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3264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洗涤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洗涤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在洗涤装置的上面设置有洗涤剂分配器,并设置有用于开闭洗涤剂分配器的分配器盖的洗涤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洗涤装置包括烘干洗涤物的烘干机、洗涤洗涤物的洗衣机等。在这样的洗涤装置中,尤其是洗衣机中为了进行洗涤而使用洗涤剂等,为此,洗衣机中通常设置有用于投放洗涤剂的洗涤剂分配器。因此,洗涤剂分配器尤其是对于洗衣机而言属于常规的结构。

以下参照附图对现有技术的洗涤剂分配器进行简单的说明。

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的洗涤装置及洗涤剂分配器的立体图。

如图所示,现有技术的洗涤装置10包括:壳体11,形成外形;外桶(未图示),设置于壳体内部,用于储存洗涤水;内桶12,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外桶的内部,容置投放的洗涤物并进行洗涤。为了提高洗涤的洗涤物的洗涤效果,这样的洗涤装置10中设置有用于投放洗涤剂的洗涤剂分配器20。

这样的洗涤剂分配器20通常设置有其一部分向洗涤装置10的前方引出的抽屉形态的洗涤剂投放部22,通过在引出的洗涤剂投放部22投放洗涤剂,将洗涤剂投放部22容置于洗涤剂分配器20而能够洗涤洗涤物。

即,洗涤剂分配器20具有投放洗涤剂的洗涤剂投放部22,投放到洗涤剂投放部22的洗涤剂将与洗涤水一同供给到作为用于洗涤的空间的外桶或内桶。

另外,在这样的现有技术的洗涤装置10的洗涤剂分配器20的情况下,在投放洗涤剂时,洗涤剂分配器20保持向洗涤装置10的前方引出的状态,用户抬起洗涤剂容器并向洗涤剂分配器投放洗涤剂。

但是,在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洗涤剂分配器20的情况下,需要在向洗涤装置10的前面引出的状态下投放洗涤剂,因此,用户在投放洗涤剂时,需要在保持举起洗涤剂容器的状态下向洗涤剂分配器20投放洗涤剂,或者在将洗涤剂容器的吐出口放置于洗涤剂分配器20的状态下投放洗涤剂。

但是,在用户在保持举起洗涤剂容器的状态下投放洗涤剂时,需要使用户施加较多的力,引起用户使用上的不便,在洗涤剂分配器20上放置洗涤剂容器的状态下投放洗涤剂时,因洗涤剂容器的荷重而导致洗涤剂分配器20损坏。

并且,在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洗涤剂分配器20的情况下,为了投放洗涤剂,需要将洗涤剂分配器20向洗涤装置10的前方引出,因此,为了将洗涤剂分配器20向洗涤装置10的前方引出,其必须具有形成于洗涤装置10的前面的结构,因此在洗涤装置的前面外观上受到制约。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涤装置,通过改进洗涤剂分配器的位置及结构,使用户在投放洗涤剂时,能够方便且容易地投放洗涤剂。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涤装置,通过改进洗涤剂分配器的位置及结构,能够减少洗涤装置的外观上的制约。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涤装置,通过选择性地限制用于开放洗涤剂分配器的门的开闭操作,能够预防用户未意图的门被开放的情形。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洗涤装置包括:壳体,包括形成上面的后方的上面盖;外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侧;洗涤剂分配器,位于所述外桶的前方上部,通过所述上面盖露出;分配器盖,开闭通过所述上面盖露出的所述洗涤剂分配器的上部,形成所述上面的前方;以及锁定装置,在开放或封闭所述分配器盖时,固定所述分配器盖的开闭状态。

优选地,所述分配器盖包括:门支架,位于所述洗涤剂分配器上部;以及滑动门,以能够滑动移动的方式结合于所述门支架,随着所述滑动门进行滑动移动来开闭所述洗涤剂分配器。

优选地,所述门支架包括:本体部,形成有用于向所述洗涤剂分配器投放洗涤剂的贯通孔;以及引导件,形成于所述本体部的两侧,在所述引导件的相面对的两面设置有引导所述滑动门的第一引导缝隙及第二引导缝隙;在所述滑动门的两侧形成有第一滑动凸起及第二滑动凸起,所述第一滑动凸起及所述第二滑动凸起插入到所述第一引导缝隙及所述第二引导缝隙。

优选地,所述第一引导缝隙及所述第二引导缝隙相对于所述滑动门的移动方向以向下倾斜的方式形成。

优选地,所述第二引导缝隙的倾斜相对于所述第一引导缝隙的倾斜更大。

优选地,在所述上面盖的上面前方形成有凹入部,在所述滑动门的上面后方还形成有从所述凹入部延伸的凹入部。

优选地,所述滑动门的前方边角形成所述壳体的前方边角,形成有将所述滑动门的上面与所述壳体的前面盖相连接的连接面。

优选地,所述连接面形成为曲面或平面形态中选择的一种形态。

优选地,所述锁定装置设置于所述滑动门,以在所述滑动门的开闭时限制所述滑动门的移动。

优选地,所述锁定装置位于所述滑动门上形成的把手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锁定装置包括:施压杆,位于所述把手的内侧,延伸有卡止凸起;以及复位弹簧,保持所述施压杆的初始位置;随着施压所述施压杆,所述卡止凸起的放置状态被解除,以使所述滑动门能够进行移动。

