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荧光灯弯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1320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螺旋荧光灯弯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灯的加工设备,特别是指一种螺旋荧光灯弯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螺旋荧光灯的灯管加工,需要将成形好的螺旋形灯管的直线段进行加热,然后进行弯折成型,即将原来沿螺旋方向的直线形灯管弯折成与螺旋灯管轴心相平行的直线形灯管。现行的加工方法,多采用人工进行弯折加工,即先用火头对弯折的部分进行加热, 当加热到软化程度时,即对弯折部进行弯折,弯折动作完成后,即进行冷却,然后再对直线段进行切断处理。上述方法已在行业内广泛使用,但也存在以下缺陷,一直未能获得解决,如
1、由于采用人工加热、弯折,随意性较大,产品的合格率,尤其是弯折部的加热位置不对称,及弯折角度,会产生一定的偏差,从而导致加工后的螺旋灯管的两个灯脚非中心对称,在后续进行加工如套装于塑件上久会产生偏移,使良品率降低;
2、现有一些厂家提供的一种自动化加工设备,包括送料装置、加热装置、夹持装置、弯脚装置、拉伸装置、退模装置等,结构十分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的螺旋荧光灯弯脚装置。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螺旋荧光灯弯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面,连接杆活动地安装于工作台面上,在连接杆上一端由外到内安装有内径支撑模、脚距定位块,在连接杆上另一端安装有翻转拨叉,第一加热装置通过支座安装于工作台面上,在内径支撑模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呈前后对称的两条直线槽,在脚距定位块上开设有呈前后对称的两条直线槽,内径支撑模上的直线槽与脚距定位块上的直线槽呈一一对应设置。进一步地设置如下
在工作台面上安装有连接杆支座,在连接杆支座上设置有轴孔,连接杆穿过轴孔安装于连接杆支座上。内径支撑模为圆柱形,内径支撑模的外径和长度与螺旋灯管的内径和高度相适配。所述内径支撑模与连接杆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内径支撑模的直线槽的开槽宽度等于或大于灯管直径,直线槽的开槽深度为两直线槽的槽底间距小于螺旋灯管的两灯脚间距。内径支撑模的直线槽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或者三角形。脚距定位块安装于内径支撑模的下方,脚距定位块的宽度等于或大于加工前螺旋灯管两灯脚的间距。脚距定位块的直线槽的开槽位置、开槽高度、开槽宽度与内径支撑模的直线槽相同。所述的第一加热装置包括第一火头和燃气管路,第一火头设置于脚距定位块和内径支撑模之间。所述的连接杆设置为空心,外接燃气管道,在连接杆上位于脚距定位块和内径支撑模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火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内径支撑模配合脚距定位块的设置,可以顺利的完成进模和脱模,同时,通过合理设置定位槽,可以有效防止弯折的螺旋灯脚发生偏移,使加工后的螺旋灯管的两个灯脚保持中心对称,使加工的良品率大大提高。2、采用常规的第一加热装置,配合连接杆上的第二加热装置,连接杆本身作为支撑装置,又设置有火头和加热用燃气通道,结构巧妙,加热效果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内径支撑模的A-A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加工前的螺旋灯管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加工前的螺旋灯管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如图ι所示,本发明的螺旋荧光灯弯脚装置,包括工作台面7,连接杆支座5安装于工作台面7上,在连接杆支座5上设置有轴孔51,连接杆2穿过轴孔51安装于连接杆支座5 上,连接杆2可沿轴孔51旋转,在连接杆2上一端由外到内安装有内径支撑模1、脚距定位块3,在连接杆2上另一端安装有翻转拨叉8,第一加热装置6通过支座9安装于工作台面 7上。结合图2所示,内径支撑模1为圆柱形,其外径、长度可根据所加工灯管的规格来设定,其原则是与加工灯管的内径、高度相适配,以使被加工的螺旋灯管能顺利套装于该内径支撑模1上,为了方便适合不同规格的产品,并节约生产成本,前述的内径支撑模1,与连接杆2为可拆卸式连接,这样,在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螺旋灯管加工时,仅需替换不同的内径支撑模1即可。在内径支撑模1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呈前后对称的两条直线槽11,该直线槽11用于弯折后的灯脚直线端能方便地脱出,以确保弯折后的灯脚直线端保持中心对称, 不发生偏移。直线槽11的开槽宽度应等于或大于灯管直径,以确保灯管直线端能固定于直线槽11内,直线槽11的开槽深度应保证螺旋灯管弯折后的两灯脚直线端能恰好套装于直线槽内,较佳的是,两直线槽的槽底间距应小于螺旋灯管的两灯脚间距,使灯脚套装于直线槽11中时具有一定间隙,从而方便地在完成弯折加工时,能将螺旋灯管顺利从直线槽11内取出。直线槽11的截面形状可以是与灯管适配的圆弧形,或者采用三角形设置,该形状以能方便固定住灯脚为佳。脚距定位块3安装于内径支撑模1的下方,其宽度以等于或大于加工前螺旋灯管两灯脚的间距为佳,从而,可以方便地将加工前螺旋灯管两灯脚进行固定,在脚距定位块3 设置有与内径支撑模1相同(位置、开槽深度、开槽宽度完全相同)的直线槽31。