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能装置、减振连接结构以及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472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能装置、减振连接结构以及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能装置、设置该吸能装置的减振连接结构以及设置该减振连接结构的中心泵送系统。
背景技术
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是混凝土泵车的心脏部位,是实现混凝土泵送的关键部件,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用于为泵送的混凝土提供持续不断动力。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为由料斗、水槽、泵送主油缸、泵送缸等零部件组装成的整体部件。目前,中心泵系统如图I所示均采用料斗连接和水槽连接的两点固定形式,即料斗17通过料斗铰接板11和料斗铰接支座12经销轴13进行铰点连接;水槽18与水槽连接体14固定连接,水槽连接体14的两端为轴形结构,且水槽连接体14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的水槽铰 接支座16相配合,水槽连接体14由固定板15以及螺栓110固定于水槽铰接支座16上。料斗铰接板11刚性固定在料斗17上,料斗铰接支座12和水槽铰接支座16均刚性固定在副车架19上。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如图I所示,由于料斗17与副车架19之间的连接部件以及水槽18与副车架19之间的连接部件减振效果较差,中心泵系统工作过程中引起的振动会通过料斗17与副车架19之间的连接部件以及水槽18与副车架19之间的连接部件传导至副车架19乃至整个混凝土泵车,导致上车臂架晃动比较严重,影响整车(即整个混凝土泵车)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各连接部件之间的配合无调节量,而实际安装时总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料斗17与副车架19之间的连接部件以及水槽18与副车架19之间的连接部件紧固之后容易对中心泵产生附加力,引起过定位,使得泵送主油缸即中心泵在泵送过程中系统内部产生的瞬间变形无法有效释放,导致活塞头易偏磨(指由于外部作用不均匀或局部环境恶劣产生局部磨损的现象)而损坏,活塞头磨损后更换较为困难,且成本较高,容易引起用户的抱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吸能装置、设置该吸能装置的减振连接结构以及设置该减振连接结构的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连接部件减振效果较差,中心泵内的活塞头易偏磨而损坏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吸能装置,包括卡套以及吸能环,其中所述卡套以及所述吸能环均为环状或管状,所述吸能环嵌入于所述卡套之内,且所述吸能环的外表面与所述卡套的内表面相抵接;所述吸能环为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卡套的强度以及刚性大于所述吸能环。优选地,所述卡套的端口边沿处固设有朝接近所述卡套的轴心线的方向延伸的防脱凸沿,所述卡套的内表面与所述吸能环的外表面两者中其中之一上开设有一条或两条以上的凹槽,其中另一上固设有相应数量的凸条,所述凸条嵌于所述凹槽内;和/或,所述卡套为刚性材料制成,所述吸能环为橡胶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卡套与所述防脱凸沿为一体式结构且均为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凸条形成环绕所述吸能环的外表面的圆环;和/或,所述凸条与所述凹槽为紧配合;和/或,所述卡套的横截面的内轮廓以及所述吸能环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均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优选地,所述卡套以及所述吸能环两者均为旋转体状,且两者共轴线。优选地,所述卡套内表面开设有至少三条所述凹槽,其中两条所述凹槽分布于所述防脱凸沿与所述卡套的连接处,另一条所述凹槽分布于所述卡套轴向方向上的中部位置 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减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体、开设有螺纹的紧固件、销轴以及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吸能装置,其中所述连接体包括柱状的定位本体以及固设于所述定位本体周向外表面上的定位凸沿,所述定位凸沿与第一运动件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本体上开设有安装螺孔以及安装凹台,所述安装螺孔的轴向方向与所述定位本体的轴向方向相平行或相一致,且所述安装螺孔与所述安装凹台彼此互相连通;所述吸能装置嵌于所述安装凹台内且所述吸能装置的所述卡套的周向外表面与所述安装凹台的内壁相抵接;所述销轴的第一部分嵌于所述吸能装置的吸能环内,且所述销轴的第一部分的外表面与所述吸能环的内表面相抵接;所述紧固件上开设有螺纹的部分与所述安装螺孔螺纹连接并与所述销轴的第一部分相抵接;所述销轴的第二部分嵌入于第二运动件上的安装孔内。