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改性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282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改性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改性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膨润土20%-30%、丙烯酸乳液5%-10%、聚丙烯纤维5%-10%、其余为纳米碳粉。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混凝土改性剂掺量小,导电性能良好,且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专利说明】一种混凝土改性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改性剂,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导电性能的混凝土改性剂。
【背景技术】[0002]混凝土因其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在土木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普通混凝土的电阻率高,属于电的不良导体。在普通混凝土中添加一定含量的导电材料,可使其导电性能大大改善。导电混凝土既有结构材料的特点,又具有导电性和机敏特性,这就使得混凝土不仅作为一种结构材料使用,而且在电工、电磁干扰屏蔽、工业防静电、电加热器、电力设备接地工程,以及重大土木基础设施的内部应力和健康状况自诊断和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0003]其中,导电组分作为分散相,多采用碳纤维、石墨、钢纤维等。石墨是一种较易获得的无机材料,它不仅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而且具有良好的化学惰性,但其掺量高,会使得混凝土的强度大幅度降低。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导电性能、且不影响混凝土强度的改性剂。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改性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膨润土 20%-30%、
丙烯酸乳液5%-10%、
聚丙烯纤维5%-10%、
其余为纳米碳粉。
[0006]其中,膨润土优选钠基膨润土。
[0007]本发明混凝土改性剂的优选配方为:
纳米碳粉60%、
钠基膨润土 25%、
丙烯酸乳液7%、
聚丙烯纤维8%。
[0008]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利用纳米碳粉的导电性能,通过加入膨润土使产品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粘结性,同时利用纳米碳粉和膨润土复配作为悬浮剂,增加产品的稳定性,同时减少纳米碳粉的用量。本发明利用丙烯酸乳液提高产品的抗渗性,利用聚丙烯纤维在混凝土中形成三维乱向分布的网状承托作用,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改善混凝土的抗裂防渗性能。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混凝土改性剂掺量小(加入量仅为混凝土质量的3%-5%),掺入改性剂制备得到的混凝土在干燥条件下电阻率小于1.47Q ?!!!,抗折强度大于
9.1MPa,抗压强度大于45.3MPa。【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10]实施例1
本发明混凝土改性剂由以下组分混合制备: 膨润土 20%、 丙烯酸乳液5%、
聚丙烯纤维5%、
其余为纳米碳粉。。
[0011]实施例2
本发明混凝土改性剂由以下组分混合制备: 膨润土 30%、
丙烯酸乳液10%、
聚丙烯纤维10%、
其余为纳米碳粉。。
[0012]实施例3
本发明混凝土改性剂由以下组分混合制备:
纳米碳粉60%、
钠基膨润土 25%、
丙烯酸乳液7%、
聚丙烯纤维8%。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凝土改性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膨润土 20%-30%、 丙烯酸乳液5%-10%、 聚丙烯纤维5%-10%、 其余为纳米碳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膨润土采用钠基膨润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改性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纳米碳粉60%、 钠基膨润土 25%、 丙烯酸乳液7%、 聚丙烯 纤维8%。
【文档编号】C04B22/08GK103641362SQ201310619757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9日
【发明者】王兴文, 孙忠, 徐荣平 申请人:江苏百瑞吉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