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纱染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1309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筒纱染色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筒纱染色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筒纱染色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染色方法多在常压的状态下用水作为染料的载体对待染物进行染色。然而,一方面,染色工艺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而且大量的废水严重地污染了环境而且回收困难,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染色是在常压下进行的,在输入染液、开始染色后,待染物上所吸附的气体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排挤掉,这样,在染色时,待染物空隙中存在的空气往往阻碍染液的渗入,所以待染物的染色时间长、耗能比较大,染色不均匀且容易产生色差。

目前市场上使用中的染色机构中,其染液大部分采用单向流动的方式,染色效果不好,影响了织物漂染质量,且染液中的残渣无法排出染槽,影响后续加工;也有染液双向流动的染色机;

例如在专利号cn104452141a中提出了一种筒子纱染色机,包括染槽和储液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筒子架、筒子纱、循环泵、循环自动换向装置和加液泵,在染槽内设置有筒子架,筒子架能够安装筒子纱,储液槽通过管路与加液泵相连接,所述加液泵通过进液管与循环泵正向流动口相连接,循环泵通过管路与染槽进液口相连接,染槽出液口通过管路与循环泵反向流动口相连接,循环泵通过出液管与加液相连接,循环自动换向装置与循环泵连接,用于控制循环泵流动方向的变换。

上述结构解决了染色机的染液只能单向流动,染色效果不好,且染液中的残渣无法排出染槽,影响后续加工的问题。但是这种染色机在进行染色时,在进行换向染色时,通过循环自动换向装置切换循环泵工作方向,使得染液反向流动继续染色,因此需要使用到功率较大的循环泵进行工作,否则无法满足其需求,成本较高;该种染色机一次只能对一组筒子纱进行染色,工作效率不高,需要的染液的量也比较多,而且在进行染色时,还需要对染液进行加热,传统的加热方式是采用蒸汽加热的方式,因此相对应的还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蒸汽,提高了成本;另外该染色机只能对筒子纱进行染色,染色的纱线的种类比较的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筒纱染色系统,能够解决一般的筒纱染色系统仅仅采用常压的染色方式和单向染液流动的方式存在色差和染色成本高,染液浪费严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筒纱染色系统,其创新点在于:包括高压循环浸染机构和常压刷染机构;所述高压循环浸染机构与常压刷染机构串联;

所述高压循环浸染机构包括支撑架、染缸组、筒纱纱架、高压循环装置、加热装置和检测装置;

所述染缸组具有一对染缸且该对染缸等高度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染缸组的上端设置有缸盖,下端焊接有封头;所述该对染缸的封头之间的通过高压循环装置相连;所述筒纱纱架设置在该对染缸内;

所述高压循环装置包括高压双向循环泵a和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的两个端口分别从两个染缸的底部伸入染缸内并与筒纱纱架的底端相连通;所述高压双向循环泵a设置在循环管路上;

所述加热装置为若干分布在染缸组封头上的换热器;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水位检测探头和水温检测探头;所述水位检测探头和水温检测探头设置在各个染缸内;

所述常压刷染机构包括工作台、支撑板、染色辊组、链轮链条副、驱动电机和染色槽;

所述工作台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板具有一对且互相平行,该对支撑板沿着工作台的延伸方向设置,支撑板上设置有若干安装染色辊组通孔;

所述染色辊组包括第一染色辊组和第二染色辊组;所述染色辊组通过回转轴和轴承安装在支撑板上安装染色辊组的通孔处;所述染色辊组的回转轴通过链轮链条副机构与驱动电机相连,染色辊组由驱动电机配合链轮链条副驱动;

所述第一染色辊组包括第一染色上辊和第一染色下辊;所述第一染色上辊与第一染色下辊沿竖直方向上垂直安装在支撑板上的通孔处;所述第一染色上辊与第一染色下辊上等间距开有若干容纳筒纱丝的线槽;所述第一染色下辊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染色槽;第一染色下辊的底端部分浸润在第一染色槽内;

所述第二染色辊组包括第二染色上辊和第二染色下辊;所述第二染色上辊与第二染色下辊沿竖直方向上垂直安装在支撑板上的通孔处;所述第二染色上辊与第二染色下辊上等间距开有若干容纳筒纱丝的线槽;所述第二染色下辊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染色槽;第二染色下辊的底端部分浸润在第二染色槽内;

所述筒纱丝分别穿过第一染色上辊与第一染色下辊之间的线槽,以及第二染色上辊与第二染色下辊的线槽;

所述第一染色辊组与第二染色辊组的旁侧均分别设置有第一染料刷和第二染料刷;所述第一染料刷的端部刷毛设置在第一染色辊组上,所述第二染料刷的端部刷毛设置在第二下染色辊组上;

所述在第一染色辊组的进口端设置有筒纱丝放线卷辊;所述第二染色辊组的出口端设置有筒纱丝收卷辊。

进一步的,所述筒纱纱架包括一纱盘,该纱盘呈圆盘状,在纱盘内具有一容介质流通的空腔,在纱盘的上端安装有一中心杆,且该中心杆位于纱盘的中心位置,在中心杆的周围沿着纱盘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安装在纱盘上的纱杆,所述纱杆为一空心管,其底端与筒纱纱架相连通,顶端通过锁头封口,在纱杆上开有若干容介质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高压循环装置还包括一均衡水位单元,所述均衡水位单元包括一与两个染缸底端相连通的均衡管路,在均衡管路上安装有一双向循环泵b。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染色辊组的出口端还在支撑板上设置有换向辊,所述换向辊上等间距设置若干线槽。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中通过高压循环浸染机构先将筒纱线通过浸染实现第一次染色,采用高压双向循环泵的增加染色时的压力,在输入染液、开始染色后,待染物上所吸附的气体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排挤掉,这样,在染色时,待染物空隙中就不存在的大量的空气阻碍染液的渗入,所以待染物的染色时间短,耗能小,染色均匀且不容易产生色差;