优选地,所述紧固件为螺杆,所述紧固件上还套设有防脱螺母,所述防脱螺母的位置介于所述紧固件的头部以及所述紧固件嵌入所述安装螺孔的部分之间,所述防脱螺母与所述紧固件上开设有螺纹的部分螺纹连接;和/或,所述销轴远离其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还罩设有帽状的帽体,所述帽体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包括互相垂直相连的第一阶面以及第二阶面,所述第一阶面与所述第二阶面形成的结构与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周缘液密封抵接;和/或,该减振连接结构还包括底座、垫板以及定位螺钉,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运动件固定连接或与所述第一运动件为一体式结构,且底座上开设有固定螺孔,所述定位凸沿上开设有定位通孔,所述垫板上开设有固定通孔,所述定位螺钉开设有螺纹的部分穿过所述定位通孔、所述固定通孔并与所述固定螺孔螺纹连接;和/或,所述定位本体为旋转体状,且所述紧固件与所述连接体共轴线;和/或,所述销轴的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共轴线,所述销轴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还固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环绕所述销轴的周向外表面。优选地,所述定位通孔为长度方向与所述连接体的长度方向相一致的长圆孔;[0030]和/或,所述销轴的第二部分上还套设有开设有安装通孔的罩状套以及环状体,所述环状体嵌于所述罩状套之内,所述环状体为柔性材料制成,所述罩状套远离所述环状体的部分与所述限位凸起相抵接,所述环状体远离所述罩状套的部分与所述第二运动件相抵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包括料斗、水槽、副车架以及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减振连接结构,所述副车架包括两个结构件,其中所述第一运动件为所述副车架的两个所述结构件;所述第二运动件为所述水槽,所述水槽的位置介于所述副车架的两个所述结构件之间,且每个所述结构件均通过所述减振连接结构与所述水槽相连接。优选地,该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副车架的两个所述结构件固定连接或为一体式结构的呈板状的凸起部、分别固设于所述料斗底部两侧的连接座以及第二 减振连接结构,所述第二减振连接结构包括连接螺杆、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吸能装置以及连接螺母,其中所述料斗底部两侧中每一侧上的所述连接座均包括两个呈板状的外凸部,每个所述结构件上固定连接的所述凸起部均嵌于两个所述外凸部之间;所述吸能装置的所述卡套嵌入于所述凸起部上的连接通孔内且所述卡套的外表面与所述连接通孔的内壁相抵接;所述连接螺杆穿过所述外凸部以及所述吸能环,且所述连接螺杆的外表面与所述吸能环的内表面相抵接,所述螺杆开设有螺纹的部分延伸出所述吸能环并与所述连接螺母螺纹连接。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吸能装置中,由于吸能环为柔性材料制成,其承受到来自卡套的冲击力后,会吸收冲击力的能量,从而实现缓冲冲击力、减小振动的作用,同时,由于卡套的强度较大,所以不仅起到了保护吸能环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将其所承受的冲击力均匀施加至吸能环,进而与吸能环一同起到良好、可靠的减振、吸能的效果;由于上述吸能装置能产生良好、可靠的减振、吸能的效果,所以设置该吸能装置的减振连接结构以及设置该减振连接结构的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均具有较好的抗振性能,减振连接机构能有效的吸收水槽与副车架的结构件之间在上下以及前后(在副车架的长度方向上)方向的振动。第二减振连接结构能够有效的吸收料斗与副车架的结构件之间上下以及前后方向的振动,即使实际安装时连接部件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误差也可以通过吸能环的变形而抵消掉,进而泵送主油缸即中心泵在泵送过程中系统内部产生的瞬间变形可以通过吸能装置内吸能环的变形而释放,故而活塞头不易偏磨而损坏,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连接部件减振效果较差,中心泵内的活塞头易偏磨而损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还至少能产生如下优点由于减振连接结构内的连接体上的定位通孔的形状为长圆孔,所以可以在连接体的长度方向(即纵向)上对连接体的位置进行调节,同时,销轴嵌入于吸能装置的吸能环内,通过调节紧固件可以实现在销轴的轴向方向(即横向)上对销轴的位置进行调节,垫板的设置可以实现对水槽安装高度的调节,从而更为有效的减少各连接部件之间的装配误差。