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面料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1498阅读:66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面料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中的摇粒绒面料是以超细旦涤纶丝或普通涤纶丝作为原料,经原料选择、织造、前处理、预定型、印花或染色、后整理、拉毛和摇粒,得到涤纶摇粒绒针织面料。该工艺所存在的不足是工艺流程长,面料上所表现出的粒子大小差异较大,故风格不易控制即风格变化大,由于经过机械起毛,地组织受到损伤,导致面料的张力脆弱,另外,当用这种面料制成服饰穿着时,容易起毛而影响美观。

还有,就剪毛布而言,虽然也是经织造、剪毛、前处理和印染而得到成品,但此类原料采用的是有光或半光的fdy丝,因此组织表现为绒毛稀松、布身薄、保暖性差、柔软和蓬松度差和绒感欠缺,因而无法提升产品的档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手感超柔绒,粒子感强,保暖耐用,光泽鲜艳等优点的一种针织面料的加工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织面料的加工工艺,所述针织面料的加工工艺的步骤包括:

(1)原料准备:将准备好的坯布在退卷机上进行退卷,退卷后的坯布缝头;

(2)压坯:然后利用涂胶机在退圈后的坯布表面涂上聚醋酸乙稀乳白胶;之后将涂胶完毕的坯布送入冷压机内进行冷压处理,压力约2.5atm,接着热定型,控制热定型温度和布速;

(3)染色:对压坯后的坯布进行染色处理,将染色后的坯布脱水,投入预处理液中反应20min,再次脱水;

(4)检验、包装出厂:对染色后的坯布进行整体检验,其外观、牢固度,经检验合格后即可在印花机上印花,在码尺机上码尺,并打包为成品。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坯布包括氨纶和涤纶。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预处理液包括二氯代苯饱和水溶液。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热定型温度为190-195℃。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布速为10米/min。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涂胶的厚度为3-4mm。

本发明的一种针织面料的加工工艺,具有手感超柔绒,粒子感强,保暖耐用,光泽鲜艳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在一实施例中,一种针织面料的加工工艺,所述针织面料的加工工艺的步骤包括:

(1)原料准备:将准备好的坯布在退卷机上进行退卷,退卷后的坯布缝头;

(2)压坯:然后利用涂胶机在退圈后的坯布表面涂上聚醋酸乙稀乳白胶;之后将涂胶完毕的坯布送入冷压机内进行冷压处理,压力约2.5atm,接着热定型,控制热定型温度和布速;

(3)染色:对压坯后的坯布进行染色处理,将染色后的坯布脱水,投入预处理液中反应20min,再次脱水;

(4)检验、包装出厂:对染色后的坯布进行整体检验,其外观、牢固度,经检验合格后即可在印花机上印花,在码尺机上码尺,并打包为成品。

进一步说明,所述坯布包括氨纶和涤纶,所述预处理液包括二氯代苯饱和水溶液,所述热定型温度为190-195℃,所述布速为10米/min,所述涂胶的厚度为3-4mm。

在进一步说明,印花圆网的要求描稿是根据不同的花型进行放缩处理,一般花型不需要处理,几何图形、动物图案、特殊尺寸的花型直向放大2~3%。由于针织汗布组织比较疏松,圆网印花时铺浆比较厉害,因此,描稿时多采用合线、小分线,一般分1~2线。圆网目数的高低直接影响给浆量的大小,也直接影响到布面印花得色的均匀度,最终影响产品质量。通过大量的对比实验,采用的最佳网目是:精细线条使用155目或125目,云纹过度色使用155目或125目,一般面积花型使用125目,大块面积底色使用105目或125目。制网时要制定好缩率、保证图案边缘的光洁度和清晰度。前处理产品的白度要求均匀一致,如果前处理加工不当而造成的质量问题,如煮练不透、漂白不匀、白度差等,在印花加工时常会因此造成批与批色差,底色差异或色光萎暗等,应予以重视。毛效毛效不好,造成印花块面着色不匀,严重时会有“露底”现象,或深度无法提升,做深色大块面花型时更应注意。2.定型、浆边由于全棉针织汗布结构疏松,易变形,卷边,因此,定型工艺和操作非常关键,直接影响到成品的缩水率、克重、扭度及花型的变化。工艺:180~190℃,0~40s;超喂:20~40%,克重比成品的克重轻2~3g/m2,幅宽比成品幅宽宽,扭度:2~4%。浆边使用非水溶性浆料,浆边硬度要适中,以上圆网印花机时不卷边为宜,过硬则上浆过厚,使布边与布面出现厚度差别,影响花网与布面的接触面,使印花得色量不均匀。浆边的宽度一般为1。切边要尽量小,以保证布边整齐为宜,尽量减少布的损失。

聚醋酸乙稀乳白胶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印花的颜色,清晰度和得色的均匀性。经过大量实验发现,针织汗布活性印花的聚醋酸乙稀乳白胶即要有一定的渗透性,渗透性太强,布面得色严重不均,渗透性差易造成布面浮色太多,色牢度低。通过多种胶的对比实验,决定使用聚醋酸乙稀乳白胶,其成分为:海藻酸钠糊60%,合成增稠剂30%,帮a浆10%混合使用,效果最佳。在实际染色中,除纤维与染料之间的离子键合力外,染料向纤维内部渗透过程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阳离子染料的分子大小与腈纶纤维分子静止状态的间隙相近似,在这种状态下染料几乎是不能渗透进入纤维内部的。当染液温度升高,从70~80℃开始(不同纤维牌号的腈纶有相当差异),到达纤维分子链段发生剧烈运动时,一般称为二级转变点或玻璃化温度(tg),腈纶的上染速率突然增大。为了克服由于上色太快而产生染色不匀的现象,必须严格控制升温,适当延长阳离子染料的吸净时间,或同时使用必要的助剂。本发明提供一种针织面料的加工工艺,具有手感超柔绒,粒子感强,保暖耐用,光泽鲜艳等优点。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针织面料的加工工艺,所述针织面料的加工工艺的步骤包括:(1)原料准备、(2)压坯、(3)染色、(4)检验、包装出厂,本发明的针织面料的加工工艺具有手感超柔绒,粒子感强,保暖耐用,光泽鲜艳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邵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熟市沪联印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9
技术公布日:2018.05.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