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连体筒体施工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1959186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凝土结构连体筒体施工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流动固体颗粒用的容器建造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结构连体筒体 施工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混凝土结构连体筒体施工,采用钢模板钢支撑倒模施工工艺,需要内外搭 设钢管脚手架分段施工,其每一施工段工艺流程为钢筋绑扎一内外模板施工一模板校正 (用钢绞线调直)一混凝土浇灌一混凝土养护一模板拆除。每施工段长为900mm 1500mm, 施工中需多次倒模。每段混凝土浇灌完后,混凝土养护时间较长。一般设计一步脚手架高 1800mm,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多次翻架的工作,且搭设所需要的钢管脚手架、模板等周 转材料量大,施工周期长,其材料租赁费用和人工费很高,施工成本高、工期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缩短安装周期短、降低钢材消耗量的施工 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结构连体筒体施工装置及方法。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发明目的一种混凝土结构连体筒体施工装置,包括滑轮、竖井架、加固箍、钢丝绳、链式起重 机、栏杆、辐射梁、平台环梁、安全网、外吊架、内模板撑杆、撑杆支点环中线架、操作平台、夕卜 模板、内模板、刚性联轴线器、内吊架和调径螺丝,竖井架由立杆、水平杆和斜杆搭建而成, 立杆垂直于地面,水平杆垂直于立杆并和立杆相固定连接,斜杆依次连接立杆和水平杆的 交点,竖井架的顶部安装有滑轮,外部套有加固箍,其特征是竖井架垂直立于连体筒的底 面中心处,辐射梁的一端固定在竖井架上且和地面平行,并以与竖井架的连接点为圆心沿 径向呈辐射状水平围绕在竖井架四周,数量为5至25个,辐射梁上铺有平板作为操作平台; 辐射梁下部衬有平台环梁,平台环梁为圆圈形,数量为2至5个,半径依次增大,以竖井架为 中心同心安装,辐射梁上部边缘处安装有栏杆,辐射梁靠近外缘处安装有钢丝绳和竖井架 连接、钢丝绳上串连有链式起重机,外模板和内模板都以竖井架为中心同心安装,外模板和 内模板之间是砼筒壁,内模板的内圈穿有内模板撑杆,内模板撑杆都位于内模板内圈的直 径处,内模板撑杆的中部套有撑杆支点环中线架且在一边连接有调径螺丝,砼筒壁的内圈 直径处连接有刚性联轴线器,辐射梁下部外模板外安装外吊架,外吊架外罩有安全网,辐射 梁下部内模板内安装内吊架。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连体筒体施工装置,其特征是竖井架为1200X1200单孔 井架,链式起重机与竖井架的夹角在30° 40°之间。—种混凝土结构连体筒体施工装置及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依次进行a.竖井架的安装基础施工完成后,在满堂基础上安装竖井架,由立杆、水平杆和斜杆搭建而成竖井 架,立杆垂直于地面,水平杆垂直于立杆并和立杆相固定连接,斜杆依次连接立杆和水平杆的交点,竖井架的顶部安装滑轮,外部套加固箍,竖井架垂直立于连体筒的底面中心处,转 角处用缆风绳与地锚固定,缆风绳的平面位置与竖井架对角线相一致;当筒身施工时,为使 竖井架保持稳定,用刚性联结器将竖井架与砼筒壁相连接。b.操作平台的安装
