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木素缩合减水剂掺量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1947807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碱木素缩合减水剂掺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泥减水剂用量控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碱木素縮合减水剂掺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普通混凝土在水泥水化过程中,水泥矿物组成携带异型电荷的离子相互吸引,水泥颗粒在液相的热运动中相互碰撞并吸附,加之颗粒间的聚结引力作用,使水泥颗粒形成了不规则的絮凝状结构,其中包含着许多拌和水,这就减小了水泥颗粒与水的接触面,而使水泥不能充分水化,降低了混凝土的密实度。同时,絮凝状结构增加了水泥颗粒间的摩擦力,使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变差。为改善和易性,势必要加大拌和水量,这就导致了水泥在硬化过程中存在多余水分,它们蒸发后形成孔隙则不利于防水抗渗。减水剂是一种表面活性物质,掺入新拌混凝土后,由于它的吸附-扩散作用,使水泥絮凝状物结构解体释放出原被包裹的封闭拌和水。这就保证了在一定的和易性要求时,大大减少拌和用水量,使混凝土中游离水的数量降低,从而减少了水分蒸发留下的毛细孔隙,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同时,因减水剂溶于水后产生的阴离子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使之带负电荷而互相排斥,从而使水泥颗粒彼此分离、扩散,形成高度均匀分散的悬浮颗粒,在颗粒间起到润滑作用,有效地改善混凝土中孔隙结构的分布情况,使孔径和孔隙率减小
发明内容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碱木素縮合减水剂掺量控制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碱木素縮合减水剂掺量控制方法,其特征是从关系图和经济这两方面考虑,得出减水剂的最佳掺量是0.80.9%;掺水量为170g时的净浆流动度为189mm,基本与减水剂掺量为0.8%时,加水量为105g时(见表3—3^2)的净浆流动度相当,减水率-f^ZEtxi0(^(1)m0mo—无外加剂时,水泥净浆流动度为一定值时的用水量,g;riM—掺外加剂时,达到上面同样净浆流动度时的用水量,g。根据公式(1)可得(170-105)+170X100%=38%。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效果本发明从关系图和经济这两方面考虑,得出减水剂的最佳掺量是0.80.9%。,此时,减水率可达到20%以上。图1是本发明水泥净浆流动度与减水剂掺量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是用这些实施例来限制本发明。测本实验中最佳工艺条件下合成的产品减水剂的最佳掺量。按照水灰比0.35,取300g水泥,105g水,测减水剂不同掺量时的水泥净浆流动度。结果见表l:表l:不同掺量的净浆流动度序号水泥用量,g水灰比减水剂掺量%水泥净浆流动度,mm13000.350.211023000.350.412633000.350.6154.543000.350.8187.553000.350.919063000.351.0195.5图8是以水泥净浆流动度为纵坐标,减水剂掺量为横坐标所作的参数关系图。从关系图和经济这两方面考虑,得出减水剂的最佳掺量是0.80.9%。减水率的测定测定在不加减水剂时,不同水灰比的水泥净浆流动度,结果见表2:表2:不同水灰比的水泥净浆流动度<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掺水量为170g时的净浆流动度为189mm,基本与减水剂掺量为0.8%时,加水量为105g时(见表3—3^2)的净浆流动度相当。减水率-^^L"0鹏(1)m0mo—无外加剂时,水泥净浆流动度为一定值时的用水量,g;iiM—掺外加剂时,达到上面同样净浆流动度时的用水量,g。根据公式(1)可得(170-105)+17(^100°/。=38%,据文献记载高效减水剂减水率可达到20%以上,本实验产品基本符合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碱木素缩合减水剂掺量控制方法,其特征是从关系图和经济这两方面考虑,得出减水剂的最佳掺量是0.8~0.9%;掺水量为170g时的净浆流动度为189mm,基本与减水剂掺量为0.8%时,加水量为105g时(见表3-3-2)的净浆流动度相当,m0-无外加剂时,水泥净浆流动度为一定值时的用水量,g;m1-掺外加剂时,达到上面同样净浆流动度时的用水量,g。根据公式(1)可得(170-105)÷170×100%=38%。全文摘要本发明是一种碱木素缩合减水剂掺量控制方法,一种碱木素缩合减水剂掺量控制方法,从关系图和经济这两方面考虑,得出减水剂的最佳掺量是0.8~0.9%;掺水量为170g时的净浆流动度为189mm,基本与减水剂掺量为0.8%时,加水量为105g时(见表3-3-2)的净浆流动度相当,减水率=(m<sub>0</sub>-m<sub>1</sub>)/m<sub>0</sub>×100%,m<sub>0</sub>-无外加剂时,水泥净浆流动度为一定值时的用水量,g;m<sub>1</sub>-掺外加剂时,达到上面同样净浆流动度时的用水量,g。根据公式可得(170-105)÷170×100%=38%。文档编号C04B24/00GK101648788SQ20081013918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申请日期2008年8月12日优先权日2008年8月12日发明者姜庆梅,莉车申请人:莉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