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导热油辊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353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高速导热油辊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速导热油辊筒,包括筒体,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辊筒轴头以及用于与动力源连接的第二辊筒轴头,筒体内设置用于对筒体外表面进行循环加热的油路循环管路,第一辊筒轴头上设置第一轴承座,第二辊筒轴头上设置第二轴承座,第一轴承座与第一辊筒轴头之间以及第二轴承座与第二辊筒轴头之间均设置用于使筒体绕其轴线转动的轴承,第一轴承座远离筒体的一侧可拆卸设置用于进油和出油的旋转密封装置,在旋转密封装置上设置用于与油路循环管路的进口端连接的进油口和用于与油路循环管路的出口端连接的出油口。本实用新型的高速导热油辊筒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卡死的情况,不存在安全隐患。
【专利说明】高速导热油辊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烫光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导热油辊筒。
【背景技术】
[0002]在纺织印染行业,通常需要在后整理工序中对织物烫光处理,藉以增进织物的表面光泽、手感和观感等,提升织物的品质。烫光处理过程一般采用的设备是烫光机,烫光机的主要部件是烫光用辊筒,织物通过加热后的辊筒的烫光和拍打,可以增加织物的光泽和手感,提升织物的品质。
[0003]目前烫光机的结构大概有以下两种:
[0004]—、采用电加热方式对烫光机的辊筒表面进行加温。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770863U公开一种“烫光机”,包括烫辊和设置在烫辊内的电加热管,所述的烫辊传动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入端连接变频器的输出端,变频器上设置有调节烫辊运转速度的档位。采用这种加热方式对电能的消耗较大,生产成本较高,不利于节约成本。
[0005]二、采用导热油方式对烫光机的辊筒表面进行加温。如图1所示,此图展示的是现有的烫光机棍筒的一种结构,此棍筒包括筒体110,此筒体110为两端贯通的管道结构,筒体Iio包括设置在筒体Iio两端的第一辊筒轴头120和第二辊筒轴头130,第一辊筒轴头120端部设置进油口 160,第二辊筒轴头130的端部设置出油口 170,第一辊筒轴头120上设置第一旋转接头140,第二辊筒轴头130上设置第二旋转接头150,辊筒通过第一旋转接头140和第二旋转接头150与烫光机的机架上的轴承连接,使辊筒的筒体110能沿其轴线转动。如图2所示,此图展示的是现有的烫光机辊筒的另一种结构,此辊筒包括筒体210,此筒体210为一端贯通一端封闭的筒状结构,筒体210包括设置在筒体210两端的第一辊筒轴头220和第二辊筒轴头230,第一辊筒轴头220端部设置进油口 250和出油口 160,对应进油口 250和出油口 260在筒体210内分别设置导热油流通的管道,且进油口 250和出油口 260通过此管道连通,第一辊筒轴头220上设置旋转接头240,辊筒通过旋转接头240与烫光机的机架上的轴承连接,使辊筒的筒体210能沿其轴线转动。
[0006]上述两种结构虽然采用了导热油进行循环加热,但是上述两种结构采用的是旋转接头直接安装在辊筒轴头上进行加温,由于烫光机转速高且流通的是高温导热油,旋转接头容易产生轴承卡死而引发火灾,因此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速导热油辊筒,其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卡死的情况,不存在安全隐患。
[0008]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高速导热油辊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辊筒轴头以及用于与动力源连接的第二辊筒轴头,所述筒体内设置用于对所述筒体外表面进行循环加热的油路循环管路,所述第一辊筒轴头上设置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二辊筒轴头上设置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与所述第一辊筒轴头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轴承座与所述第二辊筒轴头之间均设置用于使所述筒体绕其轴线转动的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座远离所述筒体的一侧可拆卸设置用于进油和出油的旋转密封装置,在所述旋转密封装置上设置用于与所述油路循环管路的进口端连接的进油口和用于与所述油路循环管路的出口端连接的出油口。
[0010]通过在第一轴承座远离筒体的一端面设置旋转密封装置,并在此旋转密封装置上设置与筒体内的油路循环管路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接通的进油口和出油口,避免了直接在旋转密封装置上设置轴承,进而避免了旋转密封装置的旋转,因此不会出现旋转密封装置卡死的情况,有效的去除了安全隐患。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辊筒轴头与所述筒体通过螺栓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辊筒轴头与所述筒体通过螺栓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辊筒轴头与所述筒体之间设置密封圈,所述第二辊筒轴头与所述筒体之间也设置密封圈。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辊筒轴头与所述第一轴承座之间设置密封圈。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座与所述旋转密封装置之间设置密封圈。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转密封装置包括固定部分以及设置在固定部分内部的旋转部分,所述固定部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轴承座远离所述筒体的端面上,所述旋转部分与所述第一辊筒轴头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密封装置上设置排泄孔和回油油温检测□。
[00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油路循环管路包括中轴管,所述中轴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辊筒轴头延伸至所述旋转密封装置内与所述进油口连接,所述中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筒体内,所述筒体与所述第一辊筒轴头以及所述旋转密封装置呈贯通设置。
