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取毛竹纤维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896阅读:8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提取毛竹纤维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提取领域,涉及一种提取毛竹纤维的工艺。
背景技术
竹纤维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一种纤维素纤维,是继棉、麻、毛、丝之后的第五大天然纤维。竹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同时又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众多学者都认为,竹纤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天然环保型绿色纤维,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以及对可再生资源的日益重视,竹纤维产业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日益突出。毛竹竹材的纤维含量较高,据统计,一年生毛竹纤维素含量高达65%以上,两年生纤维含量55%以上,三年上毛竹纤维含量也能达到45%以上,同时纤维长度长达2000微米,以毛竹为原料制备竹纤维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利用毛竹制备环保餐具及包装容器用纤维的绿色工艺研发将为毛竹产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竹纤维制备的实质是竹纤维原料经过处理,去除竹原料中的木质素以及部分半纤维素对纤维素的保护作用和破坏纤维素大分子之间的晶体结构,从而提高竹纤维提取率,来满足不同竹纤维制品,如环保餐具、竹炭制造、纺织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等等的品质需求。处理过程的实质是提取竹纤维原料中的纤维素,故所采用的思路一般为,用各种手段去除去木质纤维原料中 的其他成分,如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等等,从而分离出纯度较高的纤维素加以利用。在现有技术中,常采用的以下几种工艺来进行植物纤维的提取。(I)化学机械提取工艺。以纸制浆工艺为例,1874年,德国化学家A.密切利希建议先将木片用亚硫酸或亚硫酸氢盐处理后磨解成浆;1921年美国林产实验室工作人员发现在制浆用的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烧碱或碳酸钠调节PH值有利于防止设备腐蚀,同时也发现,只要纸浆的得率在60-70 %时,用机械法分离纤维,即可制成纸浆,基于此,美国于1925年建立了第一个以中性亚硫酸钠药液(Na2SO3 + Na2CO3)进行蒸煮化学预处理,再磨解成浆的化学机械法纸浆厂。高尔达造纸公司则于1955年用烧碱(NaOH)溶液在常压下预浸木片的化学预处理后,磨解成浆,称为冷碱法制浆。其后又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化学预处理和磨解方式组合而成的化学机械制浆方法。(2)生化机械制浆工艺。生化机械浆,顾名思义,就是偏重于机械处理的纤维原料的纸浆提取,主要是采用生物或化学预处理和机械磨解后处理的制浆方法。先用生物药剂进行轻度预处理(浸溃或蒸煮),除去竹、木片中部分半纤维素,木质素较少溶出或基本未溶出,但软化了胞间层。再经盘磨机进行后处理,磨解软化后的竹木片(或草片),使纤维分离成纸浆,简称化机浆(CMP)。(3) “蒸爆(闪爆)”提取工艺。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以及节能减排政策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关注无污染纤维提取技术的研究,其中基于“蒸爆”的纤维提取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植物纤维制备的过程中。该技术的技术本质为采用螺旋杆或者其他机械设计的方法将原料进行蒸煮挤压,在挤压的过程中破坏原竹的晶体结构,释放纤维素,最终经过提取获得纤维素材料。
现有技术中各种工艺存在的不同的技术缺陷。