竖井架上固定和地面平行的辐射梁,辐射梁以与竖井架的连接点为圆心沿径向呈辐射状水平围绕在竖井架四周,数量为5至25个,辐射梁上铺平板作为操作平台;辐射梁下 部衬平台环梁,平台环梁为圆圈形,数量为2至5个,半径依次增大,以竖井架为中心同心安 装,辐射梁上部边缘处安装栏杆,辐射梁靠近外缘处安装钢丝绳和竖井架连接、钢丝绳上串 连链式起重机,辐射梁下部外沿处安装外吊架,外吊架外罩有安全网,辐射梁下部外吊架内 安装内吊架,然后用链式起重机将操作平台挂设在竖井架上,链式起重机与竖井架的夹角 在30° 40°之间;c.外模板和内模板安装以竖井架为中心同心安装外模板和内模板,外模板和内模板之间是待加工的砼筒 壁,内模板的内圈穿有内模板撑杆,内模板撑杆都位于内模板内圈的直径处,内模板撑杆 的中部套有撑杆支点环中线架且在一边连接有调径螺丝,砼筒壁的内圈直径处连接有刚 性联轴线器,外模板采用提升式外模,为3mm厚冷轧钢板,浇砼前在外模板的外侧箍七道 Φ9πιπι 12mm钢丝绳,用紧涨器予以紧固,最下一道钢丝绳位于外模板和砼筒壁搭接处的 根部,且钢丝绳与每块模板之间加入木楔,木楔的楔紧程度以不使模板变形,若加入木楔后 模板下部边缘与砼之间仍有缝隙,予以堵严,再紧固外模板,紧固完毕后,复查一次外模板 的半径;内模板采用交替移置式定型钢模板,内模准备两套,与提升式外模配合施工;第一 节内模安装在基础表面上,第一块内模板安装好后,即分别向左右两侧依次安装;安装时内 模板的连接部分相互重叠,其上端的连接板也互相连接,在组装时,每隔一块模板配置一根 内模板撑杆,内模板撑杆的中部套有撑杆支点环中线架且在一边连接有调径螺丝,每套内 模板由上下两层内模支撑加固;d.混凝土施工外模板和内模板加固后开始砼浇筑工作,在砼浇筑前将模板和砼接茬处充分润 湿,但不得有积水,然后围绕一圈铺设3cm 5cm厚与砼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结合层,混 凝土采用商品砼,运输采用泵送,砼浇筑时可分两组进行,即从一点开始沿圆周向相反方向 进行汇合一点,然后再从汇合点开始反向进行,如此反复,浇筑时下料均勻,分层进行,浇筑 振捣每层厚度一般控制在250mm 300mm,保护筒壁模板内砼循序增高,防止模板变形。捣 固时可采取机械捣固的方法。振捣时不要插入下段砼中,振捣器不要接触模板与钢筋,捣 点距离与振捣时间应控制适宜,浇筑后的砼应比模板上沿稍低,以减轻上一节砼接搓时的 漏浆现象,砼浇完拆模后,即进行修复和养护,砼养护采用涂刷砼养生液,使砼表面结合成 一层薄模,砼表面与空气隔绝,封闭砼中的水份不再被蒸发而完成水化作用,达到养生的目 的,e.正常模施工第一模施工完成并达到出模强度,即开始提升外模,将外模末端模板固定螺栓解 开,外模与砼基本脱离,四周用葫芦均勻将外模提升至上一模高度,第二模内模板及其支撑 系统和固定方式与第一模的内模及其支撑系统相同,第三模以上内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则由其下内模板和支撑移置而来,固定方式与第二模相同,其他操作与第一模施工一致。f.筒仓间联接处理1)筒仓间钢筋连接方法
筒仓间钢筋连接截取搭接长度,在仓壁施工时向上弯入壁钢筋保护层中,待外模 提升后及时凿出,待施工相连结构时调直、焊接;2)筒仓间联接段的模板加固方法已施工完成筒仓壁和待施工筒仓壁之间的联接段采用对拉螺栓加固方法,在联接 区段模板设置竖向双排的对拉螺栓,每排对拉螺栓有三颗螺栓,将筒仓依次编号,在施工奇 数号筒仓时,将对拉杆向上插入仓壁钢筋保护层中,末端勾住主筋,待外模板提升后及时凿 出,再将螺栓焊接接长;对拉螺栓采用PVC管套住对拉螺栓,待模板拆除时将通长对拉抽 出,3)外模固定方法将外模板在开始联接部位沿切线方向用外模板对拉螺栓与奇数号筒仓相应部位 联接,筒仓相应位置预先留置对拉螺栓的方法与上相同。