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1639发布日期:2019-03-05 20:14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进行衣物等的洗涤的洗衣机。



背景技术:

附着于衣物的脏污量因生活环境而变化。因此,在执行同样的洗净动作的洗涤程序中,尤其是在脏污量较多的衣物中有时产生清洗残余。在日本特开2011-67312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推断洗涤液中的脏污量,来决定洗净时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67312号公报

然而,洗衣机一般利用在自来水中溶解有洗涤剂的洗涤水来进行衣物的清洗运转。

自来水含有钙、镁等硬度成分,与作为洗涤剂的主要成分的表面活性剂键合而成为皂渣,从而使洗涤水中的表面活性剂量减少,成为使洗净力降低的原因。并且,自来水的水温、硬度在各地域不同,在每个季节也变动。

洗涤剂主要大致分为粉末洗涤剂和液体洗涤剂。并且液体洗涤剂包括使用量较少的浓缩液体洗涤剂。它们的洗净力按照洗涤剂种类而不同,另外洗净力根据自来水的水温、硬度等水质而增减。



技术实现要素:

这样,除脏污量之外,还存在水质、洗涤剂种类等影响洗净力的重要因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根据有助于洗净性能的各种状态来进行适宜的运转的洗衣机。

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例如,本发明的洗衣机的特征在于,具备:外槽,其在内部储存水;内槽,其旋转自如地支撑在上述外槽内;马达,其驱动上述内槽使之旋转;供水构件,其向上述外槽内供水;洗涤剂供给构件,其向上述外槽内供给洗涤剂;以及洗涤液状态判定构件,其检测上述外槽内的液体的状态,上述运转控制构件控制上述洗涤液状态判定构件来检测上述外槽内的液体的两种以上的状态,根据由上述洗涤液状态判定构件检测出的上述外槽内的液体的状态来推断洗净力,并基于该推断结果来决定清洗时间。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根据有助于洗净性能的各种状态来进行适当的运转的洗衣机。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内部构造的简要侧视图。

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内部构造的简要俯视图。

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上部左侧的内部构造的简要主视图。

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外槽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外槽的中央部纵剖视图。

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外槽的后视图。

图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电导率检测构件的图,(a)是电极的立体图,(b)是中央部纵剖视图。

图10是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功能结构图。

图11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洗涤运转的运转工序的工序图。

图12是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辨别洗涤剂种类来决定洗涤剂溶解动作时间的流程图。

图13是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电导率检测构件的功能图。

图中:

s—滚筒式洗衣机,m—马达(驱动装置),1—箱体,2—外槽,3—滚筒,4—电导率检测构件,21—供水电磁阀,54—循环泵,112—工序控制部,121—水温、硬度影响计算部,122—洗涤剂、脏污影响计算部,123—清洗动作再设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地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称作“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对于该发明的滚筒式洗衣机s,以至少具备外槽2、滚筒3、以及驱动滚筒3使之旋转的马达m(参照图3)的滚筒类型的洗衣机作为其一个例子进行说明。此外,如图1所示,在滚筒式洗衣机s中,将门25所存在的方向作为前侧地对前后上下左右的方向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滚筒式洗衣机s具有组合钢板和树脂成型品来构成外部轮廓的箱体1,并具备烘干功能。滚筒式洗衣机s是如下装置:大致呈滚筒形的滚筒3的旋转轴配置为相对于配置于箱体1的前面部的门9稍微倾斜,通过使滚筒3绕其旋转轴旋转来对从门9被投入的衣物等洗涤物进行洗涤。滚筒式洗衣机s分别具备后述的箱体1、外槽2、滚筒3、洗涤剂投入部20(参照图2)、供水单元15(供水构件)(参照图4)、操作面板6、阻尼器5(参照图3)、操作开关8a、8b(参照图2)、显示器22(参照图2)、门25、驱动装置m10(参照图3)、温度传感器t1(水温检测构件)、电导率传感器4(硬度检测构件、洗涤剂种类检测构件、脏污浓度检测构件)、以及控制装置100(运转控制构件)(参照图3)。

上述箱体1是形成滚筒式洗衣机s的外观形状且以将该滚筒式洗衣机s的构成部件包入的方式对其进行保持的壳体。箱体1通过对金属板(金属、彩色钢板)进行冲压加工等而具有配置于正面的前面面板(前板)11、和配置于左右的侧面的侧面面板(侧板)14a、14b,并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等而具有俯视时大致形成为“コ”形状且配置于背面的背面面板(背板)16、配置于外槽3的底侧的基座17、以及配置于外槽3的上方的上面面板(上板、顶板)18,并分别安装而大致形成为箱形形状。在箱体1的上表面部设有用于投入洗涤剂等的洗涤剂投入部20、显示器22、以及烘干过滤器37等。

左右的侧面面板14a、14b与内设于箱体1的前面上部加强板31、前面下部加强板32、上部加强板35、以及上部连结加强部36分别结合。并且,背面面板16通过上部连结加强部36而与上部加强板35结合。上部连结加强部36利用合成树脂来成型,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以位于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的方式配置。此外,作为合成树脂,能够选择高强度以及耐磨损性优异的树脂、具体为pom(聚甲醛树脂)。

在正面面板11的大致中央,由铰链(未图示)以能够开闭的方式支撑有对用于拿出放入洗涤物的投入口进行封堵的门25。在门25设有用于解除门25的锁定机构(未图示)的门把手23。通过拉动门把手23来解除锁定机构从而打开门25,并且通过将门25按压至正面面板11来进行锁定从而关闭门25。如图3所示,在正面面板11的内侧配置有波纹部24、外槽2、滚筒3、马达m等。在上述上面面板18配置有操作面板19、洗涤剂投入部20、以及烘干过滤器37。

在上述上面面板18,以露出的状态设有从水龙头起的供水软管连接口18f、浴缸的剩余热水的供水软管连接口18g。在上面面板18的内部,内设有上述供水单元15、供水管p1、p2、洗涤剂送出管p3、供水软管32、供水电磁阀21、洗澡水供水泵7等与供水相关的部件。并且,在箱体1的下部设定有阻尼器5、循环泵54、基座17等。

操作面板19是排列于箱体1的上部的横向长的面板部件,具备电源开关9、操作开关8a、8b、显示机22等。操作面板19与内设于箱体1上部的控制装置100电连接。

在操作面板19的左侧,设有对用于投入洗涤剂、漂白剂、柔顺剂等的投入口进行封堵的洗涤剂盖20a。洗涤剂盖20a被由弹簧、阻尼器构成的铰链(未图示)支撑为能够开闭。在洗涤剂盖20a设有洗涤剂盖20a的锁定机构(未图示)。在洗涤剂盖20a关闭的状态下,通过向下侧按压洗涤剂盖20a来解除锁定机构从而打开洗涤剂盖20a,并在洗涤剂盖20a打开的状态下,通过向下侧按压洗涤剂盖20a来进行锁定从而关闭洗涤剂盖20a。

