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碳复合材料发热体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569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碳/碳复合材料发热体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晶硅炉、单晶炉等高温炉部件,具体地说是一 种由碳/碳复合材料加工制造的发热体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多晶硅炉和单晶炉是太阳能光伏产业普遍应用的主要设备,其最
高使用温度高达160(TC以上,目前,往往采用电阻加热方式,其发 热体普遍采用三高石墨制作。由于石墨力学性能较差,制品强度低, 在外力作用下容易破碎,使用寿命较短。此外,石墨抗热抗震性不好, 在反复高温热震条件下易产生微裂纹,微裂纹的存在影响着制品的电 学性能和热学性能,改变了其导电导热性能,使加热时石墨加热器的 功率及炉内热场发生变化,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也导致企业生产 成本增加。另外,发热体采用长而窄的U型结构时,若用石墨加工, 则需用机加工方法将整块料的中间部分切除,耗材较多,加工难度也 较大。专利号为200610043185. X、授权公告号为CN100366581C、发 明名称为单晶硅拉制炉及多晶硅冶炼炉用碳/碳加热器的制备方法的 专利公开了一种碳/碳加热器的制备方法,用以替代石墨加热器。该 方法采用碳布准三向结构预制体,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和糠酮树脂浸渍 碳化以及热等静压沥青碳化相结合的致密工艺,反复致密处理数次, 制品密度^1. 83g/cm3时致密工艺结束,在通入氯气和氟利昂的条件 下对制品进行高温纯化处理,机械加工后即可制得单晶硅拉制炉用热
场碳/碳加热器。该方法采用的致密工艺,要反复致密处理数次,使
制品密度》1.83g/cm3时才能结束工艺,过程较为复杂,杂质含量较 高,且要通入氯气和氟利昂对制品进行纯化处理,对环保带来一定的 压力,在人们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这是人们所不希望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环保的碳/碳复合材料发热 体及其生产工艺。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 一种碳/碳复合 材料发热体生产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1) 制坯将由碳纤维制成的网胎与碳布通过针刺使之复合,制成 所需要求的发热体预制体;
(2) 增密将步骤(l)所得的发热体预制体经化学气相渗透(沉积) 增密,制成所需要求的发热体坯体;
(3) 纯化将步骤(2)所得的发热体坯体放入高温炉中,在真空条件
下加热去除其中杂质;
(4) 机加工将步骤(3)所得发热体坯体机加工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
发热体。
本发明为去除机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在步骤(4)后进行净化, 所述的净化为将发热体成品放入真空炉中,在真空条件下加热至1600
。C 2800。C,保温30分钟 360分钟。
本发明在步骤(l)中,所述网胎的面密度为20g/m2 200g/m2,碳 布的面密度为100 g/m2 400g/m2,制成的发热体预制体,其表观密 度为0. 3g/cm:i 0. 7g/cm:'。
本发明在步骤(2)中,发热体坯体的表观密度为1.2g/cm:i 1. 9g/cm'、。
本发明在步骤(3)中纯化温度为1600。C 280(TC,保温时间为3h
10h。
一种由上述生产工艺加工所得的发热体,它由碳纤维经制坯一增 密一纯化一机加工制成,其形状为U形、棒状、筒形或板状。
一种由上述生产工艺加工所得的发热体,它由碳纤维经制坯一增 密一纯化一机加工一净化制成,其形状为U形、棒状、筒形或板状。
本发明所述发热体为筒形或板状时,其上设有导流散热槽并均布。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较好的实现了发明目的,其工艺 简单,制坯时,采用由蓬松的针状碳纤维组成的网胎,在针刺时较容 易获得准三维预制体,预制体内部碳纤维纵横交错,抱合力较强,不 会脱层,结构稳定,同时,预制体孔隙较小,也便于加快后续的增密 过程;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增密制成的发热体毛坯由碳纤维和碳素基质 构成,其中碳素基质系由采用高温热解方式获得的热解碳组成,纯度 很高,只须在真空或保护气氛F高温纯化即可获得灰份〈180ppm的 碳/碳复合材料制品,节能环保。


图1是发热体为U形时的示意图2是发热体为棒状时的示意图3是发热体为筒形时的示意图4是发热体为板状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l)制坯
① 开松成网将长碳纤维短切成25mm 70mm长的短碳纤维,经 开松设备开松成蓬松的针状纤维,然后把开松好的碳纤维经气流成网 和/或梳理成网,再利用铺网机铺成纤维网,预刺成网胎,所述网胎 的面密度为20g/m2 200g/m2 (本实施例为120g/m2);