优选地,所述分配器盖形成所述上面的前方,并形成所述上面的前方边角。

优选地,所述上面形成有划分所述上面的单个边界线,单个所述边界线的后方由所述上面盖形成,单个所述边界线的前方由所述分配器盖形成。

优选地,在开放所述洗涤剂分配器时,所述分配器盖插入到所述上面盖的下部。

优选地,本发明还包括:空气供给装置,所述空气供给装置包括:吸气部,位于所述外桶的圆周面后方一侧;吐出部,位于所述外桶的前方中央;以及管道,将所述吸气部与所述吐出部相连接,从所述外桶的后方一侧向所述外桶的中央延伸以引导空气。

优选地,所述分配器位于所述外桶的前方上部,所述分配器以延伸的方式设置,从而在所述管道的一侧和另一侧具有洗涤剂投放口。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洗涤装置,通过改进洗涤剂分配器的位置及结构,使用户在投放洗涤剂时,能够方便且容易地投放洗涤剂。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洗涤装置,通过改进洗涤剂分配器的位置及结构,能够减少洗涤装置的外观上的制约。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洗涤装置,通过选择性地限制用于开放洗涤剂分配器的门的开闭操作,能够预防用户未意图的门被开放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的洗涤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简略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洗涤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洗涤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洗涤装置的上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洗涤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洗涤剂分配器的洗涤剂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7至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洗涤剂分配器的洗涤剂部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洗涤剂分配器的辅助洗涤剂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洗涤剂分配器的辅助洗涤剂部的剖视图。

图11是简略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洗涤剂分配器的安装状态的主视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洗涤剂分配器的流路连接的俯视图。

图13至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洗涤剂分配器的洗涤水供给的简略示意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洗涤装置的上部面板及分配器盖的分解立体图。

图16及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分配器盖的部分剖视图。

图18至图1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分配器盖的操作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洗涤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对本发明进行说明的过程中,所定义的各结构要素根据其在本发明中的功能而进行了定义。因此,其不应被理解为限定本发明的技术结构要素的含义。并且,各结构要素中定义的各个名称可被称为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其他名称。

并且,本发明如前所述涉及洗涤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洗涤剂分配器。除了这样的洗涤剂分配器以外的洗涤装置结构可与通常的洗涤装置的结构相同,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因此,对于通常的洗涤装置结构将简化对其详细的说明,而是对洗涤剂分配器进行详细的说明。

首先参照图2及图3对本发明的洗涤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洗涤装置100包括:壳体110,由用于形成外观的上面盖112、前面盖117、侧面盖118、后面盖(未图示)等构成;外桶130,设置于壳体110内部,用于储存洗涤水;内桶140,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外桶130内部;空气供给装置160,使外桶130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循环;洗涤剂分配器300’,位于外桶130上部前方,用于以相对于上面盖112露出的状态投放洗涤剂;以及分配器盖200,与上面盖112形成延长面,用于覆盖洗涤剂分配器300’。

在壳体110的上部,洗涤剂分配器300’以随着壳体110上部的一部分开闭而露出的方式进行安装。为此,壳体110的上部由形成壳体110上面的一部分的上面盖112及用于遮蔽及露出洗涤剂分配器300’的分配器盖200来形成。

连接部紧固壳体外壳滚筒内桶(drum)(tub)

其中,分配器盖200在形成壳体的上面的同时,形成壳体110的上面前方边角。对于洗涤剂分配器300’及分配器盖200将在说明洗涤装置100之后详细进行说明。

并且,在壳体110的前方以可开闭的方式安装有用于开闭内部的门111,在壳体110的前面上部设置有用于输入特定行程的控制面板120,从而执行洗涤乃至烘干等行程。

控制面板120包括:操作部(未图示),供用户选择洗涤乃至烘干行程过程;显示部(未图示),显示用户选择的行程及洗涤装置100的操作过程。

其中,在壳体110的上面盖112的情况下,为了加强上面盖112的强度,形成有上面盖112的内侧部凹入而成的凹入面113,在上面盖112的两侧设置有用于覆盖与两个侧面盖118的空间的一对侧面板114。

另外,虽然对门111和控制面板120各分开进行了说明,控制面板120可与门111形成为一体。即,控制面板120的操作部及显示部可插入设置于门111的预定位置(优选为门的上部),以与门111一同进行转动。

在这样的情况下,门111的外侧面可由单个曲面或平面形成,以进一步赋予门111及洗涤装置100外形美感。

外桶130被设置为在壳体110内侧储存洗涤水,在外桶130的后方安装有用于旋转内桶140的电机150。并且,在外桶130和壳体110之间包括以可缓冲的方式支撑外桶130的弹簧(未图示)及减震器132等。

并且,外桶130包括:供水部132,包括供水阀134及供水软管133,以向外桶130供给洗涤水;以及排水部136,包括排水泵138及排水软管137,以在洗涤衣物后用于排出洗涤水。

另外,供水部132的供水阀134可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热水及冷水的供给的阀。其中,用于供给热水的阀上连接有热水供给管线135d。