[001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轴管外套设有套设管,所述套设管位于所述筒体内,所述套设管外壁与所述筒体的内壁之间具有导热油流通的间隙。
[0019]通过设置套设管,可以增加导热油与筒体接触时间,提高筒体内的导热油的换热效率,进而降低能量消耗。
[002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辊筒轴头内部呈中空状。
[0021]通过将第二辊筒轴头设置为内部中空状,可以增加第二辊筒轴头的散热面积,降低与第二辊筒轴头连接的第二轴承座以及连接动力源的连接件的温度,延长各部件的使用寿命。
[002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辊筒轴头靠近所述筒体的一端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辊筒轴头远离所述筒体的一端设置导电滑环,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导电滑环电连接,所述导电滑环与控制器连接。
[0023]通过在第二辊筒轴头靠近筒体的一端设置温度传感器,可以时刻的检测到筒体表面的温度,保证辊筒的正常工作,进而保证烫光机的正常工作。
[002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辊筒轴头远离所述筒体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轴承座并延伸至所述第二轴承座外,所述第二辊筒轴头远离所述筒体的一端设置第一皮带轮,所述动力源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设置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002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轴承座与所述第一辊筒轴头之间具有用于放置所述轴承的腔室,所述第一轴承座上设置轴承润滑进油孔和轴承润滑出油孔,所述轴承润滑进油孔和所述轴承润滑出油孔均贯穿所述第一轴承座并与所述腔室连通。
[002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轴承座与所述第二辊筒轴头之间具有用于放置所述轴承的腔室,所述第二轴承座上设置轴承润滑进油孔和轴承润滑出油孔,所述轴承润滑进油孔和所述轴承润滑出油孔均贯穿所述第二轴承座并与所述腔室连通。
[0027]优选的,所述轴承润滑进油孔和轴承润滑出油孔均为螺纹孔。
[002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回油油温检测口处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29]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高速导热油辊筒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卡死的情况,不存在安全隐患。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现有的烫光机辊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现有的烫光机辊筒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高速导热油辊筒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 中:
[0034]110、筒体;120、第一辊筒轴头;130、第二辊筒轴头;140、第一旋转接头;150、第二旋转接头;160、进油口 ;170、出油口。
[0035]图2 中:
[0036]210、筒体;220、第一辊筒轴头;230、第二辊筒轴头;240、旋转接头;250、进油口 ;260、出油口。
[0037]图3 中:
[0038]1、筒体;2、第一辊筒轴头;3、第二辊筒轴头;4、油路循环管路;41、中轴管;42、套设管;43、间隙;5、第一轴承座;6、第二轴承座;7、旋转密封装置;8、进油口;9、出油口; 10、轴承;11、温度传感器;12、导电滑环;13、第一皮带轮;14、电机;15、第二皮带轮;16、皮带;17、腔室;18、轴承润滑进油孔;19、轴承润滑出油孔;20、回油油温检测口; 21、排泄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40]如图3所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高速导热油辊筒,包括筒体1,筒体I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辊筒轴头2以及用于与动力源连接的第二辊筒轴头3,筒体I内设置用于对筒体I外表面进行循环加热的油路循环管路4,第一辊筒轴头2上设置第一轴承座5,第二辊筒轴头3上设置第二轴承座6,第一轴承座5与第一辊筒轴头2之间以及第二轴承座6与第二辊筒轴头3之间均设置用于使筒体I绕其轴线转动的轴承10,第一轴承座5远离筒体I的一侧可拆卸设置用于进油和出油的旋转密封装置7,在旋转密封装置7上设置用于与油路循环管路4的进口端连接的进油口 8和用于与油路循环管路4的出口端连接的出油口9。
[0041]通过在第一轴承座5远离筒体I的一端面设置旋转密封装置7,并在此旋转密封装置7上设置与筒体I内的油路循环管路4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接通的进油口 8和出油口9,避免了直接在旋转密封装置7上设置轴承,进而避免了旋转密封装置7的旋转,因此不会出现旋转密封装置7卡死的情况,有效的去除了安全隐患。
[0042]旋转密封装置7包括固定部分以及设置在固定部分内部的旋转部分,固定部分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轴承座5远离筒体I的端面上,旋转部分与第一辊筒轴头2固定连接,在旋转密封装置7上设置排泄孔21和回油油温检测口 20,在回油油温检测口 20处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
[004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辊筒轴头2与筒体I通过螺栓连接,第二辊筒轴头3与筒体I通过螺栓连接。
[0044]第一辊筒轴头2与筒体I之间设置密封圈,第二辊筒轴头3与筒体I之间也设置密封圈,第一辊筒轴头2与第一轴承座5之间设置密封圈,第一轴承座5与旋转密封装置7之间设置密封圈。
[0045]油路循环管路4包括中轴管41,中轴管41的一端穿过第一辊筒轴头2延伸至旋转密封装置7内与进油口 8连接,中轴管41的另一端延伸至筒体I内,筒体I与第一辊筒轴头2以及旋转密封装置7呈贯通设置。
[0046]中轴管41外套设有套设管42,套设管42位于筒体I内,套设管42外壁与筒体I的内壁之间具有导热油流通的间隙43,通过设置套设管42,可以增加导热油与筒体I接触时间,提高筒体I内的导热油的换热效率,进而降低能量消耗。
