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衣机的防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8510发布日期:2019-04-20 03:42阅读:9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衣机的防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衣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洗衣机的防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洗衣机是利用电能产生机械作用来洗涤衣物的清洁电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洗衣机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一种家用电器;但是现有的洗衣机在洗衣工作时会伴随有很大的震动,而且随着不断震动,洗衣机的位置也会有所移动;移动的洗衣机会触碰到周围的物体,非常容易使洗衣机的外壳遭到破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洗衣机的防移动装置,以解决现有洗衣机在工作时容易移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洗衣机的防移动装置,包括洗衣机本体和排水软管,洗衣机本体的下端连通有排水软管;所述洗衣机本体一侧的外侧壁上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通过固定柱固定有吸盘固定板,吸盘固定板上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的左端外侧壁上加工有螺纹,吸盘的左端设置在吸盘固定板上开设的螺纹孔中,其中吸盘的左端外侧壁上还设置有锁紧螺母,锁紧螺母设置在吸盘固定板的左侧;所述吸盘的左端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堵气球,堵气球和凹槽的左侧内壁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一,堵气球上还连接有拉绳,拉绳的另一端伸出吸盘外、穿过移动拉板连接有泄气拉块,其中移动拉板上滑动插装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左端固定在固定板上,固定杆的右端固定有限位块,限位块设置在移动拉板的右侧,固定板和移动拉板之间还设置有压缩弹簧二;所述吸盘固定板的左侧固定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设置有轴承,轴承中插装有转轴,转轴上固定有凸轮块,转轴的顶端固定有转动把手,转动把手设置在吸盘固定板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排水软管的末端连通有防臭吸盘固定管,防臭吸盘固定管的下端伸入到排水管中,防臭吸盘固定管的外侧固定有防臭吸盘,防臭吸盘固定在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吸盘可以使洗衣机牢牢的固定在墙壁上,从而可以防止洗衣机因为震动而产生移动;避免移动的洗衣机触碰到周围的物体,使洗衣机的外壳免遭破坏;通过设置防臭吸盘,可以避免排水管内的污水反臭,影响房屋内的空气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洗衣机的防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凸轮块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吸盘的位置分布图;

图6是图5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防臭吸盘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洗衣机本体;2、固定板;3、固定柱;4、吸盘固定板;5、吸盘;6、锁紧螺母;7、凹槽;8、压缩弹簧一;9、堵气球;10、拉绳;11、泄气拉块;12、移动拉板;13、固定杆;14、限位块;15、压缩弹簧二;16、排水软管;17、防臭吸盘;18、防臭吸盘固定管;19、轴承座;20、转轴;21、凸轮块;22、转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7所示,一种洗衣机的防移动装置,包括洗衣机本体1和排水软管16,洗衣机本体1的下端连通有排水软管16;在洗衣机本体1一侧的外侧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板2,固定板2通过固定柱3固定有吸盘固定板4,吸盘固定板4上设置有吸盘5;在吸盘5的左端外侧壁上加工有螺纹,吸盘5的左端设置在吸盘固定板4上开设的螺纹孔中,其中吸盘5的左端外侧壁上还设置有锁紧螺母6,锁紧螺母6设置在吸盘固定板4的左侧;在吸盘5的左端开设有凹槽7,凹槽7内设置有堵气球9,堵气球9和凹槽7的左侧内壁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一8,堵气球9上还连接有拉绳10,拉绳10的另一端伸出吸盘5外、穿过移动拉板12连接有泄气拉块11,其中移动拉板12上滑动插装有固定杆13,固定杆13的左端固定在固定板2上,固定杆13的右端固定有限位块14,限位块14设置在移动拉板12的右侧,固定板2和移动拉板12之间还设置有压缩弹簧二15;在吸盘固定板4的左侧固定有轴承座19,轴承座19内设置有轴承,轴承中插装有转轴20,转轴20上固定有凸轮块21,转轴20的顶端固定有转动把手22,转动把手22设置在吸盘固定板4的上方;

其中排水软管16的末端连通有防臭吸盘固定管18,防臭吸盘固定管18的下端伸入到排水管中,防臭吸盘固定管18的外侧粘接固定有防臭吸盘17,防臭吸盘17固定在地面上。

在本实施方案中,吸盘5吸在房屋内墙壁上,洗衣机本体1在工作时发生震动后,吸盘5会阻止洗衣机本体1发生位移。当需要移动洗衣机时,将转动把手22逆时针转动,使转动把手22带动转轴20转动,转轴20会带动凸轮块21转动,凸轮块21在转动过程中会将移动拉板12向左侧推动,移动拉板12会通过泄气拉块11拉动拉绳10,使拉绳10拉动堵气球9,让外界空气进入到吸盘5中,此时吸盘5没有了吸力,这时就可以移动洗衣机了。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