在操作面板19的后侧设有拉出式烘干过滤器37。此外,烘干过滤器37具备网状的过滤器(未图示),将线头等除去。烘干过滤器37的清扫通过拉出烘干过滤器37并去掉网状部的线头等来进行。

上述洗涤剂投入部20是被投入上述的粉末洗涤剂、液体洗涤剂(或者漂白剂)、柔顺剂(柔软剂)等洗涤剂的部位,例如配置于箱体1的上表面左侧前端部。洗涤剂投入部具有:供水单元15;收纳于供水单元15并能够拆卸的洗涤剂托盘26;形成在洗涤剂托盘26内的粉末洗涤剂投入室26a、液体洗涤剂投入室26b及柔顺剂投入室26c;设于洗涤剂托盘26的底部的流出口27及虹吸管28;向洗涤剂投入部20供水的供水管p1、p2;以及向外槽2供给洗涤剂投入部20内的洗涤剂以及洗涤剂的洗涤剂送出管p3等。

洗涤剂托盘26划分成被投入粉末洗涤剂的粉末洗涤剂投入室26a、被投入液体洗涤剂(或者漂白剂)的液体洗涤剂投入室26b、以及被投入柔顺剂的柔顺剂投入室26c。

在洗涤剂托盘26的后侧设有供水电磁阀21、洗澡水供水泵7、水位传感器58等与供水相关的部件。供水电磁阀21通过供水管p1、p2而与供水单元15连接。

此处,供水电磁阀21由多个电磁阀(例如四个电磁阀)构成,能够通过开闭第一电磁阀来经由供水管p1向粉末洗涤剂投入室26a以及液体洗涤剂投入室26b供水,能够通过开闭第二电磁阀来经由供水管p2向柔顺剂投入室26c供水,能够通过开闭第三电磁阀来经由供水管(未图示)向外槽2的供水口29直接供水,并且能够通过开闭第四电磁阀来经由供水管(未图示)向送风通道40的水冷除湿机构(未图示)供水。

供水单元15固定于箱体1的上面面板18。供水单元15的底面被斜向切割以此来防止与外槽2干涉,当从正面观察时右侧较浅且左侧较深。并且,在供水单元的左侧后方设有出水口15a。因此,供水单元15的底面以使出水口15a的位置变得最低的方式形成为研钵状。

在粉末洗涤剂投入室26a的内底形成有与洗涤剂送出管p3以及供水口外槽2a连通的流出口27。从供水管p1被供给至粉末洗涤剂投入室26a内的水以沿顺时针方向形成漩涡的方式流动来溶解粉末洗涤剂,之后向流出口27内流入从而向洗涤剂送出管p3内流动。

在液体洗涤剂投入室26b的内底设有与流出口27以及洗涤剂送出管p3连通的虹吸管28,水以形成漩涡的方式流动来稀释液体洗涤剂,之后向虹吸管28内流入从而向洗涤剂送出管p3内流动。从供水管p1被供给至液体洗涤剂投入室26b内的水以沿逆时针方向形成漩涡的方式流动来溶解洗涤剂,之后向流出口27内流入从而向洗涤剂送出管p3内流动。

在柔顺剂投入室26c的内底设有与流出口27以及洗涤剂送出管p3连通的虹吸管28。从供水管p2被供给至柔顺剂投入室26c内的水以沿顺时针方向形成漩涡的方式流动来稀释柔顺剂,之后向虹吸管28内流入从而向洗涤剂送出管p3(参照图2)内流动。

《烘干过滤器以及烘干通道的结构》

在烘干过滤器37的下游侧连接有生成暖风的烘干单元38。该烘干单元38构成为具备未图示的送风机和加热器,并固定于设在箱体1内的上部加强板35。送风机由驱动用的马达、被该马达驱动的风扇叶轮、以及收纳该风扇叶轮的风扇箱构成。加热器内置于风扇箱,对从风扇叶轮送来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器由ptc(posi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热敏电阻)加热器等构成。

烘干单元38经由橡胶制的波纹管50而与送风通道40连接。送风通道40设置于箱体1的背面内侧,由通过树脂成型而与外槽2一体形成的凹形状的通道部41、和以封堵该通道部41的一部分的方式安装的送风通道罩43构成。通道部41大致沿上下方向延伸形成,并形成于外槽2的比中心更靠右侧的位置。

并且,在送风通道40的下部形成有与外槽2的内部(配置滚筒3的一侧)连通并吸入烘干运转时的空气的大致呈矩形的吸入口(未图示)。

在通道部41内设有公知的水冷除湿机构。例如,在烘干行程中,边使滚筒3向正反方向旋转,并使烘干单元38运转,从而将外槽2内的空气吸出至送风通道40内,并当在该送风通道40内流过时由供水电磁阀21经由供水管(未图示)向水冷除湿机构(未图示)供给冷却水,从而进行冷却除湿。而且,被除湿后的空气由烘干单元38的加热器加热,之后朝向滚筒3内的洗涤物吹送。此外,作为烘干构件,并不限定于组合加热器和水冷除湿机构(未图示)而成的结构,也可以使用热泵等。

控制装置100(运转控制构件)是能够控制马达m以及供水单元15来执行清洗运转,并且根据电导率传感器4所检测到的外槽2内的液体的电导率进行电导率的计算、液体内所含有的柔顺剂的有无的判定、脱水工序的缩短的判定、漂洗工序的缩短的判定等的装置。控制装置100由微型计算机、驱动电路、操作开关8a、8b、电导率传感器4、来自各种传感器的输入电路等构成。微型计算机接受使用者的操作、或洗涤工序、烘干工序中的各种信息信号。微型计算机经由驱动电路而与马达m、供水电磁阀21、排水阀53、送风风扇39等连接,对它们的开闭、旋转、通电进行控制。并且,对显示器22、蜂鸣器等进行控制以此来向使用者通知与滚筒式洗衣机s相关的信息。

如图3所示,马达m是驱动滚筒3使之旋转的装置,设置于外槽2的底面的外侧中央。马达m的旋转轴贯通外槽2,并与滚筒3结合。马达m具备检测其旋转的由霍尔元件或者光电断路器等构成的旋转检测装置70、和对流向马达m的电流进行检测的马达电流检测装置72。

