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劲肋模壳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5136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加劲肋模壳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劲肋模壳构件,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空心楼(屋)盖、空心墙体以及道路桥梁的空心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砖混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大部分采用预制空心板作为楼盖板,这种楼盖板具有施工速度快、造价低等特点。但由于相邻两块预制空心板之间没有牢固连结,仅用水泥砂浆填缝,因而整体性差,不利于抗震,而且经常出现缝隙开裂、渗水等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很多楼宇采用了现浇砼楼板(实心、空心)的方法,虽然解决了抗震和开裂等问题,但施工时要大量使用模板,不但增加了费用,而且减缓了施工速度,延长了工期。如密肋型楼盖,通常是利用可拆除的全塑型模壳进行砼浇注,待砼凝固成型后再将模壳予以拆除,这样成型的楼盖结构虽能减轻自重,但也存在以下不足1、拆除模壳后影响楼盖成型性能,如楼盖上部易产生裂痕,楼盖板的下面不是完整的平面;2、在某些场合需吊顶弥补,工序多,施工麻烦,周期长,费时费事;3、工程造价高模壳虽拆下周转使用,但每次每块的折旧费达120元以上,而且只能使用4-6次;再吊顶、抹灰,开支更大。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天津的于少华于1993年3月20日申请了专利号为ZL93206310.1、名称为“模壳构件”的实用新型专利,它包括上板、下底、周围侧壁,上板、下底、周围侧壁围成封闭空腔,在封闭空腔内设置有加劲肋,且采用快硬水泥抗碱玻璃纤维(GRC)或氯化镁GRC或无砂陶粒水泥制造。在施工中将该种模壳构件摆放在楼层间的支撑物上,模壳构件间留出一定的间隙空间,布置钢筋,并用砼进行浇注,即成上下表面十分平整的整体楼盖结构。模壳构件既是内模又是填充配套构件,施工十分省事、简便,模壳构件内的加劲肋有单向结构、十字型结构、井字型结构,还可以呈其它排列布置形式,以增加模壳构件的整体支撑强度。但是该种模壳构件内的加劲肋并没有考虑参与整体楼盖的受力与传力,若考虑参与受力与传力,则加劲肋势必尺寸做得较大,造成模壳构件重量重、材料消耗大、成本高等不足,为此,研制一种新型的加劲肋模壳构件已为急需。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劲肋模壳构件,具有强度高、受力传力性能好、重量轻、材料消耗小、成本低等特点。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包括上板、周围侧壁、下底、加劲肋,上板、周围侧壁、下底围成封闭空腔,加劲肋位于空腔内,其特征在于加劲肋的两侧为薄板,在两侧薄板之间有至少一根以上的杆件,两侧薄板与杆件连结构成外薄板内夹杆件的复合加劲肋。这样,由于加劲肋做成外薄板内夹杆件的复合加劲肋,因而模壳构件具有强度高、受力传力性能好、重量轻、材料消耗小、成本低等特点,从而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同时,构件还具有制作简单、施工省事、简便等特点。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空心楼(屋)盖、空心墙体以及桥梁的空心结构。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杆件之间彼此平行、相交或者立交或者它们的组合。这样,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方便生产,降低生产和施工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杆件为三角形的桁架的肋条。这样,复合加劲肋的受力与传力性能更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两侧薄板为金属板。这样,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有利于降低生产与施工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两侧薄板为水泥纤维板、水泥钢丝网板或者水泥纤维钢丝网板。这样,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有利于降低生产与施工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薄板内有至少一条加强带状物。这样,薄板的强度更高,在同样强度条件下,可降低薄板的厚度,节省原材料,降低成本。加强带状物可采用金属、非金属或有机物或它们复合而成。如钢质带状物、有机编织物带等。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在上板、周围侧壁、下底、加劲肋中的至少一个中设置有加强筋。这样,模壳构件的强度与刚度更大,参与受力与传力的性能更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杆件为开口或闭口空心杆。这样,由于杆件为空心杆,则模壳构件的重量更轻。若为开口空心杆,在施工时,现浇砼能顺利进入空心杆内,形成复合杆,这样,模壳构件与现浇砼之间相互嵌固更牢,其空心楼盖的整体性更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开口空心杆内有加强带状物或钢筋。这样,现浇砼进入空心杆内形成的复合杆强度更高,其空心楼盖的整体性更好,受力与传力性能更佳。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薄板为三层以上,杆件为二层以上,薄板与杆件彼此相间设置。这样,复合加劲肋的强度与刚度更高,受力与传力性能更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上板、周围侧壁、下底中的至少一个为层状结构,层状结构为一层胶结料浆一层纤维布或网或钢筋网或钢丝网,再一层胶结料浆层,纤维布或网或钢筋网或钢丝网至少一层以上。这样,模壳构件的强度与刚度大,整体受力与传力性能更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上板、周围侧壁、下底、加劲肋中的至少一个中夹有加强带状物。这样,模壳构件的强度与刚度更大。