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轮进给送经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028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棘轮进给送经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涂板带(专用传送带)织机,特别是一种带有棘轮进给送经线装置的涂板带织机。
原来的涂板带织机没有自动进给送径线装置,只是靠卷轴牵拉被动送经。这种被动送经将导致涂板带厚度不均匀;另外,受天气干、湿度的变化也会影响到经线的张力,进而使产品造成带厚不均匀,张力辊侧面的制动器的阻力难于控制,也会造成经线的张力波动,上述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棘轮进给送经线可达到自动送齿线的目的,以克服原有技术被动送经产生的涂板带厚度不均匀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用于涂板带织机厚度控制机构的棘轮进给经线装置。该装置包括经线张力部分、主织机及拉板,其特征是采用多齿棘轮6和多棘齿4组件与张力辊10和压线轴11组成,棘轮6与张力辊10和制动器9是键连接,小轴1与棘齿4、小轴与顶杆7、小轴与摆动板2间均为键连接,压线轴11与支座12、摆动板2与棘轮之间均为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装置的送经线量可以按涂板带产品织造速度同步运行,可使所织涂板带产品带厚均匀度这一参数达到国际标准。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的俯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详细叙述。
附图中1为小轴,2为摆动板,3为簧片,4为棘齿,5为挡销,6为棘轮,7为顶杆,8为电磁铁,9为制动器,10为张力辊,11为压线轴,12为支座,13为轴承座,14为轴承,15为张力辊支架,16为纵向连杆,张力辊10的两端的轴承座13用螺栓固定在张力辊支架15上端,棘轮6和张力辊采用键连接,顶杆7与摆动板2和电磁铁铰接,电磁铁与纵向连杆16采用螺栓紧固连接。当纵向连杆将往返动程传给摆动板2一端时,使摆动板做角运动,固定在摆动板上的棘齿4与棘轮6咬合,因为棘轮与张力辊是键连接,故棘轮和张力辊产生同步进给运动,使缠绕在张力辊上的经线向主织机自动供线。压线轴11依靠重力压在缠绕张力辊表面的经线上,以防止线在张力辊上产生滑移,确保经线按所需规定向主机供线。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涂板带织机厚度控制机构的棘轮进给送经线装置,包括经线张力部分、主织机及拉板,其特征在于采用多齿棘轮6和长短不一的多棘齿4组件与张力辊10和压线轴11组成,棘轮6与张力辊10和制动器9是键连接,小轴1与棘轮4、小轴与顶杆7、小轴与摆动板2之间均为键连接,压线轴11与支座12、摆动板2与棘轮6之间均为滑动连接。
专利摘要用于涂板带织机厚度控制机构的棘轮进给送经线装置,由多齿棘轮、多棘齿组件与张力辊和压线轴组成,棘齿长短不一,可最大限度地将动程运动送到棘轮上,把往复动程的动力转变成单项进给,原有涂板带织机加有该装置送径线量可按产品织造速度同步运行,可使涂板带产品带厚均匀达国际标准。
文档编号D03D49/04GK2396074SQ9925030
公开日2000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15日
发明者王守忠 申请人:沈阳富丽涂板带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