(I)化学法与生化机械提取工艺的主要问题是对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目前,提取纸浆用植物纤维,以及绝大部分竹纤维提取工艺均采用与化学制浆及其类似的工艺,由此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近年我国造纸制浆工业的商品碱用量已达100万t左右, 年总用喊量(加回收喊)达140万t左右;而宏观喊回收率尚不足30%,即每年有约百万吨左右的碱流失,约占全国烧碱产量的1/4左右。我国造纸工业的综合能耗一般要达1.55t/ t (标煤/产品),比国际一般水平高出近一倍。同时,我国县及县以上造纸及纸制品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3.9亿m3,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1%,废水中排放的CODcr达321万t, 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1%。
现有技术中的化学或者生化制浆工艺所存在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没有对提取过程中的其他组分进行分类回收利用,这也是造成污染严重的原因之一。
( 2 ) “蒸爆”法与其他技术相比,环境污染小,木素处理效果较好,具有生产植物纤维的潜力。但是该方法还存在很多隐患,使得该工艺还不能实现工业化生产。其一:高温高压的瞬间释放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工业化水平不高,越大的处理能力,安全性越差,在蒸煮加温、加压和释放过程一旦发生出气口堵塞现象(这在生产过程很容易发生),原材料在高压和高温下会因本身原因持续升温(就算切断水蒸气也无法阻止),那持续升高的压力和温度如果无法释放和停止,那后果就会不堪设想;其二:“蒸爆”技术得到的纤维质量较好, 但很不均匀,后期加工、精选难度很大;其三:“蒸爆”技术虽然使得原材料纤维充分的分解,同时木质素和果胶也同时分解,导致后期处理的COD含量非常高,甚至高到20000 mg/ L,对环境污染的隐患非常大。
而且,在上述的工艺中,所要实现的技术目的均为实现较高纯度的植物纤维提取。 但是,发明人在十几年的天然纤维素预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实践中表明:过分强调利用单一组分,严重地影响了木质纤维原料利用的健康发展,甚至走向自我否定。对于不同的纤维制品,对纤维含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用于生产环保餐具所需植物纤维,应保留部分半纤维素,从而实现纤维素的交联作用,同时应适当保留一部分木质素,以利于增加产品的挺度和强度,过分强调纤维素含量的提高,比如纤维素含量达到90%以上,并不利于生产环保餐具毛竹纤维的经济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之一是提供了一种提取毛竹纤维的工艺。该工艺提取得到的毛竹纤维可以但不局限于用作环保餐具以及包装容器的制作原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毛竹纤维。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毛竹纤维在环保容器中的应用。
为了达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提取毛竹纤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工序依次包括,粗切粗磨,进料,蒸汽高温中压蒸煮,热磨,乙醇萃取,分离干燥。
本发明所述的提取毛竹纤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序具体操作过程为,(I)取毛竹原料,对原料进行粗选后,将毛竹原竹切成长0.5-1.0 m,宽2.0-5.0 cm的竹条,再采用机械冲压的方法将竹条切为长2.0-5.0cm,宽0.5-2.0cm的竹片;
(2 )将竹片通过传送带传送至蒸煮机进料口,进料后,通过蒸煮机内部的传送动力与蒸汽压力与热作用将竹片进行高温低压蒸煮,并输送至密闭蒸煮机出料口,通过密闭的设备将竹片传送至热磨机进料口;
(3)热磨机在蒸汽作用下对竹片进行热磨,出料,进入萃取池;
