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墙体的支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2138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现浇墙体的支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支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现 浇墙体的支模装置。
技术背景现有技术中,建筑墙体就地成型施工以及其它类似建 筑施工中,往往需要采用模板进行搭建形成由两侧模板构成的墙体浇 注型腔,然后进行浇注固化以形成就地成型墙体。随着现浇技术的广 泛应用,在建筑施工中要相应地大量采用钢管、扣件或木材等用来支 撑浇注模板。现有技术采用钢管为支模立柱,需要工人扶持直至支模 立柱与水平背楞通过捆绑或扣件固定在一起后才能放手;固定墙体厚 度定尺件时,也需要工人在两面模板之间扶住定尺导管并对准模板上 的通孔,直至套入穿墙螺栓后才能放手;整个支模过程不仅操作十分 麻烦和困难,需要很多工人,耗时耗力,而且,使用的穿墙螺栓长度 远远大于固定模板的需要,不仅浪费材料,还大大增加了旋紧螺母的 时间。这样既增加了劳动力成本,又占用了大量的施工场地,既费时 费力,又延长了施工周期,并且使工程造价长期得不到有效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浇注墙体的支模方法中所存在的 模板固定设备落后、成本高、操作困难,施工时间长且劳动强度大, 耗时耗力的技术缺陷,为人们提供一套结构简单、成本低、施工方便、 效率高的现浇墙体的支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现浇墙体的支模装置由支模立柱、模板和墙体厚度 定尺件构成,支模立柱间隔一定距离固定在建筑物天花板或横梁与楼 地面之间,二面模板固定在两侧支模立柱之间,二面模板之间有墙体 厚度定尺件,并固定在模板的通孔上,其特征在于支模立柱或部分支 模立柱为带千斤顶的支模立柱,由上部的撑杆和底部的千斤顶构成, 撑杆的底端与千斤顶上端配合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模立柱或部分支模立柱上设定有螺旋紧固器
或与模板通孔配合的通孔;或两侧支模立柱的外侧有通过紧固件连接 固定的背楞;紧固件由扣件和穿墙螺栓构成,所述墙体厚度定尺件为 定尺导管。
上述方案中,所述撑杆的顶端设置有插杆,插杆与撑杆承插或螺 纹配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千斤顶为螺旋式千斤顶、液压式千斤顶、杠杆 式千斤顶、斜面式千斤顶或电动式千斤顶。
上述方案中,所述螺旋式千斤顶由伸縮调节杆、带圆槽的底座和 旋转装置构成,其中,撑杆的底端与伸縮调节杆的上端通过螺纹配合, 伸縮调节杆的底端设置有与底座上的圆槽相配合的活动圆球,旋转装 置设置在伸縮调节杆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螺旋式千斤顶由伸縮调节杆、轴承、轴承座和 旋转装置构成,其中,撑杆的底端与伸縮调节杆的上端通过螺纹配合, 伸縮调节杆的底端通过轴承与轴承座连接,旋转装置设置在伸縮调节 杆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墙体厚度定尺件为凸形墙体厚度定尺件或带档 板的墙体厚度定尺件,并直接插入模板的通孔中。
上述方案中,所述墙体厚度定尺件为粗细均匀的墙体厚度定尺件, 并固定在模板的通孔上的导管插座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导管插座由大小两段柱体或空心柱体构成,小 段小于模板的通孔并与通孔配合,大段大于模板的通孔,大段或小段 与墙体厚度定尺件配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导管插座小段上设置有螺纹,螺纹与螺母配合; 或者在小段上套有卡片。
使用时,首先按墙体定位线用千斤顶将支模立柱间隔一定距离固 定在建筑物天花板或横梁与楼地面之间,将一面模板固定在支模立柱 一侧,墙体厚度定尺件固定在模板的通孔上,另一面模板靠紧墙体厚 度定尺件,用支模立柱固定另一面模板,然后交付使用;或者,用紧 固件将背楞固定在支模立柱上,再交付使用。
