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纺织品表面毛絮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
纺织品在刚纺织完成时,表面难免附着有毛絮等纺织材料本身所产生的杂质,需要通过毛刷来去除以达到纺织品表面整洁、平滑的目的。目前的清洁方式采用毛刷辊进行滚动清洁,而毛刷辊在进行多次清洁后需要进行清理,同时毛刷辊在粘附较多的毛絮时,毛絮会发生飘散而影响工作环境,同时飘散毛絮属于易燃物,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现连续清洁纺织品表面毛絮,且无需频繁清理毛刷辊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纺织品表面毛絮清洁装置,包括罩壳、毛刷辊、第一风机、毛絮收集装置、静电产生器和静电吸附板,所述罩壳和毛刷辊均安装在机架上,并且所述罩壳设置在毛刷辊上部,所述第一风机通过第一安装板安装在罩壳外部,所述第一风机还通过第一管路密封连通至罩壳内部,所述静电产生器通过第二安装板固定安装在罩壳内部,所述静电吸附板设置在第二安装板下部,所述静电吸附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形成导流区域,所述静电吸附板还通过电路连接至静电产生器,所述毛絮收集装置通过第二管路连通至导流区域,所述毛絮收集装置上还设置有与第二管路相连通的第二风机。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管路伸入到罩壳内的出风口端向上倾斜30°~45°。
作为优选,所述罩壳顶部设置有用于观察静电产生器工作状态的可视窗。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均选用软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毛刷辊在清理纺织品表面的毛絮时,其清洁刷转动到第一管路出风口位置时,由第一风机产生的气流将毛絮吹至静电吸附板,第二风机再将静电吸附板上的毛絮吸至毛絮收集装置,本发明具有不间断工作且无需频繁清理毛刷管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纺织品表面毛絮清洁装置,包括罩壳1、毛刷辊2、第一风机3、毛絮收集装置5、静电产生器6和静电吸附板7,所述罩壳1和毛刷辊2均安装在机架上,并且所述罩壳1设置在毛刷辊2上部,所述第一风机3通过第一安装板31安装在罩壳1外部,所述第一风机3还通过第一管路32密封连通至罩壳1内部,所述静电产生器6通过第二安装板61固定安装在罩壳1内部,所述静电吸附板7设置在第二安装板61下部,所述静电吸附板7与第二安装板61之间形成导流区域8,所述静电吸附板7上还开设有数个细小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为1mm~2mm,要求静电吸附板7的表面粗糙度为ra1.6~ra0.8,以避免毛絮粘附,所述静电吸附板7还通过电路连接至静电产生器6,所述毛絮收集装置5通过第二管路51连通至导流区域8,所述毛絮收集装置5上还设置有与第二管路51相连通的第二风机4。
在实际使用中,为了充分利用第一管路32出风口端产生的气流将粘附在毛刷辊2上的棉絮吹至静电吸附板7,因此所述第一管路32伸入到罩壳1内的出风口端向上倾斜30°~45°。
所述罩壳1顶部设置有用于观察静电产生器6工作状态的可视窗11,进而工作人员可对静电产生器6的状态进行调整控制。
作为第一管路32和第二管路的优选设置方式,所述第一管路32和第二管路51均选用软管。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