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抗震的板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700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建筑抗震的板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抗震的板材,包括板材本体,板材本体包括上板外壳和下板外壳,上板外壳与下板外壳之间设置有抗震层,该抗震层内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十字型连接骨架,且每两个十字型连接骨架相近的一端均设置有竖直连接板,该竖直连接板上开设有螺孔,且每两个竖直连接板之间均通过螺栓、螺母和螺孔配合固定相连。该用于建筑抗震的板材,内部支撑连接芯件采用十字型连接骨架,结构独特,板材较为厚实,安装后结构稳固,强度较高,不容易发生松动,能够提高板材内水平方向上的抗震强度,能够提高板材内竖直方向上的抗震强度,缓冲垫、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的布局合理,抗震效果好,可靠性好,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专利说明】
一种用于建筑抗震的板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建筑抗震的板材。
【背景技术】
[0002]在建筑工程中,会用到各种各样的板材,比如木质板材、金属板材、塑料板材以及新型的FRP(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纤维增强塑料)板材。FRP(俗称“玻璃钢”)板材常用于构建工业门、采光屋面、墙体、阳光房以及活动房等。常见的FRP板材为单层板,与其它板材相接侧的边沿呈凸起形状。其中,板材与板材之间通过相接侧的边沿的凸起形状叠合,然后由螺丝将两板材与基座进行固定。现有的板材较为单薄,强度较低,且安装后结构不稳固,容易发生松动,抗震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抗震的板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抗震的板材,包括板材本体,所述板材本体包括上板外壳和下板外壳,所述上板外壳与下板外壳之间设置有抗震层,该抗震层内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十字型连接骨架,且每两个十字型连接骨架相近的一端均设置有竖直连接板,该竖直连接板上开设有螺孔,且每两个竖直连接板之间均通过螺栓、螺母和螺孔配合固定相连,该竖直连接板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定位块分别与上板外壳和下板外壳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十字型连接骨架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水平连接板和第二水平连接板,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板和第二水平连接板均通过螺栓和螺孔配合分别与上板外壳和下板外壳固定相连。
[0005]优选的,每两个所述竖直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缓冲垫,该缓冲垫为绝缘橡胶垫。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板与上板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垫,且第二水平连接板与下板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垫,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均由阻尼片制成。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用于建筑抗震的板材,上板外壳与下板外壳之间设置有抗震层,该抗震层内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十字型连接骨架,内部支撑连接芯件采用十字型连接骨架,结构独特,板材较为厚实,安装后结构稳固,强度较高,不容易发生松动,通过在每两个所述竖直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缓冲垫,该缓冲垫为绝缘橡胶垫,能够提高板材内水平方向上的抗震强度,通过在第一水平连接板与上板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垫,且第二水平连接板与下板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垫,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均由阻尼片制成,能够提高板材内竖直方向上的抗震强度,缓冲垫、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的布局合理,抗震效果好,可靠性好,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一种用于建筑抗震的板材的制作方法附图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不意图。
[0009]图中:1板材本体、101上板外壳、102下板外壳、103抗震层、2十字型连接骨架、201竖直连接板、202定位块、203第一水平连接板、204第二水平连接板、205缓冲垫、206第一减震垫、207第二减震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1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抗震的板材,包括板材本体I,板材本体I包括上板外壳101和下板外壳102,上板外壳101与下板外壳102之间设置有抗震层103,该抗震层103内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十字型连接骨架2,内部支撑连接芯件采用十字型连接骨架2,结构独特,板材较为厚实,安装后结构稳固,强度较高,不容易发生松动,且每两个十字型连接骨架2相近的一端均设置有竖直连接板201,该竖直连接板201上开设有螺孔,且每两个竖直连接板201之间均通过螺栓、螺母和螺孔配合固定相连,每两个竖直连接板201之间设置有缓冲垫205,该缓冲垫205为绝缘橡胶垫,能够提高板材内水平方向上的抗震强度,该竖直连接板201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定位块202分别与上板外壳101和下板外壳102的内壁固定相连,十字型连接骨架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水平连接板203和第二水平连接板204,第一水平连接板203和第二水平连接板204均通过螺栓和螺孔配合分别与上板外壳101和下板外壳102固定相连,第一水平连接板203与上板外壳101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垫206,且第二水平连接板204与下板外壳102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垫207,第一减震垫206和第二减震垫207均由阻尼片制成,能够提高板材内竖直方向上的抗震强度,缓冲垫205、第一减震垫206和第二减震垫207的布局合理,抗震效果好,可靠性好,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001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建筑抗震的板材,包括板材本体(I),所述板材本体(I)包括上板外壳(101)和下板外壳(10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外壳(101)与下板外壳(102)之间设置有抗震层(103),该抗震层(103)内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十字型连接骨架(2),且每两个十字型连接骨架(2)相近的一端均设置有竖直连接板(201),该竖直连接板(201)上开设有螺孔,且每两个竖直连接板(201)之间均通过螺栓、螺母和螺孔配合固定相连,该竖直连接板(201)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定位块(202)分别与上板外壳(101)和下板外壳(102)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十字型连接骨架(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水平连接板(203)和第二水平连接板(204),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板(203)和第二水平连接板(204)均通过螺栓和螺孔配合分别与上板外壳(101)和下板外壳(102)固定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抗震的板材,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所述竖直连接板(201)之间设置有缓冲垫(205),该缓冲垫(205)为绝缘橡胶垫。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抗震的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连接板(203)与上板外壳(101)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垫(206),且第二水平连接板(204)与下板外壳(102)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垫(207),第一减震垫(206)和第二减震垫(207)均由阻尼片制成。
【文档编号】E04B1/98GK205712551SQ201620351506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5日
【发明人】张瑞泉
【申请人】张瑞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