所述的混凝土结构连体筒体施工装置及方法,其特征是为使内外模板之间距离 符合设计要求,使用钢筋卡子支设于外模板和内模板的上口,每块模板支设一根,其长度等 于该部位筒壁壁厚。当砼浇至内模板上缘时取出。所述的混凝土结构连体筒体施工装置及方法,其特征是为了保证模板上口水平, 并便于拆模及防止浇筑砼时砼砂浆从模板底部流出,因此在安装内模板前,沿基础圆周砼 面上设置一圈垫板,垫板用50mm厚木板按设计半径分段做成弧形,内模板安装在已固定好 的木垫板上,拆除时先将木板拆除,再拆除内模板。目前在国内建筑市场上,混凝土联体筒仓施工工艺主要是传统的钢模板钢支撑翻 模工艺,从成本上考虑,传统的钢模板钢支撑翻模施工工艺需要内外搭设脚手架,脚手架和 扣件等周转材料需求量大,施工周期长,其材料租赁费用和人工费很高。本发明采用外滑内 倒施工工艺,解决了筒体定位、筒体间连接、洞口留设及附壁柱施工等技术问题,优化设计, 使用结构合理可靠、经济适用、安拆便捷、操作简单,降低了施工成本,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 ο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中辐射梁固定在竖井架上的示意简图;图3是筒仓间模板的连接示意图;图4是完工后的筒仓俯视示意图;图5是完工后的筒仓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混凝土结构连体筒体施工装置,包括滑轮1、竖井架2、加固箍3、钢丝绳4、链式起重机5、栏杆6、辐射梁7、平台环梁8、安全网9、外吊架10、内模板撑杆12、撑杆支点环 中线架13、操作平台14、外模板15、内模板16、刚性联轴线器17、内吊架18和调径螺丝19, 如图1所示,具体结构是竖井架2为1200X1200单孔井架,竖井架2由立杆、水平杆和斜 杆搭建而成,立杆垂直于地面,水平杆垂直于立杆并和立杆相固定连接,斜杆依次连接立杆 和水平杆的交点,竖井架采用Z 75X8角钢做立杆、水平杆和斜杆,立杆连接用的杆件采用 Z 90 X 8角钢,用M16螺栓连接固定。竖井架2的顶部安装有滑轮1,外部套有加固箍3,竖井架2垂直立于连体筒的底 面中心处,辐射梁7的一端固定在竖井架2上且和地面平行,并以与竖井架2的连接点为圆 心沿径向呈辐射状水平围绕在竖井架2四周,数量为24个,如图2所示。辐射梁7上铺有 平板作为操作平台14 ;辐射梁7下部衬有平台环梁8,为圆圈形,数量为3个,半径依次增 大,以竖井架2为中心同心安装,外圈的平台环梁8选用[16槽钢,中圈和内钢圈的平台环 梁8选用[14槽钢,辐射梁选用[14,辐射梁7上部边缘处安装有栏杆6,辐射梁7靠近外缘 处安装有钢丝绳4和竖井架2连接、钢丝绳4上串连有链式起重机5,链式起重机5与竖井 架2的夹角在30° 40°之间。外模板15和内模板16都以竖井架2为中心同心安装,夕卜 模板15和内模板16之间是砼筒壁11,内模板16的内圈穿有内模板撑杆12,内模板撑杆12 都位于内模板16内圈的直径处,内模板撑杆12的中部套有撑杆支点环中线架13且在一边 连接有调径螺丝19,砼筒壁11的内圈直径处连接有刚性联轴线器17,辐射梁7下部外模板 15外安装外吊架10,外吊架10外罩有安全网9,辐射梁7下部内模板16内安装内吊架18。