并且,在用于供给冷水的供水阀134的情况下,为了选择性地供给供水源中供给的冷水,其优选地由三通阀(3-way)或四通阀(4-way)构成。其中,用于供给冷水的供水阀上连接有第一、第二供水管线135a、135b、预备供水管线135c等。

并且,在上述的第一、第二供水管线135a、135b、预备供水管线135c、热水供给管线135d的情况下,其均连接到洗涤剂分配器300’,可通过洗涤剂分配器300’单纯地进行供水,或者与洗涤剂分配器300’中投放的液体/粉末洗涤剂、预备洗涤剂、漂白剂、柔顺剂等相混合并向外桶130供给。

另外,对于热水供给管线135d、第一、第二供水管线135a、134b、预备供水管线134c的功能将在说明洗涤剂分配器300’时详细进行说明。

内桶140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外桶130的内侧,在内桶140的内侧投放并装载有向门111侧投放的洗涤物。在这样的内桶140形成有多个脱水孔141,洗涤水通过所述脱水孔141排出,在内桶140的内侧形成有提升件142,在内桶140进行旋转时,内桶140中装载的洗涤物放置于所述提升件142并上升后掉落。随着基于提升件142的洗涤物的游动,能够提高洗涤性能。

空气供给装置160加热及循环外桶130的空气,以向外桶130内部供给加热的空气,从而对位于内桶140内的洗涤物进行烘干。这样的空气供给装置160包括:吸气部162,外桶130内部的空气流入所述吸气部162;送风扇163,位于吸气部162上部,用于吸入空气;加热器164,对利用送风扇163流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吐出部165,将利用加热器164加热的空气向内桶140内部供给。

其中,吸气部162位于外桶130后方一侧外周面上,以使外桶130内的空气直接流入到所述吸气部162,吐出部165连接于外桶130前方中央,以使空气向内桶140内侧直接吐出。

另外,在吸气部162和吐出部165之间设置有形成空气的移动路径的管道161,加热器164及送风扇163优选地位于管道161内部。此外,在管道161的情况下,其从吸气部162连接到吐出部165,具有从外桶130的后方一侧向外桶130前方中央延伸的形态。

并且,在空气的流动观点上,从送风扇163吐出的空气优选地被加热器164加热。另外,本发明中形成为,在外桶130的外周面直接吸入空气并进行加热后将其供给到外桶130的前方的结构,烘干了洗涤物的湿空气可因外桶130内部与外桶130外部的温差而在外桶130的内侧面被冷凝,从而变换为干燥的空气。

与此不同地,为了将烘干了洗涤物的空气变换为干燥的空气,将外桶130内部的湿空气的一部分排出到外桶130外部,并将外桶130外部的干燥空气的一部分流入到外桶130。

其中,外桶130、内桶140、空气供给装置160等结构可使用现有技术的外桶、内桶、空气供给装置等,也可使用比现有技术改进的外桶、内桶、空气供给装置等。

对这样的洗涤装置100操作简略进行描述,通过供水部132向外桶130流入洗涤水,利用内桶140的旋转来执行洗涤、漂洗、脱水行程。

另外,在进行洗涤、漂洗时,洗涤水通过排水部136向外桶130外部排出。此外,在进行洗涤和漂洗后,进行洗涤物的脱水行程以完成洗涤过程。

并且,在进行烘干行程时,利用空气供给装置160的送风扇163来循环外桶130内部的空气,空气供给装置160的加热器加热空气。

由此加热的空气在外桶130和空气供给装置中进行循环,并对内桶140中装载的洗涤物进行烘干。其中,烘干了洗涤物的空气因外桶130的内部与外部的温差而在外桶130的内周面被冷凝,从而利用排水部136向外桶130外部排出。

另外,在上述的洗涤装置100的操作之前或操作中,需要投放用于洗涤的洗涤剂,为了投放洗涤剂,将设置于洗涤装置100的上部的分配器盖200开放,并向洗涤剂分配器300’选择性地投放液状洗涤剂、粉末洗涤剂、柔顺剂、辅助洗涤剂等。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洗涤装置100中的洗涤剂分配器300’的洗涤剂部300及辅助洗涤剂部500的安装状态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4及图5所示,洗涤剂分配器300’位于壳体110内侧的外桶130前方上面,并被设置为随着开放分配器盖200而露出。

另外,在设置于上述的洗涤装置100的空气供给装置160的吐出部165的情况下,其位于外桶130前方上部,空气供给装置160的管道161具有从外桶130后方一侧向吐出部165延伸的形态。

在这样的洗涤剂分配器300’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与空气供给装置160的吐出部165或管道161相干涉,在其以外桶130前方中央部为基准的一侧设置有洗涤剂部300,与洗涤剂部300隔开预定间隔设置有辅助洗涤剂部500。

即,在洗涤剂部300和辅助洗涤剂部500之间形成有空间部t,空气供给装置160的吐出部165或管道161可位于所述空间部t。

即,洗涤剂分配器300’包括:洗涤剂部300,位于管道161前端和吐出部165的一侧;辅助洗涤剂部500,位于管道161前端和吐出部165的另一侧。

其中,洗涤剂部300中可投放洗涤物的洗涤时使用的粉末洗涤剂(或液体洗涤剂)或者洗涤物的粗洗涤时使用的预备洗涤剂等等,辅助洗涤剂部500中可投放洗涤物的洗涤时辅助使用的漂白剂、柔顺剂等。

