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位锁以及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6574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位锁以及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停车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位锁以及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车位锁一般铺设于露天停车位和室内停车位上,其用途主要是在车辆停靠在停车位上时,限制未缴纳停车费的停放车辆的出逃。由于露天停车位和室内停车位通常未提供市电,故电动车位锁需自备电池或电瓶以满足使用需求。按私人停车位的使用次数进行计算,目前电动车位锁其内置的电量一般可供车位锁正常工作一年,但当该类车位锁用于公共停车位或商业停车位时,由于其使用频次远高于个人停车位,且公共停车位或商业停车位的铺设数量较大,故停车位运营方的用于维护该类电动车位锁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的支出较高,不利于该类电动车位锁的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位锁以及停车装置,以解决现有电动车位锁由于电量消耗快导致的维护成本高、不能大规模推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车位锁,包括车位锁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位锁本体首尾两侧的压力充电带,所述车位锁本体包括机构主体、蓄电池以及由蓄电池提供能源的驱动组件和智能控制组件;所述机构主体包括第一底座以及设于第一底座上方且由所述驱动组件进行驱动并能相对于地面进行垂直旋转的挡位盖,所述压力充电带内设有压电片发电组;所述智能控制组件包括电源管理模块,所述压电片发电组通过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与所述蓄电池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座上侧面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放置太阳能电池板或预设组件,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与所述蓄电池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车位锁本体还包括动力盒,所述蓄电池设置在动力盒内,所述动力盒设置在所述机构主体的左侧或右侧。

进一步地,所述挡位盖设于所述第一底座上方且所述挡位盖一侧边与所述第一底座铰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与电机连接的减速放大器、以及与减速放大器连接的挡位盖翻转器;其中,所述减速放大器能够降低电机转速的同时放大电机扭矩,所述挡位盖翻转器能够使所述挡位盖在所述第一底座上进行开合翻转。

进一步地,所述压电片发电组由多层上下堆叠的压电片进行串联和/或并联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挡位盖上与所述第一底座相对的内侧面上设有载体放置区,所述载体放置区用于放置展示载体。

进一步地,所述挡位盖上还设有用于检测障碍物及检测与障碍物距离的第一感应器。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控制组件还包括主控模块和通讯模块,所述第一感应器和通讯模块均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停车装置,包括如上述所述的电动车位锁,所述电动车位锁设置在停车位的入口侧,所述电动车位锁用于限制车辆出入停车位。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停车位内后侧的轮胎阻位器,所述轮胎阻位器与停车位短边平行设置,所述轮胎阻位器包括依次倾斜排列并能够转动的若干滚筒,所述滚筒的一端或两端连接直流发电机,所述直流发电机通过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与所述蓄电池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轮胎阻位器还包括第二底座,所述若干滚筒成倾斜状依次上下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用于探测停车位上是否停有车辆以及探测所述轮胎阻位器与停放车辆之间的距离的第二感应器,所述第二感应器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相对于采用干电池或直流电瓶的电动车位锁,本发明这种可自充电的电动车位锁能在车辆驶入和驶出停车位时,将车轮碾压压力充电带所产生的压力通过压力充电带转换成电力并予以储存;大大延长了电动车位锁的续航时间,从而降低停车场运营方长期运营成本,节省维护时间,使电动车位锁的大范围推广成为可能。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发明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车位锁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位锁本体的正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位锁本体的背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位锁本体的驱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力充电带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停车装置与停车位的位置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停车装置的轮胎阻位器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停车装置连续布置的示意图。

图中:1:电动车位锁,11:车位锁本体,11a:挡位盖,11b:第一底座,11c:第一感应器,11d:避让槽,11e:伸缩杆,11f:动力盒,11g:容置槽,11h:防滑组件;12:压力充电带;2:轮胎阻位器,21:第二感应器,22:第二底座,23:滚筒,24:反光带;3:驱动组件,31:丝杠,32:推杆,33:推杆连接器,34:电机盒;4:路边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个”、“若干根”、“若干组”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

本发明电动车位锁是用来限制停车车辆在停车后没交费出逃的车位锁。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位锁1,包括车位锁本体11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位锁本体11首尾两侧的压力充电带12,所述车位锁本体11包括机构主体、蓄电池以及由蓄电池提供能源的驱动组件3和智能控制组件;所述机构主体包括第一底座11b以及设于第一底座11b上方且由所述驱动组件3进行驱动并能相对于地面进行垂直旋转的挡位盖11a,所述压力充电带12内设有压电片发电组;所述智能控制组件包括电源管理模块,所述压电片发电组通过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与所述蓄电池连接。