在同样强度与刚度的条件下,可有效减薄构件的厚度,节省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上板、周围侧壁、下底、加劲肋中的至少一个中有向外露筋、露网、露加强带状物中的至少一个。这样,模壳构件与现浇砼之间的粘结更牢,楼盖的整体性更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上板、周围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中有凸块、凹槽中的至少一个。这样,模壳构件与现浇砼之间的相互嵌固作用更好,楼盖的整体性更高。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空腔内填充有轻质材料。这样,模壳构件的保温隔热、隔音性能更好,更适用于有保温隔热、隔音要求的空间结构。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下底上设置有与下部支撑连接的拉紧固定构件。这样,更方便模壳构件的施工,加快施工速度,降低施工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下底上设置有吊装搬运用的构件。这样,方便模壳构件的搬运与施工,加快施工速度,降低施工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下底伸出周围侧壁构成挑板,或者下底从周围侧壁向内缩凹角。这样,若伸出挑板,可节省模壳构件之间现浇砼肋的模板,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速度。若内缩凹角,则可形成工字型现浇砼肋,提高空心楼盖的整体性,改善楼盖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加劲肋模壳构件能应用于空心楼盖或空心墙体或桥梁的空心结构。
一种应用于空心楼盖的加劲肋模壳构件,包括上板、周围侧壁、下底、加劲肋,上板、周围侧壁、下底围成封闭空腔,加劲肋位于空腔内,其特征在于加劲肋的两侧为薄板,在两侧薄板之间有至少一根以上的杆件,两侧薄板与杆件连结构成外薄板内夹杆件的复合加劲肋。
一种应用于空心墙体的加劲肋模壳构件,包括上板、周围侧壁、下底、加劲肋,上板、周围侧壁、下底围成封闭空腔,加劲肋位于空腔内,其特征在于加劲肋的两侧为薄板,在两侧薄板之间有至少一根以上的杆件,两侧薄板与杆件连结构成外薄板内夹杆件的复合加劲肋。
一种应用于桥梁的空心结构的加劲肋模壳构件,包括上板、周围侧壁、下底、加劲肋,上板、周围侧壁、下底围成封闭空腔,加劲肋位于空腔内,其特征在于加劲肋的两侧为薄板,在两侧薄板之间有至少一根以上的杆件,两侧薄板与杆件连结构成外薄板内夹杆件的复合加劲肋。
一种应用于基础底板的空心结构的加劲肋模壳构件,包括上板、周围侧壁、下底、加劲肋,上板、周围侧壁、下底围成封闭空腔,加劲肋位于空腔内,其特征在于加劲肋的两侧为薄板,在两侧薄板之间有至少一根以上的杆件,两侧薄板与杆件连结构成外薄板内夹杆件的复合加劲肋。
一种应用于屋面板的空心结构的加劲肋模壳构件,包括上板、周围侧壁、下底、加劲肋,上板、周围侧壁、下底围成封闭空腔,加劲肋位于空腔内,其特征在于加劲肋的两侧为薄板,在两侧薄板之间有至少一根以上的杆件,两侧薄板与杆件连结构成外薄板内夹杆件的复合加劲肋。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1为上板,2为周围侧壁,3为下底,4为加劲肋,5为空腔,6为薄板,7为杆件,在各附图中,编号相同的,其说明相同。如图1所示,加劲肋4的两侧为薄板6,在两侧薄板6之间有至少一根以上的杆件7,两侧薄板6与杆件7连结构成外薄板内夹杆件的复合加劲肋。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其杆件7之间彼此相交。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其杆件7为三角形的桁架8的肋条。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其杆件7为三角形的桁架8的肋条。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其薄板6为金属板。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其薄板6为水泥钢丝网板。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其薄板6内有多条加强带状物9。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其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加劲肋4上均设置有加强筋10。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其杆件7为开口的空心杆。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其杆件7为开口的空心杆。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其开口空心杆7内有钢筋11。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其薄板6为三层,杆件7为二层,彼此相间设置。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其上板1、周围侧壁2为一层胶结料一层纤维布再一层胶结料的层状结构12,其下底3为一层胶结料一层钢筋网再一层胶结料的层状结构12。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其下底3、加劲肋6中夹有加强带状物9。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15的结构示意图,其下底3有向外露筋13、露加强带状物9。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16的结构示意图,其上板1上有凸块15。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17的结构示意图,其上板1、周围侧壁2中有凹槽16。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18的结构示意图,其周围侧壁2上有凸块15。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19的结构示意图,其空腔5内填充有轻质材料17。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20的结构示意图,其下底3上设置有与下部支撑连接的拉紧固定构件18。