一五联体并排直线分布的钢筋混凝土筒仓,高度30m,每筒仓直径16. 6m,施工时 按如下步骤依次进行a.竖井架的安装基础施工完成后,在满堂基础上安装竖井架2,由立杆、水平杆和斜杆搭建而成竖 井架2,立杆垂直于地面,水平杆垂直于立杆并和立杆相固定连接,斜杆依次连接立杆和水 平杆的交点,竖井架2的顶部安装滑轮1,外部套加固箍3,竖井架2垂直立于连体筒的底面 中心处,转角处用缆风绳与地锚固定,缆风绳的平面位置与竖井架对角线相一致;当筒身施 工时,为使竖井架保持稳定,用刚性联结器将竖井架与砼筒壁相连接。b.操作平台的安装竖井架2上固定和地面平行的辐射梁7,辐射梁7以与竖井架2的连接点为圆心 沿径向呈辐射状水平围绕在竖井架2四周,数量为24个,辐射梁7上铺平板作为操作平台 14 ;辐射梁7下部衬平台环梁8,平台环梁8为圆圈形,数量为2至5个,半径依次增大,以 竖井架2为中心同心安装,辐射梁7上部边缘处安装栏杆6,辐射梁7靠近外缘处安装钢丝 绳4和竖井架2连接、钢丝绳4上串连链式起重机5,辐射梁7下部外沿处安装外吊架10, 外吊架10外罩有安全网9,辐射梁7下部外吊架10内安装内吊架18,然后用链式起重机5 将操作平台14挂设在竖井架2上,链式起重机5与竖井架2的夹角取40° ;链式起重机选用计算如下设计荷载包括(1)操作平台系统自重取5t ;(2)施工材料重量取2t ;(3)施工人员重量取1. 5t ;
(4)内外吊架重量取1. 2t ;(5)提升模板中,模板与砼壁间摩擦阻力取2t ;(6)施工机械重量取It ;(7)风荷载取 1. 5t ;(8)其他荷载取U。因此链式起重机的最小数量按下列公式确定
Γ π2Νη=-
PcosO式中Ν——总垂直荷载(KN)P—单个链式起重机的计算承载力(KN)(采用2. 5t的链式起重机,取安全系数 为2)N——需要最小链式起重机数量θ—提升钢丝绳与竖井架夹角(取40° )代入公式
2Ν 2x148.96 ^
η=-=-=16
PcosG 24.5 cos 40°考虑链式起重机受力所产生的不均衡状态,故超载系数按20%计算,设计HSZ-5 型链式起重机的数量为η = 16X1. 2 = 20 台五座仓共计100台c.外模板和内模板安装以竖井架2为中心同心安装外模板15和内模板16,外模板15和内模板16之间 是待施工的砼筒壁11,内模板16的内圈穿有内模板撑杆12,内模板撑杆12都位于内模板 16内圈的直径处,内模板撑杆12的中部套有撑杆支点环中线架13且在一边连接有调径螺 丝19,砼筒壁11的内圈直径处连接有刚性联轴线器17,外模板15采用提升式外模,为3mm 厚冷轧钢板,浇砼前在外模板15的外侧箍七道Φ9πιπι 12mm钢丝绳,用紧涨器予以紧固, 最下一道钢丝绳位于外模板15和砼筒壁11搭接处的根部,且钢丝绳与每块模板之间加入 木楔,木楔的楔紧程度以不使模板变形,若加入木楔后模板下部边缘与砼之间仍有缝隙,予 以堵严,再紧固外模板15,紧固完毕后,复查一次外模板15的半径;内模板16采用交替移 置式定型钢模板,内模准备两套,与提升式外模配合施工;第一节内模安装在基础表面上, 第一块内模板安装好后,即分别向左右两侧依次安装;安装时内模板16的连接部分相互重 叠,其上端的连接板也互相连接,在组装时,每隔一块模板配置一根内模板撑杆12,内模板 撑杆12的中部套有撑杆支点环中线架13且在一边连接有调径螺丝19,每套内模板由上下 两层内模支撑加固;为使内外模板之间距离符合设计要求,使用钢筋卡子支设于外模板15 和内模板16的上口,每块模板支设一根,其长度等于该部位筒壁壁厚。当砼浇至内模板16 上缘时取出。为了保证模板上口水平,并便于拆模及防止浇筑砼时砼砂浆从模板底部流出, 因此在安装内模板16前,沿基础圆周砼面上设置一圈垫板,垫板用50mm厚木板按设计半径 分段做成弧形,内模板16安装在已固定好的木垫板上,拆除时先将木板拆除,再拆除内模 板16。
d.混凝土施工外模板15和内模板16加固后开始砼浇筑工作,在砼浇筑前将模板和砼接茬处充 分润湿,但不得有积水,然后围绕一圈铺设3cm 5cm厚与砼灰砂比相同的水泥砂浆结合 层,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拌合站拌制,运输采用泵送,砼浇筑时可分两组进行,即从一点开 始沿圆周向相反方向进行汇合一点,然后再从汇合点开始反向进行,如此反复,浇筑时下料 均勻,分层进行,浇筑振捣每层厚度控制在250mm 300mm,保护筒壁模板内砼循序增高,防 止模板变形。捣固时可采取机械捣固的方法。