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还具有连接部件的安装、调节比较方便,能更好的克服装配误差的优点。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为现有技术中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吸能装置中卡套与吸能环的安装过程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减振连接装置与第一运动件、第二运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减振连接装置与第一运动件、第二运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减振连接装置与凸起部、外凸部之间的连接关系的立体不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减振连接装置与凸起部、外凸部之间的连接关系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振效果比较好、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吸能装置、减振连接结构以及一种系统内的活塞头寿命长、系统稳定性更为优良的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吸能装置,包括卡套21以及吸能环22,其中卡套21以及吸能环22均为环状或管状,吸能环22嵌入于卡套21之内,且吸能环22的外表面与卡套21的内表面相抵接。吸能环22为柔性材料制成,卡套21的强度以及刚性大于吸能环22。由于吸能环22为柔性材料制成,其承受到来自卡套21的冲击力后,会吸收冲击力的能量,从而实现缓冲冲击力、减小振动的作用,当卡套21的强度以及刚性均比较大时,不仅起到了保护吸能环22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将其所承受的冲击力均匀施加至吸能环22,进而与吸能环22 —同起到良好、可靠的减振、吸能的效果。本实施例中卡套21的端口边沿处固设有朝接近卡套21的轴心线的方向延伸的防脱凸沿211,卡套21的内表面与吸能环22的外表面两者中其中之一上开设有一条或两条以上的凹槽212,其中另一上固设有相应数量的凸条221,凸条221嵌于凹槽212内,凸条221与凹槽212优选为紧配合。防脱凸沿211、凹槽212与凸条221的配合结构均可以防止吸能环22从卡套21内松脱,有助于提高吸能装置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卡套21为刚性材料制成,吸能环22为橡胶材料制成。[0057]刚性材料的卡套21可以更好的保护吸能环22,同时将自身承受的冲击力均匀的施加至吸能环22各处。橡胶材料具有成本低廉的优点。本实施例中卡套21与防脱凸沿211为一体式结构且均为金属材料制成,凸条221形成环绕吸能环22的的圆环。金属材料具有较好的刚性以及韧性。一体式结构可以采用一次成形工艺快速批量制造。当然,卡套21与吸能环22的材料也可以为以上所列举的材料之外的其他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卡套21的横截面的内轮廓以及吸能环22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均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优选为圆形。 上述形状比较规则,便于制造。横截面的内轮廓为圆形的卡套21可以将自身承受的冲击力更为均匀的施加至吸能环22各处。本实施例中卡套21以及吸能环22两者均为旋转体状,且两者共轴线。这种结构便于装配,装配好之后也便于紧固件24插入吸能环22。本实施例中凸条221与凹槽212的数目一致,凸条221环绕吸能环22的周向外表面。凸条221的伸展方向与吸能环22的轴向方向相垂直或存在锐角或钝角夹角,优选为相垂直,卡套21内表面优选为开设有三条凹槽212,其中两条凹槽212分布于防脱凸沿211与卡套21的连接处,另一条凹槽212分布于卡套21轴向方向上的中部位置处,嵌于防脱凸沿211与卡套21的连接处的凹槽212内的凸条221优选为位于吸能环22的端口的边沿处。上述结构中凸条221不仅便于制造,其与凹槽212的配合面积较大,有利于形成比较牢固的可拆卸连接结构。当然,凹槽212或凸条221的数目还可以设置更多或更少,且其位置也可以有所变化。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减振连接结构,包括如图4所示连接体23、开设有螺纹的紧固件24、销轴25以及上述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如图2所示的吸能装置,其中连接体23包括如图3所示柱状的定位本体231以及固设于定位本体231周向外表面上的定位凸沿232,定位凸沿232与第一运动件201固定连接,定位本体231上开设有安装螺孔233以及安装凹台234,安装螺孔233的轴向方向与定位本体231的轴向方向相平行或相一致,且安装螺孔233与安装凹台234彼此互相连通。吸能装置嵌于安装凹台234内且吸能装置的卡套21的周向外表面与安装凹台234的内壁相抵接。