并且,在洗涤剂部300设置有另外的第一外桶连接软管348,其用于使投放的洗涤剂及预备洗涤剂与另外供给的洗涤水相混合并向外桶130供给,在辅助洗涤剂部500设置有另外的第二外桶连接软管536,其用于使投放的漂白剂及柔顺剂与另外供给的洗涤水相混合并向外桶130供给。

即,在洗涤剂分配器300’中,在被管道空间部t划分的一侧设置有投放粉末洗涤剂(或液体洗涤剂)或预备洗涤剂的洗涤剂部300,在被管道空间部t划分的另一侧设置有投放漂白剂和/或柔顺剂的辅助洗涤剂部。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户在进行洗涤时能够明确区分所投放的洗涤剂和辅助洗涤剂的投放位置,从而提供使用上的便利。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洗涤剂分配器300’进行详细的说明。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洗涤剂分配器300’分为洗涤剂部300和辅助洗涤剂部500。对此,对洗涤剂部300和辅助洗涤剂部500各分开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6至图8对本发明的洗涤剂分配器300’的洗涤剂部300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6所示,洗涤剂部300包括:第一盖部310,形成有用于投放洗涤剂的洗涤剂投放孔311及用于投放预备洗涤剂的预备洗涤剂投放孔312;第一流路部320,位于第一盖部310的下部,装载所投放的洗涤剂及预备洗涤剂,向装载的洗涤剂及预备洗涤剂供给水并相混合;第一集水部340,对第一流路部320中相混合的洗涤剂和水(或预备洗涤剂和水)进行集水,以将其向外桶130供给。

追加地,洗涤剂部300可还设置有液体洗涤剂投放引导件350,其用于将液体洗涤剂与水相混合,并利用虹吸形状将其向外桶供给。

其中,上述的第一盖部310、第一流路部320、第一集水部340可分别单独地制造,并利用另外的结合结构来依次地相结合或利用热熔接结合为一体。

第一盖部310用于形成洗涤剂部300的上面,其形成有用于投放洗涤剂的洗涤剂投放孔311和用于投放预备洗涤剂的预备洗涤剂投放孔312。其中,洗涤剂投放孔311和预备洗涤剂投放孔312分别以相邻的方式设置,为使用户能够容易地进行区分,其优选地以分别不同的大小或形状形成。

并且,在第一盖部310的外侧面凸出设置有紧固部314,以使相结合的第一盖部310、第一流路部320、第一集水部340能够紧固于洗涤装置100。

第一流路部320用于形成移动及供给的流路,以装载所投放的洗涤剂及预备洗涤剂的同时,使另外供给的洗涤水及热水与洗涤剂及预备洗涤剂相混合。

这样的第一流路部320包括:洗涤剂混合部332,位于第一盖部310的洗涤剂投放孔311下部,用于装载洗涤剂;预备洗涤剂混合部334,位于第一盖部310的预备洗涤剂投放孔312下部,用于装载预备洗涤剂。

其中,洗涤剂混合部332及预备洗涤剂混合部334以向后述的第一集水部340的第一外桶连接部346侧向下倾斜的方式形成,在洗涤剂混合部332及预备洗涤剂混合部334的端部分别设置有掉落凸起329,所述掉落凸起329有助于将相混合的洗涤剂及预备洗涤剂排出(参照图7)。

并且,第一流路部320的后方侧包括:第一供水管线连接部322,连接有供给洗涤水的第一供水管线135a;热水供给管线连接部321,连接有供给热水的热水供给管线135b;预备供水管线连接部323,连接有供给预备洗涤水的预备供水管线135c。

其中,在洗涤剂混合部332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一循环流路326,所述第一循环流路326沿着洗涤剂混合部332的外侧面延伸以供洗涤水移动,在第一循环流路326的内周面形成有供通过第一循环流路326的洗涤水能够在洗涤剂混合部332的外周面溢满流动的多个溢满凸台328。

其中,在溢满凸台328的情况下,其优选地根据第一循环流路326中移动的洗涤水的移动方向而分别以不同的高度形成。

并且,在预备洗涤剂混合部334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二循环流路327,所述第二循环流路327沿着洗涤剂混合部332的外侧面延伸以供洗涤水移动,在第二循环流路327的内周面形成有供通过第二循环流路327的洗涤水能够在预备洗涤剂混合部334的外周面溢满流动的多个溢满凸台328。

其中,在溢满凸台328的情况下,其优选地根据第二循环流路327中移动的洗涤水的移动方向而分别以不同的高度形成。

另外,第一流路部320包括:热水流路321a,用于引导从热水供给管线连接部321供给的热水;第一供水流路322a,用于引导从第一供水管线连接部322供给的洗涤水;以及预备供水流路323a,用于引导从预备供水管线连接部323供给的预备洗涤水。

其中,热水流路321a与洗涤剂投放孔311的外周面上形成的第一循环流路326的一端相连接,以将热水供给管线连接部321中供给的热水向第一循环流路326的一端供给,第一循环流路326中供给的热水利用第一循环流路326上形成的溢满凸台328向洗涤剂投放孔311投放。