振捣时不要插入下段砼中,振捣器不要接触 模板与钢筋,捣点距离与振捣时间应控制适宜,浇筑后的砼应比模板上沿稍低,以减轻上一 节砼接搓时的漏浆现象,砼浇完拆模后,即进行修复和养护,砼养护采用涂刷砼养生液,使 砼表面结合成一层薄模,砼表面与空气隔绝,封闭砼中的水份不再被蒸发而完成水化作用, 达到养生的目的。e.正常模施工第一模施工完成并达到出模强度,即开始提升外模,将外模末端模板固定螺栓解 开,外模与砼基本脱离,四周用葫芦均勻将外模提升至上一模高度,第二模内模板及其支撑 系统和固定方式与第一模的内模及其支撑系统相同,第三模以上内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则由 其下内模板和支撑移置而来,固定方式与第二模相同,其他操作与第一模施工一致。f.筒仓间联接处理1)筒仓间钢筋连接方法筒仓间钢筋连接截取搭接长度,在仓壁施工时向上弯入壁钢筋保护层中,待外模 提升后及时凿出,待施工相连结构时调直、焊接;2)筒仓间联接段的模板加固方法已施工完成筒仓壁34和待施工筒仓壁35之间的联接段采用对拉螺栓加固方法, 如图3所示,在联接区段模板32设置竖向双排的对拉螺栓31,每排对拉螺栓31有三颗螺 栓,在施工1#、3#、5#筒仓时,将对拉杆向上插入仓壁钢筋保护层中,末端勾住主筋,待外模 板15提升后及时凿出,再将螺栓焊接接长;对拉螺栓15可采用PVC管套住对拉螺栓,待模 板拆除时将通长对拉抽出再利用。3)外模固定方法由于1#、3#、5#筒仓在相应标高部位已经施工完成,2#、4#筒仓外模板15在联接 部位不能形成封闭环形,因此外模板15加固方式与1#、3#、5#筒仓有一定的区别,为使2#、 4#筒仓外模能够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需要将外模板在开始联接部位沿切线方向 用外模板对拉螺栓33与1#、3#、5#筒仓相应部位联接,1#、3#、5#筒仓相应位置预先留置对 拉螺栓的方法与上相同。完成后如图4和图5所示。根据以往施工统计,如果采用钢模板钢支撑施工方法,脚手架、模板安拆及其运输等过程的实施所发生的人、材、机等各种费用共计71. 4万元;而采用本实施例的外提模内 翻模施工方法,安拆平台、模板、平台提升及运输等过程的实施所发生的人、材、机等各种费 用共计51. 38万元;比钢模板钢支撑施工方法节省费用20. 02万元,费用减少28%,经济效
益非常明显。
权利要求
一种混凝土结构连体筒体施工装置,包括滑轮(1)、竖井架(2)、加固箍(3)、钢丝绳(4)、链式起重机(5)、栏杆(6)、辐射梁(7)、平台环梁(8)、安全网(9)、外吊架(10)、内模板撑杆(12)、撑杆支点环中线架(13)、操作平台(14)、外模板(15)、内模板(16)、刚性联轴线器(17)、内吊架(18)和调径螺丝(19),竖井架(2)由立杆、水平杆和斜杆搭建而成,立杆垂直于地面,水平杆垂直于立杆并和立杆相固定连接,斜杆依次连接立杆和水平杆的交点,竖井架(2)的顶部安装有滑轮(1),外部套有加固箍(3),其特征是竖井架(2)垂直立于连体筒的底面中心处,辐射梁(7)的一端固定在竖井架(2)上且和地面平行,并以与竖井架(2)的连接点为圆心沿径向呈辐射状水平围绕在竖井架(2)四周,数量为5至25个,辐射梁(7)上铺有平板作为操作平台(14);辐射梁(7)下部衬有平台环梁(8),平台环梁(8)为圆圈形,数量为2至5个,半径依次增大,以竖井架(2)为中心同心安装,辐射梁(7)上部边缘处安装有栏杆(6),辐射梁(7)靠近外缘处安装有钢丝绳(4)和竖井架(2)连接、钢丝绳(4)上串连有链式起重机(5),外模板(15)和内模板(16)都以竖井架(2)为中心同心安装,外模板(15)和内模板(16)之间是待施工的砼筒壁(11),内模板(16)的内圈穿有内模板撑杆(12),内模板撑杆(12)都位于内模板(16)内圈的直径处,内模板撑杆(12)的中部套有撑杆支点环中线架(13)且在一边连接有调径螺丝(19),砼筒壁(11)的内圈直径处连接有刚性联轴线器(17),辐射梁(7)下部外模板(15)外安装外吊架(10),外吊架(10)外罩有安全网(9),辐射梁(7)下部内模板(16)内安装内吊架(1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连体筒体施工装置,其特征是竖井架(2)为 1200X1200单孔井架,链式起重机(5)与竖井架(2)之间的夹角在30° 40°之间。
