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构件与构件间连接缝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1214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与构件间连接缝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暗柱钢筋绑扎;

步骤1.1、将构件板吊装就位;

步骤1.2、绑扎暗柱箍筋及暗柱纵筋:根据箍筋间距,将箍筋临时绑扎在构件的封闭箍上,将暗柱纵筋从顶部竖向穿入箍筋内,并与下一层暗柱的预留插筋连接;调整箍筋间距,将箍筋与纵筋可靠绑扎;

步骤1.3、绑扎暗柱拉筋;

步骤2、在暗柱钢筋内埋设电气线盒及线管;线盒、线管与暗柱钢筋绑扎定位;

步骤3、安装暗柱浇筑模板:两块构件板之间的“一”字型或“L”型现浇暗柱,采用内侧单侧支模,外侧模板利用预制外墙板作为外模板;其中,内侧模板左右两侧边与预制构件板之间用泡沫条封缝,底边缝隙用水泥砂浆填实,防止跑浆;模板对拉螺杆采用全螺纹螺杆,螺杆一端拧入预埋在预制墙板内侧的套筒中,另一端采用常规的山形卡与螺母紧固;两块预制外墙板之间的20mm缝隙用自粘性橡皮条封缝;

步骤4、暗柱混凝土浇筑;

步骤4.1、查验混凝土浇筑部位的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的安装质量,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步骤4.2、在暗柱模板底部浇以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石子水泥砂浆 30~50mm;

步骤4.3、分层浇筑混凝土;其中,制作分层标尺杆控制混凝土的分层下料厚度,分层浇筑厚度取 400mm;上下层间隔时间不能大于混凝土初凝时间;步骤4.4、分层振捣混凝土,每层厚度不大于 30cm;

步骤4.5、混凝土用浇水法、刷养护剂、包裹塑料布进行养护;

步骤4.6、混凝土强度达到 70%后,可拆除支撑,并将支撑转入下一个工作面使用;

步骤5、预制墙板灌浆;

步骤5.1、在预制墙板两侧现浇暗柱和现浇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楼板满堂架拆除后进行预制墙板灌浆操作;

步骤5.2、用灌浆套筒进行灌浆:从灌浆套筒底部 PVC 灌浆孔依次灌入,待其对应的上部 PVC 溢流孔冒出灌浆料时表示灌浆筒中已灌满,灌满后利用软木塞将溢流孔封堵严实,继续持压30秒后,再用软木塞将灌浆孔封堵;步骤5.3、灌浆完成后4小时之内,预制墙板不得受到振动;

步骤6、预制外墙水平、竖向缝防水施工:预制墙体内部的一道材料防水,在构件吊装落位前粘贴于墙板顶部;另一道材料防水在结构封顶、外墙涂料施工完后,利用吊篮进行外立面防水施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