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前道整经机浆丝机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浆丝机之烘干装置,属于纺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浆丝机的烘筒在烘房中上下多层形式排列,阻挡前后视线,劳动强度大且结构较复杂,另,现有浆丝机多采用两组烘房,多采用两组排列,对于纱支细,上浆率低的长丝的烘干效果还算理想,当需要处理较粗、水分较多的材料时,浆丝机的烘干速度会变得很慢,从而降低了烘干效率及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以上所述两组烘房烘干效率低的问题,现在也出现了一些具有三组烘房的浆丝机,以提高烘干效率。然而该三组烘房内的使用完的水蒸汽仍然具有一定的温度,却通过管道排出而不加以利用,因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浆丝机之烘干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浆丝机之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沿物料行进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烘房、第二烘房及第三烘房,所述第一烘房、第二烘房和第三烘房分别与源蒸汽输入管道连接,并且所述第一烘房、第二烘房和第三烘房中的至少一上级烘房的水蒸汽输出管与至少一下级烘房连接;以及,
调节机构,至少用以选择性的调节所述第一烘房、第二烘房和第三烘房中任一者与源蒸汽输入管道之间的接通或切断,以及选择性的调节所述第一烘房、第二烘房和第三烘房中的至少一上级烘房的水蒸汽输出管与至少一下级烘房之间的接通或切断。
优选的,所述第一烘房的水蒸汽输出管与第三烘房连接,所述第二烘房的水蒸汽输出管与第三烘房连接;和/或,
所述第一烘房的水蒸汽输出管与第二烘房连接,所述第二烘房的水蒸汽输出管与第三烘房连接。
优选的,该浆丝机之烘干装置还包括温度监测系统,至少用以监测所述第一烘房、第二烘房和第三烘房内部的温度。
进一步的,该浆丝机之烘干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其与温度监测系统和调节单元连接,并至少用以依据温度监测系统的监测信号而调整所述调节机构的工作状态。
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计算机系统、PLC或MCU。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源蒸汽输入管道及所述水蒸汽输出管上的一个以上阀体。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包括自动控制阀或手动阀。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将至少上一级烘房内使用完并排出的水蒸汽输入至至少下一级烘房内,加以再次利用,在该下一级烘房内的温度达不到设定温度时,再由源蒸汽输入管道补充输入,因此避免了能源的浪费,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结构特征和技术要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公开的浆丝机之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公开的浆丝机之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浆丝机之烘干装置,至少包括:
沿物料行进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烘房、第二烘房及第三烘房,所述第一烘房、第二烘房和第三烘房分别与源蒸汽输入管道连接,并且所述第一烘房、第二烘房和第三烘房中的至少一上级烘房的水蒸汽输出管与至少一下级烘房连接;以及,
调节机构,至少用以选择性的调节所述第一烘房、第二烘房和第三烘房中任一者与源蒸汽输入管道之间的接通或切断,以及选择性的调节所述第一烘房、第二烘房和第三烘房中的至少一上级烘房的水蒸汽输出管与至少一下级烘房之间的接通或切断。
其中,上级烘房可以被理解为:在物料行进方向上,较之其它的一个或多个烘房,处于相对上游的一个或多个烘房。相应的,下级烘房可以被理解为:在物料行进方向上,较之其它的一个或多个烘房,处于相对下游的一个或多个烘房。例如,以第一烘房为例,其可定义为上级烘房,而第二、三烘房均可视为下级烘房。再以第二烘房为例,其相对于第一烘房为下级烘房,而相对于第三烘房为上级烘房。
优选的,所述第一烘房的水蒸汽输出管与第三烘房连接,所述第二烘房的水蒸汽输出管与第三烘房连接;和/或,
所述第一烘房的水蒸汽输出管与第二烘房连接,所述第二烘房的水蒸汽输出管与第三烘房连接。
优选的,该浆丝机之烘干装置还包括温度监测系统,至少用以监测所述第一烘房、第二烘房和第三烘房内部的温度。
进一步的,该浆丝机之烘干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其与温度监测系统和调节单元连接,并至少用以依据温度监测系统的监测信号而调整所述调节机构的工作状态。