3.—种混凝土结构连体筒体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依次进行a.竖井架的安装基础施工完成后,在满堂基础上安装竖井架(2),由立杆、水平杆和斜杆搭建而成竖井 架(2),立杆垂直于地面,水平杆垂直于立杆并和立杆相固定连接,斜杆依次连接立杆和水 平杆的交点,竖井架(2)的顶部安装滑轮(1),外部套加固箍(3),竖井架(2)垂直立于连体 筒的底面中心处,转角处用缆风绳与地锚固定,缆风绳的平面位置与竖井架对角线相一致; 当筒身施工时,为使竖井架保持稳定,用刚性联结器将竖井架与砼筒壁相连接;b.操作平台的安装竖井架(2)上固定和地面平行的辐射梁(7),辐射梁(7)以与竖井架(2)的连接点为 圆心沿径向呈辐射状水平围绕在竖井架(2)四周,数量为5至25个,辐射梁(7)上铺平板 作为操作平台(14);辐射梁(7)下部衬平台环梁(8),平台环梁(8)为圆圈形,数量为2至 5个,半径依次增大,以竖井架(2)为中心同心安装,辐射梁(7)上部边缘处安装栏杆(6), 辐射梁(7)靠近外缘处安装钢丝绳⑷和竖井架⑵连接、钢丝绳⑷上串连链式起重机(5),辐射梁(7)下部外沿处安装外吊架(10),外吊架(10)外罩有安全网(9),辐射梁(7) 下部外吊架(10)内安装内吊架(18),然后用链式起重机(5)将操作平台(14)挂设在竖井 架⑵上,链式起重机(5)与竖井架⑵之间的夹角在30° 40°之间;c.外模板和内模板安装以竖井架(2)为中心同心安装外模板(15)和内模板(16),外模板(15)和内模板(16) 之间是待加工的砼筒壁(11),内模板(16)的内圈穿有内模板撑杆(12),内模板撑杆(12) 都位于内模板(16)内圈的直径处,内模板撑杆(12)的中部套有撑杆支点环中线架(13)且在一边连接有调径螺丝(19),砼筒壁(11)的内圈直径处连接有刚性联轴线器(17),外模板 (15)采用提升式外模,为3mm厚冷轧钢板,浇砼前在外模板(15)的外侧箍七道4 9 12 钢丝绳,用紧涨器予以紧固,最下一道钢丝绳位于外模板(15)和砼筒壁(11)搭接处的根 部,且钢丝绳与每块模板之间加入木楔,木楔的楔紧程度以不使模板变形,若加入木楔后模 板下部边缘与砼之间仍有缝隙,予以堵严,再紧固外模板(15),紧固完毕后,复查一次外模 板(15)的半径;内模板(16)采用交替移置式定型钢模板,内模准备两套,与提升式外模配 合施工;第一节内模安装在基础表面上,第一块内模板安装好后,即分别向左右两侧依次安 装;安装时内模板(16)的连接部分相互重叠,其上端的连接板也互相连接,在组装时,每隔 一块模板配置一根内模板撑杆(12),内模板撑杆(12)的中部套有撑杆支点环中线架(13) 且在一边连接有调径螺丝(19),每套内模板由上下两层内模支撑加固;d.混凝土施工外模板(15)和内模板(16)加固后开始砼浇筑工作,在砼浇筑前将模板和砼接茬处 充分润湿,但不得有积水,然后围绕一圈铺设3cm 5cm厚与砼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结 合层,运输采用泵送,砼浇筑时下料均勻,分层进行,浇筑振捣每层厚度控制在250mm 300mm,保护筒壁模板内砼循序增高,振捣时不要插入下段砼中,振捣器不要接触模板与钢 筋,捣点距离与振捣时间应控制适宜,浇筑后的砼比模板上沿稍低,砼浇完拆模后,即进行 修复和养护,砼养护采用涂刷砼养生液,使砼表面结合成一层薄模,砼表面与空气隔绝,e.