本实用新型是设计人通过长期摸索,反复实践总结出来的科学实 用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支模立柱和墙体厚度定尺件容易固定,因而占用施工场地小,搭建方便快捷, 省时省力,同样面积的墙体,原来需七、八个工人操作五、六个小时, 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时只需三个工人操作一、两个小时,因 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施工方便、大量节省人工和 工时、效率高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模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支模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支模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带螺旋式千斤顶的支模立柱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型螺旋式千斤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扣件和穿墙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管插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管插座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墙体厚度定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IO为本实用新型的墙体厚度定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管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管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模立柱;2.模板;3.墙体厚度定尺件;4.通孔;5.背 楞;6.扣件;7.穿墙螺栓;8.定尺导管;9.撑杆;10.插杆;11.伸 縮调节杆;12.底座;13.旋转装置;14.活动圆球;15.轴承;16. 轴承座;17.导管插座;18.柱体;19.螺母;20.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不仅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例的现浇墙体的支模装置如图二所示,由支模立柱1、模板2 和墙体厚度定尺件3构成,支模立柱1间隔一定距离固定在建筑物天 花板或横梁与楼地面之间,二面模板2固定在两侧支模立柱1之间, 二面模板2之间有墙体厚度定尺件3,并固定在模板2的通孔4上, 其特征在于支模立柱1或部分支模立柱1为带千斤顶的支模立柱1, 由上部的撑杆9和底部的千斤顶构成,撑杆9的底端与千斤顶上端配合连接。
其中,本例所用的带千斤顶的支模立柱l如图四所示,由上部的
撑杆9和底部的螺旋式千斤顶构成,撑杆9的底端与螺旋式千斤顶上 端配合连接,撑杆9的顶端设置有插杆10,以延长支模立柱的长度, 插杆10与撑杆9承插或螺纹配合;螺旋式千斤顶由伸缩调节杆11、 带圆槽的底座12和旋转装置13构成,其中,撑杆9的底端与伸縮调 节杆11的上端通过螺纹配合,伸縮调节杆11的底端设置有与底座12 上的圆槽相配合的活动圆球14,旋转装置13为设置在伸縮调节杆11 上的孔,通过插入孔中的铁杆使伸縮调节杆ll旋转。
使用时,将底座12间隔一定距离放在需要浇注的墙体的定位线 上,将伸縮调节杆11底端圆球14与底座12的圆槽嵌合,用铁杆插入 伸縮调节杆ll上的孔使伸縮调节杆ll旋转,调节撑杆9的高度,使 撑杆9牢牢地顶在建筑物天花板或横梁与楼地面之间,当撑杆9的高 度不够时,可在其顶部增添插杆10,多根支模立柱排列固定即形成了 固定模板的支撑栏杆,较现有技术大大提高了效率。然后将一面模板 2固定在带螺旋式千斤顶的支模立柱1一侧,墙体厚度定尺件3固定 在模板2的通孔4上,另一面模板2靠紧墙体厚度定尺件3,用带螺 旋式千斤顶的支模立柱1固定另一面模板2,然后交付使用。
本例所用的墙体厚度定尺件3如图九所示,为凸形柱体或凸形空 心柱体,把柱体小端直接插入模板2的通孔4中,即可将墙体厚度定 尺件3固定在模板2的通孔4上,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可大量节省 人工。
实施例二
本例的现浇墙体的支模装置如图一和图三所示,是在固定好的两 侧支模立柱1的外侧有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的背楞5 。
本例所用的支模立柱1有少部分为普通支模立柱,即是不带千斤 顶的支模立柱,其余同实施例一。
本例所用的墙体厚度定尺件3如图八所示,为粗细均匀的空心定 尺导管8,安装在模板2的通孔4上的导管插座17上。导管插座17 如图七和图八所示,由大小两段空心柱体18构成,小段小于模板2 的通孔4并与通孔4配合,大段大于模板2的通孔4并与定尺导管8 配合;小段设置有螺纹,螺纹与螺母19配合,在小段上套有卡片20。使用时,将定尺导管插座17的小段从模板2的内侧(墙体浇注型 腔一侧)插入模板2上的通孔4上,再从模板2的外侧套上螺母19 和垫片20,将定尺导管插座17固定在模板2的通孔4上。这时,定 尺导管插座17的小段在墙体浇注型腔的外面,大段在墙体浇注型腔的 里面。固定墙体厚度定尺导管8时,在定尺导管插座17的大段套上一 个墙体厚度定尺导管8即可。这样,使得固定墙体厚度定尺导管8的 过程是在一面模板2上进行,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并可减少穿墙螺 栓7的长度。