本实施例电动车位锁1在应用时,车辆未进入停车位之前,车位锁的挡位盖11a是平铺在第一底座11b上的,车辆通过设置有电动车位锁1进入停车位后,电动车位锁1的挡位盖11a开启,挡住车辆在停车位上的出口侧边,限制车辆在未缴费的情况下出逃;待车辆缴费完成后,电动车位锁1的挡位盖11a闭合,车辆沿设置有电动车位锁1的侧边驶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位锁1的压力充电带12将车轮对压力充电带12所产生的压力通过内置的压电片转换为电力并通过电源管理模块进行稳压后储存蓄电池内,也即在车辆驶入驶出时,压力充电带12可以为蓄电池充电,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位锁1通过压电片自充电的方式,延长了电动车位锁1的续航能力,降低了停车运营方的维护成本。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底座11b的上侧面设有容置槽11g,所述容置槽11g用于放置太阳能电池板或预设组件,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与所述蓄电池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电动车位锁1可以内置太阳能电池板,由于太阳能电池板能通过吸收日光并将之转换为电能,进一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进行稳压后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也即车辆驶入停车位后,在挡位盖开启限制车辆外出时,太阳能电池板可以为蓄电池充电,进一步延长了电动车位锁1的续航能力,降低了停车运营方的维护成本;再者,容置槽11g能够安装预设组件,所述的预设组件可以是车位号铭牌等,这样就可以方便的通过展示载体找到相应的停放车辆。

本实施例太阳能电池板可以优选采用太阳能薄膜发电组件,同时太阳能薄膜发电组件设置在第一底座11b的上侧面也即挡位盖11a的内部,这样在车辆驶入驶出时,由于挡位盖11a处于闭合状态,有效避免了太阳能电池板的损坏。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例,所述车位锁本体的蓄电池放置在动力盒11f内,所述动力盒11f设置在所述机构主体的左侧或右侧。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给出了动力盒11f设置在机构主体左侧的形式。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如图2所示,所述挡位盖11a通过铰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底座11连接并实现翻转,具体的所述挡位盖11a设于所述第一底座11b上方且所述挡位盖11a一侧边与所述第一底座11b铰接连接,所述挡位盖11a与所述第一底座11b铰接侧边相对的侧边能够沿铰接侧边开合。如图4所示,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电机盒34、设置在电机盒34内的电机、与电机连接的减速放大器、以及与减速放大器连接的挡位盖翻转器;其中,所述减速放大器能够降低电机转速的同时放大电机扭矩;所述挡位盖翻转器能够使所述挡位盖11a在所述第一底座11b上进行开合翻转。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挡位盖翻转器实现方式,所述挡位盖翻转器包括丝杠螺母以及推杆32,所述丝杠螺母的丝杠31设置方向与所述挡位盖11a的铰接侧边垂直,所述推杆32的一端与所述丝杠螺母的螺母连接固定,所述推杆32的另一端与所述挡位盖11a连接固定;所述电机盒34里的电机驱动所述丝杠螺母带动所述推杆32移动,从而推动所述挡位盖11a关闭或开启。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丝杠螺母可以设置在靠近安装蓄电池的一侧(本实施例附图中,蓄电池设置在左侧的动力盒11f内),电机盒34设置在靠近挡位盖11a铰接的一侧,丝杠螺母的丝杠31通过减速器与电机34的输出轴连接,丝杠螺母的螺母通过推杆连接器33与推杆32连接,推杆32与挡位盖11a的左侧边铰接并可以沿丝杠31的长度方向移动,通过推杆位置的变化,实现挡位盖11a在竖直开启和水平关闭之间变化;同时为了使挡位盖11a能够稳定,在挡位盖11a的右侧设置有支撑右侧的伸缩杆11e以及避让槽11d。具体挡位盖11a的开启过程为:当车辆停放在停车位后,电动车位锁1内置的电机以旋转的方式推动丝杠31上的螺母沿着丝杠长度方向移动,从而推动与螺母连接的推杆32沿丝杠31的长度方向移动,进一步顶起电动车位锁的挡位盖11a上翻。