正常模施工第一模施工完成并达到出模强度,即开始提升外模,将外模末端模板固定螺栓解开,外 模与砼基本脱离,四周用葫芦均勻将外模提升至上一模高度,第二模内模板及其支撑系统 和固定方式与第一模的内模及其支撑系统相同,第三模以上内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则由其下 内模板和支撑移置而来,固定方式与第二模相同,其他操作与第一模施工一致,f.筒仓间联接处理1)筒仓间钢筋连接方法筒仓间钢筋连接截取搭接长度,在仓壁施工时向上弯入壁钢筋保护层中,待外模提升 后及时凿出,待施工相连结构时调直、焊接;2)筒仓间联接段的模板加固方法已施工完成筒仓壁(34)和待施工筒仓壁(35)之间的联接段采用对拉螺栓加固方法, 在联接区段模板(32)设置竖向双排的对拉螺栓(31),每排对拉螺栓(31)有三颗螺栓,将筒 仓依次编号,在施工奇数号筒仓时,将对拉杆向上插入仓壁钢筋保护层中,末端勾住主筋, 待外模板(15)提升后及时凿出,再将螺栓焊接接长;对拉螺栓(31)采用PVC管套住对拉螺 栓,待模板拆除时将通长对拉抽出,3)外模固定方法将外模板在开始联接部位沿切线方向用外模板对拉螺栓(33)与奇数号筒仓相应部位 联接,筒仓相应位置预先留置对拉螺栓的方法与上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结构连体筒体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在c.外模板和内模 板安装步骤中,外模板(15)和内模板(16)的上口支设钢筋卡子,每块模板支设一根,其长 度等于该部位筒壁壁厚,当砼浇至内模板(16)上缘时取出。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结构连体筒体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在c.外模板和内模板安装步骤中,在安装内模板(16)前,沿基础圆周砼面上设置一圈垫板,垫板用50mm厚木 板按设计半径分段做成弧形,内模板(16)安装在已固定好的木垫板上,拆除时先将木板拆 除,再拆除内模板(16)。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结构连体筒体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在d.混凝土施工步 骤中,砼浇筑时分两组进行,即从一点开始沿圆周分别向相反方向进行直至汇合一点,然后 再从汇合点开始反向进行,如此反复进行,捣固时采取机械捣固法。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结构连体筒体施工装置及方法。一种混凝土结构连体筒体施工装置,包括滑轮(1)、竖井架(2)、加固箍(3)、钢丝绳(4)、链式起重机(5)、栏杆(6)、辐射梁(7)、平台环梁(8)、安全网(9)、外吊架(10)、内模板撑杆(12)、撑杆支点环中线架(13)、操作平台(14)、外模板(15)、内模板(16)、刚性联轴线器(17)、内吊架(18)和调径螺丝(19),一种混凝土结构连体筒体施工方法,按竖井架的安装、操作平台的安装、外模板和内模板安装、混凝土施工、正常模施工和筒仓间联接处理依次进行。本发明操作简单,缩短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
文档编号E04H7/22GK101832049SQ20091004753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3日
发明者刘大保, 刘海, 叶晓青, 周亚丽, 王莉, 赖强 申请人: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