺丝站的供应管路具有用于调节冷却空气流流量的调节装置。
文档编号D01D13/02GK102869819SQ201180021690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4日
发明者K·舍费尔, U·恩德斯, M·赖希魏因, R·尼奇克, M·菲舍尔, D·舒尔茨 申请人: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