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计算机系统、PLC或MCU。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源蒸汽输入管道及所述水蒸汽输出管上的一个以上阀体,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包括自动控制阀或手动阀。
以上所述的浆丝机之烘干装置的烘干方法,包括:监测第一烘房、第二烘房和第三烘房内的温度,以及
若所述第一烘房、第二烘房和第三烘房中任一烘房内的温度低于设定值,则选择通过源蒸汽输入管道向该任一烘房内输入蒸汽和/或通过设于该任一烘房上游的至少一上级烘房的水蒸汽输出管向该任一烘房内输入水蒸汽。
优选的,一种浆丝机之烘干装置的烘干方法包括:
通过源蒸汽输入管道向所述第一烘房内输入蒸汽,以及
当第二烘房和/或第三烘房内的温度低于设定值,且第一烘房输出的水蒸汽温度在设定值以上时,则通过第一烘房的水蒸汽输出管向第二烘房和/或第三烘房内输入水蒸汽。
进一步的,该烘干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烘房输出的水蒸汽不足以将第二烘房和/或第三烘房内的温度提升至设定值时,则还通过源蒸汽输入管道向第二烘房和/或第三烘房内输入蒸汽。
更进一步的,该烘干方法还包括:
当第三烘房内的温度低于设定值,且第二烘房输出的水蒸汽温度在设定值以上时,则通过第二烘房的水蒸汽输出管向第三烘房内输入水蒸汽。
再进一步的,该烘干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二烘房输出的水蒸汽不足以将第三烘房内的温度提升至设定值时,则还通过源蒸汽输入管道和/或第一烘房的水蒸汽输出管向第三烘房内输入水蒸汽。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更为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所示,一种浆丝机之烘干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烘房1、第二烘房2及第三烘房3,第一烘房1、第二烘房2和第三烘房3分别与源蒸汽输入管道A、源蒸汽输入管道B、源蒸汽输入管道C连接,每个源蒸汽输入管道上设置有一阀体K1,且三根源蒸汽输入管道与总源蒸汽输入管道D连通,第一烘房1与第二烘房2经水蒸汽输出管道E连接,第二烘房2与第三烘房3经另一水蒸汽输出管道F连接,且水蒸汽输出管道M和水蒸汽输出管道N上设置有阀体K2。烘干装置还包括温度监测系统和控制单元。
该烘干装置在工作时,第一烘房1内的蒸汽完全由源蒸汽输入管道A输入,当第二烘房2内的温度低于设定值,且第一烘房1输出的水蒸汽温度在设定值以上时,第二烘房2内的水蒸汽先由通过第一烘房1的水蒸汽输出管E输入,温度检测系统监测该第二烘房2内的温度是否达到要求,并传输的信号至控制单元,若第二烘房2内的温度达到要求,则无需通过源蒸汽输入管道B向第二烘房2内输入新的蒸汽,若第二烘房2内的温度达不到要求,则通过源蒸汽输入管道B再向第二烘房2内输入新的蒸汽,当温度达到要求后,控制单元控制阀体K1关闭,不再向其内输入蒸汽。同理,第三烘房3内的水蒸汽先由第二烘房2的水蒸汽输出管F输入,再由源蒸汽输入管道C输入。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将第一烘房1内使用完的水蒸汽再加以利用于第二烘房2,将第二烘房2内使用完的水蒸汽再加以利用于第三烘房3,可以提高水蒸汽的利用率,避免了能源的浪费,节约了生产成本。
实施例二:
参见图2所示,一种浆丝机之烘干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烘房1、第二烘房2及第三烘房3,第一烘房1、第二烘房2和第三烘房3分别与源蒸汽输入管道A、源蒸汽输入管道B、源蒸汽输入管道C连接,每个源蒸汽输入管道上设置有一阀体K1,且三根源蒸汽输入管道与总源蒸汽输入管道D连通,第一烘房1与第三烘房3经水蒸汽输出管道M连接、第二烘房2与第三烘房3经水蒸汽输出管道N连接,且水蒸汽输出管道M和水蒸汽输出管道N上设置有阀体K2。烘干装置还包括温度监测系统和控制单元。
该烘干装置在工作时,第一烘房1内的蒸汽完全由源蒸汽输入管道A输入,第二烘房2内的蒸汽完全由源蒸汽输入管道B输入,第三烘房3内的水蒸汽先由第一烘房1和第二烘房2内利用完的水蒸汽输入,即通过水蒸汽输出管道M和水蒸汽输出管道N分别将第二烘房2和第三烘房3内的利用完的水蒸汽输入第三烘房3,温度检测系统监测该第三烘房3内的温度是否达到要求,并传输的信号至控制单元,若达到温度要求则无需通过源蒸汽输入管道C向第三烘房3内输入新的蒸汽,若达不到温度要求,则通过源蒸汽输入管道C再向第三烘房3内输入新的蒸汽,当温度达到要求后,控制单元控制阀体K1关闭,不再向其内输入蒸汽。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将第一烘房1、第二烘房2内使用完的水蒸汽再加以利用于第三烘房3,可以提高水蒸汽的利用率,避免了能源的浪费,节约了生产成本。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和结构特征,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相关人士能够据以实施,但以上所述内容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任何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