② 缠绕针刺成型采用近净成型的方法,将网胎缠绕于模具(本 实施例为U形体模具)上,在其上覆盖一层碳布,碳布的面密度为 100 g/m2 400g/nf (本实施例为260g/m2),然后再覆盖一层网胎, 网胎与碳布交迭放置至要求厚度,并通过针刺使之复合,制成所需要 求的碳/碳复合材料发热体预制体,其表观密度为0. 3g/cm:'-0. 7g/cm:'
(本实施例为0. 56g/cm:i)。 (2赠密
将步骤(l)所得的发热体预制体通过化学气相渗透(沉积)增密(本 实施例采用沉积),将其密度逐步增加并经石墨化处理,使之表观密 度达到1.2g/Cm:i 1.9g/W (本实施例为1.63g/cm:'),制成碳/碳复
合材料发热体毛坯。 (3)纯化
将步骤(2)所得的发热体毛坯装入真空炉中进行纯化处理,在真空 条件下加热去除其中杂质,纯化温度为1600°C 2800°C (本实施例 为2500。C),保温时间为3h 10h (本实施例为4. 6h)。
(4)机加工
将步骤(3)所得的发热体毛坯经机加工成发热体成品(本实施例为 U形)。
为去除机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将步骤(4)所得的发热体成品放 入真空炉中,在真空条件下加热至160(TC 280(TC(本实施例为1860 。C),保温30分钟一360分钟(本实施例为90分钟)。
实施例2:
在步骤(l)中,发热体预制体加工成板状,其表观密度为 0.61g/cm3,增密后表观密度为1.65g/cm:i,机加工时先切成条,再机 加工成棒,余同实施例l。
实施例3:
在步骤U)中,模具为筒形,加工成发热体成品也为筒形,发热体 预制体表观密度为0. 5g/Cm:',增密后表观密度为1.59g/cm:',筒形发 热体上均布有由机加工形成的导流散热槽1,余同实施例1。
在步骤(l)中,发热体预制体加工成板状,其表观密度为 0.59g/cm:i,增密后表观密度为1.5g/cm:',机加工时,板状发热体上 加工出导流散热槽l并均布,余同实施例l。
权利要求
1、一种碳/碳复合材料发热体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制坯将由碳纤维制成的网胎与碳布通过针刺使之复合,制成所需要求的发热体预制体;(2)增密将步骤(1)所得的发热体预制体经化学气相渗透(沉积)增密,制成所需要求的发热体坯体;(3)纯化将步骤(2)所得的发热体坯体放入高温炉中,在真空条件下加热去除其中杂质;(4)机加工将步骤(3)所得发热体坯体机加工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发热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碳复合材料发热体生产工艺,其 特征是在步骤(4)后进行净化。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碳复合材料发热体生产工艺,其 特征是所述的净化为将发热体成品放入真空炉中,在真空条件下加热 至1600。C 280(TC,保温30分钟 360分钟。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碳/碳复合材料发热体生产 工艺,其特征是在步骤(l)中,所述网胎的面密度为20g/m2 20Qg/m2, 碳布的面密度为100 g/m2 400g/m2,制成的发热体预制体,其表观 密度为0. 3g/cm:' 0. 7g/cm:i。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碳/碳复合材料发热体生产 工艺,其特征是在步骤(2)中,发热体坯体的表观密度为1. 2g/cm:i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碳/碳复合材料发热体生产 工艺,其特征是在步骤(3)中纯化温度为1600°C 2800°C,保温时间 为3h 10h。
7、 一种由权利要求l所述生产工艺加工所得的发热体,其特征 是它由碳纤维经制坯一增密一纯化一机加工制成,其形状为U形、棒 状、筒形或板状。
8、 一种由权利要求2或3所述生产工艺加工所得的发热体,其 特征是它由碳纤维经制坯一增密一纯化一机加工一净化制成,其形状 为U形、棒状、筒形或板状。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碳/碳复合材料发热体,其特征 是发热体为筒形或板状时,其上设有导流散热槽[l]。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碳/碳复合材料发热体,其特征是导 流散热槽[1]为均布。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艺简单、环保的碳/碳复合材料发热体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它由碳纤维经制坯—增密—纯化—机加工—净化制成,本发明工艺简单,制坯时,采用由蓬松的针状碳纤维组成的网胎,在针刺时较容易获得准三维预制体,预制体内部碳纤维纵横交错,抱合力较强,不会脱层,结构稳定,同时,预制体孔隙较小,也便于加快后续的增密过程;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增密制成的发热体毛坯由碳纤维和碳素基质构成,其中碳素基质系由采用高温热解方式获得的热解碳组成,纯度很高,只须在真空或保护气氛下高温纯化即可获得灰份<180ppm的碳/碳复合材料制品,节能环保。
文档编号C04B35/83GK101386547SQ20081003214
公开日2009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1日
发明者廖寄乔, 王跃军, 邰卫平, 龚玉良 申请人:湖南金博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