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双集聚纺纱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74191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双集聚纺纱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双集聚纺纱装置,包括集棉风箱和四罗拉四皮圈结构,所述后罗拉的导纱杆位置加装有三喇叭口喂入装置,所述后罗拉上加装一种机械式磁性集合器,所述中后罗拉钳口处加装有分割辊装置,所述中前罗拉为窄槽式负压空心中前罗拉,所述集棉风箱表面设置两风道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与窄槽式负压中前罗拉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三粗纱同时喂入纺纱,有效提高纱线色彩风格,可实现混匀后的纤维须条在进入前区主牵伸之前的紧密集合,可有效实现牵伸后的纤维须条在紧密状态下加捻,大幅提高成纱质量,有效提高牵伸倍数,从而可实现三种一般定量的粗纱同时喂入纺纱,有效提高纺纱效率。
【专利说明】—种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双集聚纺纱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纺纱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双集聚纺纱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牵伸系统是细纱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成纱质量。目前通用的细纱机均采用三罗拉牵伸形式,其中包括普通的三罗拉双皮圈结构与可实现80?100倍大牵伸的三罗拉四皮圈结构。普通的三罗拉双皮圈结构共分两个牵伸区:前牵伸区和后牵伸区,而后区由于仅采用简单罗拉牵伸,使得中部的摩擦力界较弱,牵伸倍数一般小于1.4倍,这对提高细纱机的总的牵伸倍数不利,因而其总牵伸倍数在20?50之间。为了解决后区牵伸能力低的问题,在中国专利“用于高支精纺机的牵涉装置”(专利号:96107383)与“细纱机四皮圈牵伸机构”(专利号:012439010)中分别公开了一种三罗拉三皮圈与三罗拉四皮圈牵伸机构,较好的解决了三罗拉形式牵伸机构的后区牵伸能力弱的问题,使得总牵伸倍数可提高到100。但是,由于其采用三罗拉形式,也即只有两个牵伸区,因而不能够实现超大牵伸。针对此,在中国专利“细纱机四皮圈大牵伸装置”(专利号:200520073617.2)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细纱机的四皮圈大牵伸机构,将总牵伸倍数提高到150。
[0003]目前纺织服装业处于一个追求时尚、多元化和高品质的时代,人们对于服装面料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上述已公开的牵伸装置虽然大大提高了总牵引倍数,但是后罗拉为单粗纱喂入方式使得纱线色彩风格较低;装置的前后区依靠上面的皮辊和下面的罗拉摩擦影响成纱质量,但是这种简单的处理方式容易造成粗砂分束、混合不均匀和纤维须条加捻后不紧密的情况,无法满足人们现在对纺织原料的发展新要求,制约了纺纱效率,影响了成纱质量。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双集聚纺纱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双集聚纺纱装置,包括集棉风箱,由后罗拉和后皮辊组成的后牵伸罗拉对,中后罗拉与中后皮辊组成的中后牵伸罗拉对,中前罗拉与中前皮辊组成的中前牵伸罗拉对,前罗拉和阻捻皮辊组成的前牵伸罗拉对,所述后罗拉导纱杆位置加装有三喇叭口喂入装置,所述后罗拉上加装一种机械式磁性集合器,所述中后罗拉钳口处加装有分割辊装置,所述中前罗拉为窄槽式负压空心中前罗拉,所述集棉风箱表面设置两风道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与窄槽式负压空心中前罗拉连接,所述集棉风箱内部设置压力感应自动刮棉装置,所述窄槽式负压中前罗拉为一直径50_的钢质空心罗拉,所述钢质空心罗拉表面设置有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窄槽,其内部装有吸风组件。
[0006]采用上述结构后,可实现三粗纱同时喂入纺纱,有效提高纱线色彩风格,同时通过在后罗拉加装一种机械式磁性集合器,并配合在中后罗拉加装分割辊装置实现喂入的三粗纱在后区的牵伸和均匀混合,中前罗拉采用窄槽式负压空心罗拉,可实现混匀后的纤维须条在进入前区主牵伸之前的集聚作用,改善成纱质量;另一方面,采用四列牵伸罗拉可将原来三罗拉结构的两个牵伸区:前牵伸区和后牵伸区,提升到现在的三个牵伸区:前牵伸区、中牵伸区和后牵伸区,有效提高牵伸倍数,总牵伸倍数最高可提高到300倍以上,从而可实现三种一般定量的粗纱同时喂入纺纱,有效提高纺纱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双集聚纺纱装置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集棉风箱结构不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双集聚纺纱装置,包括集棉风箱13,由后罗拉6和后皮棍15组成的后牵伸罗拉对,中后罗拉7与中后皮棍16组成的中后牵伸罗拉对,中前罗拉8与中前皮辊17组成的中前牵伸罗拉对,前罗拉9和阻捻皮辊18组成的前牵伸罗拉对,所述后罗拉导纱杆位置加装有三喇叭口喂入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罗拉
6上加装一种机械式磁性集合器5,所述中后罗拉7钳口处加装有分割辊装置10,所述中前罗拉8为窄槽式负压空心中前罗拉,所述集棉风箱13表面设置两风道包括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2,所述第二风道12与窄槽式负压空心中前罗拉8连接,所述集棉风箱13内部设置压力感应自动刮棉装置19,所述窄槽式负压中前罗拉8为一直径50_的钢质空心罗拉,所述钢质空心罗拉表面设置有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窄槽,其内部装有吸风组件11。
[0010]纱过程中,三根粗纱1、2和3由三喇叭口喂入装置4从后罗拉6喂入,后经过机械式磁性集合器5的机械力的作用实现喂入的三根粗纱的紧密集合,集合后的粗纱经过后区较小的牵伸和整理后由中后罗拉7带动进入分割辊装置10,实现后区整理过的纤维须条的分束和混合,进一步实现喂入的三粗纱的均匀混合,整理混匀后的纤维须条经过中区的牵伸后在窄槽式负压中前罗拉8的负压集聚作用下再次紧密集合后进入前区主牵伸,完成牵伸作用,牵伸后的纤维经加捻成纱,后经导纱钩卷绕在纱管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双集聚纺纱装置,包括集棉风箱(13),由后罗拉(6)和后皮辊(15)组成的后牵伸罗拉对,中后罗拉(7)与中后皮辊(16)组成的中后牵伸罗拉对,中前罗拉(8)与中前皮辊(17)组成的中前牵伸罗拉对,前罗拉(9)和阻捻皮辊(18)组成的前牵伸罗拉对,所述后罗拉导纱杆位置加装有三喇叭口喂入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罗拉(6)上加装一种机械式磁性集合器(5),所述中后罗拉(7)钳口处加装有分割辊装置(10),所述中前罗拉(8)为窄槽式负压空心中前罗拉,所述集棉风箱(13)表面设置两风道包括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2),所述第二风道(12)与窄槽式负压空心中前罗拉(8)连接,所述集棉风箱(13 )内部设置压力感应自动刮棉装置(19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双集聚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窄槽式负压中前罗拉(8)为一直径50_的钢质空心罗拉,所述钢质空心罗拉表面设置有规律排列的窄槽,其内部装有吸风组件(11)。
【文档编号】D01H5/74GK203513863SQ201320611515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日
【发明者】高卫东, 谢春萍, 俆伯俊, 张洪, 刘新金, 苏旭中 申请人:江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