供水单元15(供水构件)是用于向设于外槽2的外部的供水口2a供水从而向外槽2内供水的装置。供水单元15设于上面面板18的背面侧。

在供水单元15设置有供水软管(未图示)、供水软管连接口18f、供水电磁阀21、洗澡水供水泵7、上述吸水软管连接口18g、上述水位传感器58、以及上述管57。

供水软管(未图示)是用于向被投入洗涤剂、柔顺剂等的洗涤剂投入部20供给自来水的软管,与供水软管连接口18f连接。

供水软管连接口18f是一端与安装于自来水的龙头的软管(未图示)的另一端连接的连接部分。

供水电磁阀21是利用电磁力来进行向与洗涤剂投入部20的粉末洗涤剂投入室26a以及液体洗涤剂投入室26b连通的供水管p1、和与柔顺剂投入室26c连通的供水管p2注入自来水的阀芯的开闭控制的阀。被供给至粉末洗涤剂投入室26a、液体洗涤剂投入室26b以及柔顺剂投入室26c内的自来水与洗涤剂类、柔顺剂一起经由洗涤剂送出管p3、供水口2a被注入至外槽2内。

洗澡水供水泵7是以抽吸的方式获取浴缸的剩余热水并将其注入至外槽2内的泵。

吸水软管连接口18g是与用于供给洗澡水的软管连接的连接部分,与上述洗澡水供水泵7连通。

滚筒3是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地支撑在外槽2内并用于收纳洗涤物的内槽,且是形成为前端开口的有底圆筒状(滚筒形状)的洗涤槽(洗涤槽兼烘干槽)。在滚筒3的前侧端面形成有用于拿出放入洗涤物的开口部3a,在该开口部3a的径向外侧设有与滚筒3一体的流体平衡器(未图示)。滚筒3在底面中心以夹有未图示的旋转轴的方式与马达m连结,并通过该马达m而旋转。

滚筒3是有底圆筒状的容器,能够旋转地轴支承于马达m的旋转轴。而且,在滚筒3的外周壁3c形成有用于通水以及通风的多个贯通孔3b。此外,滚筒3的旋转中心轴水平或者以使开口部3a侧较高的方式倾斜。

外槽2是在进行清洗以及漂洗时内部被注入要使用的水并暂时储存的呈滚筒形的水槽,防振地支撑在箱体1内。外槽2由衣物投入口2s侧开口的有底圆筒体构成,并分别具备后述的供水口2a、外周壁2c、底壁60、背面61、槽62、凹陷部63、肋部64、电导率传感器4、排水口51等。

在外槽2的后部底面且在一端侧内,旋转自如地轴支承有滚筒3,并在另一端侧轴支承有马达m的旋转轴。通过在外槽2的内侧,对将上述旋转轴固定于后部底面后的滚筒3的旋转轴进行轴支承,来使之成为能够旋转的状态。该外槽2的前面部通过橡胶制的波纹部24而弹性地支撑于箱体1的前侧内壁,下面部由固定于基座17的阻尼器5弹性地防振支撑,并且上面部通过安装于上部连结加强部36的辅助弹簧(未图示)而弹性地悬挂于箱体1的顶棚面,从而防止外槽2向前后方向倾倒。

在外槽2的后侧的上部左侧,设有用于向外槽2内供给包括水、洗涤剂、漂白剂、柔顺剂等在内的液体的供水口2a(供给口)。在箱体1内的上部左侧设有供水单元15,供水口2a与供水单元15的出水口30通过橡胶制的波纹管p4而连接。

在外槽2的后侧的最下部设有排水口51,并在排水口51连接有软管51。软管51经由连接于排水阀53的循环泵54而与排水软管55相连,能够从排水软管55向设备外排出洗涤水。在外槽2的后部端面的最下部设有空气阱56,并通过管57而与水位传感器58连接,检测外槽2内的水位。

如上所述,外槽2具有外周壁2c和底壁60。外周壁2c与底壁60通过曲面而连接。在外槽2的底壁60的背面61(内表面)形成有供水路径65(槽62),该供水路径65用于从供水口2a沿底壁60和外周壁2c地向外槽2的下方部分引导包括水、洗涤剂、漂白剂等在内的液体。供水路径65是以使被供给至外槽2内的上部的水流过上述曲面而向形成于外槽2的内底部66的凹陷部63流动的方式进行导向的路径。

在外槽2的外周壁2c的铅垂下方的内底部66,以沿轴向延伸的方式设有大致呈凹状的凹陷部63。凹陷部63的底面63a在俯视时形成为矩形,整体向排水口51倾斜。在正视凹陷部63的底面63a的后侧时,在左后侧具有电导率传感器4,并在右侧设有上述排水口51。

凹陷部63实现如下功能:接纳在脱水时利用滚筒3的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而从滚筒3的贯通孔3b向外槽2的外周壁2c的内表面露出并向与滚筒3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流动的水,并将其引导至排水口51。在正视凹陷部63时,在右侧上端部整体,突出地设置有沿水平向左侧方向突出的板状的肋部64。具有该肋部64的凹陷部63进一步可靠地实现接纳向与上述的滚筒3的旋转方向(逆时针方向)相同的方向流动的水并将其引导至排水口51的凹陷部63的功能。

凹陷部63是朝向前后方向地形成于外槽2内的外周壁2c的内底部61的中央部的正视时大致呈凹部槽形状的部位,形成于上述槽62的下端部62a的下方。在凹陷部63设有电导率传感器4、上述肋部64、以及上述排水口51。

从槽62落下了的液体向电导率传感器4落下,之后向排水口51侧流动,从而液体不会残留在电导率传感器4上。而且,电导率传感器4设于从供水口2a被供给的水最初所接触的位置。因此,在供给了自来水的情况下,能够正确地进行测定。在供给了洗涤剂、柔顺剂的情况下,也能够检测到在水中含有洗涤剂、柔顺剂。并且,由于电导率传感器4配置于凹陷部63的内部,所以能够对溶解有洗涤剂、从衣物溶出的脏污的水的电导率进行检测。

由于外槽2和滚筒3均倾斜地配置,所以凹陷部63内的液体向排水口51流出。

并且,在凹陷部63的底面63a形成有循环喷出口(未图示),通过使循环泵54动作,能够使从排水口51吸入了的水从循环喷出口(未图示)喷出。此外,循环喷出口(未图示)形成于凹陷部63的前侧,从循环喷出口(未图示)喷出后的水从前侧向后方流动于凹陷部63,之后朝向排水口51。并且,循环喷出口(未图示)配置于被肋部64覆盖的位置,从循环喷出口(未图示)喷出后的水不会直接碰触滚筒3。