2)本发明中采用常压刷染机构将浸染后的筒纱通过刷染实现第二次染色,通过染色辊组的转动带动染料跟随染色辊的线槽流动,从而对位于线槽内的筒纱丝进行染色;该染色过程中染色辊组仅能带动少量的染料,通过两组染色辊的染色在满足筒纱所需染料的同时,避免了染料的浸润过多造成浪费,节约了染料的使用;同时通过辊组的搅动染色槽内的染料,避免了染料结膜造成染色不均匀的现象,同时又能通过该刷染的方式解决高压循环浸染机构中产生的色差现象;

3)本发明中将传统的一缸染色现改为采用两个染缸对纱线进行染色,循环泵只需将染液从一个染缸中抽向另一个染缸内,从而降低了循环泵的功率需求,降低了成本;通过双向循环泵的设置,可实现两个染缸中纱线的正反染色,满足工艺需求,保证染色效果,而且在染色时,相对于传统的染色机,在对等量的纱线进行染色时,使用本发明中的染色系统,只需一半的染液即可对纱线进行染色,大大的降低了染液的使用量,同时染液使用量的降低也会减少加热蒸汽的用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筒纱染色系统的高压浸染机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筒纱染色系统的常压刷染机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筒纱染色系统的常压刷染机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筒纱染色系统,包括高压循环浸染机构1和常压刷染机构2;所述高压循环浸染机构1与常压刷染机构2串联。

高压循环浸染机1构包括支撑架11、染缸组12、筒纱纱架13、高压循环装置14、加热装置和检测装置。

染缸组12具有一对染缸且该对染缸等高度设置在支撑架11上,所述染缸组12的上端设置有缸盖121,下端焊接有封头122;所述该对染缸的封头122之间的通过高压循环装置14相连;所述筒纱纱架设置在该对染缸内。

高压循环装置14包括高压双向循环泵a141和循环管路142;所述循环管路142的两个端口分别从两个染缸的底部伸入染缸内并与筒纱纱架的底端相连通;所述高压双向循环泵a141设置在循环管路上142。

加热装置为若干分布在染缸组封头上的换热器15;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水位检测探头16和水温检测探头17;所述水位检测探头16和水温检测探头17设置在各个染缸内。

常压刷染机构2包括工作台21、支撑板22、染色辊组23、链轮链条副24、驱动电机25和染色槽26。

工作台水21平设置,所述支撑板22具有一对且互相平行,该对支撑板22沿着工作台的延伸方向设置,支撑板22上设置有若干安装染色辊组23通孔。

染色辊组23包括第一染色辊组231和第二染色辊组232;所述染色辊组23通过回转轴和轴承安装在支撑板22上安装染色辊组的通孔处;所述染色辊组23的回转轴通过链轮链条副机构24与驱动电机25相连,染色辊组23由驱动电机25配合链轮链条副24驱动。

第一染色辊组231包括第一染色上辊233和第一染色下辊234;所述第一染色上辊233与第一染色下辊234沿竖直方向上垂直安装在支撑板22上的通孔处;所述第一染色上辊233与第一染色下辊234上等间距开有若干容纳筒纱丝的线槽;所述第一染色下辊233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染色槽261;第一染色下辊233的底端部分浸润在第一染色槽261内。

第二染色辊组232包括第二染色上辊235和第二染色下辊236;所述第二染色上辊235与第二染色下辊236沿竖直方向上垂直安装在支撑板22上的通孔处;所述第二染色上辊235与第二染色下辊236上等间距开有若干容纳筒纱丝的线槽;所述第二染色下辊235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染色槽;第二染色下辊的底端部分浸润在第二染色槽内。

筒纱丝分别穿过第一染色上辊233与第一染色下辊234之间的线槽,以及第二染色上辊235与第二染色下辊236的线槽。

第一染色辊组231与第二染色辊组232的旁侧均分别设置有第一染料刷237和第二染料刷238;所述第一染料刷237的端部刷毛设置在第一染色辊组231上,所述第二染料刷238的端部刷毛设置在第二下染色辊组232上。

在第一染色辊组231的进口端设置有筒纱丝放线卷辊3;所述第二染色辊组232的出口端设置有筒纱丝收卷辊4。

筒纱纱架13包括一纱盘131,该纱盘131呈圆盘状,在纱盘131内具有一容介质流通的空腔,在纱盘131的上端安装有一中心杆132,且该中心杆132位于纱盘131的中心位置,在中心杆132的周围沿着纱盘131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安装在纱盘131上的纱杆133,所述纱杆133为一空心管,其底端与纱盘131相连通,顶端通过锁头134封口,在纱杆133上开有若干容介质穿过的通孔。

高压循环装置14还包括一均衡水位单元,所述均衡水位单元包括一与两个染缸底端相连通的均衡管路143,在均衡管路上安装有一双向循环泵b144。

第二染色辊组232的出口端还在支撑板上设置有换向辊5,所述换向辊5上等间距设置若干线槽。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