本例所用的紧固件如图六所示,由扣件6和穿墙螺栓7构成。穿 墙螺栓7穿过两块模板2上相对应的通孔4及定尺导管8,水平背楞5 夹住穿墙螺栓7,扣件6穿过穿墙螺栓7并将背楞5与支模立柱1连 接固定在一起,以增强模板2的稳定性。
其余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本例的现浇墙体的支模装置除所用的螺旋式千斤顶和墙体厚度定 尺件3外,其余同实施例二。
本例所用的螺旋式千斤顶如图五所示,由伸縮调节杆11、轴承15、 轴承座16和旋转装置13构成,其中,撑杆9的底端与伸縮调节杆11 的上端通过螺纹配合,伸縮调节杆11的底端通过轴承15与轴承座16 连接,轴承座16的直径与撑杆9的直径相同,旋转装置13为设置在 伸縮调节杆11上的孔,通过插入孔中的铁杆使伸縮调节杆11旋转, 以调节撑杆9的高度。
本例所用的墙体厚度定尺件3如图十所示,为带档板的凸形空心 柱体,柱体小端直接插入模板2的通孔4中,将墙体厚度定尺件3固 定在模板2的通孔4上。
实施例四
本例的现浇墙体的支模装置除所用的带千斤顶的支模立柱1外, 其余同实施例二。
本例所用的带千斤顶的支模立柱1为带液压式千斤顶的支模立柱 1,由上部的撑杆9和底部的液压式千斤顶构成,撑杆9的底端与液压 式千斤顶上端配合连接。其中的液压式千斤顶为现有技术。
实施例五本例的现浇墙体的支模装置除所用的带千斤顶的支模立柱1外, 其余同实施例二。
本例所用的带千斤顶的支模立柱1为带杠杆式千斤顶的支模立柱
1,由上部的撑杆9和底部的杠杆式千斤顶构成,撑杆9的底端与杠杆 式千斤顶上端配合连接。其中的杠杆式千斤顶为现有技术。 实施例六
本例的现浇墙体的支模装置除所用的带千斤顶的支模立柱1夕卜, 其余同实施例二。
本例所用的带千斤顶的支模立柱1为带斜面式千斤顶的支模立柱 1,由上部的撑杆9和底部的斜面式千斤顶构成,撑杆9的底端与斜面 式千斤顶上端配合连接。其中的斜面式千斤顶为现有技术。
实施例七
本例的现浇墙体的支模装置除所用的带千斤顶的支模立柱1夕卜, 其余同实施例二。
本例所用的带千斤顶的支模立柱1为带电动式千斤顶的支模立柱 1,由上部的撑杆9和底部的电动式千斤顶构成,撑杆9的底端与电动 式千斤顶上端配合连接。其中的电动式千斤顶为现有技术。
实施例八
本例的现浇墙体的支模装置除所用的导管插座17夕卜,其余同实施例二。
本例所用的导管插座17如图十一所示,由大小两段空心柱体18 构成,小段小于模板2的通孔4并与通孔4配合,大段大于模板2的 通孔4并与定尺导管8配合。
使用时,将定尺导管插座17的小段从模板2的内侧(墙体浇注型 腔一侧)插入模板2上的通孔4上,即将定尺导管插座17固定在模板 2的通孔4上。固定墙体厚度定尺导管8时,在定尺导管插座17的大 段套上一个墙体厚度定尺导管8即可。
实施例九
本例的现浇墙体的支模装置除所用的导管插座17外,其余同实施 例八。
本例所用的导管插座17如图十二所示,除小段上套有卡片20外, 其余同实施例八。实施例十
本例的现浇墙体的支模装置除所用的导管插座17夕卜,其余同实施 例二。
本例所用的导管插座17如图十一所示,由大小两段空心柱体18 构成,小段小于模板2的通孔4并与通孔4和定尺导管8配合,小段 长度大于模板2的厚度;大段大于模板2的通孔4。
使用时,将定尺导管插座17的小段从模板2的外侧(墙体浇注型 腔外面)穿过模板2上的通孔4,使定尺导管插座17固定在模板2的 通孔4上。这时,定尺导管插座17的大段在墙体浇注型腔的外面,小 段在墙体浇注型腔的里面。固定墙体厚度定尺导管8时,在定尺导管 插座17的小段套上一个墙体厚度定尺导管8即可。
实施例十一
本例的现浇墙体的支模装置除所用的导管插座17夕卜,其余同实施 例十。
本例所用的导管插座17如图十二所示,除小段上套有卡片20外, 其余同实施例十。 实施例十二
本例的现浇墙体的支模装置除所用的带千斤顶的支模立柱1夕卜, 其余同实施例一。
本例所用的带千斤顶的支模立柱1由上部的撑杆9和底部的螺旋 式千斤顶构成,撑杆9的底端与螺旋式千斤顶上端配合连接,撑杆9 上设定有螺旋紧固器。螺旋式千斤顶同实施例三。
使用时,转动螺旋紧固器产生挤压力,将两面模板2紧紧地挤压 在墙体厚度定尺件3上。
实施例十三
本例的现浇墙体的支模装置除所用的支模立柱1夕卜,其余同实施 例十二。
本例所用的支模立柱1为带千斤顶的支模立柱1或/和普通支模立 柱l,其上设定有与模板2的通孔4配合的通孔。千斤顶同实施例三。
使用时,用穿墙螺栓7通过模板2上的通孔4、墙体厚度定尺件3 和支模立柱1上设定的通孔,将两面模板2固定牢固。