销轴25的第一部分251嵌于吸能装置的吸能环22内,且销轴25的第一部分251的外表面与吸能环22的内表面相抵接。紧固件24上开设有螺纹的部分与安装螺孔233螺纹连接并与销轴25的第一部分251相抵接。销轴25的第二部分252嵌入于第二运动件202上的安装孔26内。由于紧固件24与销轴25相抵接,通过转动紧固件24可以调节销轴25在轴向方向上的位置。安装凸沿的设置增大了连接体23的安装位置,安装凸沿优选为对称分布于定位本体231上。此时,安装凸沿可以更为有效的固定在第一运动件201上。本实施例中定位本体231可以为圆柱状,也可以为棱柱状,优选为圆柱状。圆柱状的定位本体231不仅便于制造,而且定位本体231不易与其周围连接部件发生应力集中。本实施例中紧固件24为螺杆,紧固件24上还套设有防脱螺母27,防脱螺母27的位置介于紧固件24的头部以及紧固件24嵌入安装螺孔233的部分之间,防脱螺母27与紧固件24上开设有螺纹的部分螺纹连接,且防脱螺母27的周向外轮廓尺寸大于安装螺孔233的内径尺寸。螺杆不仅取材方便,成本低廉,而且安装也比较方便。通过转动防脱螺母27可以调节紧固件24与连接体23沿紧固件24的轴向方向的相对位置。本实施例中销轴25远离其第一部分251的端部还罩设有帽状的帽体28,帽体28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台阶,限位台阶包括互相垂直相连的第一阶面281以及第二阶面282,第一阶面281以及第二阶面282形成的结构与安装孔26的内侧周缘液密封抵接。帽体28可以防止第二运动件202 (例如水槽)内的液体泄露,同时,还可以保护安 装孔26的内壁不被磨损。本实施例中减振连接结构还包括底座30、垫板31以及定位螺钉32,底座30与第一运动件201固定连接或与第一运动件201为一体式结构,优选为固定连接,且底座30上开设有固定螺孔,定位凸沿232上开设有定位通孔235,垫板31上开设有固定通孔,定位螺钉32开设有螺纹的部分穿过定位通孔235、固定通孔并与固定螺孔螺纹连接。定位螺钉32的头部与连接件之间的定位螺钉32上还套设有弹力垫片321以及环形垫圈322。弹力垫片321周向方向上为不完整的环形,轴向方向上呈螺旋线状。使用弹力垫片321可以起到止退的作用,从而保证螺钉与底座30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环形垫圈322可以保证定位螺钉32头部对连接体23的定位凸沿232施加的抵压力比较均匀。本实施例中定位本体231为旋转体状,且紧固件24与连接体23共轴线。这种结构紧固件24对连接体23所施加的抵压力更为均匀。本实施例中销轴25的第二部分252与第一部分251共轴线,销轴25的第二部分252与第一部分251之间还固设有限位凸起253。限位凸起253将吸能装置阻挡住,避免销轴25插入吸能环22的深度太深。本实施例中定位通孔235为长度方向与连接体23的长度方向相一致的长圆孔。通过移动定位通孔235的位置可以沿连接体23的长度方向(即纵向)改变销轴25以及连接体23的位置。本实施例中销轴25的第二部分252上还套设有开设有安装通孔的罩状套33以及环状体34,环状体34嵌于罩状套33之内,环状体34为柔性材料制成,罩状套33远离环状体34的部分与限位凸起253相抵接,环状体34远离罩状套33的部分与第二运动件202相抵接。环状体34与罩状套33构成的组合结构可以起到类似吸能装置的作用。限位凸起253可以避免环状体34与罩状套33构成的组合结构与吸能装置互相影响。本实施例中限位凸起253环绕销轴25的周向外表面,限位凸起253与销轴25优选为一体式结构。这种结构不仅便于车削加工,而且限位凸起253与销轴25的连接面积大,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也比较大。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包括料斗205、水槽、副车架、上述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减振连接结构以及上述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减振连接结构,副车架包括两个结构件(图3和图5中均仅标示出其中的一个结构件),其中[0085]第一运动件201为副车架的两个结构件。第二运动件202为水槽,水槽的位置介于副车架的两个结构件之间,且每个结构件均通过减振连接结构与水槽相连接。如图5和图6所示,该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还包括分别与副车架的两个结构件固定连接或为一体式结构的呈板状的凸起部203、分别固设于料斗205底部两侧的连接座以及第二减振连接结构,第二减振连接结构,包括连接螺杆35、上述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如图2所示吸能装置以及连接螺母36,其中料斗205底部两侧中每一侧上的连接座均包括两个呈板状的外凸部204,每个结构件上固定连接的凸起部203均嵌于两个外凸部204之间。吸能装置的卡套21嵌入于凸起部203上的连接通孔内且卡套21的外表面与连接通孔的内壁相抵接。连接螺杆35穿过外凸部204以及吸能环22,且连接螺杆35的外表面与吸能环22·的内表面相抵接,螺杆开设有螺纹的部分延伸出吸能环22并与连接螺母36螺纹连接。连接螺杆35与连接螺母36形成的螺栓结构可以实现对凸起部203以及外凸部204的固定连接。吸能装置可以有效的减弱凸起部203以及外凸部204之间的冲击力,进而降低凸起部203相对于外凸部204转动时产生的振动。