此外,第一供水流路322a与洗涤剂投放孔311的外周面上形成的第一循环流路326的另一端相连接,以将第一供水管线连接部322中供给的洗涤水向第一循环流路326供给,第一循环流路326中供给的洗涤水利用第一循环流路326上形成的溢满凸台328向洗涤剂投放孔311投放。

并且,预备供水流路323a与预备洗涤剂投放孔312的外周面上形成的第二循环流路327的一端相连接,以将预备供水管线连接部323中供给的预备洗涤水向第二循环流路327供给,第二循环流路327中供给的洗涤水利用第二循环流路327上形成的溢满凸台328向预备洗涤剂投放孔312投放。

其中,第一供水流路322a和预备供水流路323a以按预定的角度相交叉的方式形成,在第一供水流路322a与预备供水流路323a相交叉的交叉部位上,在与第一供水流路322a和预备供水流路323a的供水方向相面对的位置的中央部形成有用于将洗涤水向辅助洗涤剂部500引导的第一辅助洗涤剂供水流路325。

另外,在第一流路部320的下部紧固有第一集水部340。第一集水部340用于将第一流路部320的洗涤剂投放孔311及预备洗涤剂投放孔312中投放的各种洗涤剂与所供给的洗涤水一同向外桶130进行供给。

这样的第一集水部340形成为其上部开放的凹体形状,在其一侧形成有供第一流路部320中汇聚的洗涤剂及洗涤水吐出的第一外桶连接部346,第一外桶连接部346通过第一外桶连接软管348连接于外桶130的一侧。其中,第一集水部340的下面形成有朝第一外桶连接部346侧向下倾斜的第一倾斜面342(参照图7)。

另外,在在第一流路部320的洗涤剂混合部332可还设置有用于投放液状洗涤剂的液体洗涤剂投放引导件350。即,在第一流路部320的洗涤剂混合部332的情况下,在通过第一盖部310的洗涤剂投放孔311投放液体洗涤剂时,液体洗涤剂与洗涤水的供给无关的在被投放的同时直接进行供给,因而存在有在不希望的时点供给液体洗涤剂的问题。因此,为了能够调节液体洗涤剂的投放,需要设置有能够利用虹吸现象来供给液体洗涤剂的液体洗涤剂投放引导件350。

如图8所示,液体洗涤剂投放引导件350以可装卸的方式安置于第一流路部320的洗涤剂混合部332,设置有用于储存液体洗涤剂的液体洗涤剂储液部352,在液体洗涤剂储液部352的内侧设置有液体洗涤剂虹吸流路359,所述液体洗涤剂虹吸流路359利用虹吸形状供给液体洗涤剂储液部352的内侧储存的液体洗涤剂。

在这样的液体洗涤剂储液部35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装卸液体洗涤剂投放引导件350的把手354,在液体洗涤剂虹吸流路359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限制液体洗涤剂的投放量的投放限制凸起358。

并且,在液体洗涤剂投放引导件350的下部设置有多个支撑凸起356,在液体洗涤剂投放引导件350安置于洗涤剂混合部332时,所述支撑凸起356支撑液体洗涤剂投放引导件350。

以下,参照图9至图10对本发明的洗涤剂分配器300’的辅助洗涤剂部500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9所示,辅助洗涤剂部500包括:第二盖部510,形成有用于投放洗涤剂(例如漂白剂、柔顺剂等)的漂白剂投放孔512及用于投放柔顺剂的柔顺剂投放孔514;第二流路部520,位于第二盖部510的下部,储存所投放的漂白剂及柔顺剂,向储存的漂白剂及柔顺剂供给水并相混合;第二集水部530,进行集水以将第二流路部520中储存的漂白剂及柔顺剂向外桶130供给。

其中,上述的第二盖部510、第二流路部520、第二集水部530可分别单独地制造,并利用另外的结合结构来依次地相结合或利用热熔接结合为一体。

第二盖部510用于形成辅助洗涤剂部500的上面,其形成有用于投放漂白剂的漂白剂投放孔512和用于投放柔顺剂的柔顺剂投放孔514。

其中,漂白剂投放孔512和柔顺剂投放孔514可分别另外地形成,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则以形成为一个孔为例进行说明。另外,在第二盖部510的外侧面凸出设置有紧固部516,以使相结合的第二盖部510、第二流路部520、第二集水部530能够紧固于洗涤装置100。

第二流路部520用于形成移动及供给的流路,以装载所投放的漂白剂及柔顺剂的同时,使通过洗涤剂部供给的洗涤水或另外供给的洗涤水进行移动及供给。

这样的第二流路部520包括:漂白剂储存部525,位于第二盖部510的漂白剂投放孔512下部,用于储存漂白剂;柔顺剂储存部526,位于第一盖部310的柔顺剂投放孔514下部,用于装载柔顺剂。

并且,第二流路部520的后方侧包括:第二供水管线连接部522,连接有供给洗涤水的第二供水管线135b;第二流路连接部523,用于供给通过洗涤剂部300供给的洗涤水。

其中,在漂白剂储存部525和柔顺剂储存部526的外周面形成有与在上述的第一流路部320的洗涤剂混合部332及预备洗涤剂混合部334形成的第一、第二循环流路326、327相同的形态的循环流路及溢满凸台,由于其属于相同的结构,将省去详细的说明。

