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投料骨料中储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次投料骨料中储斗,包括中储斗斗体以及支架,所述中储斗斗体通过两侧设置的铰接装置固定于支架上,所述中储斗斗体的下部设置卸料装置,所述卸料装置通过螺栓连接于中储斗斗体的下部,所述中储斗斗体以及支架之间还设置有称重机构,所述的称重机构包括上支座、称重传感器以及下调节板,所述的上支座焊接在中储斗斗体上,下调节板通过螺栓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上支座与下调节板之间之间通过称重传感器相连。本实用新型一种二次投料骨料中储斗克服了目前骨料中储斗一次性完全卸料所存在的不足,通过对骨料中储斗在结构上的改进实现了骨料中储斗的二次自动卸料,不但提高了混凝土性能,而且降低水泥等高耗能材料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二次投料骨料中储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搅拌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二次投料骨料中储斗。
【背景技术】
[0002]传统混凝土搅拌工艺通常是将砂石料一次卸入搅拌机,然后在搅拌机内与水泥、水及其他添加剂进行混合搅拌形成建筑用混凝土。随着对混凝土进一步的研究,二次投料逐渐的得到推广应用,在进行二次投料时,需要将沙子和石子分两次卸入搅拌机内进行搅拌,二次投料与传统的一次性投料相比,混凝土的性能明显增强。在配制相同性能的混凝土情况下能减少水泥及外加剂的添加量,大大降低了生产过程原料的使用成本,有利于企业的节能减排,减少了粉尘及污染物的排放量。
[0003]针对上述砂石分两次分别进行投料的问题,发明一种可用于二次投料骨料中储斗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二次投料骨料中储斗,它克服了现有一次性卸入物料所存在的不足,可以提高混凝土性能,降低水泥等高耗能材料应用,大大降低了生产过程原料的使用成本。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二次投料骨料中储斗,包括中储斗斗体以及支架,其特征是,所述中储斗斗体通过两侧设置的铰接装置固定于支架上,所述中储斗斗体的下部设置卸料装置,所述卸料装置通过螺栓连接于中储斗斗体的下部,所述中储斗斗体以及支架之间还设置有称重机构,所述的称重机构包括上支座、称重传感器以及下调节板,所述的上支座焊接在中储斗斗体上,下调节板通过螺栓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上支座与下调节板之间通过称重传感器相连。
[0006]所述中储斗斗体下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振动器,所述振动器通过底座固定于中储斗斗体上。
[0007]所述的铰接装置包括铰接耳板、轴套以及销轴,所述铰接耳板焊接于支架上,所述轴套焊接于中储斗斗体的侧壁上,铰接耳板与轴套之间通过销轴连接。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9]本实用新型一种二次投料骨料中储斗克服了目前骨料中储斗一次性完全卸料所存在的不足,通过对骨料中储斗在结构上的改进实现了骨料中储斗的二次自动卸料,不但提高了混凝土性能,而且降低水泥等高耗能材料应用。另外,该骨料中储斗具备称重机构,可较为准确控制中储斗卸料量,称重机构可根据砂石料配方,控制砂石料向搅拌机内投料,实现准确的分批卸料。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0012]图中:1中储斗斗体,2支架,3铰接装置,31铰接耳板,32轴套,33销轴,4卸料装置,41弧形卸料门,42驱动气缸,5称重机构,51上支座,52称重传感器,53下调节板,6振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14]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二次投料骨料中储斗,它包括中储斗斗体I以及支架2,中储斗斗体I的上部设有进料口,下部设有出料口,中储斗斗体I的两侧通过铰接装置3固定于支架2上。所述的铰接装置3包括铰接耳板31、轴套32以及销轴33,所述铰接耳板31焊接于支架2上,所述轴套32焊接于中储斗斗体I的侧壁上,铰接耳板31与轴套32之间通过销轴33连接。
[0015]所述中储斗斗体I的下部设置卸料装置4,所述卸料装置4包括弧形卸料门41以及驱动气缸42,驱动气缸42可以实现弧形卸料门41的开启和关闭,所述卸料装置4上端通过螺栓连接于中储斗斗体I的下部,下端与搅拌机的进料口相连,以实现中储斗斗体I向搅拌机内的卸料。由于弧形卸料门41的开启和关闭采用驱动气缸42驱动,在中储斗斗体I内有无物料的情况下,都可任意控制弧形卸料门41的开启和关闭,实现分次卸料。
[0016]所述中储斗斗体I以及支架2之间还设置有称重机构5,所述的称重机构5包括上支座51、称重传感器52以及下调节板53,所述的上支座51焊接在中储斗斗体I上,下调节板53通过螺栓与支架2固定连接,上支座51与下调节板53之间通过称重传感器52相连。
[0017]中储斗斗体I与支架2之间设置称重机构5主要用于控制中储斗本体I向搅拌机的卸料。这样通过称重机构5控制卸料装置卸料,首先卸出砂子,当秤值显示砂子卸完后,关闭弧形卸料门41,需对石子进行卸料时,再次开启弧形卸料门41,卸出石子,当秤值显示石子卸完后,关闭弧形卸料门41,从而实现两次分别卸料的过程。
[0018]所述中储斗斗体I下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振动器6,所述振动器6通过底座固定于中储斗斗体I上。在中储斗斗体I下部的侧壁上安装振动器6可以加速沙石料卸料速度,防止砂石料在中储斗斗体I的出料口处残留,从而影响出料口的正常下料。
[0019]工作时,首先根据混凝土配方称量的砂石料,通过斜皮带机,按砂子先进、石子后进的方式送入中储斗斗体I内,砂子落入中储斗斗体I的下部,石子堆积在砂子上部。当需要从中储斗斗体I向搅拌机内投料时,先将中储斗斗体I底部的砂子卸入搅拌机内,卸出的砂子与水、水泥等粉料在搅拌机内搅拌为砂浆;然后再将料斗内石子卸入搅拌机内,石子与砂浆进行混合搅拌,采用这种二次投料的方式进行投料,不但能够增强混凝土的性能,而且在配制相同性能的混凝土的情况,还可以减少水泥及其它外加剂的添加量,大大降低了生产过程原料的使用成本,有利于企业的节能减排,减少了粉尘及污染物的排放量。
[0020]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二次投料骨料中储斗,包括中储斗斗体以及支架,其特征是,所述中储斗斗体通过两侧设置的铰接装置固定于支架上,所述中储斗斗体的下部设置卸料装置,所述卸料装置通过螺栓连接于中储斗斗体的下部,所述中储斗斗体以及支架之间还设置有称重机构,所述的称重机构包括上支座、称重传感器以及下调节板,所述的上支座焊接在中储斗斗体上,下调节板通过螺栓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上支座与下调节板之间通过称重传感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投料骨料中储斗,其特征是,所述中储斗斗体下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振动器,所述振动器通过底座固定于中储斗斗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投料骨料中储斗,其特征是,所述的铰接装置包括铰接耳板、轴套以及销轴,所述铰接耳板焊接于支架上,所述轴套焊接于中储斗斗体的侧壁上,铰接耳板与轴套之间通过销轴连接。
【文档编号】B28C7/14GK203485304SQ201320569640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3日
【发明者】陈自云, 马磊, 王欢 申请人:山推建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