循环泵54构成为具备外壳67、线头过滤器68、泵(未图示)、以及排水阀53,并固定于基座17。泵(未图示)由驱动用的马达、被该马达驱动的转轮、以及用于支撑该马达的旋转轴并与外壳67连接的罩构成。

线头过滤器68能够拆装地被收纳在外壳67内,并构成为捕捉混在外壳内的液体中的线头、异物,使线头、异物不向泵(未图示)流出。由此,防止在通过马达而旋转的转轮缠绕线头、异物,从而转轮、马达产生破损的情况。

外壳67经由软管53而与外槽2连接,在外壳67内获取外槽2内的液体。外壳67和泵(未图示)配置于外壳67的大致右侧,并通过连通孔而连接。在外壳67的大致右上部设有两个喷出口(未图示)。通过驱动泵(未图示)使之旋转,来向如下循环路径喷出外壳67内的液体:使液体从凹陷部63的循环喷出口(未图示)喷出的循环路径;和使液体经由循环软管69从设于外槽2的开口部的喷出口(未图示)向滚筒3的内部喷出的循环路径。并且,在外壳67设有温度传感器t1,能够检测外壳67内的液体的温度。

电导率传感器4是检测洗涤所使用的液体的电导率的电气传导率传感器(硬度传感器、脏污传感器、洗涤剂种类判定传感器),配置于外槽2的内底部66的靠底壁60的位置。

图9是示出电导率检测构件的图,(a)是电极的立体图,(b)是中央部纵剖视图。

如图9的(b)所示,电导率传感器4是对洗涤前的自来水、洗涤(清洗、漂洗、脱水)时的洗涤水的电导率进行检测的传感器,构成为具备合成树脂制的传感器基座71以及一对电极72a、72b。并且,电导率传感器4通过镶嵌成型来一体地构成非导电性树脂制的传感器基座71和导线性金属制的电极72a、72b。

传感器基座71具有支撑电极72a、72b的电极支撑部71a、和用于将该电极支撑部71a固定于外槽2的固定部71b。

电极支撑部71a具有圆筒部71c1、和覆盖该圆筒部71c1的上部的上面部71c2(上表面),在该上面部71c2形成有呈带状地倾斜延伸的槽部71d。此外,槽部71d形成有在正视圆筒部71c1时呈凹部状地斜向切开形成而倾斜的流水路4a。

并且,在槽部71d的侧壁4b、4b,以与上述侧壁4b、4b的侧面成同一面的状态露出并相互对置地配置有电极72a、72b。并且,在槽部71d的底面71d4的中央,沿电极72a、72b形成有肋部71e。

固定部71b是构成传感器基座71的底面的部件,并具有从电极支撑部71a的下端部大致呈三角板形状突出的安装部71f。安装部71f相对于电极支撑部71a朝向外侧方向突出形成,并在安装部71f的三个角部形成有螺纹件插通孔71f1。

在安装部71f且在螺纹件插通孔71f1与电极支撑部71a之间,向上方突出地形成有以包围电极支撑部71a的方式形成的环状部71g。环状部71g的上端部71g1在上下方向(高度方向)上延伸形成直至电极支撑部71a的铅垂方向(高度方向)的大致中间部。

传感器基座71的电极支撑部71a的底侧敞开,设于电极支撑部71a的电极72a、72b的一部分在圆筒部71c1内朝向下方突出。

如图9的(a)所示,电极72a、72b均呈同一平板形状,具有向上述槽部71d内突出的检测部72a、固定于电极支撑部71a的树脂固定部72、以及与检测用的连接器(未图示)连接的连接器连接部72c。这样,通过使电极72a、72b形成为平板形状,与棒状电极相比,能够较大地确保电极面积,从而能够进行稳定的电导率的检测。

检测部72a大致形成为矩形,并形成为表面积比树脂固定部72b、连接器连接部72c的表面积大。并且,检测部72a的长度l形成为比槽部71d的长度lm短。并且,检测部72a的上端缘部72a1形成为圆弧状。这样,上端缘部72a1形成为圆弧状,由此通过消除角部能够防止线头等垃圾的钩挂。

树脂固定部72b具有与检测部72a相同宽度的第一固定部72b1、和宽度比检测部72a的宽度窄的第二固定部72b2。

第一固定部72b1具有大致呈t字状的贯通孔72b3。第二固定部72b2具有两端缘部从第一固定部72b1至连接器连接部72c为止呈前端尖细形状的锥形部72b4。

如图9的(b)所示,在电极支撑部72a的背侧(与形成槽部71d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且在与槽部71d的侧壁4b、4b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突条部71h。上述贯通孔71b3位于该突条部71h。

由此,镶嵌成型时的树脂经由贯通孔72b3而相连,从而相对于传感器基座71稳固地支撑电极72a、72b。并且,通过如实施方式那样较大地确保贯通孔72b3的面积,来相对于传感器基座71更加稳固地支撑电极72a(72b)。

电导率传感器4配置于凹陷的左侧。此时,电导率传感器4的槽部71d构成为几乎沿外槽2的外周壁2c连续的面。由此,例如在洗涤运转时的脱水工序中,从滚筒3的贯通孔3b排出至外槽2的漂洗水的一部分、从供水路径65流下的液体容易在槽部71d(电导率传感器4的流水路4a)流过。并且,槽部71d的左右的侧壁4b、4b分别具有稍微凹陷的凹部(未图示),在该凹部以分别嵌装的方式配置有电极72a、72b。因此,电极72a、72b在侧壁4b、4b处仅表面露出,设为与侧壁4b、4b分别大致成为同一面的状态,从而不会产生线头等钩挂的情况。

外槽2的外周壁2c、电导率传感器4的槽部71d的底面71d4相对于凹陷的底面部较大地倾斜。该底面71d4的倾斜角度例如设定为6度。通过将电导率传感器4的槽部71d的底面71d4设定为这样的倾斜角度,能够防止水停滞在电导率传感器4上而电极72a、72b腐蚀的情况。

控制装置100以微机110为中心构成。微机110具备运转模式数据库111、工序控制部112、旋转速度计算部113、衣物重量计算部114、电导率测定部115、洗涤剂量、清洗时间决定部116、水温判定部117、硬度判定部118、洗涤剂种类判定部119、脏污浓度判定部120、水温、硬度影响计算部121、以及洗涤剂、脏污影响计算部122。

