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纱架结构及纺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5670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线纱架结构及纺织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纺织机采用的是槽制纱架,槽制纱架是将纱路折90度之后再进行送经,原理如同静滑轮,这样纱线所承受的拉力要减去纱线与转折点的摩擦力才等于被动送经量,使得细沙线很容易折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线纱架结构及纺织机,解决现有技术中细沙线很容易折断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直线纱架结构,包括:外框架、设置在所述外框架内的纱架,在所述纱架上设置有穿纱结构和纱筒结构,所述纱筒结构水平设置在所述纱架上,所述穿纱结构水平设置在所述纱架上。

其中,所述外框架包括纱架底框和纱架顶框,在所述纱架底框和所述纱架顶框之间设置有支撑用的立柱。

具体的,所述纱架底框由4根方管首尾相连构成,所述纱架顶框由4根方管首尾相连构成。

具体的,所述方管的尺寸为80mm×80mm。

具体的,所述立柱的尺寸为40mm×40mm。

具体的,所述纱架包括多根圆管,所述圆管并排且垂直设置在所述纱架底框和纱架顶框之间。

具体的,所述穿纱结构和所述纱筒结构交替设置在所述圆管上。

具体的,所述穿纱结构包括固定用的铝条和导丝喇叭结构,所述铝条固定在所述圆管上,所述导丝喇叭结构固定在所述铝条上。

一种纺织机,采用上述之一所述的直线纱架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将原有的槽制纱架改成直线纱架,使得纱线直接由纱架上的纱筒引出,经过集纱板集中,垂直向下经过集纱板转变方向,再通过分纱针转变方向,最后经弹力片送纱至导纱针,减少了转角的摩擦力,使得纱线不易折断,提升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直线纱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框架,11-纱架顶框,12-纱架底框,13-立柱,2-内框架,21-圆管,22-螺栓,23-接头,31-铝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直线纱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外框架1和内框架2,外框架1起到支撑整个纱架结构的作用,内框架2作为纱架使用,外框架包括纱架底框12、纱架顶框11和立柱13构成,纱架底框12和纱架顶框11分别采用4根80mm×80mm的方形管首尾相连构成,本实施例中方形管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道,方形管还可以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进行连接。立柱13的数量为4根,立柱13采用40mm×40mm的方形管,分别连接在纱架底框12和纱架顶框11的四个角上。内框架2是由多根垂直并排设置的圆管21构成,圆管21通过螺栓22和接头23固定设置在纱架底框12和纱架顶框11之间。在圆管21上交替设置有穿纱结构和纱筒座(图中未示出),纱筒座(图中未示出)水平设置在圆管21上,纱筒设置在纱筒座(图中未示出)上不会滑落。纱筒上的纱线通过穿纱结构引出纱架。穿纱结构包括铝条31和导丝喇叭结构(图中未示出),铝条31固定在圆管21上,导丝喇叭结构(图中未示出)固定在铝条31上,纱线穿于导丝喇叭结构(图中未示出)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出一种纺织机,采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直线纱架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将原有的槽制纱架改成直线纱架,使得纱线直接由纱架上的纱筒引出,经过集纱板集中,垂直向下经过集纱板转变方向,再通过分纱针转变方向,最后经弹力片送纱至导纱针,减少了转角的摩擦力,使得纱线不易折断,提升生产效率。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