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油旋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2410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无油旋梭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涉及平缝机的无油旋梭。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速平缝机的旋梭,由外梭、内梭压板等组合而成,其中外梭在轴带动下作高速旋转运动,当主轴高速旋转时,旋梭就必须在有油润滑的状态下运转,以减少磨损,并通过润滑油带走热量以减少热膨胀,防止旋梭咬死。

授权公告号为CN2923775Y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缝机的耐磨无油旋梭,内梭凸环由高硬度好高强度的高分子合金材料制成,无需润滑油。但是在旋转过程当中,上述内梭凸环在磨损当中会导致与外梭之间存在着间隙,无法直接接触外梭的内壁,故会导致加工缝纫制品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保证凸环时刻与外梭相接触的无油旋梭。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油旋梭,包括内梭和外梭,内梭设置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内嵌合有由高分子合金制成的凸环,凸环的开口出线位置以及对置位置均设置有开口以将凸环分为第一半环以及第二半环,在环形凹槽与第一半环以及第二半环的对置面通过若干弹性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并且在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之间设置有弹性件,进而可以起到在内梭和外梭的配合过程当中,由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构成的凸环能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始终保持与外梭的环槽始终相贴合,在运行次数较多,表面被磨损的状态下,可以通过弹性件的作用,保持第一半环以及第二半环的凸起量,使转动配合更加顺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弹性件与环形凹槽内壁通过焊接或者胶水相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能保证弹簧与环形凹槽的固定更加牢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环形凹槽具有围合弹性件的圆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能保证弹簧的位置被限位,避免弹簧发送偏轴心的抖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半环以及第二半环内壁具有围合弹性件的圆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内壁的环形凹槽部分设置有圆环部,亦进而能保证弹簧的位置被限位,避免弹簧发送偏轴心的抖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环形凹槽的口部边沿设置有限位条,在第一半环以及第二半环的上下侧壁处均设置有嵌入限位条内的嵌合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上下侧壁均设置有竖直方向延伸的嵌合条,嵌合条可以卡入限位条所形成的内侧空间内,进而被限位条所限位,在转动过程当中避免第一半环以及第二半环发送竖直方向上的晃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环形凹槽的两侧端边沿设置有侧限位板,侧限位板上开设有通孔,第一半环、第二半环以及环形凹槽上均设置有相对应的螺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两侧短边沿设置有侧限位板,进而能起到在两端的方向上的限位,避免发生周向位置上的偏移。在侧限位板上设置有通孔,可以打入螺栓进行固定,螺栓依次经过第一半环/第二半环以及环形凹槽,进而实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两端能固定在环形凹槽当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无油旋梭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无油旋梭的第一半环以及第二半环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中,1、外梭;2、内梭;21、环形凹槽;22、限位条;3、凸环;31、第一半环;32、第二半环;33、嵌合条;34、侧限位板;4、弹性件;41、圆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附图1、2和3,一种无油旋梭,包括外梭1以及架设在外梭1中的内梭2,内梭2设置环形凹槽21,在环形凹槽21内嵌合有由高分子合金制成的凸环3,凸环3的开口出线位置以及对置位置均设置有开口以将凸环3分为第一半环31以及第二半环32,在环形凹槽21与第一半环31以及第二半环32的对置面通过若干弹性件4连接。弹性件4与环形凹槽21内壁通过焊接或者胶水相固定。进而能保证弹簧与环形凹槽21的固定更加牢固。

参照附图2,环形凹槽21具有围合弹性件4的圆环部41。在弹性件4的外侧的环形凹槽21部分设置有圆环部41,进而能保证弹簧的位置被限位,避免弹簧发送偏轴心的抖动。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形,第一半环31以及第二半环32的内壁具有围合弹性件4的圆环部41。在第一半环31和第二半环32的内壁的环形凹槽21部分设置有圆环部41,亦进而能保证弹簧的位置被限位,避免弹簧发送偏轴心的抖动。

环形凹槽21的口部边沿设置有限位条22,在第一半环31以及第二半环32的上下侧壁处均设置有嵌入限位条22内的嵌合条33。第一半环31和第二半环32上下侧壁均设置有竖直方向延伸的嵌合条33,嵌合条33可以卡入限位条22所形成的内侧空间内,进而被限位条22所限位,在转动过程当中避免第一半环31以及第二半环32发送竖直方向上的晃动。

环形凹槽21的两侧端边沿设置有侧限位板34,侧限位板34上开设有通孔,第一半环31、第二半环32以及环形凹槽21上均设置有相对应的螺纹孔。在两侧进一步的设置有侧限位板34,在两侧短边沿设置有侧限位板34,进而能起到在两端的方向上的限位,避免发生周向位置上的偏移。在侧限位板34上设置有通孔,可以打入螺栓进行固定,螺栓依次经过第一半环31/第二半环32以及环形凹槽21,进而实现第一半环31和第二半环32的两端能固定在环形凹槽21当中。

本实用新型将凸环3分隔为第一半环31和第二半环32,并且在第一半环31和第二半环3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4,进而可以起到在内梭2和外梭1的配合过程当中,由第一半环31和第二半环32构成的凸环3能在弹性件4的作用下始终保持与外梭1的环槽始终相贴合,在运行次数较多,表面被磨损的状态下,可以通过弹性件4的作用,保持第一半环31以及第二半环32的凸起量,使转动配合更加顺畅。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