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流染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9781发布日期:2019-01-05 00:11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流染色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流染色机。



背景技术:

液流染色机,通过液流管增速,在染色作业中,可增进染液及被染物的移动速度,及提高染液的扰流,以增进染液与布料纤维的相对运动,提高纤维吸收染色的吸收率,因而增进染色效果。

现有的布料纤维经过液流染色机处理后,从液流染色机出口进行出布再通过输送装置输送到下一步工序中去。布料从出料口运送到输送装置的过程中,布料上携带的酸性液体过多,滴落会造成酸性液体的浪费和腐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流染色机,具有出料时收集布料上酸性液体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液流染色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机体靠近所述出料口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支杆和与所述支杆垂直设置的横杆,所述横杆上设置有用于挤压布料水分的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第一挤压棍和设置在第一挤压棍上的第二挤压棍,所述第一挤压棍和所述第二挤压棍呈U型,所述第一挤压棍弯折处和所述第二挤压棍弯折处凸起方向同向且之间形成挤压布料水分的间隙,所述支架下方设置有具有开口的集液箱。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布料从机体的出料口出料,经过第一挤压棍和第二挤压棍之间形成的可以挤压布料水分的空隙,布料上所携带的酸性液体就能被大量挤压出来,落入到挤压装置下方中的集液箱中进行收集。因为第一挤压棍和第二挤压棍呈U型圆弧状,所以布料在通过挤压装置时,不会对布料产生损伤。

进一步,所述第一挤压棍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挤压棍一侧设置有贯穿且滑动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两个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螺纹配合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挤压棍抵紧的第一螺栓。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螺杆与第一滑槽的配合再通过第一螺栓对第二挤压棍进行紧固,使得第一挤压棍和第二挤压棍之间的间隙可以根据布料的大小进行调节;设置有两个第一螺杆,限制第二挤压棍只能沿第一滑槽进行滑动,防止在只设置一个第一螺杆的情况下第二挤压棍发生转动。

进一步,所述第二挤压棍与所述横杆之间设置有弹簧。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弹簧,不用第一螺栓对第二挤压棍进行紧固,弹簧的弹力使得第二挤压棍对布料产生挤压,能够加大对布料的出水量。

进一步,所述横杆上靠近所述第二挤压棍一侧设置有用于套接所述弹簧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二挤压棍上靠近所述横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套接所述弹簧的第二凸台。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设置,方便弹簧固定在横杆和第二挤压棍之间。

进一步,所述挤压装置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挤压装置高度不同。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两个挤压装置,加强对布料水分的挤压;两个挤压装置高度不同,在布料的运输过程中产生高度差加强对布料水分的挤压。

进一步,所述支杆上设置有用于滑动所述横杆的第二滑槽,所述横杆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槽贯穿且滑动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上螺纹配合有用于与所述支杆抵紧的第二螺栓。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横杆在支杆上的滑动,可以根据布料情况调节布料通过第一挤压棍和第二挤压棍之间间隙的角度和两个挤压装置之间的距离,调整对布料中水分的挤压。

进一步,所述集液箱的开口下方设置有滤网。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滤网的设置可以过滤掉落到集液箱中液体的杂质。

进一步,所述集液箱底部设置有排液阀。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液体收集到一定程度可以排出进行再处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布料从机体的出料口出料,经过第一挤压棍和第二挤压辊形成的可以挤压布料水分的空隙,布料上所携带的酸性液体就能被大量挤压出来,落入到挤压装置下方中的集液箱中进行收集,具有收集酸性液体不造成浪费和污染的优点;

二、第一挤压棍和第二挤压棍呈U型圆弧状,具有不损伤布料的优点;

三、通过设置有弹簧,弹簧的弹力使得第二挤压棍对布料产生挤压,具有加大布料上液体挤出量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液流染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挤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体;2、出料口;3、支架;4、支杆;5、横杆;6、挤压装置;61、第一挤压棍;62、第二挤压棍;7、集液箱;8、第一滑槽;9、第一螺杆;10、第一螺栓;11、弹簧;12、第一凸台;13、第二凸台;14、第二滑槽;15、第二螺杆;16、第二螺栓;17、滤网;18、排液阀。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地理解。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液流染色机,包括一侧设置有出料口2的机体1。机体1靠近出料口2一侧设置有支架3,支架3包括支杆4和与支杆4垂直设置的横杆5。横杆5上设置有用于挤压布料水分的挤压装置6,挤压装置6包括第一挤压棍61和设置在第一挤压棍61上的第二挤压棍62(参见图2)。第一挤压棍61和第二挤压棍62呈U型,布料在通过挤压装置6时,不会对布料产生损伤。第一挤压棍61弯折处和第二挤压棍62弯折处凸起方向同向且之间形成挤压布料水分的间隙,支架3下方设置有具有开口的集液箱7,集液箱7的开口下方设置有滤网17,集液箱7底部设置有排液阀18。布料通过间隙,布料上所携带的酸性液体就能被大量挤压出来,落入到挤压装置6下方中的集液箱7中进行收集,滤网17对滴落的液体进行过滤,当液体收集到一定程度通过排液阀18排出进行再处理。

如图1所示,支架3上设置有两个高度不同的挤压装置6,加强了对布料水分的挤压。支杆4上设置有用于滑动横杆5的第二滑槽14,横杆5两端设置有贯穿第二滑槽14且滑动的第二螺杆15,第二螺杆15上螺纹配合有用于与支杆4抵紧的第二螺栓16。通过横杆5在支杆4上的滑动,可以根据布料情况调节布料通过第一挤压棍61和第二挤压棍62之间间隙的角度和两个挤压装置6之间的距离,调整对布料中水分的挤压强度。

如图2所示,第一挤压棍61上设置有第一滑槽8,第二挤压棍62一侧设置有贯穿且滑动于第一滑槽8的两个第一螺杆9,第一螺杆9上螺纹配合有用于与第一挤压棍61抵紧的第一螺栓10。通过设置第一螺杆9与第一滑槽8的配合再通过第一螺栓10对第二挤压棍62进行紧固,使得第一挤压棍61和第二挤压棍62之间的间隙可以根据布料的大小进行调节;设置有两个第一螺杆9,限制第二挤压棍62只能沿第一滑槽8进行滑动,防止在只设置一个第一螺杆9的情况下第二挤压棍62发生转动。

如图2所示,第二挤压棍62与横杆5之间设置有弹簧11。横杆5上靠近第二挤压棍62一侧焊接有第一凸台12,弹簧11的一端套接在第一凸台12上;第二挤压棍62上靠近横杆5的一端焊接有第二凸台13,弹簧11的另一端套接在第二凸台13上。当需要用到弹簧11时,将弹簧11两端分别套接在第一凸台12上和第二凸台13上。弹簧11的弹力使得第二挤压棍62对布料产生挤压,能够加大对布料的出水量。

具体工作过程:布料从机体1的出料口2出料,经过第一挤压棍61和第二挤压棍62之间形成的可以挤压布料水分的空隙。第二挤压棍62和横杆5之间设置有弹簧11,弹簧11的弹力使得第二挤压棍62加大对布料的挤压,能够增加布料的出水量。布料上所携带的酸性液体就能被大量挤压出来,落入到挤压装置6下方中的集液箱7中经过滤网17过滤后进行收集,当液体收集到一定程度可以通过排液阀排出进行再处理。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特征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增删或作其他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