(4)采用工业酒精对物料进行萃取l_2h,萃取后将物料进行过滤干燥,水分控制为干基水分含量为3_8%。本发明所述的提取毛竹纤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进料后,所述高温低压蒸煮,热磨工序于统一密闭的机械中进行,并于热磨过程中通入蒸汽。本发明所述的提取毛竹纤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中压蒸煮与热磨工艺所采用的仪器为统一密闭的机械仪器,其中,蒸煮设备设置有通入蒸汽的管路系统并设置有密封系统,热磨设备设置有通入蒸汽的管路系统并设置有密封系统,在蒸煮设备的出口端和热磨系统的进料口端设计制造有密封系统。其中,发明所述的机械仪器,机械设备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的仪器、设备,但是,机械系统的选用与制造能够满足提取过程中工艺对机械的要求。具体包括,蒸煮设备能够满足工艺对温度和压力的要求,密封系统能够保证工艺对连接端和热磨系统中温度和压力的要求,蒸汽管路系统的设置能够满足工艺对蒸汽用量以及温度和压力的要求。本发明所述的提取毛竹纤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煮工艺蒸煮时间为20-45分钟,热磨工艺的时间为30-50min,蒸煮蒸汽压力为0.1-0.3MPa,温度为100-121°C,热磨蒸汽压力为0.1-0.3 MPa,温度为100-121。。。

其中,对低压应理解为相对于常规蒸汽处理或者蒸爆工艺压力处于较低的范围。在该压力和其他综合作用条件下,工艺对纤维的提取能够满足环保餐具等对纤维提取的要求。并且,该压力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并不常见。其理由为,在蒸爆工艺中压力常处于2.0-5.0MPa的范围,由于蒸爆中高压导致了提取工艺的难于控制,在蒸爆工艺中并不能实现低压的控制,造成了现有技术中难于解决的技术难题,因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高温低压提取毛竹纤维是并不常见的。本发明所述的提取毛竹纤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醇萃取液中富含木质素。本发明所述的提取毛竹纤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竹纤维提取率为70-90%之间,木质素去除率范围在30-50% ;
本发明所述的提取毛竹纤维的工艺所制得的毛竹纤维,其特征在于:竹纤维中纤维素含量60%-70%,半纤维素含量为14.0-19.0%,木质素含量为10.0-15.0%,纤维长度为60.0-100.0 μ m,直径为 5.0-15.0ym,拉伸强度为 1.9-3.0 cN / dtex。本发明所述的毛竹纤维在环保纤维和包装容器中的应用。本发明突出的实质性特点体现在,通过技术方案,结合具体材料对提取工艺的要求,实现了对竹纤维的提取,并满足了环保餐具所需竹纤维的原料特性要求。在毛竹原材料中,木质素与半纤维素以共价键的形式结合,将纤维素分子包埋在其中,形成一种天然的屏障,纤维素释放并重结晶,是得到植物纤维的关键。本发明中通过设计密闭工艺实现高温低压蒸煮与热磨的结合实现纤维素的有效释放,并保证了本发明中对原料特性的要求。在技术效果上表现为,在高温低压蒸煮阶段,利用水蒸气和热的联合作用实现原材料的类酸性降解以及热降解。具体体现在,在高温、低压蒸汽作用下,中压热蒸汽进入纤维原料中,并渗入纤维内部的空隙,原材料在水蒸汽和压力共同作用下迅速膨胀,破坏部分分子间的链接键,纤维素结晶度提高,聚合度下降,半纤维素部分降解,木质素软化,果胶降解,横向交联强度下降,有效加强了软化效果。膨胀后的原材料在密闭环境中直接进入热磨机进行热磨,密闭热磨的技术效果体现为,通过密封通道输送到热磨机进行高温研磨,研磨过程随同原料的输送,蒸汽也同时进入研磨,保证原料的温度,从而保证了前一步骤中高温低压的技术效果。同时,通过热磨机研磨实现原料的组分分离和结构变化,热磨经高温中压处理过的植物原料,直接进入热磨机,通过机械研磨,可使破裂的木质素部分脱离;纤维中的无定形区发生重构并结晶,结晶区部分结晶体被破坏,形成更小、更规则结晶;同时,能使壁腔比大的纤维发生帚化。热磨过程使得纤维发生一定程度上的断裂,这种断裂不仅表现为纤维素大分子中的键断裂,还原端基增加,纤维素内部氢键的破坏,还表现为无定形区的破坏和部分结晶区的破坏。此时,原料已经断裂为细小纤维,部分木质素剥离并附着于纤维上。在此过程中,由于密闭加工设备的作用,与高温低压蒸汽处理的原料在热磨过程中可以有效的使得竹原料内部水汽的释放,增强了热磨的效果。和传统的润涨加热处理工艺相比,材料经过润涨处理,氢键破裂,游离出羟基,水分子吸附在羟基上,组织氢键复合,但反应温度不能太高,易破坏纤维素分子;当材料干燥后,氢键重新结合。