本实施例挡位盖11a和推杆32形成电动车位锁的锁止机构,锁止机构用于限制车辆的移动能力以及解除对车辆移动能力的限制,电机盒34里的电机为车辆锁止机构提供动力;减速放大器用于降低电机转速的同时放大电机扭矩,通过电机的正反转,使锁止机构完成电动车位锁1的上锁与解锁。

如图1、2所示,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挡位盖11a的开合侧边和所述挡位盖的铰接侧边均面向所述挡位盖的中心倾斜设置。易予理解的是,挡位盖11a的开合侧边和所述挡位盖11a的铰接侧边倾斜设置,可以形成斜坡,方便车辆的驶入和驶出。同时,为了避免车辆驶入和驶出时打滑,所述挡位盖的开合侧边和所述挡位盖的铰接侧边的外侧均设置有防滑组件11h。

本实施例所述压力充电带12的压电片发电组由多层上下堆叠的压电片进行串联和/或并联组成。

作为一种可选,所述挡位盖11a上与所述第一底座11b相对的内侧面上设有载体放置区,所述载体放置区用于放置展示载体,其中展示载体优选展示的是广告信息,这样电动车位锁除了能够限制车辆出逃,还具备了媒体宣传的功能,可为车位锁的设置带来更好的商业价值。

本实施例电动车位锁,所述挡位盖上还设有用于检测障碍物及检测与障碍物距离的第一感应器11c,所述智能控制组件还包括主控模块和通讯模块,所述第一感应器和通讯模块均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其中,通信模块用于车主手机或者车辆上的蓝牙通讯,或与远程服务器进行通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一个或多个组合:支持GSM技术的远程通信模块、支持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即窄带物联网)技术、LoRa技术的远程通信模块、支持WIFI、Zigbee、2.4G、蓝牙等技术的一种或多种近距离通信模块。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停车装置,包括如上述所述的电动车位锁,所述电动车位锁设置在停车位的入口侧(图6示意的是设置在路边沿4的侧边一排停车位的情况,此时路边沿4相对的一侧即为车位的入口侧边),所述电动车位锁用于限制车辆出入停车位。

如图6所示,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停车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停车位内后侧的轮胎阻位器2,所述轮胎阻位器2与停车位短边(停车位短边指的是停车位上车辆的后车轮的后方的侧边)平行设置,所述轮胎阻位器2包括依次倾斜排列并能够转动的若干滚筒23,所述滚筒23的一端或两端连接直流发电机,所述直流发电机通过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与所述蓄电池连接。为了保证车轮阻位器2不对车辆的车体产生破坏,所述底座的最高点距离地面的垂直高度可以为100-200mm。

如图7所示,所述轮胎阻位器的滚筒23可以通过第二底座22支撑设置,所述若干滚筒23成倾斜状依次上下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22上。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本实施例停车装置,当车辆试图往前、往后跨越轮胎阻位器2时,车辆的车轮与轮胎阻位器2的滚筒23发生接触,此时滚筒23在轮胎驱动力的作用下产生反向转动,转动的滚筒23能够带动与滚筒23相连的直流发电机的转子发生转动,通过切割定子的磁场最终使直流发电机产生电力,直流发电机可通过电动车位锁内置的蓄电池对产生的电力进行存储,从而延长了蓄电池的续航能力,节约了人力物力。

本实施例停车装置的轮胎阻位器2安置于停车位的车尾部分并与矩形停车位的短边平行,其高度一般设为100~200mm之间,高于车头底盘离地高度,低于车尾底盘离地高度。轮胎阻位器2的作用一:用于顶住本车位车辆的后轮,防止本车位车辆的车尾部分占用后方相邻车位的空间;作用二:在车辆的车轮驱动力的作用下使车辆的车轮打滑,增加车轮横跨轮胎阻位器的难度;作用三:将车轮驱动力转换为电力。

作为一种优选,本实施例停车装置的第二底座22上设有用于探测停车位上是否停有车辆以及探测所述轮胎阻位器2与停放车辆之间的距离的第二感应器21,所述第二感应器21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底座的端面上还设置有反光带24;电动车位锁还包括RF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的电子标签或电子车牌信息,并将车牌信息通过挡位盖上的展示载体位置进行展示。

本实施例停车装置可以连续排列形成如图8所示的停车场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