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白云石环压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058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白云石环压制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白云石环压制模具。
背景技术
白云石由于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而被在金刚石行业广泛使用,由于白云石不具有密封性能而被做为内衬材料压制在叶腊石块内部,因此在目前金刚石行业中普遍都在使用叶腊石-白云石复合结构的合成块来进行金刚石合成,因此压制白云石环内衬材料需要一套专用设备。而目前金刚石行业内白云石环的压制都是用机械式的冲床压制完成的,这种机械式压制冲床在压制过程中危险性高,极易出现工伤现象,而且压制出来的白云石环尺寸偏差比较大、质量差且效率低,对模具的损害也比较大,模具使用周期比较短,这些都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白云石环压制模具,提高白云石环的压制质量及压制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白云石环压制模具,包括带有至少两个柱状模腔的阴模,阴模的模腔内设有芯棒,每个阴模与每个芯棒之间均设有下压头,阴模上端设有与下压头相对应的上压头。所述下压头上设有轴向长槽;芯棒下端设有销轴插孔;所述销轴插孔与所述轴向长槽对应。所述上压头上端及下压头下端均设有带螺栓孔的固定盘。本实用新型中,压制模具由上压头、下压头、阴模、芯棒构成,上压头、下压头与油缸相连,芯棒通过销轴与销轴插孔连接并固定在压机上,当进料斗将白云石料均匀倒入白云石装料区(即阴模与芯棒之间)后,然后上压头下压,下压头上压,达到系统压力后保压一段时间,然后上压头回程到原先位置,与此同时下压头上升,将白云石环推出模具外,然后下压头回程到原先位置,完成一次压制过程;阴模上有多个柱状模腔,一次可以加工多个白云石环,压制效率高;该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危险性低,而且压制出的白云石环尺寸合格率高、质量好,模具使用周期也比较长,因而在实际生产中得以广泛推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白云石环压制模具,包括带有两个柱状模腔4的阴模2,阴模2的模腔4内设有芯棒3,每个阴模2与每个芯棒3之间均设有下压头1,阴模2上端设有与下压头I相对应的上压头5 ;阴模2与芯棒3之间及下压头I上端构成白云石装料区。所述下压头I上设有轴向长槽11 ;芯棒3下端设有销轴插孔31 ;所述销轴插孔31与所述轴向长槽11对应。所述上压头5上端及下压头I下端均设有带螺栓孔的固定盘。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上、下压头5、1通过固定盘与油缸连接(此属现有技术,故图中未显示),芯棒3通过销轴与压机固定连接,使用时芯棒3及阴模2处于如图1所示位置,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阴模2及芯棒3与压机固定连接,位置保持不变,在白云石装料区内装料后,上压头5下压,下压头I上压,达到系统压力后保压一段时间,然后上压头5回程到原先位置,与此同时下压头I上升,将白云石环推出模具外,然后下压头I回程到原先位置,完成一次压制过程。本实用新型中,模腔4在阴模2上均匀分布,可以保证压制时,压力平衡。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阴模2上均布有3个模腔4,其他同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中,模腔4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但需要考虑压力是否足够;模腔4设置为多个,可以大大提高压制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白云石环压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至少两个柱状模腔的阴模,阴模的模腔内设有芯棒,每个阴模与每个芯棒之间均设有下压头,阴模上端设有与下压头相对应的上压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白云石环压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头上设有轴向长槽;芯棒下端设有销轴插孔;所述销轴插孔与所述轴向长槽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白云石环压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头上端及下压头下端均设有带螺栓孔的固定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白云石环压制模具,包括带有至少两个柱状模腔的阴模,阴模的模腔内设有芯棒,每个阴模与每个芯棒之间均设有下压头,阴模上端设有与下压头相对应的上压头。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危险性低,而且压制出的白云石环尺寸合格率高、质量好且效率高,模具使用周期也比较长,因而在实际生产中得以广泛推广。
文档编号B28B7/24GK203019501SQ20122073190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7日
发明者武艳强, 毛海涛, 高申杰, 刘创勋 申请人:郑州人造金刚石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