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21的结构示意图,其下底3上设置有吊装搬运用的构件19。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22的结构示意图,其下底3伸出周围侧壁2构成挑板20。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23的结构示意图,其下底3从周围侧壁2向内缩凹角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如附图所示,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加劲肋4,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围成封闭空腔5,加劲肋4位于空腔5内,其特征在于加劲肋4的两侧为薄板6,在两侧薄板6之间有至少一根以上的杆件7,两侧薄板6与杆件7连结构成外薄板内夹杆件的复合加劲肋。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1为上板,2为周围侧壁,3为下底,4为加劲肋,5为空腔,6为薄板,7为杆件,在各附图中,编号相同的,其说明相同。如图1所示,加劲肋4的两侧为薄板6,在两侧薄板6之间有至少一根以上的杆件7,两侧薄板6与杆件7连结构成外薄板内夹杆件的复合加劲肋。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杆件7之间彼此平行、相交或者立交或者它们的组合。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其杆件7之间彼此相交。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杆件7为三角形的桁架8的肋条。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其杆件7为三角形的桁架8的肋条。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其杆件7为三角形的桁架8的肋条。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两侧薄板6为金属板。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其薄板6为金属板。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两侧薄板6为水泥纤维板、水泥钢丝网板或者水泥纤维钢丝网板。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其薄板6为水泥钢丝网板。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薄板6内有至少一条加强带状物9。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其薄板6内有多条加强带状物9。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在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加劲肋4中的至少一个中设置有加强筋10。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其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加劲肋4上均设置有加强筋10。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杆件7为开口或闭口空心杆。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其杆件7为开口的空心杆。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其杆件7为开口的空心杆。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开口空心杆7内有加强带状物9或钢筋11。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其开口空心杆7内有钢筋11。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薄板6为三层以上,杆件7为二层以上,薄板6与杆件7彼此相间设置。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其薄板6为三层,杆件7为二层,彼此相间设置。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中的至少一个为层状结构12,层状结构12为一层胶结料浆一层纤维布或网或钢筋网或钢丝网,再一层胶结料浆层,纤维布或网或钢筋网或钢丝网至少一层以上。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其上板1、周围侧壁2为一层胶结料一层纤维布再一层胶结料的层状结构12,其下底3为一层胶结料一层钢筋网再一层胶结料的层状结构12。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加劲肋6中的至少一个中夹有加强带状物9。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其下底3、加劲肋6中夹有加强带状物9。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加劲肋6中的至少一个中有向外露筋13、露网14、露加强带状物9中的至少一个。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15的结构示意图,其下底3有向外露筋13、露加强带状物9。图16中下底3有露网14。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上板1、周围侧壁2中的至少一个中有凸块15、凹槽16中的至少一个。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16的结构示意图,其上板1上有凸块15。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17的结构示意图,其上板1、周围侧壁2中有凹槽16。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18的结构示意图,其周围侧壁2上有凸块15。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空腔5内填充有轻质材料17。