操作开关12、13能够由使用者输入运转程序,并向微机110输出被输入了的信号。

水位传感器58能够对储存在外槽2内部的水的水位进行检测,并向微机110输出所检测到的信号。

温度传感器t1设于循环泵54的下部(例如外壳67),能够检测在外槽2和循环泵54的内部循环的水的温度。并且,也能够检测从外槽2连续地排出的水的温度。温度传感器t1也可以设于循环泵54以外(例如外槽2的下部)。温度传感器t2设于送风风扇39的吸气侧,能够检测从外槽2向送风风扇39吸入的空气的温度。温度传感器t3设于送风风扇39的排气侧且比加热器(未图示)更靠下游侧的位置,能够检测从送风风扇39向滚筒3内吹出的空气的温度。此外,向微机110输出由温度传感器t1~t3检测到的信号。

加速度传感器71安装于外槽2,检测外槽2(滚筒3)的振动。向微机110输出由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

旋转检测装置70例如由分解器构成,能够检测马达m的旋转,并向微机110输出所检测到的信号。

马达电流检测装置72能够检测马达m的电流值,并向微机110输出所检测到的信号。

电导率传感器4能够对储存在外槽2内部的水的电导率进行检测,并向微机110输出所检测到的信号。

微机110具有从运转模式数据库111调出从操作开关12、13输入的运转程序中的运转模式并开始洗涤或者/以及烘干的功能。工序控制部112具有基于从运转模式数据库111调出的运转模式来对清洗工序、漂洗工序、脱水工序、烘干工序等各工序进行运转控制的功能。

在各工序中,工序控制部112具有控制显示器22、供水单元15、供水电磁阀21、排水阀53的功能。并且,工序控制部112具有如下功能:经由马达驱动电路130对马达m进行驱动控制、通过控制加热器开关131的接通/断开来控制对加热器(未图示)的通电、经由风扇驱动电路132对送风风扇39进行控制、以及经由循环泵驱动电路133对循环泵54进行驱动控制。

此处,循环泵54能够切换进行洗涤剂溶解动作和循环动作,其中,洗涤剂溶解动作是使从排水口51吸入了的水从凹陷部63的循环喷出口(未图示)喷出的动作,循环动作是使从排水口51吸入了的水从设于外槽2的开口部的喷出口(未图示)向滚筒3的内部喷出的动作。此外,这样的能够进行动作切换的循环泵54的结构也可以并非由循环泵和切换阀构成,例如也可以是能够通过切换循环泵的旋转方向来切换喷出方向的结构。

旋转速度计算部113具有基于来自检测马达m的旋转的旋转检测装置70的检测值来计算马达m的旋转速度的功能。

衣物重量计算部114具有基于由旋转速度计算部113计算出的旋转速度和马达电流检测装置72的检测值来计算滚筒3内的洗涤物的重量的功能。因洗涤物的重量增加而用于使滚筒3旋转的负荷变大,并且流向马达m的马达电流需要较多,从而能够根据马达m的马达电流和旋转速度来计算洗涤物的重量。

电导率测定部115具有使用来自电导率传感器4的检测值来对被供给至外槽2内的自来水、洗涤水的电导率进行测定的功能。

洗涤剂量、清洗时间决定部116具有基于电导率测定部115所测定出的电导率等来决定洗涤剂量以及衣物的清洗时间的功能,对此在下文中进行详细说明。

水温判定部117具有基于温度传感器t1所测定出的温度来对被供给至外槽2内的自来水、洗涤液的温度进行判定的功能。

硬度判定部118具有基于电导率测定部115所测定出的电导率等来对被供给了的自来水的硬度进行判定的功能,对此在下文中进行详细说明。

洗涤剂种类判定部119具有基于电导率测定部115所测定到的电导率等来对被投入了的洗涤剂的种类进行判定的功能,对此在下文中进行详细说明。

脏污浓度判定部120具有基于衣物重量计算部114所判定出的洗涤物的重量和电导率测定部115所判定出的洗涤水的电导率等来对在洗涤水中溶出了的脏污的浓度进行判定的功能,对此在下文中进行详细说明。

水温、硬度影响计算部121具有根据水温判定部117所判定出的水温和硬度判定部118所判定出的硬度等来对受到水温、硬度的影响而产生了变化的洗净力的变化量进行判定的功能,对此在下文中进行详细说明。

洗涤剂、脏污影响计算部122具有根据洗涤剂种类判定部119所判定出的洗涤剂种类和脏污浓度判定部120所判定出的脏污浓度等来对受到洗涤剂种类、脏污浓度的影响而产生了变化的洗净力的变化量进行判定的功能,对此在下文中进行详细说明。

清洗动作再设定部123具有根据水温、硬度影响计算部121和洗涤剂、脏污影响计算部122所判定出的洗净力的变化量等来决定清洗时间、滚筒旋转时间的功能,对此在下文中进行详细说明。

接下来,使用图11~图13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衣机s的运转工序进行说明。图11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衣机s的洗涤运转(清洗~漂洗~脱水)的运转工序的工序图。

在步骤s1中,工序控制部112接受滚筒式洗衣机s的运转工序的程序选择的输入(程序选择)。此处,使用者打开门25,向滚筒3的内部投入所选择的洗涤物,并关闭门25。而且,使用者通过操作操作开关12、13来选择并输入运转工序的程序。通过对操作开关8a、8b进行操作,来向工序控制部112输入所选择到的运转工序的程序。工序控制部112基于所输入了的运转工序的程序来从运转模式数据库111读取对应的运转模式,之后进入步骤s2。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以选择了洗涤程序(清洗~两次漂洗~脱水)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步骤s2中,工序控制部112执行对被投入至滚筒3的洗涤物的重量(布量)进行检测的工序(布量传感检测)。具体而言,工序控制部112驱动马达m使滚筒3旋转,并且衣物重量计算部114对注水前的洗涤物的重量(布量)进行计算。

在步骤s3中,工序控制部112执行计算洗涤剂量、运转时间的工序(洗涤剂量运转时间计算)。例如,洗涤剂量、清洗时间决定部116基于在步骤s2中检测到的布量、水的电导率(硬度)、水的温度,并通过对应表检索来决定要投入的洗涤剂量和运转时间。而且,工序控制部112在显示器22显示所决定出的洗涤剂量、运转时间。此外,对于水的电导率(硬度)、水的温度而言,在微机110的存储部(未图示)预先存储有前次运转时的水的电导率(硬度)以及水温,使用该值。

