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原液着色服装面料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1137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服装面料,特别涉及一种纤维原液着色服装面料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面料,风格较少,生产成本高,不具备自身独特风格的面料,且在制备过程容易污染环境,染色后整理污染重,汽,水消耗大,对环境极不友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对环境污染极小,汽,水等能源消耗少的一种纤维原液着色服装面料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纤维原液着色服装面料的生产工艺,按以下步骤进行:

(1)、并线:

将原液着色的单纱原料二股或者原液着色的单纱二股再加一根40旦尼尔的氨纶,经过并线机加工,把它们并在一起,并卷绕成适合下一工序—捻线,加工的筒子,并线机车速控制在500米/分钟;

(2)、加捻:

将并好线的筒子放入倍捻机锭子上,进行加捻,捻度一般是750t/m,捻向为s,倍捻机转速控制在7000转/分钟;

(3)、纱线定型:

把加好捻的纱线筒子放入定型蒸箱框内,并放入蒸箱定型,设定温度90℃,保温时间90分钟;

(4)、整经:

根据织物设计要求的经密和原料的线密度,把定型好的并经自然冷却的纱线放在整经架上,选择相应的定幅筘和穿入数,设定好相应的位移量,进行整经,整经的车速在200米/分钟;

(5)、穿综捞筘:

按工艺要求将整好的经轴的经纱穿入相应综框的综丝,并按要求穿入数穿入钢筘,做好上机准备;

(6)、织造:

将穿好的经轴放上织机,调试好设备,开始织造,剑杆织机的车速控制在450转/分钟,喷气织机是650转/分钟。

(7)、后整理:

将原液着色面料进行水洗,水洗温度100℃;然后经烧毛,烧毛后再次水洗;水洗缩率,不加氨纶的无弹面料在6%,加氨纶的弹力面料≥30%;水洗后经二次定型固定尺寸,定型温度设定为195℃,车速为35米~40米/分钟,最后经罐蒸改善手感与光泽。

作为优选,步骤1)中的张力控制要合理,避免少股;步骤2)中的捻度必须均匀,不能有紧,懈捻线产生;步骤7)中水洗温度100℃,并经二次定型,定型温度195℃。

因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纤维原液着色服装面料的生产工艺,在不影响品质的前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一种纤维原液着色服装面料的生产工艺,按以下步骤进行:

(1)、并线:

将原液着色的单纱原料二股或者原液着色的单纱二股再加一根40旦尼尔的氨纶,经过并线机加工,把它们并在一起,并卷绕成适合下一工序—捻线,加工的筒子,并线机车速控制在500米/分钟;

(2)、加捻:

将并好线的筒子放入倍捻机锭子上,进行加捻,捻度一般是750t/m,捻向为s,倍捻机转速控制在7000转/分钟;

(3)、纱线定型:

把加好捻的纱线筒子放入定型蒸箱框内,并放入蒸箱定型,设定温度90℃,保温时间90分钟;

(4)、整经:

根据织物设计要求的经密和原料的线密度,把定型好的并经自然冷却的纱线放在整经架上,选择相应的定幅筘和穿入数,设定好相应的位移量,进行整经,整经的车速在200米/分钟;

(5)、穿综捞筘:

按工艺要求将整好的经轴的经纱穿入相应综框的综丝,并按要求穿入数穿入钢筘,做好上机准备;

(6)、织造:

将穿好的经轴放上织机,调试好设备,开始织造,剑杆织机的车速控制在450转/分钟,喷气织机是650转/分钟。

(7)、后整理:

将原液着色面料进行水洗,水洗温度100℃;然后经烧毛,烧毛后再次水洗;水洗缩率,不加氨纶的无弹面料在6%,加氨纶的弹力面料≥30%;水洗后经二次定型固定尺寸,定型温度设定为195℃,车速为35米~40米/分钟,最后经罐蒸改善手感与光泽。

步骤1)中的张力控制要合理,避免少股;步骤2)中的捻度必须均匀,不能有紧,懈捻线产生;步骤7)中水洗温度100℃,并经二次定型,定型温度195℃。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是一种服装面料,特别涉及一种纤维原液着色服装面料的生产工艺。按以下步骤进行:并线→加捻→纱线定型→整经→穿综捞筘→织造→后整理。一种纤维原液着色服装面料的生产工艺在不影响品质的前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严兴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新天元织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10
技术公布日:2017.09.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