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19的结构示意图,其空腔5内填充有轻质材料17。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下底3上设置有与下部支撑连接的拉紧固定构件18。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20的结构示意图,其下底3上设置有与下部支撑连接的拉紧固定构件18。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在下底3上设置有吊装搬运用的构件19。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21的结构示意图,其下底3上设置有吊装搬运用的构件19。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下底3伸出周围侧壁2构成挑板20,或者下底3从周围侧壁2向内缩凹角21。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22的结构示意图,其下底3伸出周围侧壁2构成挑板20。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23的结构示意图,其下底3从周围侧壁2向内缩凹角21。
一种应用于空心楼盖的加劲肋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加劲肋4,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围成封闭空腔5,加劲肋4位于空腔5内,其特征在于加劲肋4的两侧为薄板6,在两侧薄板6之间有至少一根以上的杆件7,两侧薄板6与杆件7连结构成外薄板内夹杆件的复合加劲肋。
一种应用于空心墙体的加劲肋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加劲肋4,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围成封闭空腔5,加劲肋4位于空腔5内,其特征在于加劲肋4的两侧为薄板6,在两侧薄板6之间有至少一根以上的杆件7,两侧薄板6与杆件7连结构成外薄板内夹杆件的复合加劲肋。
一种应用于桥梁的空心结构的加劲肋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加劲肋4,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围成封闭空腔5,加劲肋4位于空腔5内,其特征在于加劲肋4的两侧为薄板6,在两侧薄板6之间有至少一根以上的杆件7,两侧薄板6与杆件7连结构成外薄板内夹杆件的复合加劲肋。
一种应用于基础底板的空心结构的加劲肋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加劲肋4,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围成封闭空腔5,加劲肋4位于空腔5内,其特征在于加劲肋4的两侧为薄板6,在两侧薄板6之间有至少一根以上的杆件7,两侧薄板6与杆件7连结构成外薄板内夹杆件的复合加劲肋。
一种应用于屋面板的空心结构的加劲肋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加劲肋4,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围成封闭空腔5,加劲肋4位于空腔5内,其特征在于加劲肋4的两侧为薄板6,在两侧薄板6之间有至少一根以上的杆件7,两侧薄板6与杆件7连结构成外薄板内夹杆件的复合加劲肋。
本发明实施时,先用砂浆钢丝网制作一侧薄板6,在其上制作钢筋砼杆件7,待凝结硬化后,将其与另一尚未凝结硬化的薄板6粘结形成复合加劲肋4;然后用一层水泥胶结料一层玻纤布再一层水泥胶结料制作上板1与周围侧壁2,在其未凝结硬化时,将复合加劲肋4与其粘结形成整体;再用钢筋砼制作下底3,在其未凝结硬化时,将上述制作构件与其粘结形成整体,即可形成加劲肋模壳构件。
权利要求
1.一种加劲肋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加劲肋(4),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围成封闭空腔(5),加劲肋(4)位于空腔(5)内,其特征在于加劲肋(4)的两侧为薄板(6),在两侧薄板(6)之间有至少一根以上的杆件(7),两侧薄板(6)与杆件(7)连结构成外薄板内夹杆件的复合加劲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劲肋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件(7)之间彼此平行、相交或者立交或者它们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加劲肋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件(7)为三角形的桁架(8)的肋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加劲肋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侧薄板(6)为金属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加劲肋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侧薄板(6)为水泥纤维板、水泥钢丝网板或者水泥纤维钢丝网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加劲肋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板(6)内有至少一条加强带状物(9)。