在步骤s4中,工序控制部112执行洗涤剂投入等待工序(洗涤剂投入等待工序)。例如,工序控制部112待机预定时间,之后进入步骤s5。并且,工序控制部112也可以构成为在由检测洗涤剂投入部7的开闭的构件(未图示)检测到洗涤剂投入部20打开之后关闭的情况下视为被投入了洗涤剂,之后进入步骤s5。

在步骤s5中,工序控制部112执行供水1(硬度测定)工序。例如,打开供水电磁阀21,不经由洗涤剂托盘26而直接向外槽2的供水口29供水。在达到预定的水位后,关闭供水电磁阀21。

电导率测定部115使电导率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t1动作,测定自来水的水温和电导率来计算水的硬度。此处测定出的水温和水的硬度被存储于洗涤剂量、清洗时间决定部116,并用于下次的洗涤剂量、清洗时间的决定。

在步骤s6中,工序控制部112执行供水2(洗涤剂供给)工序。例如,打开供水电磁阀21,经由洗涤剂托盘26沿外槽2供给洗涤剂和水。在达到预定的水位后,关闭供水电磁阀21。此时,若水位是在滚筒3内未显现水面的高度,则能够抑制脏污从衣物溶出,从而优选。

在步骤s7中,工序控制部112执行洗涤剂溶解1工序(洗涤剂溶解动作)。具体而言,工序控制部112控制循环泵54,使从排水口51吸入了的水和洗涤剂从凹陷部63的循环喷出口(未图示)喷出。从循环喷出口(未图示)喷出的水和洗涤剂流经凹陷部63,之后朝向排水口51,从而循环。由此,搅拌水和洗涤剂,从而洗涤剂溶解在水中。若经过预定时间(例如10秒),则工序控制部112使循环泵54停止。

在步骤s8中,洗涤剂种类判定部119执行洗涤剂种类判定(洗涤剂种类判定)。此外,使用图12对该洗涤剂种类判定进行说明。

在步骤s200中,电导率测定部115计测在洗涤剂溶解动作(s7)中生成的洗涤剂浓度较高的洗涤液的水温t和电导率ec。此外,当计测电导率ec时,优选停止供水电磁阀21所进行的向外槽2的供水、循环泵54所进行的循环、以及马达m所进行的滚筒3的旋转。

在步骤s201中,洗涤剂种类判定部119判定在步骤s200中计测到的电导率ec是否比第一阈值电导率ec1小。此外,基于在步骤s5(参照图11)中检测到的洗涤剂投入前的水的温度以及电导率(硬度)来设定第一阈值电导率ec1。在电导率ec比第一阈值电导率ec1小的情况下(s201:是),洗涤剂种类判定部119的处理进入步骤s203。另一方面,在电导率ec并非比第一阈值电导率ec1小的情况下(s201:否),洗涤剂种类判定部119的处理进入步骤s202。

在步骤s202中,洗涤剂种类判定部119判定在步骤s200中计测到的电导率ec是否比第二阈值电导率ec2小。此外,基于在步骤s5(参照图11)中检测到的洗涤剂投入前的水的温度以及电导率(硬度)来设定第二阈值电导率ec2。在电导率ec比第二阈值电导率ec2小的情况下(s202:是),洗涤剂状态判定部119的处理进入步骤s204。另一方面,在电导率ec并非比第二阈值电导率ec2小的情况下(s202:否),洗涤剂种类判定部119的处理进入步骤s205。

在步骤s203中,洗涤剂种类判定部119判定出液体洗涤剂(浓缩),并与此对照地切换电导率传感器4的特性。洗涤剂种类判定部119的处理进入步骤s207。

在步骤s204中,洗涤剂种类判定部119判定出液体洗涤剂,并与此对照地切换电导率传感器4的特性。洗涤剂种类判定部119的处理进入步骤s208。

在步骤s205中,洗涤剂种类判定部119判定出粉末洗涤剂,并与此对照地切换电导率传感器4的特性。洗涤剂种类判定部119的处理进入步骤s209。

在步骤s203~s205中,与洗涤剂种类判定部119所判定出的洗涤剂种类对照地切换电导率传感器4的特性。例如,通过将作为电导率传感器4的振荡电路80的构成部件的电容器切换成与不同的静电电容的电容器连接,来使振荡电路80的频率变化。因此,电导率传感器80所能读取的电导率的范围也变化。由于粉末洗涤剂处于电导率较高的趋势,所以通过增大电容器的静电电容,能够在电阻较低的区域内成为较高的频率,从而检测变得容易。由于液体洗涤剂(浓缩)处于电导率较低的趋势,所以通过缩小电容器的静电电容,能够在电阻较高的区域内成为较高的频率,从而检测变得容易。由于液体洗涤剂的电导率处于粉末洗涤剂、液体洗涤剂(浓缩)中间的趋势,所以通过将电容器的静电电容设为上述容量的中间,能够使检测变得容易。因而,例如,若电导率传感器4保持用于检测粉末洗涤剂的电导率的特性不变,则有在使用电导率不同的其它种类的洗涤剂时脏污检测变得困难的情况。通过切换电导率传感器4的特性,能够与洗涤剂种类对应地得到最佳的测定结果,并且不需要设置多个电导率传感器4。

在步骤s206中,洗涤剂种类判定部119判定在步骤s200中计测到的水温t是否比预定的阈值温度tc大。在水温t比阈值温度tc大的情况下(s206:是),洗涤剂种类判定部119的处理进入步骤s209。另一方面,在水温t并非比阈值温度tc大的情况下(s206:否),洗涤剂种类判定部119的处理进入步骤s210。

在步骤s207~s210中,洗涤剂种类判定部119判定追加的洗涤剂溶解时间。

在步骤s207~s208中,洗涤剂种类判定部119不进行追加的洗涤剂溶解动作(无追加溶解动作)就结束步骤s9的洗涤剂溶解2工序,之后进入步骤s10的脏污判定基准值测定工序(参照图11)。

在步骤s209中,洗涤剂种类判定部119以预定时间t1(例如15秒)进行追加的洗涤剂溶解动作(追加溶解动作(t1)),之后结束步骤s9的洗涤剂溶解2工序,并进入步骤s10的脏污判定基准值测定工序(参照图11)。

在步骤s210中,洗涤剂种类判定部119以预定时间t2(例如45秒)进行追加的洗涤剂溶解动作(追加溶解动作(t2)),之后结束步骤s9的洗涤剂溶解2工序,并进入步骤s10的脏污判定基准值测定工序(参照图11)。此外,预定时间t2设定为比预定时间t1长的时间。