本实施例中连接螺母36与凸起部203之间还套设有轴向表面积大于连接螺母36的轴向表面积的环形垫片37。环形垫片37能使得连接螺母36对外凸部204施加的紧固力更为均匀的传导至外凸部204。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凸起部203上的连接通孔的内壁与卡套21之间还可以设置与连接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或与连接通孔的内壁为一体式结构的圈体206,卡套21的外表面与圈体206的内表面相抵接。圈体206可以将凸起部203对卡套21施加的冲击力比较均衡的传导至卡套21上。上述中心泵送系统中无论是料斗205与副车架的结构件(即第一运动件201)之间,还是副车架的结构件与水槽(即第二运动件202)之间均设置了吸能装置,从而可以更为有效的抵消降低料斗205与副车架的结构件之间以及副车架的结构件与水槽之间存在的装配误差,减弱料斗205与副车架的结构件之间以及副车架的结构件与水槽之间出现的振动,进而保证中心泵送系统工作过程中活塞不会发生便磨,从而提高活塞的寿命。当然,第一运动件201也可以仅为副车架的其中一个结构件,也就是说,也可以仅在副车架的其中一个结构件与水槽之间设置上述减振连接结构,而在副车架的另一个结构件与水槽之间使用现有的连接结构。与之同理,第二减振连接结构也可以仅设置在副车架的其中一个结构件上固定连接的凸起部203与料斗205的一侧的外凸部204之间。此时,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仍旧能取得更为理想的减振效果。本实施例中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优选为应用于输送混凝土。混凝土重量较大,运行过程中的振动也比较大,所以适宜应用上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减振连接结构以及第二减振连接结构提高其抗振性能,进而避免活塞头因为便磨而损坏。当然,上述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吸能装置、减振连接结构以及第二减振连接结构也可以应用于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之外的其他连接机构或设备中。本实用新型所公开或涉及的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除另有声明之外固定连接均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匹配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上述本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使用到的垂直、平行、重合等术语尤其是用于表示几何位置关系的术语其含义均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中垂直包括近似垂直、类似垂直以及接近垂直,同理,重合也包括近似重合、类似重合以及接近重合。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套以及吸能环,其中 所述卡套以及所述吸能环均为环状或管状,所述吸能环嵌入于所述卡套之内,且所述吸能环的外表面与所述卡套的内表面相抵接; 所述吸能环为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卡套的强度以及刚性大于所述吸能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的端口边沿处固设有朝接近所述卡套的轴心线的方向延伸的防脱凸沿,所述卡套的内表面与所述吸能环的外表面两者中其中之一上开设有一条或两条以上的凹槽,其中另一上固设有相应数量的凸条,所述凸条嵌于所述凹槽内;和/或,所述卡套为刚性材料制成,所述吸能环为橡胶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与所述防脱凸沿为一体式结构且均为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凸条形成环绕所述吸能环的外表面的圆环; 和/或,所述凸条与所述凹槽为紧配合; 和/或,所述卡套的横截面的内轮廓以及所述吸能环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均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以及所述吸能环两者均为旋转体状,且两者共轴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内表面开设有至少三条所述凹槽,其中两条所述凹槽分布于所述防脱凸沿与所述卡套的连接处,另一条所述凹槽分布于所述卡套轴向方向上的中部位置处。