7.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加劲肋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在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加劲肋(4)中的至少一个中设置有加强筋(1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加劲肋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件(7)为开口或闭口空心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加劲肋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开口空心杆(7)内有加强带状物(9)或钢筋(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加劲肋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薄板(6)为三层以上,杆件(7)为二层以上,薄板(6)与杆件(7)彼此相间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加劲肋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中的至少一个为层状结构(12),层状结构(12)为一层胶结料浆一层纤维布或网或钢筋网或钢丝网,再一层胶结料浆层,纤维布或网或钢筋网或钢丝网至少一层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加劲肋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加劲肋(6)中的至少一个中夹有加强带状物(9)。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加劲肋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加劲肋(6)中的至少一个中有向外露筋(13)、露网(14)、露加强带状物(9)中的至少一个。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加劲肋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上板(1)、周围侧壁(2)中的至少一个中有凸块(15)、凹槽(16)中的至少一个。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加劲肋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空腔(5)内填充有轻质材料(17)。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加劲肋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下底(3)上设置有与下部支撑连接的拉紧固定构件(18)。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加劲肋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下底(3)上设置有吊装搬运用的构件(19)。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加劲肋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下底(3)伸出周围侧壁(2)构成挑板(20),或者下底(3)从周围侧壁(2)向内缩凹角(21)。
19.一种应用于空心楼盖的加劲肋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加劲肋(4),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围成封闭空腔(5),加劲肋(4)位于空腔(5)内,其特征在于加劲肋(4)的两侧为薄板(6),在两侧薄板(6)之间有至少一根以上的杆件(7),两侧薄板(6)与杆件(7)连结构成外薄板内夹杆件的复合加劲肋。
20.一种应用于空心墙体的加劲肋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加劲肋(4),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围成封闭空腔(5),加劲肋(4)位于空腔(5)内,其特征在于加劲肋(4)的两侧为薄板(6),在两侧薄板(6)之间有至少一根以上的杆件(7),两侧薄板(6)与杆件(7)连结构成外薄板内夹杆件的复合加劲肋。
21.一种应用于桥梁的空心结构的加劲肋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加劲肋(4),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围成封闭空腔(5),加劲肋(4)位于空腔(5)内,其特征在于加劲肋(4)的两侧为薄板(6),在两侧薄板(6)之间有至少一根以上的杆件(7),两侧薄板(6)与杆件(7)连结构成外薄板内夹杆件的复合加劲肋。
22.一种应用于基础底板的空心结构的加劲肋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加劲肋(4),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围成封闭空腔(5),加劲肋(4)位于空腔(5)内,其特征在于加劲肋(4)的两侧为薄板(6),在两侧薄板(6)之间有至少一根以上的杆件(7),两侧薄板(6)与杆件(7)连结构成外薄板内夹杆件的复合加劲肋。
23.一种应用于屋面板的空心结构的加劲肋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加劲肋(4),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围成封闭空腔(5),加劲肋(4)位于空腔(5)内,其特征在于加劲肋(4)的两侧为薄板(6),在两侧薄板(6)之间有至少一根以上的杆件(7),两侧薄板(6)与杆件(7)连结构成外薄板内夹杆件的复合加劲肋。
全文摘要
一种加劲肋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加劲肋(4),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3)围成封闭空腔(5),加劲肋(4)位于空腔(5)内,其特征在于加劲肋(4)的两侧为薄板(6),在两侧薄板(6)之间有至少一根以上的杆件(7),两侧薄板(6)与杆件(7)连结构成外薄板内夹杆件的复合加劲肋。这样,由于加劲肋(4)做成外薄板(6)内夹杆件(7)的复合加劲肋,因而模壳构件具有强度高、受力传力性能好、重量轻、材料消耗小、成本低等特点,同时,构件还具有制作简单、施工省事、简便等特点,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空心楼(屋)盖、空心墙体以及道路桥梁的空心结构,特别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空心楼(屋)盖。
文档编号E04B5/36GK1415817SQ0215445
公开日2003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5日
发明者邱则有 申请人:邱则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