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450阅读:7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装配式住房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
背景技术
建筑工业化,就是要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建造工业和民用建筑,其中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这种结构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楼板系统。现阶段,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被应用于建筑工业化领域。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包括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层和现浇混凝土层,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层为一块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或者为拼接在一起的多块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是由钢筋和混凝土浇注而成的平板,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具有伸出于平板的顶面的多个钢筋的头部。其中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与现浇混凝土层结合不够牢固,并且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的顶面伸出的多个钢筋的头部,使其不便于储存及运输,并且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是通过伸出于顶面的钢筋与现浇混凝土层连接的,因此现有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施工、成本低廉的用于建筑工业化楼板系统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由预应力钢筋和混凝土组成,其特征是,所述预应力钢筋沿底板的纵向平行布置,底板的顶面为波状叠合面,底板的底面为平面。底板的顶面的横截面为波浪状。底板的顶面的横截面为三角形锯齿状。底板的顶面的横截面为矩形锯齿状。底板的顶面的横截面为梯形锯齿状。底板的左侧具有上企口,底板的右侧具有下企口,所述上企口和下企口形状相对应。底板的顶面为拉毛形成的粗糙表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由预应力钢筋和混凝土组成,预应力钢筋沿底板的纵向平行布置,底板的顶面为波状叠合面,底板的底面为平面。与现有技术中的底板相比,省去了用于连接叠合板的底板和顶板的钢筋,节省了成本。并且底板可以叠置便于储存和运输。2、本实用新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其中,底板的左侧具有上企口,底板的右侧具有下企口,上企口和下企口形状相对应。使用时,多块底块通过上企口和下企口拼接,拼装容易并且不留缝隙。[0015]3、本实用新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其中,底板的顶面为拉毛形成的粗糙表面, 在浇注混凝土顶板时可与顶板牢固地连接。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 一预应力钢筋;2 —混凝土 ;3 —顶面;4 一底面;5 —上企口 ;6 —下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由预应力钢筋1 和混凝土 2组成,其特征是,预应力钢筋1沿底板的纵向平行布置,底板的顶面3为波状叠合面,底板的底面4为平面。底板的顶面3的横截面为波浪状(如图1所示)。底板的顶面3的横截面为三角形锯齿状(如图2所示)。底板的顶面3的横截面为矩形锯齿状(如图3所示)。底板的顶面3的横截面为梯形锯齿状(如图4所示)。底板的左侧具有上企口 5,底板的右侧具有下企口 6,上企口 5和下企口 6形状相对应。底板的顶面3为拉毛形成的粗糙表面。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由预应力钢筋和混凝土组成,其特征是,所述预应力钢筋沿底板的纵向平行布置,底板的顶面为波状叠合面,底板的底面为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其特征是,底板的顶面的横截面为波浪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其特征是,底板的顶面的横截面为三角形锯齿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其特征是,底板的顶面的横截面为矩形锯齿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其特征是,底板的顶面的横截面为梯形锯齿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其特征是,底板的左侧具有上企口,底板的右侧具有下企口,所述上企口和下企口形状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其特征是,底板的顶面为拉毛形成的粗糙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装配式住房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由预应力钢筋和混凝土组成,预应力钢筋沿底板的纵向平行布置,底板的顶面为波状叠合面,底板的底面为平面。本实用新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具有便于施工、成本低廉的有益效果。
文档编号E04B5/17GK202299057SQ20112034556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5日
发明者吴转琴, 夏京亮, 寅志强, 尚仁杰 申请人: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