另外,第二流路部520的第二流路连接部523通过另外的连接软管400与洗涤剂部300的第一流路连接部324相连接。即,在辅助洗涤剂部500的情况下,可通过另外的第二供水管线135b供给到洗涤水,也可通过洗涤剂部300供给到洗涤水。

为此,在第二流路部520形成有第二辅助洗涤剂供水流路523a,所述第二辅助洗涤剂供水流路523a从第二流路连接部523延伸到漂白剂储存部525或柔顺剂储存部526的循环流路。

并且,在第二供水管线连接部522也可形成有第二供水流路135b,所述第二供水流路135b延伸到漂白剂储存部525或柔顺剂储存部526的循环流路,以引导通过第二供水管线连接部522供给的洗涤水。

另外,第二集水部530紧固于第二流路部520下部。第二集水部530用于将第二流路部520的漂白剂投放孔512及柔顺剂投放孔514中投放的各种辅助洗涤剂与所供给的洗涤水一同向外桶130供给。

这样的第二集水部530形成为其上部开放的凹体形状,在其一侧形成有供第二流路部520中汇聚的洗涤剂及洗涤水吐出的第二外桶连接部534,第二外桶连接部534通过第二外桶连接软管536连接于外桶130的一侧。其中,第二集水部530的下面形成有朝第二外桶连接部534侧向下倾斜的第二倾斜面532(参照图10)。

另外,大部分的漂白剂及柔顺剂形成为液状,在液状的辅助洗涤剂的情况下,辅助洗涤剂与洗涤水的供给无关的在被投放的同时直接进行供给,因而存在有在不希望的时点供给辅助洗涤剂的问题。

因此,为了能够调节液体洗涤剂的投放,第二流路部520形成有能够利用虹吸现象来供给液体洗涤剂的虹吸流路部540。其中,在虹吸流路部540的情况下,其基于与上述的液体洗涤剂投放引导件350相同的原理实现,因此将省去详细的说明。

以下参照图11至图14对基于洗涤剂部及辅助洗涤剂部的洗涤剂/辅助洗涤剂投放的洗涤水的供水过程进行说明。

另外,如图11及图12所示,洗涤剂部300和辅助洗涤剂部500分别设置于形成洗涤装置100的外形的壳体11的上部两侧边角和壳体11的内部设置的外桶130之间的两侧空间。

并且,在辅助洗涤剂部500的情况下,可通过洗涤剂部300供给到洗涤水,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顺畅地供给洗涤水,洗涤剂部300和辅助洗涤剂部500优选地隔开预定的高度差h进行设置。即,洗涤剂部300的安装高度优选地相对于辅助洗涤剂部500位于更高的位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情况下,根据所投放的洗涤剂的种类而进行分别不同的供水过程。以下对根据所投放的洗涤剂(或辅助洗涤剂)的种类的洗涤水的供水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在一般的粉末洗涤剂的情况下,其通过洗涤剂部300的洗涤剂投放孔311向洗涤剂混合部332投放及装载。在这样的情况下,可通过第一供水管线135a或热水供给管线135d供给洗涤水。其中,通过第一供水管线135a的供水和通过热水供给管线135d的供水可以同时/个别/交叉的方式进行。

另外,在通过第一供水管线135a供给的洗涤水的情况下,将通过连接有第一供水管线135a的第一供水管线连接部322进行供给,洗涤水通过第一供水流路322a供给到洗涤剂混合部332,并将洗涤剂混合部332中装载的粉末洗涤剂进行混合。

由此,相混合的粉末洗涤剂与洗涤水一同向第一集水部340移动,通过第一集水部340的第一外桶连接软管348向外桶130投放。

此外,在通过热水供给管线135d供给的热水的情况下,将通过连接有热水供给管线135d的热水供给管线连接部321进行供给,热水通过热水流路321a供给到洗涤剂混合部332,并将洗涤剂混合部332中装载的粉末洗涤剂进行混合。

由此,相混合的粉末洗涤剂与洗涤水一同向第一集水部340移动,通过第一集水部340的第一外桶连接软管348向外桶130投放。

另外,在预备洗涤剂的情况下,其通过洗涤剂部300的预备洗涤剂投放孔312向预备洗涤剂混合部334进行投放及装载。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预备供水管线135c供给洗涤水。

其中,在通过预备供水管线135c供给的洗涤水的情况下,将通过连接有预备供水管线135c的预备供水管线连接部323进行供给,洗涤水通过预备供水流路323a供给到预备洗涤剂混合部334,并将预备洗涤剂混合部334中装载的预备洗涤剂进行混合。

由此,相混合的预备洗涤剂与洗涤水一同向第一集水部340移动,通过第一集水部340的第一外桶连接软管348向外桶130投放。

另外,在液状洗涤剂的情况下,仅在所投放的洗涤剂的种类上存在不同,而供水过程可与粉末洗涤剂的供水过程相同。因此,将省去基于液状洗涤剂的投放的供水过程的说明。

另外,诸如漂白剂或柔顺剂的辅助洗涤剂投放到辅助洗涤剂部500的漂白剂投放孔512(或柔顺剂投放孔514),并储存于漂白剂储存部525(或柔顺剂储存部526)。

另外,在辅助洗涤剂部500的情况下,可通过洗涤剂部300供给到洗涤水。在这样的情况下,连接于洗涤剂部300的第一供水管线135a及预备供水管线135c中同时进行供水。

