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度半地坑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0691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浅度半地坑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坑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具体说涉及一种浅度半地坑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半地坑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中,地坑载车板必须增设相应的支架,即将支架设置在地坑载车板的下部,这样地坑载板汽车行驶面以下高度尺寸较大,地坑深度尺寸也必须大,才能使地坑载车板从坑内抬起时与地面相平。由于地坑深度尺寸较大,占用立体停车设备车位空间的尺寸也大,造成停车设备的成本较高,同时现场组织施工复杂,安装工作量也较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浅度半地坑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该停车设备可以有效减小地坑的空间尺寸。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地坑载车板、纵梁、升降用挠性组件和驱动地坑载车板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与传动装置相连,升降用挠性组件的一端与传动装置相连,升降用挠性组件的另一端与纵梁上设置的翻转装置相连,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直接设置在地坑载车板上,所述的翻转装置在非受力状态时位于地坑内部。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装置包括减速电机,减速电机设置在地坑载车板后端,减速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链轮相连。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减速电机同端的传动轴,传动轴的轴线与地坑载车板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传动轴上同轴设有第二链轮,第二链轮与第一链轮之间为链传动,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设有轴端链轮,轴端链轮与传动轴同轴设置,且轴端链轮分别位于地坑载车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的传动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地坑载车板左右两侧的前、后定滑轮,地坑载车板的两侧还分别设有涨紧轮,所述的传动轴的轴心与前、后定滑轮的轮轴及涨紧轮的轮轴相互平行,地坑载车板的左右两侧还设有循环链,循环链依次绕过轴端链轮和涨紧轮,并用连接接头相连形成封闭状。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挠性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地坑载车板左右两侧的前、后钢丝绳,前钢丝绳的一端绕过前定滑轮与连接接头相连,前钢丝绳的另一端与纵梁上的翻转装置相连,后钢丝绳的一端分别依次绕过后定滑轮和前定滑轮与连接接头相连,后钢丝绳的另一端与纵梁上的翻转装置相固定。本实用新型的翻转装置包括分别设在纵梁上的前、后支架,前、后支架分别包括第一、第二分支架,第一分支架的长度长于第二分支架,第一、第二分支架整体呈L型,且第一、第二分支架的连接处与纵梁相铰接,纵梁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分支架翻转时的限位块。[0009]本实用新型的前、后钢丝绳的一端分别与前、后支架中的第一分支架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前、后支架在非受力状态时其第一、第二分支架分别位于地坑内, 前、后支架在受力状态时其第一分支架显露出地坑外。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升降驱动机构直接设置在地坑载车板上,由此取代现有技术中地坑载车板下设置的支架,使得地坑高度上的尺寸比原先的尺寸减小,同时纵梁上设置的翻转装置在不受力的情况下始终位于地坑内,使得地坑尺寸又有所减小,这样使地坑的三维尺寸整体有所减小,成本降低,同时有效提高了停车位的空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地坑载车板主视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停车时的参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浅度半地坑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包括地坑载车板 10、纵梁50、升降用挠性组件和驱动地坑载车板10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与传动装置相连,升降用挠性组件的一端与传动装置相连,升降用挠性组件的另一端与纵梁50上设置的翻转装置相连,升降驱动机构直接设置在地坑载车板上,翻转装置在非受力状态时位于地坑60内部。动力装置包括减速电机20,减速电机20设置在地坑载车板10后端,减速电机20 的输出端与第一链轮21相连。这里所指的地坑载车板10的前后两端,是指地坑载车板的长度方向的前后两端,即车辆停放在地坑载车板时的车头和车尾端。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减速电机同端的传动轴30,传动轴30的轴线与地坑载车板 10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传动轴30上同轴设有第二链轮31,第二链轮31与第一链轮21之间为链传动,传动轴30的两端分别设有轴端链轮32,轴端链轮32与传动轴30同轴设置,且轴端链轮32分别位于地坑载车板10的左右两侧,传动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地坑载车板10 左右两侧的前、后定滑轮35、36,地坑载车板10的两侧还分别设有涨紧轮37,传动轴30的轴心与前、后定滑轮35、36的轮轴及涨紧轮37的轮轴相互平行,地坑载车板10的左右两侧还设有循环链40,循环链40依次绕过轴端链轮32和涨紧轮37,并用连接接头41相连形成封闭状。翻转装置包括分别设在纵梁50上的前、后支架51、52,前、后支架51、52分别包括第一、第二分支架53、54,第一分支架53的长度长于第二分支架M,第一、第二分支架53、54 整体呈L型,且第一、第二分支架53、54的连接处与纵梁50相铰接,纵梁50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分支架5354翻转时的限位块,具体说即前、后支架51、52在非受力状态时其第一、 第二分支架5354分别位于地坑60内,前、后支架51、52在受力状态时其第一分支架53显露在地坑外,具体说即第一分支架53有部分超出地坑表面。