最后,木质素残留在纤维素固体料中,但此时木质素结构中的α-丙烯醚键和部分β -丙烯醚键断裂,用乙 醇萃取进行有效回收部分木质素,提高竹纤维的纯度,并且进一步降低成品中木质素的含量。通过调节蒸煮过程中的温度压力与时间,并且调节热磨的功率,可以方便的调节最后广品的品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I)乙醇萃取获得木质素有机混合溶液可以作为木质素提取的原液,实现了毛竹资源的高效利用,增加了生产方的经济效益。(2)通过工艺的设计,使得利用植物纤维软化后,再通过密封通道输送到热磨机进行高温研磨,研磨过程随同原料的输送,蒸汽也同时进入研磨,保证原料的温度,得到的纤维包含了木质素及其他物质,就是原料所有的组分在“汽磨”过程并不流失,依然附着在纤维上,可以增加产品的挺度和强度。(3)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竹纤维提取工艺,本发明所用系统为密闭循环系统,可以有效降低污水的排放量,而且可以实现乙醇的循环利用,因此,利于环境的保护。(4)相对于蒸爆工艺来讲,该技术有效克服了蒸爆工艺中技术不安全性以及工艺制得的纤维不均匀性的缺陷。(5)汽爆与密封汽磨技术的工艺流程是连续化生产的过程,其处理效率也非常高,可实现规模化的生产,不受处理量的限制。发明附1为毛竹纤维的SEM扫描图。图2为工艺所需参数以及机械示意流程图。图3为利用毛竹纤维制备环保包装容器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所述工艺以及材料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
本实施例说明毛竹原材料的特征。取浙江台州地区一年生毛竹原料进行检测分析,检测分析方法参见参考文献《化学世界》,2009, 6: 336-338。结果显示,本发明中原竹的纤维素平均含量为52.2%,总木质素平均含量为16.1%,半纤维素平均含量为22.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说明毛竹纤维的具体提取步骤。取实施例1所述的原竹作为提取的原料,具体的提取步骤如下:
(I)取毛竹原料,对原料进行粗选后,将毛竹原竹切成长0.5 111,宽2.0 Cm的竹条,再采用机械冲压的方法将竹条切为长3.0 cm,宽1.0 cm的竹片;
(2 )将竹片通过传送带传送至蒸煮机进料口,进料后,通过蒸煮机内部的传送动力与蒸汽压力与热作用将竹片进行高温低压蒸煮,并输送至密闭蒸煮机出料口,通过密闭的设备将竹片传送至热磨机进料口,蒸煮工艺蒸煮时间为20min,热磨工艺的时间为50min,蒸煮蒸汽压力为0.1MPa,温度为100°C,热磨蒸汽压力为0.1MPa,温度为100°C。(3)热磨机在蒸汽作用下对竹片进行热磨,出料,进入萃取池进行萃取;
(4)采用工业酒精对物料进行萃取1.0h,萃取后将物料进行过滤干燥,控制干基水分含量为3%。采用实施例1的相同的分析方法对最后所得的纤维进行成分分析检测,检测的结果显示竹纤维中纤维素含量62.2%,半纤维素含量为18.4%,木质素含量为11.3%。同时对提取前的原竹纤维和提取得到的纤维进行电镜扫描,其结果如

图1所示。结果显示纤维提取过程中,原竹中纤维表面非常粗糙,胶质包裹构造明显,毛竹纤维的直径较大。在经过提取以后,原竹纤维表面光滑,胶体部分脱除,纤维的长度为70.0μπι,宽度为
10.0 μ m,壁厚为 6.0 μ mo采用文献《毛纺科技》,2005,11: 39-42所述的方法检测所得纤维的拉伸强度,结果显示提取所得纤维拉伸强度为2.65cN / dtex。实施例3
本实施例说明毛竹纤维的又一提取步骤。取实施例1所述的原竹作为提取的原料,具体的提取步骤如下:
(I)取毛竹原料,对原料进行粗选后,将毛竹原竹切成长1.0m,宽2.0 Cm的竹条,再采用机械冲压的方法将竹条切为长4.0 cm,宽1.0 cm的竹片;
(2 )将竹片通过传送带传送至蒸煮机进料口,进料后,通过蒸煮机内部的传送动力与蒸汽压力与热作用将竹片进行高温低压蒸煮,并输送至密闭蒸煮机出料口,通过密闭的设备将竹片传送至热磨机进料口,蒸煮工艺蒸煮时间为20min,热磨工艺的时间为30min,蒸煮蒸汽压力为0.1MPa,温度为100°C,热磨蒸汽压力为0.1MPa,温度为100°C。(3)热磨机在蒸汽作用下对竹片进行热磨,出料,进入萃取池进行萃取;
(4)采用工业酒精对物料进行萃取1.0h,萃取后将物料进行过滤干燥,控制干基水分含