其中,第一供水管线135a中供给的洗涤水进行移动的第一供水流路322a及预备供水管线135c中供给的洗涤水进行移动的预备供水流路323a以相交叉的方式形成,在第一供水流路322a及预备供水流路323a相交叉的部分形成有第一辅助洗涤剂供水流路325,所述第一辅助洗涤剂供水流路325以与第一供水流路322a及预备供水流路323a中移动的洗涤水的移动方向相一致的方式形成。

即,在通过第一供水流路322a及预备供水流路323a同时供给洗涤水的情况下,各自供给的洗涤水在第一供水流路322a及预备供水流路323a的交叉点相碰撞,使得不沿着第一供水流路322a及预备供水流路323a移动,而是使洗涤水向第一供水流路322a及预备供水流路323a的交叉部中央形成的第一辅助洗涤剂供水流路325进行供给及移动。

由此,第一辅助洗涤剂供水流路325中移动的洗涤水沿着连接于第一流路连接部324的连接软管向辅助洗涤剂部500进行移动及供给,并向连接于辅助洗涤剂部500的第二连接流路部523的第二供水流路522a进行移动及供给。

其中,第二供水流路522a中移动的洗涤水与漂白剂储存部525(或柔顺剂储存部526)中储存的漂白剂(或柔顺剂)一同沿着虹吸流路部540向第二集水部530移动,通过连接于第二集水部530的第二外桶连接软管536向外桶130投放。

以下,参照图15至图19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分配器盖进行详细的说明。

所述分配器盖200被设置为,在洗涤装置100的上面前方侧(具体而言,洗涤剂分配器300’的上部)向洗涤装置100的内侧进行滑动移动以开闭洗涤剂分配器300’。

并且,分配器盖200和上面盖112形成洗涤装置100的上面的同时具有延伸的相同的延长面,因此能够形成一体感。即,与上面盖112相邻的分配器盖200相对于上面盖112的上面形状形成延伸的延长面。

另外,在上述的分配器盖200的情况下,其形成洗涤装置100的上面前方的同时,与洗涤装置100的前面盖117连续地进行延伸。即,在分配器盖200的情况下,其形成洗涤装置100的上面的一部分的同时,利用向洗涤装置100的前面盖117延伸的连接面212来连接洗涤装置100的上面和前面,从而实现美观的外形。

并且,在位于上面盖112的两侧的侧面板114的情况下,其从上面盖112的两侧朝分配器盖200方向延伸,从而完成上面盖112及分配器盖200的两侧。

如图1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分配器盖200包括:门支架220,设置于洗涤装置100的内侧上设置的洗涤剂分配器300’的上部;滑动门210,利用门支架220来引导其移动路径,在进行开放时,所述滑动门210向上面盖112的下部移动并开放洗涤剂分配器300’。其中,在洗涤剂分配器300’和上面盖112之间,为使分配器盖200的滑动门210移动而隔开有预定的间隔。

滑动门210在洗涤装置100的前方上面,即上面盖112的前方以露出的方式设置。并且,滑动门210的外面具有相对于上面盖112的上面延伸的面。

即,上面盖112的上面形成有用于加强上面盖112的强度的凹入面113,在滑动门210的上面形成有相对于上面盖112的凹入面113延伸的凹入面211。由此,洗涤装置100的上面通过上面盖112的凹入面113及滑动门210的凹入面211具有一个凹入的形状。

另外,在滑动门210的上面前方中央以凹入的形状形成有把手215,所述把手215用于容易地使用滑动门210。并且,在凹入的形状的把手215内侧形成有安置槽216,后述的锁定装置230的施压杆233安装到所述安置槽216。

并且,在滑动门210的前方边角的情况下,形成有沿着壳体110的前面盖117的外形延伸的连接面212。即,滑动门210的前方边角形成洗涤装置100的前方上部边角。

其中,在滑动门210的前方边角的情况下,可形成有形成为预定的曲面的连接面212,在滑动门210的上面,前面盖117的前面由基于连接面212而连续的曲面来形成。

但是,在滑动门210的连接面212的情况下,其也可形成为具有预定的角度的倾斜面,在滑动门210的前方边角形成为倾斜面的情况下,洗涤装置100的前方边角可形成为由滑动门210、连接面212、前面盖117构成的三个平面或曲面。

另外,在滑动门210的两侧形成有利用后述的门支架220进行引导的第一、第二滑动凸起213、214。第一、第二滑动凸起213、214按预定的间隔相隔开,在第一滑动凸起213的后方形成有第二滑动凸起214。

门支架220包括:本体部221,位于洗涤剂分配器300’的上部;引导部223,位于本体部221的两侧端,引导滑动门210以使其能够进行滑动移动。

另外,本体部221形成有与洗涤剂分配器300’上形成的洗涤剂投放孔311、预备洗涤剂投放孔312、辅助洗涤剂投放孔311等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贯通孔222。