权利要求1. 现浇墙体的支模装置,由支模立柱(1)、模板(2)和墙体厚度定尺件(3)构成,支模立柱(1)间隔一定距离固定在建筑物天花板或横梁与楼地面之间,二面模板(2)固定在两侧支模立柱(1)之间,二面模板(2)之间有墙体厚度定尺件(3),并固定在模板(2)的通孔(4)上,其特征在于支模立柱(1)或部分支模立柱(1)为带千斤顶的支模立柱(1),由上部的撑杆(9)和底部的千斤顶构成,撑杆(9)的底端与千斤顶上端配合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墙体的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带千斤顶的支模立柱(1)上设定有螺旋紧固器或与模板(2)的通孔(4)配合的通孔;或两侧支模立柱(1)的外侧有通过紧固件连接固 定的背楞(5);紧固件由扣件(6)和穿墙螺栓(7)构成,所述墙 体厚度定尺件(3)为定尺导管(8)。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墙体的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撑杆(9)的顶端设置有插杆(10),插杆(10)与撑杆(9)承插或螺 纹配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墙体的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千斤顶为螺旋式千斤顶、液压式千斤顶、杠杆式千斤顶、斜面式千斤 顶或电动式千斤顶。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现浇墙体的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螺旋式千斤顶由伸縮调节杆(11)、带圆槽的底座(12)和旋转装置(13 ) 构成,其中,撑杆(9)的底端与伸缩调节杆(11)的上端通过螺纹配 合,伸縮调节杆(11)的底端设置有与底座(12)上的圆槽相配合的 活动圆球(14),旋转装置(13)设置在伸縮调节杆(11)上。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现浇墙体的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螺旋式千斤顶由伸縮调节杆(11)、轴承(15)、轴承座(16)和旋转 装置(13)构成,其中,撑杆(9)的底端与伸縮调节杆(11)的上端 通过螺纹配合,伸縮调节杆(11)的底端通过轴承(15)与轴承座(16) 连接,旋转装置(13)设置在伸縮调节杆(11)上。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墙体的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厚度定尺件(3)为凸形墙体厚度定尺件或带档板的墙体厚度定尺 件,并直接插入模板(2)的通孔(4)中。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墙体的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墙体厚度定尺件(3)为粗细均匀的墙体厚度定尺件,并固定在模板(2) 的通孔(4)上的导管插座(17)上。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现浇墙体的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导管插座(17)由大小两段柱体或空心柱体(18)构成,小段小于模 板(2)的通孔(4)并与通孔(4)配合,大段大于模板(2)的通孔(4),大段或小段与墙体厚度定尺件(3)配合。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现浇墙体的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导管插座(17)小段上设置有螺纹,螺纹与螺母(19)配合;或者 在小段上套有卡片(2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支模技术领域中的一种现浇墙体的支模装置,由支模立柱(1)、模板(2)和墙体厚度定尺件(3)构成,支模立柱(1)间隔一定距离固定在建筑物天花板或横梁与楼地面之间,二面模板(2)固定在两侧支模立柱(1)之间,二面模板(2)之间有墙体厚度定尺件(3),并固定在模板(2)的通孔(4)上,其特征在于支模立柱(1)或部分支模立柱(1)为带千斤顶的支模立柱(1),由上部的撑杆(9)和底部的千斤顶构成,撑杆(9)的底端与千斤顶上端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模板固定设备落后、成本高、操作困难、施工时间长且劳动强度大、耗时耗力的技术缺陷,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施工方便、效率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E04G11/00GK201245982SQ20082006474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8日
发明者杨小平 申请人:杨小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