量为3%。采用实施例1的相同的分析方法对最后所得的纤维进行成分分析检测,检测的结果显示竹纤维中纤维素含量59.6%,半纤维素含量为18.3%,木质素含量为14.5%。同时对提取前的原竹纤维和提取得到的纤维进行电镜扫描,其结果如图1所示。结果显示纤维提取过程中,原竹中纤维表面非常粗糙,胶质包裹构造明显,毛竹纤维的直径较大。在经过提取以后,原竹纤维表面光滑,胶体部分脱除,纤维的长度为60.0 μ m,宽度为15.Ομ ,壁厚为 8.Ομ 。采用文献《毛纺科技》,2005,11: 39_42所述的方法 检测所得纤维的拉伸强度,结果显示提取所得纤维拉伸强度为2.91 cN / dtex。实施例4
本实施例说明毛竹纤维的又一提取步骤。取实施例1所述的原竹作为提取的原料,具体的提取步骤如下:
(1)取毛竹原料,对原料进行粗选后,将毛竹原竹切成长lm,宽2.0 cm的竹条,再采用机械冲压的方法将竹条切为长2.0 cm,宽1.0 cm的竹片;
(2)将竹片通过传送带传送至蒸煮机进料口,进料后,通过蒸煮机内部的传送动力与蒸汽压力与热作用将竹片进行高温低压蒸煮,并输送至密闭蒸煮机出料口,通过密闭的设备将竹片传送至热磨机进料口,蒸煮工艺蒸煮时间为40min,热磨工艺的时间为30min,蒸煮蒸汽压力为0.2MPa,温度为115°C,热磨蒸汽压力为0.2MPa,温度为115°C。(3)热磨机在蒸汽作用下对竹片进行热磨,出料,进入萃取池进行萃取;
(4)采用工业酒精对物料进行萃取1.0h,萃取后将物料进行过滤干燥,控制干基水分含量为3%。采用实施例1的相同的分析方法对最后所得的纤维进行成分分析检测,检测的结果显示竹纤维中纤维素含量64.2%,半纤维素含量为16.5%,木质素含量为10.4%。同时对提取前的原竹纤维和提取得到的纤维进行电镜扫描,其结果如图1所示。结果显示纤维提取过程中,原竹中纤维表面非常粗糙,胶质包裹构造明显,毛竹纤维的直径较大。在经过提取以后,原竹纤维表面光滑,胶体部分脱除,纤维的长度为ΙΟ.Ομπι,宽度为
5.0 μ m,壁厚为 5.0 μ m。采用文献《毛纺科技》,2005,11: 39_42所述的方法检测所得纤维的拉伸强度,结果显示提取所得纤维拉伸强度为2.7 cN / dtex。实施例5
本实施例说明毛竹纤维的优选提取步骤。取实施例1所述的原竹作为提取的原料,具体的提取步骤如下:
(I)取毛竹原料,对原料进行粗选后,将毛竹原竹切成长1.0 m,宽5.0 Cm的竹条,再采用机械冲压的方法将竹条切为长5.0 cm,宽3.0 cm的竹片;
(2 )将竹片通过传送带传送至蒸煮机进料口,进料后,通过蒸煮机内部的传送动力与蒸汽压力与热作用将竹片进行高温低压蒸煮,并输送至密闭蒸煮机出料口,通过密闭的设备将竹片传送至热磨机进料口,蒸煮工艺蒸煮时间为50min,热磨工艺的时间为40min,蒸煮汽压力为0.3MPa,温度为121°C,热磨蒸汽压力为0.3MPa,温度为121°C。(3)热磨机在蒸汽作用下对竹片进行热磨,出料,进入萃取池进行萃取;
(4)采用工业酒精对物料进行萃取1.0h,萃取后将物料进行过滤干燥,控制水分为3%。采用实施例1的相同的分析方法对最后所得的纤维进行成分分析检测,检测的结果显示竹纤维中纤维素含量67.4%,半纤维素含量为14.1%,木质素含量为9.6%。同时对提取前的原竹纤维和提取得到的纤维进行电镜扫描,其结果如图1所示。结果显示纤维提取过程中,原竹中纤维表面非常粗糙,胶质包裹构造明显,毛竹纤维的直径较大。在经过提取以后,原竹纤维表面光滑,胶体部分脱除,纤维的长度为65.0 μ m,宽度为
6.0 μ m,壁厚为 5.5 μ m。采用文献《毛纺科技》,2005,11: 39_42所述的方法检测所得纤维的拉伸强度,结果显示提取所得纤维拉伸强度为2.46cN /dtex。实施例6
本实施例说明为了达到本发明工艺所要求的参数,所选用的机械及其流程图。本发明工艺所需参数以及机械示意流程图见图2.本工艺实施步骤见实施例2。实施例7
本实施例对比说明本提取工艺与`传统提取工艺的提取效果对比。取实施例1所述的原竹作为提取的原料,提取的方法一采用实施例3所采用的方法,提取方法二采用文献或者专利(化学制浆法)所采用的方法。毛竹纤维的提取的效果见表I。表I不同提取方法对毛竹纤维提取结果的影响
指标本工艺化学法浆法
(方法一)(方法二)
纤维长(_)60-10074
大小直街哗)5-1542
纤维素含量(%;)60-7069.6
半纤维魅量(%)14-1915,3
木S 齡-重(%)10-157.8
果胶含重(%)1.21.13
拉伸1.9-3.02.2
本发明所制得的毛竹纤维,竹纤维中纤维素含量60%-70%,半纤维素含量为14.0-19.0%,木质素含量为 10.0-15.0%,纤维长度为 60.0-100.0ym,宽度为 5.0-15.0ym,拉伸强度为1.9-3.0 cN / dtex。
实施例8