并且,一对引导部223以与本体部221的两端垂直的形态形成,并向上面盖112下侧延伸预定长度。另外,在各引导部223的相面对的内侧面形成有第一、第二引导缝隙224、225,滑动门210的第一、第二滑动凸起213、214插入到所述第一、第二引导缝隙224、225并进行引导。

其中,第一、第二引导缝隙224、225以与一对引导部223的相面对的内侧面呈对称的方式形成。第一引导缝隙224位于第二引导缝隙225的前方。

并且,第一引导缝隙224和第二引导缝隙225具有相互不同的倾斜,在第一、第二引导缝隙224、225的情况下,其形成为越向上面盖112侧移动,其越向下倾斜的形态。优选地,第二引导缝隙225以与第一引导缝隙224相比更大的倾斜形成。

另外,在上述的第一引导缝隙224插入第一滑动凸起213,在第二引导缝隙225插入第二滑动凸起214。由此,在滑动门210进行滑动移动时,第一、第二滑动凸起213、214将沿着第一、第二引导缝隙224、225移动。

其中,第一引导缝隙224和第二引导缝隙225分别以不同的倾斜形成,第一、第二引导缝隙224、225的上端部延伸至预定的位置,以在与第一、第二引导缝隙224、225相结合的第一、第二滑动凸起213、214位于第一、第二引导缝隙224、225的上端部的情况下,滑动门210能够封闭洗涤剂分配器300’。

并且,第一、第二引导缝隙224、225的下端部延伸至预定的位置,以在与第一、第二引导缝隙224、225相结合的第一、第二滑动凸起213、214位于第一、第二引导缝隙224、225的下端部的情况下,滑动门210能够开放洗涤剂分配器300’并向上面盖112的下部移动。

在这样的分配器盖200中,滑动门210可在用户未认知到的情况下进行开闭。即,在分配器盖200的滑动门210的情况下,门支架220的引导部223上形成的第一、第二引导缝隙224、225以朝开放滑动门210的方向倾斜的方式形成,因而需要设置有追加的锁定装置230。因此,在滑动门210设置有用于防止滑动门210自行开放或封闭的锁定装置230。

如图16及图17所示,这样的锁定装置230包括:施压杆233,以可移动的方式插入到滑动门210的把手内侧上形成的安置槽216,以控制滑动门210的锁定状态;复位弹簧234,赋予弹性力以保持施压杆233的初始状态。

另外,施压杆233在形成于滑动门210的把手215上形成的安置槽216以防止脱离的状态相结合,利用设置于把手215内侧的复位弹簧234来常时受到向外侧的弹性力。

另外,在施压杆233的一侧形成有从施压杆233延伸并向滑动门210的一侧弯折延伸的卡止凸起238。卡止凸起238插入到门支架220的后端上面形成的第一放置槽226及前面盖117的上端形成的第二放置槽117a,从而限制滑动门210的锁定状态。

以下参照所附的图16至图19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分配器盖200的操作状态进行说明。

首先,分配器盖200的初始状态为封闭洗涤剂分配器300’的形态。即,其为分配器盖200的滑动门210从上面盖112的下部引出并位于洗涤剂分配器300’上部的形态。

此时,滑动门210的两侧上形成的第一、第二滑动凸起213、214位于门支架220的引导部223上形成的第一、第二引导缝隙224、225的上部,滑动门210的前方边角形成洗涤装置的前方上部边角。

另外,为了开放洗涤剂分配器300’,通过施压滑动门210的把手215上设置的锁定装置230的施压杆233来解除锁定装置230的锁定状态。

即,当用户为了开放滑动门210而施压施压杆233时,施压杆233上设置的卡止凸起238与施压杆233相联动,使得卡止凸起从前面盖117的第二放置槽117a脱离并解除滑动门210的锁定状态。

如上所述,在施压锁定装置230的施压杆233的状态下将滑动门210向上面盖112侧施压时,滑动门210的第一、第二滑动凸起213、214将沿着门支架220的引导部223上形成的第一、第二引导缝隙224、225移动,从而使滑动门210进行移动。

此时,由于第一、第二引导缝隙224、225形成为,越向上面盖112侧移动其越向下倾斜的形态,随着滑动门210进行移动,其插入到上面盖112的下部内侧,从而开放洗涤剂分配器。

另外,随着滑动门210进行开放,设置于滑动门210的锁定装置230的施压杆向门支架的后端部移动,并在此过程中插入到门支架上设置的第一放置槽226,从而限制滑动门210的封闭。随后,为了封闭滑动门210,可通过反复地执行上述过程来封闭滑动门。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洗涤装置100,洗涤剂分配器300’位于洗涤装置100的上面,用于开闭洗涤剂分配器300’的分配器盖200形成于洗涤装置100的上面,因此,用户能够更加容易且方便地投放洗涤剂。

并且,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洗涤装置100,洗涤剂分配器300’的洗涤剂部300和辅助洗涤剂部500以相分离的方式形成,因此,能够向用户提供更好的识别性,从而给洗涤剂及辅助洗涤剂的投放带来便利。

并且,用于形成洗涤装置100的上面的上面盖112和分配器盖200以连续的形状形成,因此,能够以带有一体感的方式形成洗涤装置100的上面的形状。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是,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在不背离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定义的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及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本发明进行多种变形并实施。因此,本发明的往后的实施例的变更不应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