[0047]第二辊筒轴头3内部呈中空状,通过将第二辊筒轴头3设置为内部中空状,可以增加第二辊筒轴头3的散热面积,降低与第二辊筒轴头3连接的第二轴承座6以及连接动力源的连接件的温度,延长各部件的使用寿命。
[0048]第二辊筒轴头3靠近筒体I的一端设置温度传感器11,第二辊筒轴头3远离筒体I的一端设置导电滑环12,温度传感器11与导电滑环12电连接,导电滑环12与控制器连接。通过在第二辊筒轴头3靠近筒体I的一端设置温度传感器11,可以时刻的检测到筒体I表面的温度,保证辊筒的正常工作,进而保证烫光机的正常工作。
[0049]第二辊筒轴头3远离筒体I的一端穿过第二轴承座6并延伸至第二轴承座6外,第二棍筒轴头3远离筒体I的一端设置第一皮带轮13,动力源为电机14,电机14的输出轴端设置第二皮带轮15,第一皮带轮13与第二皮带轮15之间通过皮带16连接。
[0050]第一轴承座5与第一辊筒轴头2之间具有用于放置轴承10的腔室17,第一轴承座5上设置轴承润滑进油孔18和轴承润滑出油孔19,轴承润滑进油孔18和轴承润滑出油孔19均贯穿第一轴承座5并与腔室17连通。
[0051]第二轴承座6与第二辊筒轴头3之间也具有用于放置轴承10的腔室17,第二轴承座6上也设置轴承润滑进油孔18和轴承润滑出油孔19,轴承润滑进油孔18和轴承润滑出油孔19均贯穿第二轴承座6并与腔室17连通。
[0052]在本实施例中,轴承润滑进油孔18和轴承润滑出油孔19均为螺纹孔。
[005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第二”等等,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54]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高速导热油辊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辊筒轴头以及用于与动力源连接的第二辊筒轴头,所述筒体内设置用于对所述筒体外表面进行循环加热的油路循环管路,所述第一辊筒轴头上设置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二辊筒轴头上设置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与所述第一辊筒轴头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轴承座与所述第二辊筒轴头之间均设置用于使所述筒体绕其轴线转动的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座远离所述筒体的一侧可拆卸设置用于进油和出油的旋转密封装置,在所述旋转密封装置上设置用于与所述油路循环管路的进口端连接的进油口和用于与所述油路循环管路的出口端连接的出油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导热油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密封装置包括固定部分以及设置在固定部分内部的旋转部分,所述固定部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轴承座远离所述筒体的端面上,所述旋转部分与所述第一辊筒轴头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密封装置上设置排泄孔和回油油温检测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导热油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循环管路包括中轴管,所述中轴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辊筒轴头延伸至所述旋转密封装置内与所述进油口连接,所述中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筒体内,所述筒体与所述第一辊筒轴头以及所述旋转密封装置呈贯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导热油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管外套设有套设管,所述套设管位于所述筒体内,所述套设管外壁与所述筒体的内壁之间具有导热油流通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导热油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辊筒轴头内部呈中空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速导热油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辊筒轴头靠近所述筒体的一端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辊筒轴头远离所述筒体的一端设置导电滑环,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导电滑环电连接,所述导电滑环与控制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速导热油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辊筒轴头远离所述筒体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轴承座并延伸至所述第二轴承座外,所述第二辊筒轴头远离所述筒体的一端设置第一皮带轮,所述动力源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设置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高速导热油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座与所述第一辊筒轴头之间具有用于放置所述轴承的腔室,所述第一轴承座上设置轴承润滑进油孔和轴承润滑出油孔,所述轴承润滑进油孔和所述轴承润滑出油孔均贯穿所述第一轴承座并与所述腔室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高速导热油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座与所述第二辊筒轴头之间具有用于放置所述轴承的腔室,所述第二轴承座上设置轴承润滑进油孔和轴承润滑出油孔,所述轴承润滑进油孔和所述轴承润滑出油孔均贯穿所述第二轴承座并与所述腔室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高速导热油辊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油油温检测口处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文档编号】D06C15/08GK203583213SQ201320732485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9日
【发明者】周存华, 戴永斌 申请人:无锡市艾可密封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