在步骤s9中,工序控制部112执行洗涤剂溶解2工序。具体而言,工序控制部112控制循环泵54,使从排水口51吸入了的水和洗涤剂从凹陷部63的循环喷出口(未图示)喷出。从循环喷出口(未图示)喷出后的水和洗涤剂流过凹陷部63,之后朝向排水口51,从而循环。由此,搅拌水和洗涤剂,从而洗涤剂溶解在水中。若经过在步骤s207~s210中决定的追加的溶解时间,则工序控制部112使循环泵54停止,结束洗涤剂溶解2工序,并进入步骤10。

在步骤s10中,脏污浓度判定部120根据在步骤s203、步骤s204、步骤s205中判定出的洗涤剂种类来计算用于脏污浓度判定的基准值(脏污判定基准值测定)。在该计算中,基于在脏污溶出前的步骤s200中计测到的电导率,并根据与由衣物重量计算部114计算出的衣物重量对应的工作表来判定供水量,从而求解出洗涤剂液的稀释程度。由此,以脏污浓度判定所需要的未被污染的洗涤液的电导率为基准,能够提高脏污浓度判定部120的精度。

漂洗运转也可以是一次的浓缩类型的液体洗涤剂与漂洗运转是两次的液体洗涤剂比较,电导率变小,从而也可以根据脏污浓度判定部120的判定结果来变更漂洗次数。

在步骤s11中,工序控制部112执行旋转供水工序。具体而言,打开供水电磁阀21,使外槽2内的洗涤液的水位上升,并且控制马达m使滚筒3以预定的旋转速度(例如40rpm)向正反方向旋转,从而进行衣物的置换。并且,将循环泵54控制为预定的旋转速度(例如2600rpm),通过使从排水口51吸入的洗涤剂浓度较高的洗涤液从设于外槽2的开口部的喷嘴(未图示)向滚筒3的内部喷出,来使洗涤液浸透至滚筒3内部的衣物。

而且,若外槽2内的洗涤液的水位上升直至预定的水位,则使供水停止(例如关闭供水电磁阀21)。若开始旋转供水工序后经过预定时间,则结束旋转供水工序,并进入步骤s12。

在步骤s12中,工序控制部112执行预清洗工序。具体而言,工序控制部112将循环泵54控制为预定的旋转速度(例如3200rpm,循环流量48l/min),使从排水口51吸入了的洗涤液从设于外槽2的开口部的喷嘴(未图示)向滚筒3的内部喷出。并且,通过控制马达m使滚筒3以预定的旋转速度(例如40rpm)向正反方向旋转,来对滚筒3内部的衣物进行拍洗。若经过预定的时间(例如3分钟),则工序控制部112结束预清洗工序,并进入步骤s13。

在步骤s13中,工序控制部112执行补给供水工序。具体而言,打开供水电磁阀21来向外槽2供水。若供水直至预定的水位,则关闭供水电磁阀21使供水停止,结束补给供水工序,并进入步骤s14。

在步骤s14中,工序控制部112执行正式清洗工序1。正式清洗工序是如下工序(拍洗):利用滚筒3的旋转来将储存在滚筒3内的下方的衣物抬起,并且因重力高于针对衣物的离心力,而使衣物从滚筒3内的上方落下,由此对衣物施加机械式的力。

具体而言,工序控制部112将循环泵54控制为预定的旋转速度(例如3200rpm,循环流量48l/min),使从排水口51吸入了的洗涤液从设于外槽2的开口部的喷嘴(未图示)向滚筒3的内部喷出。并且,工序控制部112控制马达m使滚筒3以预定的旋转速度(例如40rpm)向正反方向旋转,由此对滚筒3内部的衣物进行拍洗。若经过预定的时间(例如5分钟),则工序控制部112结束正式清洗工序1,并进入步骤s15。

在步骤s15中,脏污浓度判定部120判定衣物的脏污浓度(脏污浓度判定)。具体而言,电导率测定部115利用电导率传感器4来计测洗涤液的电导率。此外,在计测电导率ec时,优选停止供水电磁阀21所进行的向外槽2的供水、循环泵54所进行的循环、马达m所进行的滚筒3的旋转。

步骤s15中的洗涤液是通过步骤s12、s14而在洗涤液中溶出有脏污的溶液。也就是说,在步骤s10中计算出的基准值和在步骤15中计测到的洗涤液的电导率的变化量(脏污判定值)是根据脏污而产生变化的值,能够检测衣物的脏污程度。此外,由于脏污的变化量有因衣物所含有的脏污成分而向正变化的情况、或向负变化的情况,所以也可以以绝对值来判断脏污的变化量。

对于脏污判定值而言,在衣物的脏污程度均匀的情况下,衣物的量越多则脏污判定值越大。脏污浓度判定部120根据脏污判定值和由衣物重量计算部114计算出的衣物重量,并从在实验中求出的关系式来计算脏污浓度。在计算出脏污浓度后,工序控制部112结束脏污浓度判定工序,并进入步骤16。

在步骤16中,清洗动作再设定部123执行清洗动作再设定工序(清洗动作再设定)。清洗动作再设定利用洗净力的变化量来判定脏污量(脏污浓度)、水质(水温、硬度)、洗涤剂种类等在运转中判定出的信息对洗净性能产生的影响度,并根据洗净力的变化量来决定清洗时间、滚筒旋转时间。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洗净力使用洗净比。即,洗净比是供试洗衣机的洗净度与标准洗衣机的洗净度之比,在日本工业标准“家庭用电动洗衣机的性能测定方法(jisc9811)”中规定。也就是说,洗净比越高,则洗净性能越高。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洗净力的指标使用洗净比,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具备测定衣物的色相的传感器等,并使用清洗运转中的色相变化量等。

对于对洗净力的影响度而言,根据两个信息来计算洗净比的变化量,并最终根据所有的信息来求解洗净比的变化量。例如,水温、硬度影响计算部121将在步骤s5中计测到的水温和硬度代入在实验中求出的关系式(水质与洗净比的关系式)来求解洗净比。并且,以将脏污充分掉落的条件(例如水温25℃,硬度30ppm)代入水质与洗净比的关系式而得到的洗净比为基准,其相对值成为受到水温、硬度的影响后的洗净比的变化量。

洗涤剂、脏污影响计算部122将在步骤15中计算出的脏污浓度带入在实验中求出的关系式(脏污浓度与洗净比的关系式)来求解洗净比。此处,脏污浓度与洗净比的关系式按照洗涤剂种类而不同。洗涤剂、脏污影响计算部122根据在步骤s8中判定出的洗涤剂种类来选择脏污浓度与洗净比的关系式。并且,以将脏污充分掉落的条件(例如脏污浓度1倍)代入脏污浓度与洗净比的关系式而得到的洗净比为基准,其相对值成为受到洗涤剂种类、脏污浓度的影响后的洗净比的变化量。