第一加热装置6包括第一火头61,以及与第一火头61相连通的燃气管路62,第一火头61设置于脚距定位块3和内径支撑模1之间的,对应灯脚的弯折部,加热时,第一火头 61与的加热方向与灯管的灯脚成形方向一致。翻转拨叉8可采用人工翻转,也可以采用现有的驱动装置进行自动翻转。为适应大孔径的螺旋灯管加工要求,本发明的连接杆2设置为空心,可以外接燃气,在连接杆2上脚距定位块3和内径支撑模1之间的,对应灯脚的弯折部位置,设置有第二火头22。该设置的原因如下由于大孔径的螺旋灯管,其灯管间距相邻很近,亦即受加热的弯折部距离相邻上方的灯管很近,如果还是采用常规的加热方法,将会影响相邻上方的灯管,严重时造成次品或废品。而本发明通过两个加热的火头,加热时,由第一火头61和第二火头22分别对灯管的弯折部,从两个方向进行加热,从而获得良好的加热效果和弯折效^ ο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工作时,如图3、图4所示,将螺旋灯管10插入至内径支撑模1中,并将其交叉的两灯脚20分别搁置于脚距定位块3上,然后开启第一火头61、第二火头22,分别对螺旋灯管的一侧灯脚弯折部进行加热,待其软化后,沿受热后的弯折部折弯灯脚的直线段,至脚距定位块3的直线槽31内,完成后,通过翻转拨叉8翻转,对螺旋灯管的另外一侧的灯脚弯折部进行加热,然后将该灯脚的直线段折弯至脚距定位块3的直线槽31内,待螺旋灯管的两侧灯脚都弯折好后,将螺旋灯管沿脚距定位块3的直线槽31、并经内径支撑模1上的直线槽11 取出,完成脱模过程,即完成整个灯脚弯折的加工过程。
权利要求
1.一种螺旋荧光灯弯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面,连接杆活动地安装于工作台面上,在连接杆上一端由外到内安装有内径支撑模、脚距定位块,在连接杆上另一端安装有翻转拨叉,第一加热装置通过支座安装于工作台面上,在内径支撑模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呈前后对称的两条直线槽,在脚距定位块上开设有呈前后对称的两条直线槽,内径支撑模上的直线槽与脚距定位块上的直线槽呈一一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荧光灯弯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工作台面上安装有连接杆支座,在连接杆支座上设置有轴孔,连接杆穿过轴孔安装于连接杆支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荧光灯弯脚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径支撑模为圆柱形,内径支撑模的外径和长度与螺旋灯管的内径和高度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荧光灯弯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径支撑模与连接杆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荧光灯弯脚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径支撑模的直线槽的开槽宽度等于或大于灯管直径,直线槽的开槽深度为两直线槽的槽底间距小于螺旋灯管的两灯脚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螺旋荧光灯弯脚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径支撑模的直线槽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或者三角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荧光灯弯脚装置,其特征在于脚距定位块安装于内径支撑模的下方,脚距定位块的宽度等于或大于加工前螺旋灯管两灯脚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荧光灯弯脚装置,其特征在于脚距定位块的直线槽的开槽位置、开槽高度、开槽宽度与内径支撑模的直线槽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荧光灯弯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加热装置包括第一火头和燃气管路62,第一火头设置于脚距定位块和内径支撑模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荧光灯弯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设置为空心,外接燃气管道,在连接杆上位于脚距定位块和内径支撑模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火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荧光灯弯脚装置,包括工作台面,连接杆支座安装于工作台面上,在连接杆支座上设置有轴孔,连接杆穿过轴孔安装于连接杆支座上,连接杆可沿轴孔旋转,在连接杆上一端由外到内安装有内径支撑模、脚距定位块,在连接杆上另一端安装有翻转拨叉,第一加热装置通过支座安装于工作台面上。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工作效率和良品率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C03B23/06GK102344239SQ20111023629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8日
发明者叶建庆 申请人:上虞菁华背光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