本实施例说明提取所得到的毛竹纤维在环保包装容器如一次性环保餐盒、手机包装盒中的应用。将制备得到的竹纤维粉碎制成粒度为80-120目的粉状物料,按照一定比例加人固化剂、脱模剂、水以及其他的添加剂等,经过均匀混合便组成用于制作餐具的模压料。将一定量的模压料放于金属对模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使模压料熔化或塑化、流动并充满整个模腔, 最终使物料发生固化反应而脱模成型,具体工艺如图3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提取毛竹纤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工序依次包括,粗切粗磨,进料,蒸汽高温低压蒸煮,热磨,乙醇萃取,分离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提取毛竹纤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序具体操作过程为,(I)取毛竹原料,对原料进行粗选后,将毛竹原竹切成长O. 5-1.0 m,宽2. 0-5. O cm的竹条,再采用机械冲压的方法将竹条切为长3. 0-5. Ocm,宽I. 0-3. Ocm的竹片;(2 )将竹片通过传送带传送至蒸煮机进料口,进料后,通过蒸煮机内部的传送动力与蒸汽压力与热作用将竹片进行高温低压蒸煮,并输送至密闭蒸煮机出料口,通过密闭的设备将竹片传送至热磨机进料口;(3)热磨机在蒸汽作用下对竹片进行热磨,出料,进入萃取池进行萃取;(4)采用工业酒精对物料进行萃取l_2h,萃取后将物料进行过滤干燥,水分控制为干基水分含量为3_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取毛竹纤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进料后,所述高温低压蒸煮,热磨工序于统一密闭的机械中进行,并于热磨过程中通入蒸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取毛竹纤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低压蒸煮与热磨工艺所采用的仪器为统一密闭的机械仪器,其中,蒸煮设备设置有通入蒸汽的管路系统并设置有密封系统,热磨设备设置有通入蒸汽的管路系统并设置有密封系统,在蒸煮设备的出口端和热磨系统的进料口端设计制造有密封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提取毛竹纤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煮工艺蒸煮时间为20-45min,热磨工艺的时间为30_50min,蒸煮蒸汽压力为0.01-0. 04MPa,温度为 100-1211,热磨蒸汽压力为0.01-0.04 MPa,温度为 100-1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取毛竹纤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醇萃取液中富含木质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取毛竹纤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竹纤维提取率为70-90% 之间,木质素去除率范围在30_50%。
8.权利要求1-7所述的提取毛竹纤维的工艺所制得的毛竹纤维,其特征在于竹纤维中纤维素含量60%-70%,半纤维素含量为14. 0-19. 0%,木质素含量为10. 0-15. 0%,纤维长度为 60. 0-100. O μ m,直径为 5. 0-15. Oym,拉伸强度为 I. 9-3. O cN / dtex。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毛竹纤维在环保包装容器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取毛竹纤维的工艺。本发明的工艺,在对毛竹原料进行初步粉碎以后,采用“汽爆”进行软化处理,于高温低压的密闭系统进行热磨,释放毛竹纤维,并尽可能的保留原竹材料的其他成分。热磨以后,采用乙醇对部分木质素进行萃取回收,最终干燥制得用于环保餐具及包装容器的竹制纤维。
文档编号D21B1/12GK103255660SQ201310210710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31日
发明者付永前, 朱华跃, 尹龙飞, 蒋茹, 李鑫, 孙小龙 申请人:台州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