基于所有的信息的洗净比的变化量成为由水温、硬度影响计算部121和洗涤剂、脏污影响计算部122求出的洗净比的变化量的合计(洗净力的变化量)。

清洗动作再设定部123将洗净力的变化量代入在实验中求出的关系式(清洗时间与洗净比的关系式),来决定追加的清洗时间(tw)。在计算出的追加的清洗时间(tw)超过预定的设定时间的情况下,将追加的清洗时间(tw)置换成预定的设定时间。由此,能够抑制因长时间的洗涤液浸渍而引起的衣物的发黑。为了填补与追加的清洗时间(tw)被缩短相应的洗净力,延长滚筒旋转时间而提高运转率。通过基于拍洗的机械力增加来提高洗净力。

在步骤s17中,工序控制部112执行正式清洗工序2(第二搅拌工序)。具体而言,工序控制部112将循环泵54控制为预定的旋转速度(例如3200rpm,循环流量48l/min),使从排水口51吸入的洗涤液从设于外槽2的开口部的喷嘴(未图示)向滚筒3的内部喷出。并且,工序控制部112控制马达m使滚筒3以预定的旋转速度(例如40rpm)向正反方向旋转,由此对滚筒3内部的衣物进行拍洗。此时,滚筒以在步骤s16中决定的时间向一个方向旋转。若经过在步骤s16中决定的追加的清洗时间(tw),则工序控制部112结束正式清洗工序2,并进入步骤s18。

在步骤s18中,工序控制部112执行排水工序。使马达m以及循环泵54停止,打开排水阀53来排出外槽2内的洗涤水。水位传感器58持续监视排水中的外槽2内的洗涤水的水位。若水位传感器58的检测值低于预定的水位,则结束排水工序,并进入步骤s19。

在步骤s19中,工序控制部112执行脱水1工序。在维持了排水阀53的开阀的状态下,使滚筒3高速地向相反方向旋转(例如1250rpm),从而使衣物所含有的洗涤水脱出。若经过预定的时间,则结束脱水1工序,并进入步骤20。

在步骤s20中,工序控制部112执行旋转喷淋工序。使滚筒3以中速向相反方向旋转(例如105rpm),并且关闭排水阀53,控制供水电磁阀21,使水向衣物飞散。基于在步骤s2中检测到的布量来决定此时的供水电磁阀21的控制时间。若经过预定的时间,则使供水停止(例如关闭供水电磁阀21)。并且,将循环泵54控制为预定的速度(例如3200rpm),使从排水口51吸入的洗涤液从设于外槽2的开口部的喷嘴(未图示)向滚筒3的内部喷出。若经过预定的时间,则使循环泵54停止,打开排水阀53排出外槽2内的漂洗水。

在步骤s21中,工序控制部112执行脱水2工序。在维持了排水阀53的开阀的状态下,使滚筒3高速地向相反方向旋转(例如1250rpm),从而使衣物所含有的洗涤水脱出。若经过预定的时间,则结束脱水2工序,并进入漂洗2工序(步骤s22~步骤s25)。

在步骤s22中,工序控制部112执行供水工序。关闭排水阀53,打开供水电磁阀21,从而向外槽2内供给漂洗水。若上升直至预定的水位,则使供水停止(例如关闭供水电磁阀21),结束供水工序,并进入步骤s23。

在步骤s23中,工序控制部112执行柔顺剂(柔软剂)供水工序。打开供水电磁阀21,向外槽2内供给含有柔顺剂的漂洗水,并使在步骤s22中被供给至外槽2内的漂洗水和柔顺剂混合。

在步骤s24中,工序控制部112执行旋转供水、补给供水工序。打开供水电磁阀21,向外槽2供水。若供水直至预定的水位,则使供水停止(例如关闭供水电磁阀21)。并且,边供水边控制马达m使滚筒3向正反方向旋转(例如40rpm),并且将循环泵54控制为预定的旋转速度(例如2600rpm),使从排水口51吸入的漂洗水从设于外槽2的开口部的喷嘴(未图示)向滚筒3的内部喷出,来使柔顺剂浸透至衣物。

在步骤s25中,工序控制部112执行漂洗搅拌工序。漂洗搅拌工序是如下工序:与拍洗相同,利用滚筒3的旋转来将储存在滚筒3内的下方的衣物抬起,并且因重力高于针对衣物的离心力,而使衣物从滚筒3内的上方落下。

具体而言,工序控制部112控制马达m使滚筒3旋转(例如40rpm),并且将循环泵54控制为预定的旋转速度(例如3200rpm),使从排水口51吸入的漂洗水从设于外槽2的开口部的喷嘴(未图示)向滚筒3的内部喷出,从而对衣物进行漂洗。而且,若经过预定的时间,则结束漂洗搅拌工序,并进入脱水工序(步骤s26、s27)。

在步骤s26中,工序控制部112执行排水工序。使马达m以及循环泵54停止,打开排水阀53使外槽2内的漂洗水排出。水位传感器58持续监视排水中的外槽2内的洗涤水的水位。若水位传感器58的检测值低于预定的水位,则结束排水工序,并进入步骤s27。

在步骤s27中,工序控制部112执行脱水工序。具体而言,使排水阀53打开,并且控制马达m使滚筒3高速地旋转(例如1000rpm),从而对衣物进行离心脱水。而且,若经过预定的时间,则使马达m停止,关闭排水阀53,并结束洗涤程序(清洗~漂洗~脱水)。

以上,根据本实施例,除脏污量之外,即使受到水温、硬度、洗涤剂种类等影响洗净力的重要因素,也能够确保足够的洗净力。并且,在一部分的重要因素有利于洗净性能的条件中,也能够缩短清洗时间。

作为影响洗净力的重要因素,在本实施例中举出脏污浓度、水温、硬度、洗涤剂种类这四个。对于各重要因素,根据与洗净比(洗净力)的关系式来使对洗净力产生的影响变成数值,从而除上述的四个重要因素以外,仅求解关系式就能够应用,并且也可以根据五个以上的重要因素来求解洗净力。

以上,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使用滚筒式洗衣机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立式洗衣机。

并且,电导率传感器4(电导率检测构件)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结构,是能够检测洗涤剂液的电导率的结构即可。例如对变更振荡电路80的电容器的静电电容来切换特性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不是电容器而是电阻、线圈。

并且,对脏污浓度的判定构件是电导率传感器4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能够检测洗涤液的状态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