6.一种减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体、开设有螺纹的紧固件、销轴以及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吸能装置,其中 所述连接体包括柱状的定位本体以及固设于所述定位本体周向外表面上的定位凸沿,所述定位凸沿与第一运动件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本体上开设有安装螺孔以及安装凹台,所述安装螺孔的轴向方向与所述定位本体的轴向方向相平行或相一致,且所述安装螺孔与所述安装凹台彼此互相连通; 所述吸能装置嵌于所述安装凹台内且所述吸能装置的所述卡套的周向外表面与所述安装凹台的内壁相抵接; 所述销轴的第一部分嵌于所述吸能装置的吸能环内,且所述销轴的第一部分的外表面与所述吸能环的内表面相抵接; 所述紧固件上开设有螺纹的部分与所述安装螺孔螺纹连接并与所述销轴的第一部分相抵接; 所述销轴的第二部分嵌入于第二运动件上的安装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螺杆,所述紧固件上还套设有防脱螺母,所述防脱螺母的位置介于所述紧固件的头部以及所述紧固件嵌入所述安装螺孔的部分之间,所述防脱螺母与所述紧固件上开设有螺纹的部分螺纹连接; 和/或,所述销轴远离其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还罩设有帽状的帽体,所述帽体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包括互相垂直相连的第一阶面以及第二阶面,所述第一阶面以及所述第二阶面形成的结构与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周缘液密封抵接; 和/或,该减振连接结构还包括底座、垫板以及定位螺钉,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运动件固定连接或与所述第一运动件为一体式结构,且底座上开设有固定螺孔,所述定位凸沿上开设有定位通孔,所述垫板上开设有固定通孔,所述定位螺钉开设有螺纹的部分穿过所述定位通孔、所述固定通孔并与所述固定螺孔螺纹连接; 和/或,所述定位本体为旋转体状,且所述紧固件与所述连接体共轴线; 和/或,所述销轴的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共轴线,所述销轴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还固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环绕所述销轴的周向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通孔为长度方向与所述连接体的长度方向相一致的长圆孔; 和/或,所述销轴的第二部分上还套设有开设有安装通孔的罩状套以及环状体,所述环状体嵌于所述罩状套之内,所述环状体为柔性材料制成,所述罩状套远离所述环状体的部分与所述限位凸起相抵接,所述环状体远离所述罩状套的部分与所述第二运动件相抵接。
9.一种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水槽、副车架以及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减振连接结构,所述副车架包括两个结构件,其中 所述第一运动件为所述副车架的两个所述结构件; 所述第二运动件为所述水槽,所述水槽的位置介于所述副车架的两个所述结构件之间,且每个所述结构件均通过所述减振连接结构与所述水槽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副车架的两个所述结构件固定连接或为一体式结构的呈板状的凸起部、分别固设于所述料斗底部两侧的连接座以及第二减振连接结构,所述第二减振连接结构包括连接螺杆、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吸能装置以及连接螺母,其中 所述料斗底部两侧中每一侧上的所述连接座均包括两个呈板状的外凸部,每个所述结构件上固定连接的所述凸起部均嵌于两个所述外凸部之间; 所述吸能装置的所述卡套嵌入于所述凸起部上的连接通孔内且所述卡套的外表面与所述连接通孔的内壁相抵接; 所述连接螺杆穿过所述外凸部以及所述吸能环,且所述连接螺杆的外表面与所述吸能环的内表面相抵接,所述螺杆开设有螺纹的部分延伸出所述吸能环并与所述连接螺母螺纹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能装置、减振连接结构以及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连接部件减振效果较差,中心泵内的活塞头易偏磨而损坏的技术问题。该吸能装置,包括卡套以及吸能环,卡套以及吸能环均为环状或管状,吸能环嵌入于卡套之内,且吸能环的外表面与卡套的内表面相抵接;吸能环为柔性材料制成,卡套的强度以及刚性大于吸能环。该减振连接结构包括上述吸能装置。混凝土中心泵送系统包括所述减振连接结构、第二减振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水槽安装高度的调节,从而更为有效的减少各连接部件之间的装配误差。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连接部件的安装、调节比较方便,能更好的克服装配误差以及减振性能优良、结构简单的优点。
文档编号E04G21/04GK202468815SQ20122002088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7日
发明者刘文波, 张亮, 张卫国, 李明玉, 樊学勇, 沈千里, 王彦梅, 王磊磊 申请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