所述的升降挠性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地坑载车板10左右两侧的前、后钢丝绳44、45,前钢丝绳44的一端绕过前定滑轮35与连接接头41相连,前钢丝绳44的另一端与纵梁 50上的翻转装置相连,具体说是前钢丝绳44的另一端与前支架51中的第一分支架53相连,后钢丝绳45的一端分别依次绕过后定滑轮36和前定滑轮35与连接接头41相连,后钢丝绳45的另一端与纵梁50上的翻转装置相固定,具体说后钢丝绳45的另一端是与后支架 52中的第一分支架53相连。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减速电机20工作,带动第一链轮21转动,第一链轮21带动第二链轮31转动,从而带动传动轴30转动,传动轴30两端的轴端链轮32带动循环链40转动,循环链40同时带动前钢丝绳44、后钢丝绳45移动,从而驱动地坑载车板10的上下升降运动。如图4所示,车辆停放时,先将地坑载车板10升至地面水平位置,这个过程中前、后支架51、52处于受力状态,即第一、第二分支架5354分别位于垂直和水平方向,车辆停入地坑载车板10, 然后地坑载车板10降至地坑60内,如图1所示,这时前、后支架51、52处于非受力状态,即第一、第二分支架5354分别翻转,而前、后支架整体也位于地坑60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将升降驱动机构直接设置在地坑载车板上,使地坑整体三维尺寸有效减小,提高了停车位的有效空间,提高了容车密度;2)利于地坑载车板和升降驱动机构一体化生产,简化现场安装,提高整体停车设备的生产效率;3)地坑三维尺寸小,土建投资成本降低,设备本身的成本也有所降低。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浅度半地坑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包括地坑载车板(10)、纵梁(50)、升降用挠性组件和驱动地坑载车板(10)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与传动装置相连,升降用挠性组件的一端与传动装置相连,升降用挠性组件的另一端与纵梁(50)上设置的翻转装置相连,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直接设置在地坑载车板上,所述的翻转装置在非受力状态时位于地坑(60)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度半地坑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减速电机(20 ),减速电机(20 )设置在地坑载车板(10 )后端,减速电机(20 )的输出端与第一链轮(2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浅度半地坑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减速电机同端的传动轴(30),传动轴(30)的轴线与地坑载车板(10)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传动轴(30)上同轴设有第二链轮(31),第二链轮(31)与第一链轮(21)之间为链传动,传动轴(30)的两端分别设有轴端链轮(32),轴端链轮(32)与传动轴(30)同轴设置,且轴端链轮(32)分别位于地坑载车板(10)的左右两侧,所述的传动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地坑载车板(10)左右两侧的前、后定滑轮(35、36),地坑载车板(10)的两侧还分别设有涨紧轮(37),所述的传动轴(30)的轴心与前、后定滑轮(35、36)的轮轴及涨紧轮(37)的轮轴相互平行,地坑载车板(10)的左右两侧还设有循环链(40),循环链(40)依次绕过轴端链轮(32)和涨紧轮(37),并用连接接头(41)相连形成封闭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浅度半地坑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挠性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地坑载车板(10)左右两侧的前、后钢丝绳(44、45),前钢丝绳 (44)的一端绕过前定滑轮(35)与连接接头(41)相连,前钢丝绳(44)的另一端与纵梁(50) 上的翻转装置相连,后钢丝绳(45)的一端分别依次绕过后定滑轮(36)和前定滑轮(35)与连接接头(41)相连,后钢丝绳(45)的另一端与纵梁(50)上的翻转装置相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浅度半地坑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装置包括分别设在纵梁(50)上的前、后支架(51、52),前、后支架(51、52)分别包括第一、 第二分支架(5354),第一分支架(53)的长度长于第二分支架(54),第一、第二分支架(53、 54)整体呈L型,且第一、第二分支架(53、54)的连接处与纵梁(50)相铰接,纵梁(50)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分支架(53、54)翻转时的限位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浅度半地坑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前、后钢丝绳 (44,45)的一端分别与前、后支架(51、52)中的第一分支架(53)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浅度半地坑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 后支架(51、52)在非受力状态时其第一、第二分支架(53、54)位于地坑(60)内,前、后支架 (51,52)在受力状态时其第一支架(53)显露在地坑(60)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浅度半地坑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包括地坑载车板、纵梁、升降用挠性组件和驱动地坑载车板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与传动装置相连,升降用挠性组件的一端与传动装置相连,升降用挠性组件的另一端与纵梁上设置的翻转装置相连,升降驱动机构直接设置在地坑载车板上。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升降驱动机构直接设置在地坑载车板上,使得地坑高度上的尺寸比原先的尺寸减小,同时纵梁上设置的翻转装置在不受力的情况下始终位于地坑内,使得地坑尺寸又有所减小,这样使地坑的三维尺寸整体有所减小,成本降低,同时有效提高了停车位的空间。
文档编号E04H6/18GK202176131SQ20112014837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1日
发明者许明金 申请人:合肥翔瑞车库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