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纶筒子纱的染色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3926发布日期:2018-09-14 20:29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染色架,特别涉及一种涤纶筒子纱的染色架,属五金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纱线因处于条状形式,染色前由长条状经缠绕成筒子状或环绕的捆状,因此,对其进行染色的前后过程中的器具、装具和转运工具均有别于纤维织物使用的器具、装具和转运工具。这些器具传统的结构存在诸多的不合理,致使运转过程中要吗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要吗造成产品串色等不良后果。经过系列的技术革新改造,系统的解决了包括筒子纱和鞋面飞织纱在内的多品类加工纱合理高效的配套器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传统结构染色架装载量过少、固定构件不合理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涤纶筒子纱的染色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涤纶筒子纱的染色架,由底盘、吊杆和固定架构成,底盘为圆盘式的染色架承载盘并包括上平面和适配染釜底部的下球面,上平面的中心有承重孔和多个安装孔,安装孔以承重孔为轴心等间距多层级圆圈状在上平面分布,吊杆为下端连接在承重孔并上端连接有挂钩的圆柱形长杆结构;固定架为由多套组成的让染液能在筒子纱内部渗透的结构并包括固定杆、套筒、托盘和卡盘,固定杆为下端连接在安装孔而上端有卡槽的长杆状结构,套筒为外径小于绕纱轴内径并筒壁密布透孔的圆筒状结构,套筒与固定杆有间距的套装在固定杆的底部到上端之间,托盘为中间有连接孔、盘面上有凹槽的圆盘状结构并连接孔断续连接在套筒的下端,卡盘为上面连接有卡扣并中间有通孔的圆盘式结构,卡盘通过通孔和卡扣卡接在固定杆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套筒设计成密布透孔以及托盘盘面有凹槽的结构,配合绕线轴的通透结构,筒子纱在固定架固定后进入染斧,染液通过托盘的凹槽可方便进入套筒和固定杆之间的间距空间,然后通过筒壁的透孔渗透到筒子纱的纱捆内部,有效克服了传统结构的染色不完整和色泽不均匀的弊端;固定杆的上端设计卡槽,由连接在卡盘上面的卡扣将筒子纱方便、牢固的卡紧在套筒外,有效克服了传统螺接结构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弊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架的侧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盘,2、吊杆,3、固定架,4、挂钩,5、固定杆,6、套筒,7、托盘,8、卡盘,9、卡槽,10、透孔,11、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2的实施例中,一种涤纶筒子纱的染色架,由底盘1、吊杆2和固定架3构成,底盘1为圆盘式的染色架承载盘并包括上平面和适配染釜底部的下球面,上平面的中心有承重孔和多个安装孔,安装孔以承重孔为轴心等间距多层级圆圈状在上平面分布,吊杆2为下端连接在承重孔并上端连接有挂钩4的圆柱形长杆结构;固定架3为由多套组成的让染液能在筒子纱内部渗透的结构并包括固定杆5、套筒6、托盘7和卡盘8,固定杆5为下端连接在安装孔而上端有卡槽9的长杆状结构,套筒6为外径小于绕纱轴内径并筒壁密布透孔10的圆筒状结构,套筒6与固定杆5有间距的套装在固定杆5的底部到上端之间,托盘7为中间有连接孔、盘面上有凹槽的圆盘状结构并连接孔断续连接在套筒6的下端,卡盘8为上面连接有卡扣11并中间有通孔的圆盘式结构,卡盘8通过通孔和卡扣11卡接在固定杆5的上端。

实施例:筒子纱为将纺好待染色的纱线缠绕在轴壁有通孔的塑料线轴的筒子状纱捆,染色时将筒子纱上下叠放并固定到染色架,然后将整架纱调运到染色釜进行染色。装架时由人工将筒子纱绕线轴内孔逐捆套进套筒6,当装满一个固定架3时,取卡盘8套进固定杆5,压紧让卡扣11卡紧在卡槽9后即一个固定架整装完毕。本实用新型的套筒6设计成密布透孔10以及托盘7盘面有凹槽的结构,配合绕线轴的通透结构,筒子纱在固定架3固定后进入染斧,染液通过托盘7的凹槽可方便进入套筒6和固定杆5之间的间距空间,然后通过筒壁的透孔10渗透到筒子纱的纱捆内部,有效克服了传统结构的染色不完整和色泽不均匀的弊端;固定杆5的上端设计卡槽9,由连接在卡盘8上面的卡扣11将筒子纱方便、牢固的卡紧在套筒6外,有效克服了传统螺接结构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弊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